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

第38章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第38章

小说: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内容连同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平儿的名字出现在回目中共计四次之多,居副册与又副册女子之首。这样一个女子,又怎能不入十二钗名簿呢?
    然而,她应该属于金派还是玉派呢?且看下文再议。
    2。平儿属金还是属玉
    《红楼梦》里的薄命女儿不少,《金陵十二钗》更是挂号在“薄命司”里。然而书中真正下了“薄命”二字定语的,却只有四个人。
    第一个自然是正册之首林黛玉,曾自叹:“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诗中亦屡有“红颜命薄古今同”、“飘泊亦如人命薄”的句子。
    第二个是副册之首甄英莲,也就是香菱,不但写她那一回的回目作《薄命女偏逢薄命郎》,文中又借贾雨村之口定论:“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
    第三个是又副册之首晴雯,在宝玉《芙蓉诔》中,原有“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的句子。
    这三个人,分别是正册、副册、又副册之首,又都是玉派女儿。可见“薄命司”的女子虽然个个命薄,而玉派又比金派犹甚。“薄命”,亦是玉派的标志之一。
    然而除了上述三个人,第四个被称之为“薄命”的,却偏偏是既拥有虾须镯这样的金饰标志、又是金派主力王熙凤的心腹的平儿。事见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宝玉因自来从未在平儿前尽过心——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深为恨怨。今日是金钏的生日,故一日不乐。不想落后闹出这件事来,竟得在平儿前稍尽片心,亦今生意中不想之乐也。因歪在床上,心内怡然自得。忽又思及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想到此间,便又伤感起来,不觉洒然泪下。因见袭人等不在房内,尽力落了几点痛泪。复起身,又见方才的衣裳上喷的酒已半干,便拿熨斗熨了叠好;见他的手帕子忘去,上面犹有泪渍,又拿至脸盆中洗了晾上。又喜又悲,闷了一回,也往稻香村来,说一回闲话,掌灯后方散。
    从紫鹃随黛玉属玉、莺儿随宝钗属金这个规律来看,平儿跟随王熙凤列名金派似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从上面这段文字看来,她又拥有玉派“薄命”的特质,况且宝玉又特地比出林黛玉来,强调“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而平儿又与“颦儿”同名——由此来看,又觉得她应属玉派。
    或许,就像是秦可卿虽有“兼美”之名,却因“未嫁先名玉”而偏向玉派是一样的;平儿如玉派人物一般“命薄”,但在身份上则偏向金派,以取得十二钗的金玉平衡吧,所以,她才叫做了“平儿”,原是平分秋色的意思。
    从前贾琏与平儿打情骂俏时曾说过:“你两个一口贼气。都是你们行的是,我凡行动都存坏心?多早晚都死在我手里。”
    虽是顽话,却不无寒意。因为我们知道,后来王熙凤果然是死在了贾琏手里,“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那么,平儿的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会像高鹗在后四十回续中写的那样被贾琏扶正了吗?
    肯定不会。因为如果是那样,平儿便算不得薄命,而宝玉亦不会做出“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的评语了。
    我猜测,平儿的将来终究难逃一死,而且是死在贾琏的荼毒之下。
    脂砚斋在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有回前批:
    “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此回‘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文《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今只从二婢说起,后则直指其主。然今日之袭人、之宝玉,亦他日之袭人、他日之宝玉也。今日之平儿、之贾琏,亦他日之平儿、他日之贾琏也。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今日之琏犹可救,他日之琏已不能救耶?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宁不悲乎!救与强无别也,甚矣!但此日阿凤英气何如是也,他日之身微运蹇,亦何如是也?人世之变迁,倏忽如此!”
    这段批注透露了后三十回的其中一条完整回目和部分细节,将来宝钗嫁与宝玉,借词讽谏,但宝玉已不能听从箴劝,那时,袭人已经不在他身边了;而贾琏陷入危境,王熙凤逞强相救,无奈身微运蹇,自顾不暇。
    这里没有再提平儿,估计也同袭人一样,已经不在贾琏身边了。她去了哪里?是已经花落水流、香消玉殒了吗?
