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天姿 >

第112章

名门天姿-第112章

小说: 名门天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过晚饭,姚子秋已经按照手中残本在画盐井架子。江承紫看他画得有模有样,也不打扰。只携了小九出门走走。
    黄昏的禾云镇冷冷清清,商铺早就关门闭户。整个街上鬼影子都瞧不见一个。
    “九姑娘,这山中小镇最怕山匪。日暮黄昏,各家恨不得藏到地底下去。”小九解释。
    江承紫“嗯”一声,也不答话,只是在镇子里走动一番,随后便问:“小九,你对羌人了解多少?”
    “羌人?”小九很是疑惑,但也没有继续追问,反而是自顾自地解答,“这羌人神出鬼没,长得人高马大,战斗力很强。就在这西南山中,主上与他们交锋几次,我们也死伤不少。”
    “那你可曾与羌人交锋?”江承紫又问。
    小九摇摇头,说:“我是主上选拔出来保护江府的侍卫,自然不会另作他用。与羌人交锋之事,我亦是听同是训练营的人说起。”
    江承紫垂了眸,走到街道中间的临时戏台前,看着那台上斑驳的柱子,问:“前次,有人说古羌人就在这山中。你如何看待?”
    “这——”小九抬头看了看高耸入云的山,一时没有答出话来。过了许久,他才抓了抓脑袋,很为难地说,“九姑娘,我其实不确定。我亦瞧不懂地图,但我认为这剑南北道与羌人出没之处的陇佑道相去甚远啊。上一次,阿念将军连夜从蜀中入陇佑道包抄羌人,那也是急行军。”
    “若非躲避在这蜀山之中,又如何找不出他们的踪迹?”江承紫自言自语。
    小九一时无话,随后像是恍然大悟,失声喊道:“九姑娘难道担忧此行会。。。。”
    江承紫“嗯”一声,说:“羌人上次与阿念将军在陇佑道交锋,羌人惨败。阿念将军一番追逃,他们失去踪迹。尔后,听你家主子所言,程老将军的部下亦各方搜寻,终不见羌人踪迹。且如此多年,羌人皆神出鬼没。此亦大破我军军心。”
    “九姑娘怀疑羌人其实一直躲在蜀中深山,有秘密通道直入陇右,伺机想要进入京畿道,随时直捣长安?”小九听江承紫那么一说,也是惊讶莫名。
    “羌人人高马大,战斗力极强。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们未必没有野心,只鉴于人数较少,一直只活动于陇佑道左右。我上次听程老将军的小儿子说起这羌人自唐以来,与唐军几度交锋,战斗力剽悍,让唐军军心不稳。”江承紫说到此处,又没有继续说下去。
    因为从某个角度来看,在天下普遍缺盐的时候,能有那等精气神去战斗,可以说明羌人拥有大量的精致盐,而且他们的马也能说明这一点。而从地质地理来看,蜀中属于盆地,是最可能有精致盐矿的地方。羌人出没的位置以及其状态来看,他们很可能就潜藏在蜀西北部,且坐拥巨大盐矿。
    而这一次江承紫找寻盐矿,或者就可能与潜伏在蜀中的羌人西狭路相逢。如果狭路相逢,该如何是好。这一点在之前的计划里不曾想到,最初在在做准备时,江承紫所预见的危险都是大雨、泥石流、山体滑坡或者预见别的盗匪。
    她从没想过在这蜀西北的山中,或者还有潜在的瞧不见的危险。也是在适才进入禾云镇时,她才想起先前这边驻军一事,想起之前自己也曾推论过羌人移动轨迹一事。只是那时缺乏支撑的证据,如今若是这附近有大批盐矿,这便有了支撑。
    “此事若真,我们此行怕要另作安排。”小九也意识到事情严重性。
    江承紫“嗯”一声,说:“因此,你要与我去军营走一趟,见一见这里的戍边将军。”
    (情人节快乐,各位)(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 可曾婚配

