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暗房 >

第159章

暗房-第159章

小说: 暗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她虽然跑了一段时间的纪实摄影,也算是见了不少场面,身体条件等各方面也都历练出来了。但在这种准战场上进行采访摄影还是第一次,那些在这种场合里已经工作了几年的老家伙们有无数的心得可以传授给她。倒是在这种地方,各个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国家的记者们总是能和睦相处,会真心地为其他抢到了好照片好新闻的人喝彩鼓劲。基本上,愿意来到这种异常艰苦的地方进行新闻报道的,除了那是他们的工作之外,多多少少都有些新闻责任感,都有些想要通过文字、影像和照片来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
  朱漪泓初来乍到,自然也听从了克莱门特的意见,为记者站的大家捎来了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尤其是一些基本的医疗用品和电池、储存卡、滤镜等等一旦出问题就不容易补给到的东西,一直到晚上大家喝完了记者站这里仅有的几瓶啤酒之后才散。而这时候,朱漪泓才打开了笔记本电脑,用卫星电话连上了网,也直到这时候,她才惊讶地看到了萧永的邮件,叙说了她可能会碰到的危险。
  朱漪泓的脸上满是微笑,她既然主动来到这里,自然考虑到过各种各样的危险。其实,她自己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在克莱门特那里看到了这个安排之后毫不犹豫地就表示了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或许,其中有一点还是想要追随萧永的足迹吧。萧永在中东地区并没有待很长时间,也没有做太多事情,但他一直活跃在第一线,将战斗中的每个个人的形象留在了照片上。其实,从照片本身来说,在萧永的那些创作中,这个时期拍摄的照片算不上多出奇。照片并没有使用在中非用的那种中幅大幅机,而是用的和其他摄影记者一样的135单反,拍摄的照片也没有之前的《战争群像》或者是之后在欧美索性专业拍摄人像肖像那么吸引人,看起来,总的来说只是质量完全合格,非常有现场感的新闻摄影照片而已。以萧永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已经有人开始研究他的作品和经历,而这一段时期,普遍被称为过渡时期。朱漪泓一方面是想来中东亲身体验一下这个奢华和混乱交织的地域到底是什么样子,她之前已经在一系列的采访里拜访过了许许多多的酋长、石油寡头,非常明白什么是奢华,而她在那些走访的间隙获得一些人的支持拍摄的专题“酋长家里的女人们”被誉为是充满了女性主义关怀的今年最好的人文纪实专题,她的作品集也即将刊印发行;但是,对于中东地区的危险和混乱,她却没有看到过,她想要追随萧永的足迹,就绝对不能漏掉这一课。另外,现在这大概也是她稍稍体会什么是战地摄影记者的最好的地方了,相比于朝鲜和南美洲,其实这里还安全一点,好歹这里比较靠近欧洲和中国。
  朱漪泓在邮件里满口答应一定会小心安全,但还真没往心里去。她觉得开心的是,萧永会过来找她,哪怕如此,在完成这里的拍摄计划之前,她也不会离开的,只是,有萧永在身边,哪怕是在这里,她都能感觉一种油然的幸福感。看看萧永发邮件的时间,如果他一发完就出发,如果旅途顺利,甚至很快就会抵达加沙,比她晚不了多少。毕竟她只是个小小的新闻采访记者,而萧永则可以直接使用潜流09飞到耶路撒冷再过来。虽然没听萧永说过太多中东这里的事情,但萧永的能量似乎是无远弗届。
  正在朱漪泓在一边浏览着加沙地区最近的新闻以及记者站这里内部的通讯,获取最新情况的时候,一声爆炸声在远处响起,橘红色的火光映满了天空,而爆炸的气浪在整个城市上空呼啸而过。朱漪泓占据的那个房间相当不错,正好能看见这个方向的动静,而短短几秒之后夹杂着浓厚的硝烟味的空气就扑面而来。朱漪泓没有任何犹豫,套上了马甲,背上摄影包,拎起了相机就冲出了房间。在记者站所在的大楼下面几辆吉普车已经发动了,这里的大家在敏感性和反应能力上显然和惯于躲避危险的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其中有几个衣着不整还在一边奔跑着一边穿衣服,还有几个脸上兴奋的表情,仿佛那必然会引起巨大伤亡的爆炸是什么非常吸引人的宴会似的。可是,现在的朱漪泓已经知道,这是记者们生活的常态。
