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天姿 >

第213章

名门天姿-第213章

小说: 名门天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恭仁扫了一眼那灰袍的青年男子,喝道:“这是我弘农杨氏的地盘,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一瞬间,周遭鸦雀无声,只瞧着一向彬彬有礼的杨恭仁。
    “看我作甚?”
    ”
    在他上任日期前的几天,因为与蜀王联姻的对象在弘农杨氏,各家名门长老会就匆匆赶到弘农杨氏,召开联盟会议。会议讨论的是联姻后,该如何将蜀王跟名门贵族的联盟绑在一起。
    “既是联姻,不管他答应与否,他的命运都与我们绑在一起了,敌人都认为他与我们是一伙的。”有人很乐观地说,“到时候,敌人再步步紧逼,就凭他一个庶出的皇子,能涌起多大的浪?”
    “是呢,毕竟是庶出。”另一人附和。
    “虽然,李世民这一招棋是想要我们来帮他制衡秦王府新贵。呵呵,一旦力量对峙,他就会知道我们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这也是乐观派的人,正激动地憧憬未来。
    “对,我们都是几百年的望族子弟,岂能任凭他人摆布呢。”又有人朗声说。
    一时之间,整个旧贵族联盟,讨论热烈,都认为而今眼目下,蜀王拒绝与否都已不重要。因为蜀王的敌人会认为他们是同一伙的,而一个庶出的皇子,也是需要靠山的。旧贵族联盟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在笃定蜀王在接受与弘农杨氏联姻后别无选择,必定与旧贵族联盟合作后,众人沾沾自喜,尔后就开始讨论与蜀王联姻的杨氏元淑。
    “性行淑均,自小就是家族荣誉至上,又是族学里的佼佼者,知书达理的。”老夫人接过话去。
    “主要是不是可控。我们可经不起第二次萧氏之祸了。”联盟的首席领导人,是苍颜白发的老者,正是经历过萧氏之乱的山东士族豪强的代表来自琅琊王氏的大长老王之姜。
    “杨氏元淑绝不是第二个萧氏。”杨老夫人打包票,她可最清楚这杨元淑是个什么货色,哪能比得上惊才卓卓的萧皇后呢。
    萧皇后待字闺中,就聪颖貌美,杀伐决断皆不输男儿。也因为她的璀璨夺目,旧贵族才觉得她能帮助杨广夺得地位,将之嫁给杨广。
    而杨元淑不过就是普普通通的士族嫡女罢了,那一点点的小心思小聪明简直不够看。
    “不需要她多聪颖,只需要有这么一门亲事存在,让我们与蜀王府联系起来即可。”王之姜又说。
    “萧后之祸,我清楚,这杨氏元淑绝不会是第二个萧氏。”老夫人又说。
    “若是这般,便没有什么好担忧的。选择良辰吉日即可。”王之姜也颇为欣慰。
    一直默不作声的杨恭仁却冷笑:“你们未免太乐观了。”
    “哦?杨刺史似乎有别的见解?”王之姜客气地问。
    “旧贵族联盟做的那点事,难道当今陛下不知?”杨恭仁反问。
    众人一愣,全都仔细思考一下,发现旧贵族联盟帮宇文家族建立北周,尔后又帮杨坚夺取了北周的天下建立隋朝。在隋朝时候,众人又觉得杨勇刚愎自用,恐怕不好拿捏,就选了颇有野心的杨广。到后来,杨广要灭旧贵族,天下各家纷纷起义,一时之间烽烟四起。
    尔后,各大贵族散播谣言,说杨广如何**残暴,天下正义之事揭竿而起。
    天下名门便开始名正言顺地造反,最终隋末天下大乱。
    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李世民不可能不知。
    “他知道又如何?”沉默良久后,王之姜很严肃地问。
    “呵呵,他如今让弘农杨氏崛起,便是为了制衡,我们不可能做大的,也不要妄图将蜀王推向风口浪尖,左右未来的继承人。”杨恭仁毫不客气地泼大家的冷水。
    众人一听,有人不高兴:“这里哪里轮得到你一个小辈胡言?”
    杨恭仁扫了一眼那灰袍的青年男子,喝道:“这是我弘农杨氏的地盘,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一瞬间,周遭鸦雀无声,只瞧着一向彬彬有礼的杨恭仁。
    “看我作甚?”
