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百年家书 >

第113章

百年家书-第113章

小说: 百年家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她连滚带爬的回到了战壕,沿途不少士兵朝她叫好,她只能苦笑应对,只觉得多走一步都是负担,等挪到周书辞身边时,差不多要虚脱了。
  周书辞一句话不讲,专心的扔手榴弹,黎嘉骏左右望望,都看不到什么希望,不由得有些轻微的伤感:“喂!这儿多久才有人来收尸啊?”
  没人答她,过了一会儿,周书辞突然扔了一包东西来:“你不会死的。”
  黎嘉骏听了都要笑了:“我说,战场上说这话,你亏不亏心啊,我都想开了。”
  周书辞又是往外疯狂的打了一轮枪,回头一摸口袋,叹气:“你还有子弹吗?”
  “不全都给你了么?”黎嘉骏很不爽,她左右摸摸,打起了周围尸体的主意,“要不我……”
  “炮弹!”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大吼,等到吼声刚落下时,一颗炸弹正落在周书辞前方,他当场被炸飞了起来,狠狠撞到了战壕的另一面!胸部以上血肉模糊!
  黎嘉骏几乎要惊呆了,她因为趴在周书辞的脚边,在炮弹爆炸范围的死角,全然没有受伤,可周书辞那时正专心往外射击,根本没时间躲!
  她扑过去,一把抱住周书辞,几乎不敢下手,也不知道该按哪儿止血!只能开了哭腔:“周书辞!周书辞!”
  周书辞还没死,他眼睛的部位也模糊了,整张脸就没个像人类的地方,此时只能看到嘴的部位有一条血线一张一合,黎嘉骏凑过去,只听他说:“对不起……”
  “啊?你对不起什么?”
  “应该,留你,在,八,路,军,那儿……安全……”
  黎嘉骏哭了:“这时候说这有什么用,哪儿打仗不是打仗!不都得死人吗?周书辞你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和我说我帮你!”
  “我想做的,只有我做,做才好。”他猛地吐出一口血,带着细碎的血块,“嘉骏,你顺着,走,往,西,有小路,那儿,指挥部,最后的,后方,再顶不住,就要撤,你跟着,别怕……”他抿了抿嘴,加了句,“你,不会,死。”
  黎嘉骏任由眼泪落下,擦也擦不完,她哽咽着喊:“我怕什么呀,我知道未来什么样,我从来就没怕过呀!未来有多美好你知道吗?可我就算活到一百岁,我也没这年轻劲儿去享受未来那样的生活,我现在最怕的,是没有你啊!”她嚎啕大哭,“我们不能没有你们呀!周书辞!你们倒下一个,我就觉得希望渺茫一分,我会担心连我自己坚信的未来都只是梦啊!”
  “所以,你是,来,监工?”周书辞咳着,声音越来越虚弱,却竟然带着笑意。
  他竟然听懂了!黎嘉骏噎了一下,她还是擦不完眼泪,只能傻呆呆的:“好像是这样哦。”
  “那就,继续,看着吧……”他头缓缓的转向一旁,轻声呢喃,“看着吧……看我们……怎么……”
  “赢的。”黎嘉骏嘶哑的接上他未竟的话,合上了他早已睁不开的双眼。
  9月25日,高桂滋的17军伤亡过大,不得不收缩防线,丢失大量阵地,板垣师团如潮水般涌入,欲继续前行,方发现后方遭遇伏击,辎重部队全灭,顿时被滞留当场不敢前行。
  阎锡山此时方知平型关为主战场,派手下陈长捷出击,一举击退平型关板垣师团,然而他孤军深入,上司却没给他派后续部队。
  等到阎锡山在傅作义等名将多方苦劝之下决定往平型关增兵时,他自己所驻守的雁门关遭东条英机轻松占领,雁门关以西包括平型关在内所有主战场全在日军包夹之内,再无转圜余地。
  10月2日夜,中国军队全线撤退。
  高桂滋撑了十天,八1路2军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伏击还有陈长捷乘胜追击打出的大好局面,最终因总司令的举棋不定而付诸东流。
  ※※※
  ※※※
  【作者有话要说】
  换句话讲,全白死了。
  ……
  这里我来讲一下平型关战役的小插曲吧
  就是那场伏击战的故事
  根据我现场观察所见。
  首先,那是一个T型的地势,T的笔画意味着沟,我军呢,就躲在T的那一横后面,而T那一竖的右边,还有个山头,就是老爷庙。
  原本老爷庙是地势最好的,但那是个坡儿,我军想埋伏不被人看见,必须躲在敌人视角外,那必须远,可我军枪支的射程太可怜,又必须躲近,所以最后躲在了T那一横上,那是一个坡度近乎九十度的小悬崖,趴那上面手榴弹机枪可以可劲儿往下打,所以最合适。
  当时其实有人嘱咐过林总有关周边其他高地的事,但林总没注意,或者兵力有限注意不了。
  结果日军就从T那一横的小沟儿过来了,等放过了大部队,来了辎重部队后,林总就:“打!”了。
  日军不傻,一得知糟了埋伏,自然也是要抢占高地,到一个打得到偷袭者的地方去,他们当然注意到了老爷庙。
  发现日军有抢占老爷庙的意图,林总急了,连忙命令自己手下快点跳山山!去抢老爷庙!