  杰莱卡有些慌张,作为当地的新闻官,这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她最紧张,但她从送朱漪泓来这里之后就一直在张罗着她的拍摄采访方面的事情,在这个时候,虽然略有些仓皇,但杰莱卡还是拉着朱漪泓,将她塞上了一辆看起来至少有9成新的陆虎,对着她大吼道:“司机叫大卫,你有什么需要就跟他说。”
  朱漪泓点了点头,用英语简单和那个看起来敦实可靠的司机说了一句,车子就立刻跑了起来。两个新华社的记者和一个马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也立刻跟了上来,搭乘着这辆归朱漪泓使用的车子出发了。大家现在都明白了,朱漪泓必然是有强硬的后台罩着。在加沙,立刻就搞到一辆陆虎,加上平时的燃油耗费,以及一个兼任保镖,而且对地面非常熟悉的司机……这种待遇他们可是闻所未闻,而克莱门特这个新闻掮客的江湖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朱漪泓却不知道其中关节,只当这种安排是挺简单的。一路上还简单地问了问情况,爆炸之类的事情,最近在加沙已经不常出现了,而这次爆炸还非常靠近双方的势力分割线,地点十分敏感,一旦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变成又一次局部冲突的导火索。看着大卫凝重的神情以及车上几个同僚的沉默压抑的表现,朱漪泓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战争真的那么近。
  萧永这个时候的确是已经到达了加沙,只是还没落地而已。他直接搭乘着军方的直升机来到加沙,这种待遇恐怕更是其他人闻所未闻。看到橘红色的火光,萧永立刻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以色列军官面面相觑,耸了耸肩说:“不知道,今天没有这种安排。”
  “放我下去……”
  “萧先生,”一个军官问道,“您是萨达尔将军的尊贵的朋友,这种险不值得冒。爆炸发生的地方应该是加沙城里,我们控制线的另一边。现在这种时候过去,我们没办法保证您的安全。您还是在军营稍待,明天一早再进入加沙吧。到时候事情应该已经告一段落了。”
  “你们就将我在那里附近放下吧,我很好,萨达尔将军不会责怪你们的。”萧永坚持。
  几分钟后,萧永在爆炸发生地点附近的一栋高楼顶上进入了加沙。以色列的直升机这么来,显然是违反了当初的停战协定的,但本来那薄弱的条约也并没有怎么被重视过。直升机迅即离去,背着沉重的行李,萧永立刻寻找道路去地面,在大楼顶上来回绕着找路的时候,一股危险的气息油然而生,萧永无比警觉地将手里的东西一扔,滚倒在地。就在那个当口,一枚狙击步枪的子弹穿过他刚才站着的地方,打在了墙壁上。
  “糟糕了”萧永苦笑着将摄影包拉回到身边,翻看了一下,器材没事。萧永看了看,楼梯就在不远处,只有大概十几米远。萧永呼了口气,将一件衣服用三脚架支撑起来晃了晃,对方应该是很老练的狙击手,完全没理会他的佯动,萧永看了看自己和那个楼梯口的距离和相对位置,深吸了一口气,刷的一下冲了出去。


第二百三十二章 追逃
  还是老一套,还是拿着闪光灯干扰敌人来让自己脱身,现在的萧永用这一套已经炉火纯青。两个sb900闪光灯最大功率的输出可能在整个宽广的穹窿下,在这个因为不停地遭逢灾难而热闹无比的城市里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对手的狙击枪瞄准镜里,尤其是在夜间,在这个名叫恩里克的杀手的夜视瞄准镜里,却足以形成巨大的一块耀斑,一下子都不会散去。哪怕老练如恩里克,他也禁不住捂着眼睛低声咒骂了一声,然后迅速从藏身的地方离开。刚才,虽然眼睛被晃了一下,但他还是下意识地扣了扳机,只是这子弹完全没有了准头,对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狙击手来说,这种准头太让人羞愧了。
  那枚射偏的子弹没有惊动萧永,子弹在空气中穿过,高高远远地,估计要在很远距离上才会最终丧失所有的动能落下去。
  直升飞机上的那些军官们也看到了狙击枪的响动,他们虽然不能多干涉,却还是飞了回来绕了一圈,朝着恩里克藏身的那栋大楼扫了一梭子子弹。一点都不顾及大楼里的其他人。萧永看见了这一幕,也唯有一声叹息。虽然是这些人很礼貌地送他来到这里,但是,这些人的不在乎,以及和他们一样的军人们的同样的态度,不正是这场纷争无法终止的根源么?
