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天姿 >

第253章

名门天姿-第253章

小说: 名门天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是阿初兄。”那护卫声音轻松了几许,“你急急忙忙到此,可是有什么大事?”
    “正是。”杨初回答,随后就问,“蜀王与九姑娘呢?”
    “蜀王与九姑娘在花园里谈正事。”老六回答。
    他们明明就是花前月下,谈情说爱呢。可是这家伙一本正经地说他们在谈正事。
    江承紫“噗嗤”一笑,乐呵呵地说:“你这护卫挺好玩的,谈正事呀。”
    “难道我们不是在谈正事?我觉得这就是正事,可比什么家国天下的正经且重要。”李恪一本正经地说。
    江承紫更乐呵,抬袖掩面笑。
    李恪斜睨她一眼,说:“不淑女就别装了。你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我不介意的。”
    “哈哈哈。”江承紫更是乐呵,笑得前合后仰,说,“我们,我们回去吧。”
    “嗯。”李恪温和地回答。
    两人走了几步,江承紫清清嗓子,站直身子,理了理衣衫,严肃认真地说:“说实话,你不怕我入了长安,不懂礼数,让人耻笑你?”
    李恪停下来看她,像是看神经病似的。
    “怎了?”江承紫上上下下看看衣衫,并没有不对劲。
    “江承紫,闹市朝堂背着你过,我都敢。我怕人耻笑?”他一本正经地说。
    “哈哈哈,太好玩了。”她心情大好,忍不住哈哈笑。
    “不许笑,我说真的。”他呵斥。
    “哈哈,我记性可好了。成亲后,我得试试。”她神情狡黠。
    “你随意,我这辈子都奉陪。”他挑衅地看着她。
    江承紫笑意还在脸上,杨初已转过前面的拱形园门。他看到月光下的蜀王与九姑娘,顿时一愣,只觉得真是神仙似的一对璧人。
    果然,这世上,也至于九姑娘配得上自家王爷呢。
    杨初兀自走神了片刻,待回过神来,蜀王与九姑娘已快走到面前。
    “属下拜见蜀王。”杨初行了礼,正开口说了一个字。
    蜀王就打断他,说:“行了,我知道了,回去吧。”
    “是。”杨初赶忙退到一旁。
    李恪便转头询问旁边的江承紫:“走路,还是坐轿子?”
    “月色正好,走一走吧。”江承紫回答,随后又说,“既然阿娘有事找我们,我们就走快些。”
    李恪应了声,两人便快步走起来,那些侍卫如临大敌,赶快跟上。可是走了一阵子后,他们发现,自家蜀王与九姑娘明明是在快步走,他们几乎是放小跑,可怎么就被扔下了一大截了呢?
    最苦逼的是轿夫,抬着个轿子,都快跑得飞起来了,还没瞧见正主到哪里了。
    “咦,你速度也挺快呀。”江承紫惊讶地说。
    她是身怀异能,可是他并没有啊。居然能跟上她的速度,只落后一小段距离。
    他赶上来与她并肩站在一起,略略平复了轻微的喘息,才说:“还行。”
    “也不知阿娘找我们作甚。她之前脸色有些不好,不知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江承紫看着前面六房的宅子,缓缓地说。
    “回去问问就知道。”李恪说着,率先就大步往不远处的六房宅子去。
    他出门前就吩咐杨初将周遭都布置一番,这六房此番作为蜀王下榻之处,宅子周围都是护卫。护卫们见到蜀王,纷纷低头算是行礼。
    而暗处值守那些人则是悄无声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让只执行边境击杀的天煞与魍魉来到弘农杨氏担任杨氏六房,准确地说是担任杨氏九姑娘的护卫。这些蜀王府的护卫与死士们都清楚九姑娘在蜀王心中的地位。若是一个不小心,九姑娘有什么闪失,估计蜀王回会将他们坑杀,然后再自尽。
    嗯,这些都是这些沉默寡言的护卫心中的八卦因子作祟脑补出的。
    李恪只是略略点头回礼,大步往前走,江承紫提着裙子跟在他身后。
    两人一前一后刚到了大门口,就瞧见杨王氏在照壁处来回走动。她瞧见他们俩走进来,紧绷的脸才放松下来,像是如释重负是的。
    “阿娘,你怎么不去休息?”江承紫快步上前,拉着杨王氏的胳膊。
    杨王氏瞧着她,说:“你还没回来,我不放心。”
    “那你也没吃饭吧?”她问。
    “不饿。”杨王氏摇摇头,便瞧着蜀王欲言又止。
    李恪看出杨王氏有事找他,好像又不想江承紫知晓,便也了然。
    “哪能不饿呢。我可是瞧见了,在宴席上,你基本没吃什么。”江承紫嘟囔,“我原本以为你跟姐姐先回来已经用过饭了呢。”
    “今天没什么胃口。”杨王氏叹息一声。
    她确实是没什么胃口,今晚三夫人递过来的那张纸条更是让她坐立难安。因此,在老狐狸竭力要留下阿芝时,她不惜背上不孝的骂名,暴起反驳。(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九章 偶像