    ”
    在去扬州上任之前,名门豪强的联盟开了一次会,讨论如何拿捏住蜀王的事,同时也讨论了弘农杨氏与蜀王府的联姻。当时,杨恭仁就不顾身份,各种为杨敏芝说好话,还委婉讽刺联盟的存在越来越可笑了,因为感觉像是在缘木求鱼。
    杨氏长老会的面子挂不住,她作为杨氏实权的掌控者,作为杨恭仁的母亲,不得不作出样子,沉着一张脸命人将杨恭仁拖走。
    杨恭仁手一甩,冷笑道:“如今什么光景,你们坐井观天,还在这里做什么筹谋?我也懒得与你们说。”
    然后,他广袖轻舒,大踏步就走出了在弘农召开的名门联盟会。
    一日后,他来见她,径直跪下,喊:“母亲,从前那些与你争斗的,争宠的,都化作尘埃了。”
    “你来见我,就是说这些”
    在去扬州上任之前,名门豪强的联盟开了一次会,讨论如何拿捏住蜀王的事,同时也讨论了弘农杨氏与蜀王府的联姻。当时,杨恭仁就不顾身份,各种为杨敏芝说好话,还委婉讽刺联盟的存在越来越可笑了,因为感觉像是在缘木求鱼。
    杨氏长老会的面子挂不住,她作为杨氏实权的掌控者,作为杨恭仁的母亲,不得不作出样子,沉着一张脸命人将杨恭仁拖走。
    杨恭仁手一甩,冷笑道:“如今什么光景,你们坐井观天,还在这里做什么筹谋?我也懒得与你们说。”
    然后,他广袖轻舒,大踏步就走出了在弘农召开的名门联盟会。
    一日后,他来见她,径直跪下,喊:“母亲,从前那些与你争斗的,争宠的,都化作尘埃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 拯救

    杨云走后,杨恭仁慢慢磨墨,尔后,提起笔写了一句:夕阳西下几时回,落花何曾又绽放?及时是绽放,也不是当初的那一朵。
    他写的不是名家的诗赋,而是当日在洛水田庄,那个自信满满的小女娃所言之语。
    他提着笔,任由墨汁落在雪白的清江白上,想起那一日,那女娃说这话的情景。
    当时,他听到这话,还在震惊之余,她又认真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方式,时代在不断进步,当我们的家族一直原地踏步,就会落后于这个时代,那么若是我们还一直不变通,则注定要被淘汰。
    “大伯父,花无百日红,最是人间留不住。没有谁能保持一成不变的荣耀。”她郑重其事地说。
    杨恭仁蹙了眉,这些道理谁都懂。但是,于家族兴衰一道,没有谁曾敢说过这样的言论。
    不对,也有一个人!
    杨恭仁想起那璀璨如同星空的女子,她曾这样说过。
    那时的太原王氏也是拒绝联盟,而他那时年少气盛,自告奋勇能说服太原王氏。同样,他也给太原王氏带来了血雨腥风,更让她带着对他的恨与绝望离开人世。
    这是他永远的遗憾与疼痛,而且不知如何向人说起。因为说来说去,都是他的错。
    “大伯父!如今,杨氏要振兴,怕得要换个角度,换个思维了。”女娃的声音清脆如玉器环佩,煞是好听。
    “什么角度?”他不由得问。
    “寒门的崛起不可避免,豪门贵族一手遮天的日子再不可能复返。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那么既然我们遮不住索性就不要遮,让寒门放马过来,让他们看看我豪门子弟的贵气和真正实力!”她声音清脆,眸光闪闪,粗布衣衫掩盖不住名门嫡女的贵气以及那种旁人无法企及的自信。
    这样的贵气,丝毫不像是养在洛水田庄这种乡下小地方的女子。虽是小小的女娃,让人生出仰视的心来。
    他回头便对杨王氏说:“你辛苦了,这一双儿女,你教得很好。”
    也是从那一次在洛水田庄与那个小女娃的会面,让他在垂暮之年开始认真审视过去走过的路,曾犯下的荒唐错误。
    他也真正第一次跳出所谓家族兴衰的藩篱,以一个局外人的眼睛去看整个弘农杨氏从发家到如今的气运轨迹。他忽然觉得那小小女娃的眼界早就超越了这些看起来聪慧实则蝇营狗苟的家族精英。
    也是从遇见这小小的女娃开始,他觉得自己像是不知晦朔的朝菌终于见到了黎明和黑夜,再也瞧不上旧贵族联盟这种可笑的存在。又
    后来,旧贵族联盟开会,为蜀王终于于旧贵族联姻沾沾自喜,并且还在讨论制定掣肘蜀王的方案。甚至拿杨元淑跟萧后比。
    本来,他是旧贵族联盟的后辈,自从年少气盛谋划了王氏,致使月华含恨而终后,他就不在管联盟的事。再加上母亲的权利欲很强,他就任由她去折腾了。
    他在这旧贵族联盟里类似透明人,不发表任何意见。但是看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他就忍不住把那女娃说的那句话说了出来。
    他对这批人还抱着一点点的幻想。毕竟长老会都是各家族的精英,对于道理应该很通透才是。可是非常遗憾,那帮人自视甚高,还觉得他魔障了。
    想到那些鼠目寸光的人,他不由得冷哼一声,将手中的笔丢下,缓步走出了书房,站在书房外的青石台上,看着六房的方向。
    六房的宅子很小很偏,在离大房很远的地方,但此番那一方天空映着灯火。
    他原本是应了蜀王的说法,为了自己的母亲,在回扬州上任之前,回弘农杨氏一趟,亲自将这李代桃僵的事处理妥帖,让杨敏芝能拨乱反正,与李恪佳偶天成。
    这既是让杨氏免于祸端,又是他内心很想见到的。聪颖大气的杨敏芝遇见精于谋略的李恪,不知会给大唐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他从长安出发,一路体察灾情,查看蝗虫的防治宣传。
    “九姑娘果真是厉害。”杨云也不由得赞叹。
    他理着髭须微笑,问:“你在蜀中保护六房,更是熟悉她。可知她是怎样一个人?”
