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天姿 >

第273章

名门天姿-第273章

小说: 名门天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大夫是个好大夫!”大夫人兀自点头,手中念珠拨弄着,心里却是觉得惭愧,自从见识过这孩子吃药的痛苦后,她再不敢看第二次。
    “嗯。因此,此次上长安,刘大夫与我们同行。”他说。
    大夫人点点头,说:“你这身子骨,应该有大夫同行。再者,他是王大夫的师弟,这是最好的。”
    “九姑姑,她,她也有派人过来,说是王大夫的徒弟,协助刘大夫照料我入长安。”杨宏有些不自在地说。
    “嗯。你入了长安,好好养病。若是有拿捏不定的事,便问问你九姑姑。”大夫人叮嘱,随后又想起在夜宴上的事,便又说,“但凡要懂礼数。你虽年长你九姑姑几岁,但她是你长辈,切不可失了礼数。”
    “祖母放心,宏儿明白。”杨宏乖巧地回答。
    大夫人叹息一声说:“此番你们入长安,你最担心的就是你父亲。这长安鱼龙混杂,不是我们这高墙深院能比拟。”
    “祖母放心。父亲也自有分寸。”杨宏不想谈父亲的事,径直强行转了话题,继续问,“祖母,临行前,孙儿就问你一句,古往今来,你可见过夕阳西下几时回?败了的花重新开?”
    大夫人一怔,杨宏已经拱手告辞,说明日一早就出发,就不来与祖母单独辞行了。
    大夫人怔在原地,琢磨着杨宏这句话,顿时觉得自己念佛许久,见识倒不如十来岁的孩童。

