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天姿 >

第454章

名门天姿-第454章

小说: 名门天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恭仁哑口无言,杨师道在一旁打圆场,说:“阿芝小小年纪看得如此深远,六哥,真是可喜可贺呀。羡慕你有这样的女儿呀。”
    “呵呵,是呀,阿芝,很乖。”杨舒越也是打了个哈哈。
    江承紫这边的事也算告一段落了,便说:“我刚回来,还没去母亲那里请安。这边的事,还请大伯父尽快拿出诚意来。”
    “阿芝,你放心,我说一不二。”杨恭仁说。
    江承紫没说话,只问李恪:“你不是说有些乏了吗?要不要休息一下,晚饭的时候,让人叫你?”
    “好。”李恪求之不得,施施然起了身,正巧酸梅汤送来,李恪喝了一碗,笑眯眯要跟江承紫走。
    江承紫刚走到门口,杨宏朗声喊:“九姑姑,谢谢。”
    “不必。你的一切,都是你该得的,只盼好自为之。”江承紫头也不回,说完这一句,径直走了。
    屋外,日光还很强盛,天气也有些热,蝉鸣得让人心烦。李恪打了哈欠,说真的累了,先去兰苑小憩一番。江承紫不管他,径直去找杨王氏。
    杨王氏刚午睡起来,喝了粥,正在吃林檎。她瞧见江承紫来了,“嗖”一下站起身来,吓得江承紫一下窜过去,抓住她,说:“阿娘,你动作小些。”
    “我,我好久没瞧见你了。”杨王氏说着,眼泪簌簌地落下来了。
    “阿娘,都怪女儿不好,总是忙东忙西。许久都没有来好好看你。”江承紫坐在杨王氏身边,挽着她的胳膊撒娇。
    杨王氏拍了拍她的后背,说:“那天,宫里出事,还请了王先生和刘先生过去,又是宫里人来请的人。我一颗心就忐忑,后来,你就没回来。那天晚上,噼里啪啦的,起初还以为是放烟火。后来,张唯过来让我们关好门,才知道是有逆贼作乱。我担心了一整夜,第二日,王先生回来时,说你跟蜀王在宫里陪伴陛下,说是陛下身子弱,你师承仙者,在那边为陛下护法。又过了几日,你还没回来,太子就来府里,对我说你跟姚二公子去找什么种植的物种去了。”
    “是呢,就是这样的。”江承紫柔声说。
    “阿芝,我是你母亲。找个植物而已,难道没时间回家来看我?”杨王氏反问。
    江承紫心里叹息:果然,她是知道些什么的。
    “事情紧急,没来得及。”江承紫还是笑着说谎。
    杨王氏依旧轻拍她的后背,叹息一声,说:“过去了,我也不多说了。如今,我儿回来了,就好。”
    “阿娘,我以后一定不做这种事,让你担心。”江承紫说着伏在她腿上。
    “哎呀。”杨王氏叫了一声。
    “阿娘,怎么了?”江承紫连忙关切地问。
    “肚里孩子在踢我呢。”杨王氏一脸幸福的笑。
    江承紫很是好奇,也是凑过去瞧,果然是在踢肚子呢。
    “我小时候也踢吗?”江承紫问。
    “你们三个,你踢得最厉害了,跟在肚子里打拳似的。”杨王氏笑着说。
    “哈哈。”江承紫笑了起来,青湮也在一旁笑。
    之后,江承紫又陪杨王氏说了一会儿话,冬梅却是气喘吁吁地跑来,说:“姑娘,王少东递帖子来了,说要来吃晚饭,同行的还有独孤先生。”
    “啊?来了吗?”江承紫一下子站起来。
    “已经来了,独孤先生在跟六爷、大老爷、驸马爷下棋呢。”冬梅回答。
    “那王少东呢?”江承紫问。
    “王少东说要来拜见她堂姐,估计马上就到了,婢子是先来通知一下夫人和姑娘的。”冬梅说。
    果然,冬梅话音刚落,就有丫鬟来报告,说如意坊的王少东来拜访夫人了。
    “你方才说王少东,王少东,你这说到如意坊,我才想起来是我那堂妹王瑛呢。”杨王氏笑着说。
    “就是她。”江承紫说着,也是起身迎了出去。她刚出得厅门,就瞧见一袭月白骑马装的王瑛走得英姿飒爽。
    “阿芝。”王瑛向她打招呼,也是入乡随俗,在这里便没叫她“阿紫。”
    “我正想着什么时候请表姨来吃饭呢。”江承紫笑嘻嘻地迎上去,挽住王瑛的胳膊。王瑛则是凑在她耳边低声问,“怎么就搬回来了?”
    “有许多事要处理。再说,总住在独孤府邸,或者会有闲话。”江承紫低声回答。
    王瑛一愣,道:“哎呀,这是我考虑不周了。毕竟你那老爸在颜值上咸鱼翻身了,出个门都要被人送水果。啧啧,都能看到现实版的投果盈车了。”
    江承紫掩面笑,两人手挽着手入了厅内。杨王氏已命人摆好了案几,江承紫自然是坐到了杨王氏身边。王瑛上前一步,拱手道:“我常听家母提起堂姐,却是凡事缠绕,各种隔绝,以至于今时今日才见了面。”
    “能见到王家祖宅人,也真是没想到。”杨王氏也是感叹,“没想到大伯母竟然还记得我。”

