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场新秀 >

第1126章

官场新秀-第1126章

小说: 官场新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迅速的发放了下去。
  公司,政府,职能部门,都坦诚的接受着记者的询问,哪怕是故意的刁难,都做出了诚恳的回答,最后,政府部门甚至为愿意下去调查的外地记者提供车辆,表现出了充分的诚意。


第262章 变化
  亘南的变化,日新月异,亘河二桥以及沿河栈道公路的竣工,让亘南变得更加的大气了起来,这个原本偏居一隅的小城,有了一种真正的城市的味道,青石镇,也是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完全的和亘南城连接了起来,古镇的街道,看上去更多了几分的古意,大青石板铺就的街道,青石砌成的小青瓦建筑,沿着并不太直的接到两旁蔓延,还有一座不大的市桥,横亘在一条小河上,石桥的两边,两棵巨大的榕树,已经完全的融合在了一起,将石桥遮掩的严严实实,石桥上,有着一些出售叶子烟、草编,竹编,竹雕以及一些土特产的农民,这让本来就透着透着几分沧桑的街道,更多了几份的沧桑。
  当然,这是最为原始的古镇,除了修复,加固,这些古建筑,完全的没有变化,而那些翻修过的建筑,则是重新修建了一番,仿古的建筑混杂在这些真正的古建筑中,足以鱼目混珠。除了最为原始的古镇,则是新修的一段古镇,这一段古镇,则是以各个根雕厂,木雕厂,竹雕厂……哦,应该叫做根雕坊,木雕坊,竹雕坊,这些厂,一个个的星罗棋布,陈列在新修古镇上,仿古建筑和加工作坊完美的结合,看上去别有一番风味,各个作坊前,都有着他们作坊精心制作的雕刻工艺品,形成了靓丽的风景线,而穿着一些古装设计的作坊工人,同样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古镇和新修古镇,沿着小河两岸修建,一座古老的石桥,一座木桥,让古镇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椭圆。
  小河也被开发了出来,清澈的河水,一排排的垂柳,一些简单的石凳石椅,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头砌成的凉亭,整个的,不见水泥的建筑,石头,木头,青瓦,琉璃瓦,甚至,那些健身的设施,也都是石头为主建造,看上去,别有一番风味。
  即使是那些新修的商品房,那些高大的建筑,也被涂上了一些仿佛石头一般的外墙砖,仿石头的地面,院墙则是真正的石头所砌成,亘南这地方,不缺石头,也不缺石匠。
  当然,他们也都属于青石镇。青石镇依旧叫做青石镇,并没有更改青石镇的名字,只不过,外地人更习惯于叫青石镇亘南古城。亘南古城,也是成为了U省最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如今,老街上走着的,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当然,这里也是亘南人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傍晚,这里依旧还是本地人的天堂。
  夜晚的石桥上,也是冷清了下来,春寒料峭,很少有人愿意来这石桥上,只不过,此时的石桥上,依旧有着两位客人,一人看上去五十多岁的样子,略微的有些偏胖,一人要瘦削一些,矮一些,也要年轻的多,或者还不到四十岁的样子吧,一副大眼镜,还戴着一副耳机。
  “这座古镇,投资了多少?”五十多岁的男子看了眼年轻一些的男子,随意的问道。
  “从大桥和栈道过来,一共投资了两个亿。”年轻一点的男子微笑着道。
  “真的只有两个亿……”年长的男子有些的不信。
  “老大,我总不能自己掏钱来修这古镇吧。”年轻的男子笑着摇了摇头。
  “你掏这点钱,也是小菜一碟。”
  “木基金现在可是一个无底洞,我可舍不得拿来补这里的窟窿。”年轻的男子,自然是现在亘南的一把手,市委书记柳罡了,林晓木的那笔钱,已经被他设立了一个基金,木基金,一个针对重症患者的基金,只不过,这个基金,不是以资助重症患者为目的的基金,而是以基金的名义,建设的一座肿瘤医院,亘南肿瘤医院被基金购买了下来,成为了一座全免费非营利性医院,专门免费为家庭困难的肿瘤患者开放。接收病人虽然有着许多的条件,不过,并没有任何的调查措施,就诊的条件也很简单,没有任何的门槛,只是需要就诊的病人必须同意医院在公告栏公布其自身及直系亲属姻亲的身份资料。