第四百七十一章 夺权

    杨宏走后,大夫人收起了念珠,入了后堂召集了一干人,与萧玲玲共同处理大房事宜。
    而杨恭仁则是与杨云急匆匆入了老夫人住处。
    负责看守老夫人的是丫鬟秋月,这秋月是杨恭仁早年安插在老夫人身边的眼线。如今,杨恭仁回了府邸接手这杨氏实权,软禁了老夫人,秋月也便从暗桩到了明面上。
    这老夫人的院落如今全是杨恭仁的人在把守。因此,他径直入了内室,只见烛火盈盈,老夫人躺在床上,眼睛紧闭。
    一旁的是老夫人多年来的御用大夫,也是从萧氏一族带来的萧大夫。
    杨恭仁瞧了萧大夫一眼,问:“老夫人情况如何?”
    “回大老爷,老夫人命保住了,怕得要瘫痪在床了。”萧大夫说。
    “命保住了就好。以后,萧大夫就搬到隔壁偏院里住着,只替老夫人一人看病吧。”杨恭仁扫了他一眼。这么多年,这萧大夫是个什么货色,他可是一清二楚。
    这老匹夫,医术是不错,跟母亲的那点情愫来往,他也可以不计较。但不该的就是支持母亲触碰禁忌,做了医者不该做的事。
    他杨恭仁可以支持蜀王李恪夺取太子之位,但绝不能接受借助什么异邦外族的力量来夺取帝位的人渣。就算对方是炀帝正宗的孙儿也不行。
    家里的事家里解决,掺和了外人算什么玩意儿?
    这是他的底线!
    如今,他既然要拿回杨氏家主的权力,这些妖蛾子,他便一个都不放过。
    “这,小的那院子还有很多花草药物。”萧大夫有点慌了。
    “明日便与你都搬来,今晚你就在这院落的厢房住下。什么时候老夫人好了,你再搬回去。”杨恭仁不容反驳,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哼,想玩什么苦肉计?
    在杨氏一族危难之际,他不会妇人之仁。即便这人是自己的母亲。
    他永远忘不了在前段时间离开长安之前,陛下在御书房说的那番话。
    当时,他去辞行。
    李世民正在看奏折,瞧着他来了,便直截了当地说:“你这家主当得不够格呀。瞧着就有人要将我当枪使,把你家九丫头灭了。”
    他吓得一身冷汗,跪地喊:“臣惶恐。”
    “你若真惶恐,就好好把你家主的权收起来,整顿整顿弘农杨氏。毕竟,千年望族,毁于一旦,朕也会伤心。”李世民说得很是诚恳。
    “是。”杨恭仁伏在地上,一身汗涔涔下。
    他一身戎马,浮沉官场,从未像这一刻这样不安与惶恐。李世民是与炀帝、武德皇帝都不一样的人,他的眸光似乎是一把利剑能将人穿透,他本人像是一口深不见底的井,你指不定井里会蹦跶出什么怪物来将你整个咬碎。
    这个人,绝对不能算计。这个人,算计不了。
    这是杨恭仁这一刻的想法。
    “朕念在你这一年有功的份上,也念在我两个孩儿的份上,念在杨氏六房的份儿上,让你自己处理。否则,若是朕着手帮你整顿家风,怕就不会仁慈了。”李世民说得和颜悦色。
    “多谢陛下恩典,臣定当肃清奸佞,整顿家风。”杨恭仁回答。
    “你先前请了十日假,朕再多给你十日。但若你处理得不够好,朕就派旁人来处理。”李世民轻飘飘一句话,杨恭仁只觉得杨氏整个杨氏都站在了悬崖边,心里一片慌乱,惶恐万分。
    这种惶恐蔓延了一路,他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为的是拯救杨氏。至于母子情分,这么多年的容忍与礼让,已经足够了。
    这边厢萧大夫不敢说话,只退到了一旁。杨恭仁走上前扫了老夫人一眼,便问秋月:“怎么回事?”
    “回禀主人,今日晚膳后,老夫人在院落里踱步,忽然就摔倒在地,口吐鲜血,接着人事不省。属下差人请了萧大夫前来,又让人来禀告主人。”秋月回答。
    “嗯,你们且退下,我与老夫人说几句。”杨恭仁吩咐。
    众人应声退下,杨云与几名贴身护卫在门口守着。杨恭仁坐在床边,径直说:“母亲,你且好生养着,父亲的法事道场我会办好的。另外,有生之年,你别想踏出这一方院落,除非你成一堆枯骨。”
    他说完毫不留情,床上的老夫人睁开眼,狠狠地瞪着他。她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如今变得这样薄情,恨恨地瞧着他,道:“你,你,你这个不肖子。若非我,哪来你的今日?”
    “因此,我很孝顺,让母亲在这一方天地好生养着,派专人伺候,专人保护,还让萧大夫贴身伺候。母亲身子骨向来硬朗,底子也不错。想必很快就能恢复了。”杨恭仁说话毫不留情。
    “你是翅膀长硬了,此番回来跟我对着干了。”老夫人恶狠狠地说。哪里有半点生病醒来的样子,呵,一切不过是套路。
    “母亲,你操劳许久,该是歇息的时候了。人老了,难免精神不济,看不清方向。这看不清方向,怕就害了杨氏一大家子。”杨恭仁立马指出。
    “你,你以为你做个小小的扬州刺史,就不得了?想想你祖辈的辉煌吧,你给他们提鞋都不配。”老夫人恶狠狠地说。
    杨恭仁笑了笑,说:“从前,我听母亲这些话听多了,还以为我多么不济。也曾年轻气盛,眼界不够,犯下过此生难以弥补的错。如今,母亲还想用这些话来蒙我么?”
    “你,你——”老夫人说着,剧烈咳嗽起来。
    杨恭仁伸手为她顺气,轻轻拍着背,叹息一声,说:“你我是母子,何必弄得像仇人呢!如今杨氏危矣,当今陛下,不是我们能谋划得了的。怕我这杨氏之内早就满是当今那位的眼线了。”
    老夫人没有说话,只垂了眸,沉了一张脸。
    “你以为杀了九丫头,或者阻止九丫头与李氏联姻,就能断了这李唐的气数么?这么天真的事,母亲,你也相信么?”杨恭仁缓缓地说。
    老夫人还是不说话,挪了挪身体,将头偏向一边,不看杨恭仁。
    杨恭仁则是自顾自地说:“母亲,你以为这一次旧贵族联盟策划灭掉阿芝是王氏的主意么?若非你萧氏一族推波助澜,怎会如此?母亲,你已是杨氏之人,死后入的是杨氏的祖坟,进的是杨氏祠堂。这萧氏荣耀与否,与你都无关。”
    “我可不像你,忘恩负义。”老夫人生闷气。
    “你的恩义要拿全族人的性命赔么?你到底是糊涂还是自私?你瞧瞧呀,这弘农杨氏都快成萧氏的天下了,安插那么多人,你就那么怕人夺你的权么?”杨恭仁越发觉得自己的母亲冥顽不灵,便叹息一声起身,说,“你就好生在这里养着吧。需要什么,跟秋月说一声,我会让人办妥。”
    老夫人不作声,只忽然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像是不知这么多年到底在做什么一样。骤然,她有一种兵败如山倒的感觉。
    胸口一滞,骤然吐出一口血来,眼前一黑,顿时昏死过去。
    杨恭仁听闻,立马转身,让萧大夫前来伺候。又命了院子周围的人将这院落看紧些,将这院落里的暗道堵死了。
    杨恭仁从这院落里走出来,便闻见隐隐的花香,抬头看,天上穹苍玄妙,繁星满天。
    “杨云,让杨江盯紧那些僧道。有任何异动,命人来报。”杨恭仁吩咐完毕,想到明日即将迎来最后一批僧道入弘农杨氏,他一颗心悬得更高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 是神是鬼