第七百一十九章 奇女子

    “我母亲常提起你与姑姑。说姑姑那会儿飒爽英姿,为了力挽王氏之乱的狂澜,破釜沉舟,才将堂姐你寄养到范阳王氏。”王瑛也是感叹当年的变故。
    杨王氏想到往事,叹息一声,说:“那时太小,看什么都懵懵懂懂,现在再回头去瞧,都不忍细想。想一想,我父母与我,我姑姑与我,他们说的那些话,却都是遗言,诀别。”
    大约是怀孕的缘故,再加上又是家族故人,因此勾起了过去的回忆,杨王氏说着说着,眼泪就簌簌落下。王瑛万万没想到这位堂姐会哭,顿时就有些尴尬。
    江承紫见状,连忙替杨王氏擦泪,轻声说:“阿娘,莫哭,你现在过得好,他们都会高兴的。”
    “嗯。”杨王氏点头,拿过江承紫手中的帕子自己擦泪,笑着对王瑛说:“让瑛妹妹见笑了,大约怀孕的人都这样,容易落泪。”
    王瑛这才松了一口气,笑着说:“也是我不该说那些不愉快的话。”
    “瑛妹妹不要说这种见外的话,我今天能见着你,可高兴了。大伯母身体可还好?”杨王氏说着,又让丫鬟为王瑛拿来一杯水果汁。
    王瑛不客气,喝了一大口后,才回答:“我母亲身子一向硬朗,过些日子也想上京城来瞧瞧。到时候,我们两家还可多走动呢。”
    “那敢情好。我自从寄养范阳后,就没见过祖宅那边的人了。后来,出嫁也是从范阳养父母这边出嫁,嫁到杨氏来,前些年日子也不好过。”杨王氏说到这里,很是骄傲地看了看江承紫,说,“亏得我的阿芝,让我苦尽甘来。”
    “阿芝是个好孩子。”王瑛说,眸光里也全是爱怜,还伸手抚了抚江承紫的头发。
    江承紫的心情就比较矛盾。这两位女子都是妈妈,对她都极好,她自然是两个都爱。然而,她只能住在杨府,伴着杨王氏,却不能名正言顺地喊王瑛一声妈妈。甚至出嫁的时候,也不能名正言顺地拜别她。
    想到这些,她心情略有些复杂。杨王氏的大手却温柔地落在她肩膀上,笑盈盈地说:“是呀,她是个极好的孩子。”
    “嗨,我一见着阿芝,也是很合眼缘,想着收为干女儿呢。”王瑛笑嘻嘻地提议。
    杨王氏笑着说:“这我没意见,你堂姐夫肯定也没意见。”
    “那敢情好。”王瑛很是高兴,也是坐在江承紫的另一边,拉着她的手,说,“我就想有个阿芝这样的女儿。”
    “瑛妹妹,这事你须得问问另一人呢。”杨王氏笑道。
    江承紫却是想到了自己已是柴绍义女的事,而且还写到了族谱里,这又要收义女,得是要跟柴绍打招呼的。果然,杨王氏就将这事跟王瑛说了。
    “呀,还有这事?”王瑛看了看江承紫。
    江承紫点头,说:“我们还住在晋原县时,我义父作为钦差来晋原县宣读圣旨,同时也瞧瞧盐矿。当时,就说我颇有已故长公主的风姿,于是就收了我作义女,为避免身份尴尬,还写入族谱,取名柴秀,并未表字。”
    “这样倒是颇为麻烦。”王瑛也是很遗憾。
    杨王氏倒是打趣说:“国公爷年纪也不大,盖世英雄,瑛妹妹也瞧不上平常人,若是成了好姻缘,这事就好办了。你都不用麻烦,阿芝就是你义女。”
    王瑛一听,摆摆手说:“堂姐,不成不成,我见过柴绍,不是我喜欢的那类型。再说,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是王氏的产业打理好,让王氏走出困境。其实不瞒堂姐说,当年的事导致了王氏迅速衰落。现在的王氏不复当年了。如今,我也只是想利用这点手艺让王氏先走出困境,让王氏后辈能走出去。”
    “瑛妹妹志气高,为家族着想,自是好事。只是遇见合适的,也可考虑一番。”杨王氏在婚姻一事上也不是迂腐之人,便也不过多劝解她赶快找个人嫁了,免得人老珠黄啥的。
    “听堂姐说这话,我真是开心。你可不知,这王氏上下,可没这么劝我的,都是跟我讲大道理,好像我不嫁人就碍着他们似的。”王瑛笑着说。
    “世人就是这般,女子的婚姻在他们看来,都是利益算计,谁人管你嫁给什么人,是否幸福呢?他们有人为了脸面,有人为了利益,却从没人为了你。即便做母亲的为了你,有时却也无能为力。唉。”杨王氏叹息一声。
    王瑛也是颇有同感,点头说:“堂姐这话有道理,女人总被人看轻算计。因此,我努力把这产业做大,一则为的王家振兴出一把力,二则是为了我自己,自己能赚钱,谁人也不高轻易造次。堂姐,你可不知道,王氏各房几乎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玩意儿,这两年天灾,田产不丰,他们平日里开销又大,有几房好好的嫡女嫁给旁人做侧室,就换着那点彩礼钱过日子。还对外摆阔,说我王氏祖上,呵呵,呸。”
    王瑛说到后来,对王氏非常不屑。江承紫暗暗心疼,想妈妈在王氏那等家族里打出一片天地来,定然也是吃了不少苦。
    “呀,王氏各房竟落魄到此?”杨王氏惊讶之余,又连连摇头,说,“这些人当年都不听我姑姑的,违背祖训,非得逼迫我姑姑嫁给王世充做填房,还以嫁妆的名义拿了一把的财富去投注。呵,最后王世充还不是败了?就是可怜我姑姑,为了我——”
    杨王氏说到这里,又呜呜哭起来,说:“她那么个霁月风光的人儿,到最后却落到那般下场。”
    王瑛一看杨王氏哭,连忙过来抱住她,轻声安慰:“堂姐,莫哭,莫哭。姑姑牺牲自己都是想你好,想你们那一房留下血脉。如今,你过得这般好,姑姑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嗯。”杨王氏也是抹泪,说,“让瑛妹妹见笑了。”
    “一家人,不必客气。”王瑛也笑。
    然后两人就拉着手说话,倒是将江承紫晾在一边了。江承紫乐得逍遥,就在一旁坐着听闲聊。杨王氏是不住赞叹说这个世道能婚姻由自己做主的女人真是凤毛麟角,让人好生羡慕。
    王瑛哈哈笑,说:“可世人觉着我太强势,一边说欣赏我,一边却又怕我强过他们呢。”
    “那些人见识不行,格局不行,不必理会他们。”杨王氏鄙夷地说。
    王瑛点头,笑嘻嘻地说:“是呀。因此,我到这京城来瞧瞧,有没有格局、眼界能入得了我眼的未婚才俊。”