  “现在木基金运转的怎么样?”年长的这位,自然是如今U省的老大梅学超了,其他人,哪敢让柳书记喊老大。
  “还不错,能够维持,没有动老本,还能有一些结余,不过,目前,医院已经在酝酿扩大救治范围,估计接下来会紧张一些。”木基金并不仅仅是用那笔钱,还在接受各界捐款,而木基金完全透明公开的运作模式,也是让各界的捐赠颇为的踊跃,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一直靠着捐款维持了下去。
  “技术上能够跟上吗?”梅学超关切的问道,对于这个木基金,他最初也是怀疑的,可是,事实却是证明,基金是非常成功的,甚至,已经隐隐的成为了国内最受关注的慈善基金。他还记得一篇报道,报道了一位修车店老板为了节省治疗费,将父亲送来了木基金肿瘤医院,结果,他的身份被网友给挖了出来,最后,他的修车店遭到了大量客户的集体抵制,更遭到了许多热心网友的骚扰,让人根本不敢到他店里去修车,甚至,他想将修车店打出去,都没有人敢接手。最后,不得不老老实实的补交了治疗费,才结束了这场纷争,然而,他的修车店生意,却也是一落千丈。
  “呵呵,技术力量可一点不用担心,现在,就是省肿瘤医院,也未必比我们这里强不了多少。国际上能够挂上号的肿瘤专家,我们也有两名。”柳罡虽然办的是免费医院,医护人员的工资却不低,而且是明明白白,这也吸引了不少的优秀医生加盟,而且,其免费治疗的性质,也吸引了不少的名医加盟。
  “这么牛?”梅学超倒是真没有太关心这方面的事情,他操心的事情可实在太多。
  “上个月,有一位来自G省的病人出院,出院当天,他就捐赠了一千万给医,并且和医院签订了遗赠协议,他死后的遗产,全部捐赠给木基金,后来医院才知道,他是被G省人民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了,从报纸上看到约克医生在我们医院,才专程赶来的,因为我们医院不收普通病人,他就冒充无钱医治住了进来,结果,经过医院的治疗,他的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柳罡笑着和梅学超讲了一个最近发生的故事。
  “呵呵,这可是替你们医院做了大宣传了。”梅学超听着,也颇为的开心。
  “其实不仅他,之前也发生过多起这样的事情了,现在,不少人都悄悄的住进医院,然后出院的时候给医院捐一大笔钱,远高于医药费。不过,这段时间,类似的事情更多了些。”柳罡笑着道。
  “你们怎么不考虑干脆将医院分成两部分?这样也可以为医院筹集更多的资金?”梅学超道。
  “慈善,就应该纯粹,不能参杂进其他任何的利益,否则,不仅是其他人不会再信任我们,就是医院的医生护士,也会经不住那些利益的诱惑,最终,让医院完全的变质,人,都是会变的。”柳罡缓缓的摇了摇头。
  “也许,你是对的。”梅学超有些默然。
  “或者,我接触的阴暗面较多吧,我总是先把人想成坏人。”柳罡苦笑着道。
  “或者,就是因为我们总把人想的不那么坏,因此不设防,让一些原本不至于变坏的人,也变成了坏人吧。”梅学超有些黯然,到了省委书记这个位置,自然也见多了干部的沦陷。
  “我觉得也是如此,我们太相信教育的功效了。”
  “奶粉厂效益怎么样?听说效果还挺不错的,我孙女也用的你们青岚的奶粉,支持我们U省的品牌。”梅学超关心的,还有奶粉企业的事情,他记得,当年柳罡曝光三聚氰胺的事情,他还把柳罡叫去训了一顿呢,而事实,却是青岚奶粉一跃成为了全国知名品牌,甚至,他们的圈子里,也不少人是用的青岚奶粉。
  “规模在全国只能算是中等,不过,我们走的是高端奶粉和液体奶市场,去年营业收入两百三十七亿,在全国好像是前几位吧。”柳罡也没有怎么去关心牛奶市场,当年的牛奶厂家直销模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直销的奶粉,已经占据了青岚三分之二的牛奶销售,而直销的巨大成功,青岚牛奶的巨大成功,也让他们的牛奶根本就不愁经销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完全是他们选择经销商,而不是经销商选择他们,现在,每个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都已经有了他们的直销商。
  “你有没有想过,换一个地方。”梅学超忽然的问道,这,才是他今天的正题,他来找柳罡的主要目的。
  “换一个地方……”柳罡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现在,亘南虽然发展起来了,可是,还有着许多的地方需要完善,他真不希望现在就换一个地方。