    下了“薄命”二字的黛玉、香菱、晴雯的结果都是早夭,想来平儿也不外如是吧。
    3。平儿理妆与平儿侍妆
    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与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应当对看,前者写凤姐泼醋,平儿哭了一场,被宝玉拉至怡红院去安慰,并亲手为其调脂弄粉,对镜理妆;而后者则是探春管家时,赵姨娘来撒了一场泼,弄得探春哭了,平儿因待书等不在,便亲自挽起袖子来,侍候探春洗脸匀面。
    那平儿本是贾琏之妾,从辈分上来说,当属宝玉、探春兄妹的小嫂子。然而宝玉体贴备至,探春却颐指气使,可谓天壤之别矣。其内在原因,一则固然是宝玉生性温存,对待女儿如待上宾,再则也是宝玉心中坦荡,自能从容;然而探春却因为心中存了正庶之分,本来心虚,所以故意指使平儿,以显示自己的主子身份,使众人警醒。
    赵姨娘敢到议事厅来胡闹,无非因为探春是“从自己肠子里爬出来的”,再厉害也不能把亲娘怎么样,故而才敢无理取闹,撒泼放诞;然而正闹着,忽然平儿来了,赵姨娘立刻住了口,赔笑让坐,又忙问:“你奶奶好些?我正要瞧去,只没得空儿。”——真真令人又好气又好笑。
    那赵姨娘本是贾政之妾,且生了一子一女,是正经八百的姨娘,而平儿不过是贾琏的通房丫头,连个名分都没有,无论从身份还是辈分上,都比赵姨娘低了一级。可赵姨娘胆敢跑到探春面前大吵大闹,见了平儿却低声下气,何其愚也?
    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她怕极了凤姐儿,而平儿又是凤姐的贴身助理,手里是有点儿小权的。可是那权力如今已经落在亲生女儿探春手上,如果赵姨娘会做人,含蓄收敛些,背后使阴柔手段向探春求情,探春一则念着亲情,二则为保面子不愿张扬,未必便不会回顾照应了。然而赵姨娘偏偏不识数,要敲锣打鼓地闹出来,除了令女儿没脸之外,没半点儿贡献。
    而这一闹,最使探春寒心的是,看清了自己的真实威信还不如平儿。正如赵姨娘说的:“我在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大年纪,又有你和你兄弟,这会子连袭人都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
    探春若能说得出口,想必也会感慨:“我在这屋里赔小心,好容易混了这么多年,又混了个管家的职称儿,这会子连平儿都不如,我还有什么脸?”
    功高盖主,平儿在这风口浪尖上进来,其实已经无形中伤了探春。而她自己也很明白,所以才要主动自降身份,为探春挽袖卸镯,侍候洗脸,给足了探春面子,以消她心中之愤。
    正洗着脸呢,偏偏外面侍候的媳妇没眼色,又来回事,挨了平儿一顿训斥,吓得忙赔笑说:“我粗心了。”一面说一面忙退出去——显见得平儿的面子还是比探春大。
    此为探春心中不愤之事,于是接下来小丫头令媳妇们去传宝钗的饭来,探春故意大声说:“你别混支使人。那都是办大事的管家娘子们,你们支使他要饭要茶的,连个高低都不知道!平儿这里站着,你叫他去。”
    平儿答应着忙出来了,那些媳妇自然不肯让平儿去,忙着让座敬茶,一边说:“那里用姑娘去叫,我们已有人去了。”好不殷勤。
    ——此一番背后动静,探春不会不知道,所以这般造作,无非是叫众人知道:你们那般奉承平儿,而平儿也不过是个丫头,我可以随意支使的,何况你们?真是连个高低都不知道!
    而探春的这番心思,平儿是深知的,故而推心置腹地劝诫众人道:“你们太闹的不象了。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他。果然招他动了大气,不过说他个粗糙就完了,你们就现吃不了的亏。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你们就这么大胆子小看他,可是鸡蛋往石头上碰?”