    “阿娘身子本身就弱,哪能不吃晚饭呢。”江承紫不依杨王氏,径直抱着她的胳膊撒娇,“阿娘,阿芝亲自去下厨,给你做好吃的,你吃一点,好不好?”
    她柔声软语,杨王氏听得心里酸,便点头说:“好。”
    “那阿娘喜欢吃什么?给你做个简单的鸡蛋拉面,好不好?”她像是哄小孩子似的。
    “好。”杨王氏很是欣慰,越发觉得自己要竭力守护这个孩子的决定是正确的。
    “那我立马就去做。”江承紫放开杨王氏的胳膊,又询问旁边的丫鬟杨如玉可有吃晚饭。
    “三姑娘疲累,已喝了粥,吃了汤饼睡下了。”那丫鬟回答。
    “如此,我就不准备长姐那份儿了。”江承紫自语之后,又笑着瞧杨王氏,“阿娘,我去厨房了。”
    杨王氏点点头,一直被无视的李恪看江承紫没看他一眼,也没问他吃不吃,就径直往厨房走了。他不干了,连忙追上江承紫喊:“阿芝。”
    “嗯?”江承紫看了他一眼,很是疑惑。
    “我也要吃。”他说。
    “你不是说你晚宴吃好了吗?”江承紫很是疑惑地问。
    李恪一脸看白痴的表情,撇撇嘴说:“我随口骗他们的,你也相信?”
    “可你在院子里,也说你不饿——”江承紫声音越发小了。
    “我说我饿了,你能跟我在哪里赏月?笨。”他反问。
    江承紫翻翻白眼,道:“你怎么能说我笨呢?我这是充分信任你,好不?”
    “不管,我也要吃什么鸡蛋拉面。”他说。
    “好,那你等着,我去厨房了。”江承紫爽快地答应。
    拉面这种事,做一碗也是做,做两碗也是做,并没有什么难度与差别。她说完,哼着歌儿就往厨房去了。
    江承紫哼着歌转过了墙,便没有说话,一边往厨房走,一边凝神静听。可是等了许久,都没听到杨王氏说话语李恪说话。
    难道是自己看错了?可是阿娘那神情根本是有话跟李恪讲啊。江承紫兀自琢磨。一直慢吞吞走到厨房,也没听到杨王氏与李恪说一个字。
    主子们外出吃饭,厨房不用做主子们的晚饭,因此早早就打扫干净,只留了几名厨娘与一名看火的婆子,另外还有一名管事值守。
    今晚的值守管事是老余,人称鱼叔。他刚指挥人将厨房打扫干净,正在吩咐看火的梁婆子在灶膛里多留点炭火,说主子们赴宴很可能吃得不好,回来若是要吃的,也好从这烧水的灶里分一些炭火过去做饭。
    他才刚吩咐完毕,就瞧见厨房外面的廊檐下上来一个人,正是披着短斗篷的九姑娘。
    老余一愣,连忙迎出去,问:“不知九姑娘光临此地,有何吩咐?”
    “鱼叔,不要客气。”江承紫笑着说,“我来做两碗面吃。”
    “嗨,要做汤面,你让个丫鬟婆子跑一趟就是了,又何必亲自跑一趟呢。”鱼叔朗声说。
    江承紫一边将大氅解下,一边说:“不碍事,我忽然想亲自动手做两碗面。”
    “啊——,需要什么,尽管吩咐。”鱼叔说。
    “我不客气的。”江承紫笑盈盈的。旁边的厨娘已将平素里江承紫来厨房时的围裙、袖套头帽都一并拿出来,替她穿戴。
    这些围裙、袖套、头帽都是九姑娘在晋原县时设计给入厨房的人穿的。针线活是秀姨娘的手笔,一针一线都没话说。
    九姑娘不仅仅给自己弄了两身,厨房这边不管男女人人都有这种厨房专用服饰。厨者们用着还觉得真方便舒坦。对这厨艺本就不俗的九姑娘更是敬佩得不得了。
    “九姑娘,你要亲自做面,可有什么吩咐,小的马上去办。”鱼叔很是兴奋。不仅仅是因为他极其崇敬这位师从仙者的九姑娘,还因为九姑娘每次来厨房,总会为厨者们带来不一样的手艺,让厨者们都获得大幅度的提高。
    “我得去看看酵母面。今日这边一共几种酵母面?”她理了理衣衫询问。
    “是。”鱼叔回答。
    大唐人的主食并不是水稻,而是小麦或者粟米。因此,家家户户的厨房都会备下酵母,世家大宅的厨房更是每天都要备下一点酵母发面。
    江承紫来到厨房储物间,揭开在木架子上的瓦罐,里面的酵母面恰到好处。