  有人在这里守着自己,这件事情足以引起萧永的警觉。肯定是对方在以色列军方那里就有消息泄露了出来。对于以色列军方,萧永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为他专程安排一架直升机的事情也有人颇为不满,要让所有人保密更不可能。只要有心去打听他的行踪,似乎没什么难度。但是,这也意味着,至少是有人想到了自己会来加沙,来帮助朱漪泓。可是,会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克莱门特不会这么干,那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但是,这个家伙的一些行动可能会暴露自己的行踪。克莱门特几个小时前还打电话给他,跟他说他重新核查了他的通行证和采访证件的有效期,都没问题,明天还会和当地的记者站再打招呼让他们安排他的行动。这些询问,这些核实,大概也都会有意无意地泄露自己的意图吧。萧永也唯有苦笑了,看起来,还真是有人一直盯着自己呢。
  但当务之急还是先想办法摆脱目前这种窘境吧。既然对方想到了自己要来加沙,查到了自己的安排,自然也知道自己必然是要去记者站的。哪怕自己要去拜访其他人,也得在记者站先找人去打招呼去吧。实际上,除了记者站,这里附近并没什么其他地方可以很轻易地获得补给。对于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和摄影师,在物资和生活条件供给上,双方都还是很克制的。只是,现在要直接去记者站,那等于把自己放在了对手的枪口底下。
  萧永想了一想之后决定先去爆炸发生的地点。现在他距离那里不算很远,而关键是,中间有很大一片破旧复杂的建筑区,在那里穿行而过,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被狙击。对于行动中的目标,附近又没有制高点,对方如果是纯粹的狙击手,应该找不到机会射击才对。而对方要是抵近刺杀?萧永还真不太害怕这个。他对自己的观察力非常自信,要是有人混在人群中靠近自己,他自信自己一定能看破。从来没有所谓的完美地隐藏在人群里的人,只是人们的观察力有限,对细节的辨认不够而已。要是以前,萧永也未必有这种观察力,但是,现在这种被大家称作绝对视觉的能力,让他能够从最细微处辨别些什么,从衣服色彩和材质一直到肤色是不是自然,哪怕是在晦暗的夜里都没办法瞒过他的眼睛,而他对大范围的人群和环境的观察力,早就经过重重考验,自不待言。
  萧永身上的装束很能表明他的身份:厚重的背包,挂在脖子上的相机以及采访证件,而萧永那顶卡其色的棒球帽上更是有着中国国旗。这也是在海外进行采访任务的中国记者们颇为得意的事情,在中东、在非洲,中国国旗在大部分地方很管用。街道虽然有些狭窄,但萧永还是尽可能贴着墙在那里走。在夜间,居然现在还有几个小型的集市隐藏在这片建筑中,食物的香气让萧永食指大动。他停了下来,掏出口袋里的美金买了些吃的,一边靠着墙吃东西,喝点水,一边四处打望着周围的情况。对方现在不可能放过自己,可能正在不知道哪个角落里观察着他呢。而对方也很注意隐藏自己,并没有长时间地盯着他看,否则,眼光只要一扫,总能发现这种不怀好意的目光。没有发现对方,反而让萧永皱起了眉头。对方,可能比他想象中更难对付。
  恩里克这时候也是这样想的,他就在三十多米外的一条暗巷岔路上,在巷子口有一个卖饮料的小贩,恩里克就靠着摊位上的那个大金属瓶子上反射出来的整条街道上的一点点萧永的影子在观察。这种反射有哈哈镜的效果,大家对于恩里克这种久经考验的人来说,自然知道如何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他看到萧永四处打量,眼神落在一个又一个人身上,那些人里有老人、女人、小孩,自然也有壮硕的青年。萧永并不是根据是不是像是个杀手来判断是不是需要观察,而是根据这样的人和周围环境的契合度,根据这些人对自己的敌意程度。在加沙,不能指望一个外乡人就能够让大家喜欢,甚至不能期待绝对的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