第263章 野心
  “我觉得你换一个地方对你的发展更好。”梅学超缓缓的道。
  “亘南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柳罡缓缓的道。
  “现在的亘南,已经成为了U省第一流的城市了。”
  “创业容易守业难,城市初步的发展容易,继续发展要困难的多,现在亘南的发展虽然也算是不错了,可是,许多的制度犹自没有完善,我希望继续留在这里。”
  “我觉得亘南的制度已经非常不错了,这两年,你们的制度上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你继续留在这里,有些浪费。”梅学超缓缓的道。
  “制度的建立相对简单,制度的完善是比较缓慢的过程,我们只有在制度运行中,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解决问题和完善相应的制度,而且,一个良好的制度想要真正的自如的贯彻执行下去,必须要让这个制度有着相应的群众基础,要让群众知道,这制度,并不仅仅关系着某一个官员,更关系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我恐怕也要换一个地方了!”梅学超缓缓的道。
  “实在不让我干了,我就辞职吧!”柳罡自然明白梅学超的意思,对于亘南的制度,其实,早就有人说三道四了,只是这一切,都被梅学超给压了下来,梅学超走了,他这个地委书记,恐怕也未必就能干下去了,之前的亘南地区,是一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地方,现在的亘南,那可是全省也排进了前几位了,亘南,也是成为了香饽饽了,而且,在省里那些人眼里,亘南,也差不多成为了他的自留地了,省里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办法,恐怕早就有人想挪走他了。
  “你要不愿意走,他们也赶不走你,只是,我觉得,你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梅学超虽然也担心柳罡和新任的省委书记发生矛盾,可是,他却还真没有担心新任的省委书记敢强行挪走柳罡,省里的那些人虽然不满意,可谁都知道柳罡在亘南的威望,柳罡要自愿走,那或许没有什么,如果真的柳罡要辞职相威胁,省里绝没有人敢冒如此大的风险,强行挪走柳罡,因为,柳罡在亘南,那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小空间也能发展起来,一个小渔村可以发展成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城市,亘南也能。”柳罡缓缓的道。
  “你想把亘南发展成国际大都市……”梅学超一愣。
  “难道不可以?”
  “你觉得,亘南有什么优势?”
  “当初我来的时候,亘南有什么优势?”柳罡淡淡的道。
  “这……”
  “现在,亘南有第一流的干部队伍,群众也逐渐变得成熟起来,目前,全市科级单位已经全部实行了透明财政政策,亘南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秩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若非我们对于投资比较挑剔,现在,亘南的投资和经济总量,至少可以比现在翻几番;其次,亘南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适宜,小城镇建设,在国内绝对是一流,非常适合居住,有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亘南居住。教育方面,基本上确保了公平,教育方式和方法全国领先,小镇的教育,丝毫不弱于城内,去年高考,镇级高中,也是超过了市县级高中,而整个亘南的升学率,已经超过了都阳,连续两年成为全省第一,全省文理科状元,都是我们亘南的学生。现在,因为子女教育而移居我们亘南,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我让相关部门统计了一下,我们亘南的高中,外地人已经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人父母都将户口迁移了过来,在亘南投资或者工作;医疗卫生方面,我们对医院医护人员实施了财政补助政策,杜绝了以药养医的情况,解决了教育和医疗这两个最受老百姓诟病的问题,亘南政府,在群众中获得了良好的形象。”
  “不仅是在亘南,在国内,亘南政府也是成为了一个受到广泛信任的地方,我们亘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