护花小神农-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那边找好建养猪场的地方没有?”艾飞龙问。
“我刚在老房子里面住了下来,找了镇委书记和镇长,可是这边镇政府说一定要通过市环保局的环评,他们也没办法。”袁伟说,“我去找环保局的人问,可是人家都还没上班。”
“你真他妈没用!”艾飞龙骂了一句。
“是,是,我是很没用,等环保局的人一上班,我立即就去找。其实我也试过直接去找环保局局长,可是局长副局长都不在荷城,实在没法子,只能等过完春节他们回来上班。”袁伟赔笑说。
“算了,要启用备用计划。”艾飞龙说,“去找有没有养猪场要出售。”
“要出售的养猪场不一定在路线上啊。”袁伟说。
“所以这是备用计划!万一来不及,只能买一个现成的。”艾飞龙说,“没想到你们这么没用,要是计划出了差错,连我都要被老板骂死!”
“对不起。”袁伟马上道歉。
“马上去找!”艾飞龙说。
“天亮了我马上去找。”袁伟说。
“不用了,光靠你们两个,谁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艾飞龙说,“我有个朋友在附近做土特产生意,你们去找他,他应该会帮你们找到一个合适的养猪场。名字照片和电话号码等一会儿我给你发过去。”
“谢谢艾总。”袁伟说。
“这次你们要好好干啊,干成了提成上百万的呢!这个项目秦总能赚上亿,我能分好几百万,你也能拿到上百万。”艾飞龙说,“可要是干不成,秦总损失上亿,你们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第四百五十三章 二十万头养猪场
袁伟立即去找哥哥袁强,把事情说了,两兄弟商量了一下,都觉得这次的差事必须要办好。要是办不好,恐怕秦日朗会怪罪下来,那可就惨了。要不是艾飞龙的名声在外,高利贷不敢追债,让袁伟袁强两个慢慢还钱,只怕人家早就逼着袁伟袁强低价卖房还钱,或者直接把房子收了抵债。
所以这一次不容有失,天一亮,袁伟袁强两个立即就打通了电话,约定了时间,然后立即启程去拜访艾飞龙的朋友。
“你们这么早啊。”他叫做林洋,又高又瘦,皮肤很黑很粗糙,一看就是经常在外面跑的,“飞龙已经跟我说过了,我还以为你们怎么也要中午才来呢。”
“哪里敢中午才来。”袁伟在艾飞龙朋友面前可不敢托大,赔笑着说,“林老板是本地人?”
“不是,我是省城那边的。”林洋说,“不过在这边做生意很久了,开始的时候是做土特产,最近是做猪粪。”
“猪粪?”袁伟一愣。
“枫湾镇这边很多养猪场,生产出来的猪粪很多,用不完,我就买了拿去卖给林场花木场鱼塘。”林洋说,“这门生意你别看不起眼,其实规模还挺大,最重要的是有信誉,人家相信你,不用本钱就能把猪粪拉走,一年才结账一次。那边卖了猪粪,又可以立即拿到钱,中间这段时间,就可以把钱拿去放贷了。”
他妈的又是个高利贷!袁伟羡慕妒忌恨,要不是这些人,他怎么会铤而走险,银行贷款放款条件卡那么严,袁伟就借不到那么多钱,也就不会陷入破产危机里面。
“林老板做的生意这么大。”袁伟说。
“不大,一年也就是赚个几百万辛苦钱。”林洋说。
原来才几百万,要是袁伟袁强那时候不是太贪心,及时收手,赶在房地产市场遇冷之前把房子全卖出去,现在也有上亿资产了,林洋赚一辈子都赚不到那么多。
于是袁伟立即把自己摆到差点赚到上亿资产的位置上,对比起一年只能赚几百万的林洋,取得了很大的心理优势,“林老板对枫湾镇这边的养猪场都很熟?”
“很熟,我做这行全靠在养猪场刷脸,不熟怎么行。”林洋说,“你们是要找要出售的养猪场吗?”
“我们其实是想自己建一个。”袁伟说,“不过要是有现成的比较便宜,那当然更好。”
“最近这几年养猪不只是很赚钱,倒是有不少人想出售养猪场。你们想要买多大的?”林洋问。
“越大越好。”袁强说,“要是小一点的也行,不过要有充足的拓展空间,最好是已经通过了环评可以随便扩展得。不林老板说,这一次我们回乡下,准备了上千万资金,准备办一个十万头养猪场!”