    小九立马明白这位小小九姑娘去军营之意,立马就说:“我去拿腰牌。”
    江承紫阻止道:“不必,我身上有蜀王给的令牌,还有朝廷颁发的手谕,另外,还有县令给的指派。”
    小九十分惊讶,江承紫已信步往军营那边走。她必须要去军营一趟,了解一下这蜀山之中可能的危险,同时也探一探他们的虚实。毕竟唐朝的军事制度真心让人无语,而且像这种常年不打仗的戍边军营基本属于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的类型。与山匪勾结都属正常现象。
    “九姑娘,我们真就这样去?”走了几步,小九忽然询问。
    “嗯?”江承紫回头瞧瞧小九。那小九正蹙着眉,一副怯生生的样子。他看到江承紫转过头来,便压低声音说:“九姑娘,你方才分析十分有理。但若万一此地守备与羌人勾结,我们此去岂不打草惊蛇?”
    江承紫略一惊,小九又说:“上一次,夫人他们被困翻云寨,我们就瞧出这地方守备与匪类勾结之事。方才,那翻云寨之人说到他们的十三当家,却是说到翻云寨之所以是这里最大的山寨,有一半的功劳来自于十三当家为他们打点,这其中也包括与地方守备、地方官府的暗中来往。这翻云寨能做,这羌人未必不能做。”
    “小九分析甚为有道理。”江承紫听闻,面上轻笑,心里却是暗自赞叹:李恪果然在江府花了大心思。每个能被放在江府之人,都不是等闲之辈。从前她只觉得小九处事得当,办事效率高。悟性极好,就是种植之事,江承紫为众人讲解,也只有车虎与小九听一遍就能融会贯通,完全理会她的意思。
    小九被江承紫夸赞,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说:“这恰是我强项。自小我跟着公子。就做的是这方面的训练。”
    “做这方面训练不假,但能融会贯通,得以运用。甚为了得。”江承紫赞许地点头。
    小九神情更加羞涩腼腆,不好意思地低头。江承紫早就心思清明,便说:“但无论如何,这一趟我亦要走一走。敲敲边鼓也是要的。与此同时。你看看能否联络江府之人,向阿念将军报告此处情况。”
    “姑娘还是执意要去?”小九惊讶地问。
    江承紫点头,说:“此行必须,但经你这么一说,我会注意分寸,倒是我说一事,你能否处理妥帖?”
    小九顿时明白江承紫所言,立马就拍着胸脯打包票说:“此事小九定然做得妥妥贴贴。明日一早就可给九姑娘答复。”
    “既是如此。你便与我往这军营走一遭。”江承紫说。
    “是。”小九斩钉截铁地回答。
    两人做到心中有数,便径直往这剑南北道边境的小小守备军营而去。临邛县与晋原县恰好属于这剑南北道西北部边境处。只要翻过这几座大山。山的那边就是蛮夷聚居之地,鱼龙混杂。虽然,唐初已将那边的版图算作大唐。但实际上大唐与吐蕃谁也没有将这块混乱的山区之地征服。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晋原县与临邛县就算作是大唐西北的门户。只因蜀道难,蜀山天险,才让这边境成为战乱中离战争最远的地方。
    可是,作为军队里长大的江承紫,执行过许多特别任务的她很清楚蜀西北这一代山中可能隐藏的秘密和可能有的敌特活动。
    这一块看似非兵家必争之地,却是间者活动最频繁之地。所以,在晋原县与临邛县这些蜀西北的边境县看似平静偏僻,实则暗潮汹涌。而这种地方的守备军营看似简陋贫穷,其实更是肥缺,至关重要。
    江承紫明白这几处守备军营的重要,也知晓可能暗藏的危险。因此,她才格外谨慎。
    离禾云镇最近的一处守备军营,就在禾云镇外三里的水云渡。水云渡过去可能是个渡头,但现在已没有水,只空留一个地名。水云渡三面是巍峨的大山,悬崖峭壁,陡峭得堪称天险。这种天险,让这里的守军颇为心安理得,懒散得不成样子。
    江承紫与小九决定来军营一探究竟,小九觉得走路太慢。江承紫便笑呵呵地说:“天色已晚,要不,你与我比一比脚力?”
    小九一愣,随后就想起九姑娘平素在后院吐纳呼吸之事,但从未见过九姑娘的脚力什么的。
    “九姑娘,今日跑马,你亦累了,我这就去牵马,半个时辰来回的事。”小九说。
    “不用,若是骑马,回来时,天已黑,到底不如我们走路自在。”江承紫挥挥手。
    小九不再说什么,心想这九姑娘师承仙者,定然天赋异禀,说不定真有过人之能耐,自己便不再操心,只说“恭敬不如从命”,随后就与江承紫一前一后,闲庭信步似的出了禾云镇。