    这既是替探春警告诸人,也是在为众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可谓苦心孤诣,宁可委屈了自己,只望大家无事。
    后来判断玫瑰露、茯苓霜一案时,平儿明知是彩云偷了送给贾环的,却只让她说是宝玉藏起来逗她们玩的,其原因便是为了顾及探春的面子,“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儿”。那彩云羞恶心发,立意要一人做事一人当,平儿反劝她道:“你一应了,未免又叨登出赵姨奶奶来,那时三姑娘听了,岂不生气?”
    息事宁人,是平儿一向的治家原则,而其根本目的,便是维持各人的脸面,令各安其位。对探春是如此,对众管家媳妇也是如此,然而偏偏是她,却身份尴尬,没名没分,连个姨娘也没挣上,只落得屋里使唤,宁不使人叹息?
    4。《红楼梦》里最有势力的丫头
    《红楼梦》中描写有体面的大丫头耀武扬威的段落不少,迎春的丫头司棋为了一碗鸡蛋就跑到厨房里大打出手,是其中代表之作。管厨房的主管柳家的抱怨道:“我劝你们,细米白饭,每日肥鸡大鸭子,将就些儿也罢了。吃腻了膈,天天又闹起故事来了。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炸儿,敢自倒换口味。只是我又不是答应你们的,一处要一样,就是十来样。我倒别伺候头层主子,只预备你们二层主子了。”——明明白白提出了一个“二层主子”的概念。
    后来司棋被赶,周瑞家的奚落道:“你如今不是副小姐了,若不听话,我就打得你。别想着往日姑娘护着,任你们作耗。”——又冒出个“副小姐”来了。
    二层主子,副小姐,可见丫头们的地位有多高。尤其是贾母、王夫人、凤姐、宝玉这四个人的丫头,更是仆以主贵,比别人愈见尊重,园里设席时,往往是可以与主子同坐的。
    其中又属鸳鸯的地位最为超群拔俗,因为老太太贾母是府中至尊至贵的头号人物,故而鸳鸯的身份也远比一般的主子还要高,袭人、平儿等最多得与姑娘们同桌,而鸳鸯则常常和凤姐、李纨等平起平坐,连贾琏、尤氏这些当家人见了他也要赔笑脸,因有所求谋。
    然而正如贾母说:“我这屋里有的没的,剩了他一个,年纪也大些,我凡百的脾气性格儿他还知道些。二则他还投主子们的缘法,也并不指着我和这位太太要衣裳去,又和那位奶奶要银子去。所以这几年一应事情,他说什么,从你小婶和你媳妇起,以至家下大大小小,没有不信的。”
    李纨也曾说过:“比如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如何使得。从太太起,那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现在他敢驳回。偏老太太只听他一个人的话。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他都记得,要不是他经管着,不知叫人诓骗了多少去呢。那孩子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说好话儿,还倒不依势欺人的。”
    连鸳鸯自己也说过:“如今咱们家里新出来的这些底下奴字号的奶奶们,一个个心满意足,都不知要怎么样才好,少有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咬舌根,就是挑三窝四的。我怕老太太生气,一点儿也不肯说。不然我告诉出来,大家别过太平日子。”
    ——凡此种种,可见鸳鸯虽然地位特殊,却并非仗势欺人之辈。一则是她为人公道诚实,二则也是怕贾母生气,故而不肯多嘴饶舌。既然不肯说人坏话,自然也就不能惹事生非,恃贵行权了。
    荣府里的二号主子是王夫人,她的丫鬟金钏、玉钏、彩云、彩霞
    等也该比别人尊贵些才是,毕竟他们是每月领一两银子,而晴雯、麝月等则是每月一吊钱,工资高,自然身份也高才是。
    然而王夫人是个不管事的,管家大权交了给凤姐,因而她的丫鬟也就平白短了口气,虽然表面好看,却无实际权力。比如玉钏儿,最多不过在给宝玉送汤时,命个老婆子替他当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