“上千万资金?”林洋皱眉,“一千万最多只能办个万头养猪场,你想搞十万头养猪场,准备一亿还差不多。”
“这只是启动资金,后面还有很多。”袁强说。
“你要是能从银行贷款还行,不过现在银行贷款很难。要是借高利贷,那还是算了吧,生猪风险太大,借高利贷风险是超级大。一不小心就要破产的。”林洋说。
一般来说是这样,不过袁伟袁强又不是要真的做生猪,他们只是要弄一个养猪场给高速公路征收而已。这条高速很快就要开始建设了,就算真的要借高利贷,也很划得来。何况他们根本不需要借高利贷,目标明确办完手续之后,艾飞龙可以弄来足够的资金。
“林老板放心,只要价格合理,多少钱我都可以弄来,绝不会少了一分。林老师的介绍费肯定也少不了。”袁伟说。
“两位袁老板实力这么雄厚?”林洋问。
“不信你问艾老板。”袁强说。
“那当然信了,怎么会不信。”林洋说,“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们真的这么有实力,我倒是有个好介绍。枫湾镇有个二十万头养猪场你们知道吧?”
“知道。”袁伟原来其实是不知道的,是王镇长提过他才知道,后来袁伟也找人打听过,知道这个二十万头养猪场非同小可,是荷城最大的养猪场。
“这养猪场是一家上市公司投资的,那公司去年经营不善,亏了血本,要把养猪场卖掉,开价是两亿两千万。这个养猪场大家都知道,经营很好,还有个种猪场,买下来绝对能赚。”林洋说。
“两亿两千万这也太多了。”袁强说。
“所以没人拿得下啊,要是便宜,早就被人抢了。”林洋说。
“万头养猪场需要一千万投资,这二十万头也就是两亿。”袁强说,“这一千万还不都一定全部投入,怎么到了你这儿,还多出两千万来?”
“还有个种猪场啊。”林洋说,“这二十万头养猪场是按照最高标准建设的模范养猪场,和普通养猪场不同,还能够自己出种猪,两亿两千万很便宜了。不过你们要是想便宜的话……”
“怎么?”袁伟问。
“倒不是没有办法,我认识这个养猪场的场长。”林洋说,“他叫做史明辉,有个外号,叫做猪八戒,是养猪的专家。养猪场怎么卖,卖给谁,史场长权威很重。”
“这不都是看谁出价高就卖给谁的吗。”袁伟说。
“当然不是,养猪场里面什么最值钱?猪最值钱,一头猪一两千块是有的吧,二十万头养猪场,里面存栏猪至少也有十万头,这就一两亿了。存栏猪都不动,你接手了把养好了的猪往外面一卖,至少能收回一半投资。那不就相当于只花一亿就把养猪场买下来了,而且流动资金饲料钱也都不用愁了。要是能卖的存栏猪都给卖光了,你接手以后还得不断的扔饲料工资进去,那就相当于花了三亿啊。这可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养猪场母公司来说,养猪场里面哪些猪能卖,哪些猪不能卖,卖什么价格,卖掉以后养猪场的价格又要怎么变,怎么样才能获得最高的收益,这都要听史明辉的。所以史明辉权威很重。”林洋说。
“是这样的啊。”袁伟说。
“我可以给你们引荐一下。”林洋说。
“麻烦林老板。”袁伟说。
“但是这个,需要一点经费。”林洋的手指做了个点钱的动作。
“这个……要多少?”袁伟问。
“看你的诚意咯。”林洋说,“这钱又不是我收,是要给史场长送礼的。你给我几千块,我就送几千块的茶叶虫草,史场长见不见你们,我可不敢保证。你给我几万块,我倒是有些把握,不过他安排什么时候见你们,那就说不定了。养猪场要出售,他的事情多得很,现在又是过年,可能一两个星期之后才会见你们。”
袁伟袁强没找到环保局的局长,已经被艾飞龙骂了一顿,要是他们见史场长也见不到,那可就糟了。艾飞龙嫌他们办事不力,派别人来做这个项目怎么办。
“他们不是着急卖吗,又没什么人买,怎么还吊着不见买家?”袁伟最后一次挣扎。
“这么大个场子,哪是说卖就卖的,一时间没人来问价很正常。上市公司一年出一次财务报告,在财务报告之前把养猪场卖掉,财务报告就好看了。现在才刚过完年,时间还长得很。”林洋说。
袁伟只好投降,“我们商量一下。”