    “这要一半。”江承紫指了指酵母发面,立马就有两个婆子净手前来取了酵母发面去专门做面食的隔间。
    江承紫又吩咐鱼叔准备上好的羊肉末、鸡蛋,嫩绿的蔬菜叶子豆芽以及林檎汁。
    “九姑娘,这林檎虽甜,但林檎的汁液酸的。小的们还在想是不是坏了,拿去倒掉呢。”鱼叔照实说了。
    “给我瞧瞧。”江承紫将那林檎汁端过来看看,果然是上好的苹果醋。
    “这可是好东西呢。”江承紫啧啧地说。
    在场的人目瞪口呆,有些已经睡下的人听闻九姑娘来厨房做面,赶忙爬起来抓紧机会学习,提升自己的厨艺。
    江承紫也不管众人,只取了少许的林檎醋混入面粉里,开始和面。其实,江承紫虽然是吃货,但于厨艺一道,却并不精通。之所以会和面什么的,完全是当年训练的需要。
    当时,大家对张教官让学做拉面简直无语。后来,张教官所言,反正什么都要学,指不定哪天就让你们潜伏到某地摆拉面摊了。作为特工人员要精通十八般武艺。
    后来,那一期训练班的人都有点强迫症,见到什么不会的,就想要学会。见到什么不记得的,就想强迫自己记得。江承紫也算是强迫症的轻度患者。
    所以,她这拉面水平还真能达到摆摊水准。
    厨者们在一旁静静看着。从前,在晋原县,他们见过九姑娘教做刀削面,已惊为天人。如今,九姑娘竟然就这样将一大块面团揉揉搓搓,抖成匀称丝线状。
    “这,这是什么?”鱼叔激动地问。
    “拉面。”江承紫将拉面小心翼翼地切断。
    “这,这得要好多年的功力。”阿塔在一旁说。
    江承紫笑了笑,没有说话,又询问从蜀中一并带来的酱油与醋如何了。
    负责管理酱油和醋的几位厨娘赶忙上来说今早采了一些,因是上好的盐做的,比最初做的要好吃得多,很是下饭呢。
    江承紫点点头,烧水,配好调味。
    当两碗热腾腾的面条出锅时,厨房欢声雷动。
    “九姑娘,你这手艺,真好,没话说。”鱼叔激动地赞美。
    “你们若想学,自己试着学拉面吧。等我们在长安安顿下来,我再教你们。你们收拾收拾,这几日我们就要启程了。”江承紫说。
    “谨遵九姑娘教诲。”众人亦是齐声应答。
    “这毕竟不是我们的地方,你们夜里还是警醒些。”江承紫端着两碗面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提醒。
    “九姑娘放心,这两晚上,我亲自值守。”小宋立刻说。他是这厨房这边功夫最高的。
    江承紫点点头,也顾不得脱下围裙袖套和帽子,径直往正厅去。(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章 大忽悠

    这边厢,待江承紫彻底走远,杨王氏才犹豫再三,终于下定决定,但张嘴,却还是只说:“有一件事,我一直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恪缓缓转过身,瞧她眉头紧蹙,甚为忐忑,他也不绕圈子,径直问:“六夫人,你看清楚你的心了吗?”
    杨王氏一怔,似乎有些明白蜀王所指,但也不敢太确定,便瞧着蜀王,问:“什么?”
    李恪严肃地看着她,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是平静地告知:“今日一早,我的人送来消息,说老夫人秘密派了人出去,请了各大寺庙有名的高僧,还有各大道观有名的道士急速赶往杨氏祖宅,按照脚程,第一批会于三日后到达弘农杨氏。”
    “原来这是真的。”杨王氏落寞地笑了笑,心里一阵阵的悲凉。她的丈夫、女儿、儿子虽然不喜欢很弘农杨氏,但却以宽广的胸怀在竭力地帮助弘农杨氏摆脱悲剧命运。但是这老太婆却还是不肯放过自己的女儿。
    “你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