    第二日,江承紫用早饭时,就听碧桃在一旁碎嘴,说昨夜里大房那边进了贼人,劫掠了不少的金银,还死了还几个小厮婆子和两个小丫鬟。
    “嗯?可有擒住贼人?”江承紫一边啃馒头,一边询问。心里却狐疑:这弘农杨氏颇多将才,就是这祖宅的护卫都是行伍所练,怎会发生进贼人盗窃且还连伤几人的事?
    这事其中必有蹊跷。
    碧桃摇摇头,说:“婢子听大夫人身边的春花说,那贼人身手了得,没擒住。”
    大夫人身边的春花。。。。。。
    那丫鬟是个谨言慎行的,怎么会跟碧桃这等小丫鬟碎嘴呢。看来是大房有意让她知道吧。
    大房这不知在场哪出呢。
    江承紫觉得好笑,却也没说什么,自顾自地吃着馒头,听碧桃说。
    “大房护卫都是走南闯北,跟随大老爷上过沙场的人,竟也是擒不住?”冬梅练功归来,在一旁忍不住插嘴。
    “说是大老爷的人都调到老夫人那边院落去保护老夫人,老夫人昨夜吐血中风了。”碧桃又补充,解冬梅疑惑。
    “老夫人病了?”江承紫手中馒头一凝,便是狐疑地问道。
    依照她对老狐狸那身子骨的判断,应该是没病没痛地活个十来年不成问题。
    “今早,婢子去拿采买物品,瞧见大夫人身边的春花急匆匆地跑,闲聊了几句,才知晓的。”碧桃得意地说。
    江承紫点点头,又扫了碧桃一眼,说:“日后,与旁人闲聊。切记只听莫说,谨言慎行。”
    “是。”碧桃没往深层里想,反正她脑子单纯,自家姑娘说什么就是什么。
    “姑娘叮嘱,你要谨记。这些宅子里头的人,心脏得很,指不定三言两语都是在给你下套。”阿碧补充。
    “啊?”碧桃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江承紫。
    江承紫只略略点头,心里有了判断,想这大房其实是想让她知晓老夫人病了的事。这也是示好的一种方式,与昨日杨恭仁主动送杨宏上长安一样的举动。
    既然是病了,那就去瞧瞧,是不是真病了。反正今日也没什么事。
    打定了主意,江承紫就吩咐阿碧去将青湮带来。青湮是王景天的女弟子之一,因医术不错,又孤苦无依,遂一并带往长安。如今,王景天是跟随杨舒越一行上长安,青湮则在这院落里待命。等来日与九姑娘一同去长安。
    阿碧去带青湮。江承紫这才询问蜀王可有起身。
    “回禀姑娘,蜀王天蒙蒙就起身,吩咐人护送大郎君一家三口上长安呢。还说午膳来不及,就让姑娘先吃。”冬梅回答。
    她早上都要跑步,锻炼体质,因此起得很早。跑步的时候,在院门口瞧见蜀王一行人出去。蜀王却忽然停下,说:“冬梅,你家姑娘起身问起,就说我安排人护送她堂兄一家入长安去了。若是午膳来不及,她便先吃。”
    江承紫一听,心里一暖,面上却也只是点点头。
    阿碧却已带了青湮前来,正挑了帘子进来。青湮一身的素雅青衫,面目清秀,斯斯文文的,安静娴雅。十四五岁的少女站到江承紫面前行礼。
    “青湮,你既是王先生的得意弟子,如今老夫人病了,你带了药箱与我一并去瞧瞧。”江承紫说。
    青湮低眉垂首,应了声,便快步回药房准备。
    江承紫则是回屋换了一身素雅的衣裳。片刻后,带着阿碧、冬梅以及青湮就往老夫人的院落去。
    春日里的天气甚好,主仆四人走得闲庭信步。冬梅还是孩子心性,平素又是当女武将来培养,便少了丫鬟的那份儿拘谨。一路上都啧啧地赞叹:“这弘农杨氏真不愧是千年望族,看这些参天古木,扶疏花木,都是了不得的品种。”
    “你若是喜欢了,日后上了长安,让你跟姚二公子学艺去。府邸里的花木便交给你了。”江承紫打趣。
    冬梅苦了一张脸,连连摇头,说:“你让婢子保护姚二公子还行。这摆弄花木之事,婢子当真没天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