  手下就一个个滑滑梯一眼的上去,嗷呜呜的就冲过去和日军比爬山了,看谁爬得快!
  这时候,天时地利人和就体现出来了
  天时:下大雨
  地利:土山被大雨下成泥山了
  人和:咱穷,穿的草鞋;鬼子有钱,穿得皮靴。
  皮靴一踩泥地一个坑,想走下一步抬脚得用拔的,哪像我军脚踏草鞋,一个个爬泥山身轻如燕跟泥上漂似的,双方人马在老爷庙前一阵恶斗,最终有钱人被穷人捅死了……
  两次高地都被占领,辎重队下场可想而知,我军全歼了日军。
  当然,有一点得挑出来,这个全歼,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日军誓死不降……


第一百零四章 枪决服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
  广播里正在反复播放着校长在七七事变后的抗战宣言,噪音嘶哑的广播和着外面的淅淅沥沥的雨声,显得这声音格外凄惶和扭曲,尖利的扭进耳朵里,吱吱咋咋的。
  黎嘉骏趴在桌子上,没精打采的看着外头,雨水顺着屋檐沥沥的掉下来,落在走廊木椅上一个破碗里,雨水已经被积了一小碗,每过一会儿就有野狗野猫三两只过来舔两口。
  这种时候,也只有小狗小猫才不会感觉到战争的阴影了。
  可它们会对路过的任何一个行人撒娇,唯独不会碰拿着枪站岗的军人。
  “小黎,这个文章你帮我寄出去,这两日事情琐碎,要劳烦你上点心了。”一个中年男子走过来递给她一个信封,低声道,“还有你自己的家信写好没?写好一道送去吧。”
  “好的,康先生,那我去取了照片一并寄过去。”黎嘉骏接过信封,站起来恭敬道。
  “不用这般客气。”康先生摆摆手,“你现下在我们这也算小有名气啦,走到哪打到哪,战地记者的命哈哈。”他忽然又想起什么,摸摸口袋,给了黎嘉骏一管胶卷,“这个你顺便也请照相馆的人洗了,这是前阵子刚走的那位照相师落下的,未免损坏,还是先洗出来放心。”
  “恩。”黎嘉骏二话不说,拿了就走了。
  她打着把伞,再次走上太原的街头,才几天功夫,感觉却完全不同了。
  太原的街头荒凉了很多,战火陡然间烧到了山西,兴奋是一部分,紧张却占了更多,所有人都能少出门就少出门,当初送兵出征那样万人空巷的场景,在现如今一支支部队出征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了。
  前线吃紧,节节败退,而且晋军表现实在不佳。
  除了丢阵地,就是溃退,血战少,捷报少,功绩更少。大仗、大捷都是友军打的,三晋大地数十万地方军,打了快一个月却好像自己才是客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在自己的阵地上抛头颅洒热血。
  就连老总阎锡山都已经豁出去自认不给力了,平型关战役一结束,他就开始哭着找中央求援,以前那股子倨傲劲儿奸猾样全没了,求援信通篇都是“我不会打仗我有罪”,最后哭求中央派个战神来。
  校长也挺苦的,这时候谁手头松啊,东挑西拣,派来了卫立煌。
  黎嘉骏已经习惯于耳熟任何名字然而并无卵用了,这必然也是个名将的,而且似乎并不在贬义词阵营,原本这位卫将军在河北平汉战场还打得火热的,这时候十万火急的过来,状态倒也进的快,立刻筹划上了。
  卫立煌的到来使得中央的工作人员再次向山西波动,人是一波波的流动,就是没等到记者撤退的机会。
  周书辞死后,维荣也消失不见了,或者说他消失得比周书辞还早,阵亡名单里也没有人,失踪人员还是黎嘉骏给报上的,可以想见生还的几率并不大,最后她只能保存着周书辞的随身用品,不多,也就一个小包,一封湿了的家信还有个小钥匙扣和证件什么的,再没其他。
  看地址,他是安徽人,只能先把家信附着阵亡通知寄过去了,只希望他不是独子,否则真是惨剧。