    在禾云镇南边拐入一条一米宽的道路,天色已昏暗。因为此处山匪出没,所以很多人在太阳还挂在山尖尖上就关门闭户了。所以,此时,野外真是一个人也没有。
    白露过后的山中,寒意四起,秋风萧瑟,落木萧萧,周遭此起彼伏的山风,让人觉出一种莫名的诡异。
    江承紫在路口站定,回头对小九说:“我们比比?”
    “好。”小九回答,凝神提气,快速奔跑起来。但却在片刻之间,就瞧见江承紫衣袂飘飞,踏叶飞花,如同御风而行,像是传说里的仙人一般。
    小九惊呆了,就那么张大嘴,脚下奔跑忘记看路,被石头绊一下,一个趔趄就栽倒在地。他这才如梦方醒,顾不得下巴磕得疼,爬起来就去追赶江承紫。
    然而,他只能瞧见暮色黄昏里,江承紫衣袂飘飞,倏然之间,隐没在暮色之中。小九既是惊叹,又是兴奋,但更多的是害怕。蜀王离开晋原县时,再三叮嘱小九与车虎务必寸步不离地保护好九姑娘。
    可如今,九姑娘倏然一阵烟似的,就飘得不见了。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自己多少脑袋也不够砍啊。
    小九吐纳呼吸,用尽所有的力气在路上奔跑。而江承紫奔跑一阵后,骤然停下来,因为不远处的山岗上有一个人,应该是看到了她的奔跑。
    虽然暮色黄昏,但还是有些微的能见度,如果眼力足够好,是能若隐若现地瞧见她的。她有夜视能力,自然瞧得见那人,身材魁梧高大,一身精干的打扮,头发胡乱束成马尾,就在脑后。腰上有佩剑。
    他长身而立,站在呼呼的秋风之中,任凭衣袂被山风吹得烈烈作响。
    江承紫骤然停下来,站在原地,这一举动就是要瞧瞧这人是否有能看到她奔跑的过人眼力。果然,她停下来,那人神情略略有所改变,只直直瞧着她站立的地方。
    原来真是个有眼力的。大凡能有这种眼力,都是高手。而这种高手在这乱世之中,定然是不凡的。
    江承紫看他举动,立刻就判断出此人来历不俗。
    她站在原地等小九,同时也在盘算,若那人前来试探,自己如何应对。当然,这种暮色黄昏,雾霭沉沉之下,能隔着那么一段距离将一切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除非是像江承紫这种天赋异禀之人。
    所以,她认为那人只是恍惚瞧见,若是来询问,她得抵死不承认。
    果然,她等在那里,就瞧见那人从山岗上几步跳下来,快速奔跑而来。当然,比他先到一步的是小九。
    小九气喘吁吁地跑来,看到九姑娘在前面等他,他顿时感觉九姑娘虽然小小年纪,但对人实在太体贴了,没有让他提心吊胆。
    “九姑娘,你,你没事吧?”小九喘着粗气询问。
    “我没事。”江承紫回答。
    小九听她声音淡定,呼吸平稳,根本就不像是经过长途奔跑的模样,他暗自佩服九姑娘果然是师承仙者,一出手就惊艳八方,着实不凡。
    但惊叹归惊叹,作为一个经过特殊训练的死士。他瞬间就嗅到危险的信号,而危险就来自于那山路上奔突而下的魁梧男子。
    是的,能入选江府护卫训练之人,都是有特殊能力者。而小九特殊能力就是视力异于常人,即便在能见度很低的夜晚,他也能瞧得很清楚。
    因此,他清清楚楚地瞧见那人奔突而下,直直往这边来。
    天色已晚,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只有朦朦胧胧的一点点光。
    那人身法极快,而且脚步很轻,功夫绝对在自己之上。小九如此判断,但他没有一丝一毫的退却,瞬间摸出腰间长剑,将江承紫护在身后,对近在尺咫的男子喝道:“来者何人?此番奔突,休怪在下无礼。”
    那人就在离江承紫还有六七米的地方停下来,站在路边的一个高坎之上,眸光炯炯,审视着江承紫。
    “休得无礼。”小九喝道,用自己瘦削的身躯将江承紫完全挡在身后。
    “敢问姑娘师承何人?可有婚配?”那男子操蜀中方言,声音浑浊。
    “与你何干?”小九怒道。九姑娘人中龙凤,这世间配问她婚配的也只能是蜀王一人,哪能让这种腌臜之人口出这等言语?(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 思量

    “主人未曾开口,仆人出言不逊,实在有辱门风。”那人很是不屑地讽刺小九。
    小九正欲反驳,江承紫却是徐徐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