第七百二十章 惺惺相惜

    杨王氏一听,也是很开心地笑了,颇为赞赏地说:“呀,瑛妹妹这想法就是好。京城之地到底比小地方好得多。”
    “我母亲也是这样说的。”王瑛笑道。
    “大伯母向来通透,这样支持你,也是好的。如今大房还有些什么人?”杨王氏声音很轻。
    王瑛也是一脸肃穆,这才说起王氏长房的事。
    多年前的变故里,她父亲也是反对改祖训投靠王世充。因此,那场内斗里,长房也是属于败方。作为下一任王氏继承人的长房大老爷经此变故,心灰意冷,郁郁寡欢。过了四年,就过世了。留下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王瑛就是小女儿,当时才三岁。
    这大房长女嫁给了萧氏,没两年就暴毙了。王瑛的母亲认为是萧氏对长女不好,自己又势单力薄,不好去萧氏闹,于是两家也就结仇不来往了。二女儿嫁给了清河崔氏,倒是一门门当户对的姻缘,无奈肚子不争气,生了三个女儿,那边老夫人就发了话,张罗了个侧室回来,现在过的也是糟心日子。因此,这王瑛的母亲对女人的婚姻也看淡了,小女儿既然想经商,就支持经商,不想成亲就不成亲,想怎么选就怎么选。
    至于大房的三个男丁,长子年少时性子激烈,早在变故前,就被王瑛的父亲赶出去了。后来,这长子来过信,说在军营做事,遇见了个温婉贤淑的女子,过年就带回来拜见父母,希望父母成全。谁晓得还没过年,就在随州被害了。据说是突厥流寇所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