  正当黎嘉骏惶惑不知去处的时候,《大公报》却再次冒出头来,记者康集康先生竟然由上海大公报派来,正与嘉骏在太原遇上。
  他在太原等嘉骏,本是有些刻意的。
  原来在平型关的时候,康先生曾与另外一位战地记者跟着战地联络官前去视察高桂滋的阵地,正面战场之惨烈震撼到了他们,而高桂滋数次求援不得这事也让联络官在两位记者面前颇为没有颜面,这才迫于压力给了后面黎嘉骏曾见过的两个新兵连。
  而在采访的时候,黎嘉骏不知道窜到哪里去了,倒是周书辞当时在场,说了一嘴,才让康先生知道有这么一个流落的同事身陷此处,答应若有意外照顾一二。
  结果果然有了这个意外。
  黎嘉骏得知这事的时候,本来低落的心情更加郁卒了,只是这两日随军队撤退回太原的路上因为心情实在太差,早就流干了眼泪,此时也只能闷闷不乐的将这事儿藏在心里,偶尔挖出来想想,竟反而还有了点慰藉的感觉。
  如此,等康先生在这儿采访的差不多,她便可以随着康先生一道回上海了,不用再去南京。
  然而,现实很骨感。
  淞沪会战打得轰轰烈烈,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回去的路,无奈之下,康先生只好报告了上海的报社总部,再多留一阵子,视情况而定。
  对于记者来讲,真没什么地方能算得上没新闻的,更何况是处于一个会战的中心,名将云集之处。
  就在前几日,十月初,卫立煌将军到达太原,并且为阎锡山出谋划策后,决定在忻口再开战局,那是太原北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绝对不可以退的地方,通过了忻口,背后就是太原,丢失了太原,山西全境陷落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忻口拥有一个狭长的地势,左右都是险峻的高山,无法攀援更无法偷袭,对敌方的飞机来说也是个危险地形,唯一要守的,就是山谷间中央区的一片开阔地带。
  听起来容易,可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地形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与日军的钢铁洪流进行正面对抗。硬碰硬的,面对面的。
  完全可以想见这将会是一场什么样的会战。
  连号称从北伐就开始活跃于各个战场的康先生都连连摇头,黎嘉骏倒是蠢蠢欲动的,因为她刚得知,被卫立煌点名调到忻口指挥的将军,叫郝梦龄。
  要说她还有什么过敏党名将还知道一嘴的,那郝梦龄大概算一个,全因为当年看了N遍的太行山上,如果一开始她还有点印象模糊,那随着亲身经历战局的推进,配合电影的时间,她大概可以确定电影上那个从师长死到连长的惨烈战斗讲的应该不是平型关正面,而是忻口会战,而那个帅大叔刘德凯扮演的,就是郝梦龄。
  好纠结,这位将军要马革裹尸了。
  黎嘉骏探头巴望了好多天,还是没听说有中央军将领来太原,那不出所料,郝将军是直接去忻口了。
  此时她对于自己早知道这些,没有丝毫预见到什么的快感,甚至连悲伤都少于预期,全因她无论知不知晓,她所听过和见过的众多将领,会有一大部分最终都死在了战场上,她没法因为知道郝梦龄会死而去救他,也没法因为不知道其他将领会不会死而感到愧疚,否则她早就累死了。
  忻口会战作为一个会战,不能光卫立煌所率领的中央军拼命,晋军也必须雄起才行,可现在的情况是,社会各界一面对中央军的慷慨仗义大加赞赏,一面对于地主军队的给力程度表示强烈质疑,差不多到了一种“如果你们注定要拖后腿那山西不如别要了不要坑我们中央军铁血真汉子”的程度。
  于是晋军方面的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