    “聪颖。”杨云沉思片刻,又说,“大气,像是站在我们企及不了的高度在看芸芸众生。嗯,如同下凡的仙女!”
    杨云本是粗人,虽然跟着杨恭仁走南闯北,但从来都是沉默寡言,但说起九姑娘,他却有一种莫名的骄傲。
    杨恭仁哈哈一笑,打趣:“阿云,你可鲜少夸人。”
    杨云一怔,随后很正色严肃地说:“寻盐矿,平羌人,改造土匪,种植红薯马铃薯,制定蝗灾的预防宣传,凡此种种,哪一桩不是造福百姓的事呢?九姑娘值得夸,我自是说实话。”
    杨恭仁心情颇好,端着酒杯哈哈一笑,只瞧着对面十字口,那里正巧有在讲究蝗灾预防的官员,百姓们鸦雀无声,听得特别认真。
    “不管如何,有一种很让人欣喜的精气神存在。”杨恭仁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站起身来招呼杨云,“走吧,早日回到祖宅,拨乱反正,也算我对杨氏对天下百姓的交代。”
    杨云没有说话,只命人结账套好马车。
    杨恭仁刚上马车,传递消息的暗卫就送来了最新的消息:“六房入祖宅,第二日就与大理寺张司直一并联手灭掉芳沁一党,将李代桃僵的杨氏元淑拿下了。”
    杨恭仁着急地询问老夫人可有受牵连。来人回答:“并且牵扯杨氏与老夫人,只是芳沁以及其党羽都被灭了,且证明是杨氏元淑夺了九姑娘的生辰贴。如今,杨氏上下都知九姑娘才是准蜀王妃。”
    “手真快。”他轻笑,对来人挥挥手说,“你且回去盯着长老会的动向,我随后就回来。”
    来人骑快马离开,杨云低声问:“大老爷,可是事情有变?”
    “我没想到蜀王与六房的速度这么快。”杨恭仁先是轻笑,随后就十分严肃且担忧地说,“我怕狗急跳墙,长老会那帮鼠目寸光的东西。”
    “爷,你是担心老夫人与长老会对他们下狠手么?”杨云问。
    杨恭仁扫他一眼,不悦地训斥:“你是真糊涂了?长老会和老夫人那点伎俩够谁看?”
    杨云默不作声,杨恭仁便说:“你且去牵马来,我们得赶回去,希望还来得及阻止那帮蠢货自取灭亡。”
    “是。”杨云领命退走找马去了。
    而坐在豪华马车里的杨恭仁,轻挑帘子,看着车窗外的芸芸众生,眉峰聚拢:弘农杨氏不能葬送在自己的手里啊,该如何救?
    他一时之间觉得千头万绪,理不出一个有效的方法。
    也许自己真的老了,杨恭仁忽然之间很沮丧。
    杨云很快牵来一路随行的他的坐骑追云。他翻身上马,只想着在杨氏万劫不复之前,他赶回去拯救。
    他回到了祖宅,已是暮色黄昏,一路骑快马回来,来迎接的管家已将六房回来后发生的各种事情告诉了杨恭仁。
    等到了内城门口时,他很是吃惊,问:“老夫人找阿芝谈话?”
    “是。”管家很笃定。
    “可知内容。”他真的很意外自己的母亲居然会找他不喜欢的阿芝谈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