“请。”林洋说。
袁伟和袁强躲到一边,袁强就说:“还是不要给太多钱吧,我们又不一定要买,给太多了吃亏。”
“大哥,这是我们的好机会啊!”袁伟说,“要是我们能把路搭好,让秦总把这个二十万头养猪场买下来,那就是立了大功。原来秦总也不过想弄个十万头养猪场,我们搞通了这个二十万头,超标百分之二百,秦总都得对我们高看一眼。”
“可要是买不到,或者买到了不合用呢?”袁强说。
“那也和我们没关系啊,这是艾总介绍的关系,花了多少钱他能不给我们报销?我们手里有三百万经费呢,拿出来做正经事,怎么不对了?”袁伟说。
“对啊!这是艾总交代下来的,他肯定要认账。”袁强眼睛一亮,“我们买了其他养猪场,肯定没有这个大,弄个一两万头的,根本交不了差,想要扩建,也要过环评,没环评没手续,征地的时候不一定能赔钱。这环评都不知道要搞多久,肯定会耽误时间。”
“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了。”袁伟说。
“那……我们出多少?”袁强问。
“这个数!”袁伟比划了一下。
“三万?”袁强问。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八万!”袁伟说。
八万的礼物果然买通了道路,史明辉马上就答应见他们。这二十万头养猪场地处一个小山上,气势非凡,把整座山都给占满了,门口一个大牌坊,上面题着龙飞凤舞几个大字“明辉养猪场”,题字的是十几年前的省委书记。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史明辉
进到养猪场里,道路整整齐齐,两边办公室宿舍修建得十分光鲜亮丽。要不是吹风的时候有点点猪粪的臭味,还真想不起来这里其实是一个养猪场。
场长办公室在小山顶上,从这里看下去,猪舍围绕着小山四周星罗棋布,各项设施建设得十分整齐。要是用来征收,简直就是一个宝库。都不说建筑和猪,光是里面的树都能卖好几百万。
场长办公室倒是不怎么大,摆设也不豪华,不过掌控着这么大一个养猪场,袁伟和袁强当然不敢怠慢,“史场长你好。”
“两位袁老板好啊。坐,喝茶。”史明辉按了一下铃,一个浓妆艳抹的半老徐娘走了进来,拿出茶叶给袁伟和袁强冲了茶,又陪笑着走了出去。
袁伟和袁强一喝,就知道这茶起码要几千块。
“史场长可真会享受。”袁伟说。
“这有什么办法,养猪场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又臭又脏,远离文明社会,连上网都没光纤。”史明辉说,“我又是场长,背着这么大个场子,不能喝酒,只好喝点好茶。”
“史场长。”林洋说,“你这个场子是要卖吧?”
“是啊。”史明辉摇头说,“好好的一个养猪场,居然要卖,真是无妄之灾。这些年我们赚了这么多钱,屁用没有,真是心里不平衡。反而那些不那么赚钱的项目,可以留在公司里,因为没人买。”
“木秀于林啊。”林洋说,“不过这也不一定是坏事。要是这次能投靠更好的东家,说不定以后前途更好。”
“我已经老了,干不动了,只想着赶快赚点钱退休。偏生遇上这样的事,真是倒霉。”史明辉说。
听到这话,袁伟和袁强精神大振,好机会啊。
“其实我们对养猪场很有兴趣。”袁强说。
“两亿二。”史明辉说,“一年之内必须付清。”
“不能便宜点吗?”袁伟问。
“可以,但是你跟我说没用,上头就是这个价。”史明辉说。
“史场长,”林洋说,“这几位都是好朋友,你就别打官腔了,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拿出来说。要是他们真的买了养猪场,一定返聘你继续做场长。可要是花的钱太多了,运营不就困难了,到时候你还是场长,这不是自己倒霉嘛。你上头卖养猪场,就好像嫁女儿一样,收的彩礼太多,男方穷了,小夫妻怎么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