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雄-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会儿已经容不得考虑这些,两人下了地道,里面很黑,一时着急没有拿火折子,摸索着一点点往前走,还好地道并不算长,走了一会儿便到了头。
郭文莺推开头顶的盖子,正要爬上去,封敬亭拦住她,“我先上去看看。”
他一个翻身跃了上去,看看四下没人,才把她拉出来。
外面正是朱子街的后街,此刻街道上左侧寂静一片,隐隐能听到犬吠之声传来,而右侧却是热闹喧天,人声鼎沸,那火光之处便是隔着几条街都能看得见。
随着喊杀声和着火的呼喊声不断传出,街上的人也开始渐渐多了起来。
两人走了几步,前面出现四个人影,正是暗一、暗二和暗七、暗九,这是两人身边的影卫,常常日夜守在两人身边。
每次看到他们,郭文莺都有一种很羞涩的感觉,她和封敬亭每次在床上都闹的动静很大,也不知他们都听去了多少。平常看不见不觉得什么,可随时随地出现,还真叫人遂不及防。
封敬亭对暗七道:“传令下去,叫那边动手,四九城全部戒严,让九城巡防包围左相府。”
暗七领命下去,剩下的影卫则护在两人身边,一路向街边走去。
此刻大街上人越来越多,京中各卫所都调动起来,挨家挨户的搜查,她的府门前更是兵丁守卫森严,也不知这些人突然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们转过一个弯,徐茂带着人在街口等着,一辆马车停在道边,正是封敬亭惯常乘坐的。
封敬亭回头望了她一眼,“朕要立刻回宫,你是跟朕进宫去,还是留在这里?此地不安全,要不你先去定国公府躲一躲。”
郭文莺摇摇头,“我一会儿还回府里。”她是不放心府里那些人,也不知他们逃出来了没有。
封敬亭知道她的心思,也没强求,留了一队亲卫保护他,又把暗一和暗二留了下来,随后才上了车马,走远了。
这一夜叫郭文莺过得精心胆战的,夜里风还带些凉意,虽裹着披风,可是下面嗖的慌,不禁有些后悔怎么不多穿些。也不知为何,近几回每次和封敬亭做那事都被人打扰,她已经第三回光着跑出来了,就算外面看不出来,但心里总觉别扭的很。
往府门方向走,远远的便看见门口围着许多人,这会儿火已经扑灭,里面隐隐还有乒乒乓乓的打斗声。
九城巡防营已经把府门前团团包围了,姜玉杭正指挥着人往里攻,他一侧头瞧见郭文莺往这边走来,不由怔了怔,“郭大人怎么在这儿?”
郭文莺反问:“那我应该在哪儿?”
“深夜之中,郭大人不在府里?怎么在外面溜达?”
郭文莺没理他,看来这姜玉杭是后来的,根本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也不知道皇上在这儿待过。
她问道:“里面怎么样了?可有伤亡?”
“已经控制住局面,不过里面还是很危险,歹徒没有捉净,大人还是不要进去的好,万一有潜伏在暗处的,恐对大人不利。”
郭文莺点点头,“这府中上下尽是我的人,还请姜大人让人进去看看,把奶娘和一些女眷救出来。”
姜玉杭连连颔首,“大人放心,属下已经吩咐过了,定会保府中之人平安。”
又过了一会儿,红香和绿玉扶着许氏走了出来,几人都吓得面色惨白,一身的凌乱,显然都是在睡梦中被惊醒,惊险逃出来的。她们一边走,一边抹眼泪,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怎么的。
看见她们,郭文莺松了口气,都能活着那可太好了。
许氏一看见小姐,就忍不住大哭起来,一把抱住她,“小姐,你活着真是太好了,那火那么大,咱们还以为小姐烧死在里面了。”
郭文莺顿觉好笑,怪不得他们哭成这样,原来是以为自己死了。
她问:“鸢儿呢?还有徐英和云墨他们呢?”
“徐英和云墨不知道,刚才鸢儿说有东西拉下了,去回去取去了。”
郭文莺跺脚,“胡闹,什么东西能这么要紧,你们怎么也不拦住她?”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外婆
几人面面相觑,刚才她们一直伤心小姐,竟没想到要管鸢儿,这会儿想来,真的该拉住她的。
郭文莺也有些着急,鸢儿毕竟是个姑娘,虽有几分力气,可也敌不过刺客,她把她从海上带到这儿来,若是出点什么事,怎么对得起她对自己的救命之恩?
她要进去找人,许氏紧紧抱着她死活不让,闹着说她若敢进去,就一头撞死在大门前。刚才那场火已经把她们吓坏了,这会儿是绝对不能让她有任何闪失的。
郭文莺无奈,只得让几个亲卫进去找人,让暗一也跟着进去,想办法把人救出来。
这一顿喧闹足足折腾到天亮了,才算消停了,府里死了不少人,不过大部分是刺客,也有不少皇上的亲卫,郭文莺府里的下人也死了几个,都是不长眼自己跑出来的,也有的是叫乱箭射死的。那些胆子小躲在屋里不动的,反倒都没事。
清点人数,大部分都活着,徐英和云墨也没事,只是受了些轻伤,只是鸢儿有些不好,后背中了一箭,一直在发烧。虽是请了大夫,熬了药,也不见好。
郭文莺原来的房子已经烧的住不了人,让人重新清理了一间住了进去。她担心鸢儿的伤,也没心情想别的,叫云墨赶紧去请御医过来。
许氏不待见鸢儿,平常对她都没个好脸色,这会儿受了伤,也觉她是事多,若不是自己要回去拿什么东西,怎么会这样?这府里又不是四处起火,什么紧要的东西,不能回头再拿?
郭文莺去看鸢儿,这会儿她还在昏迷着,双眸闭的死紧,一张脸也是煞白煞白的。她问亲卫是怎么发现她的?
亲卫道:“当时咱们进去,鸢儿姑娘就已经中箭了,咱们过去拉了她出来的。”
郭文莺看着她惨白的脸,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儿,这姑娘性格倔强,有什么都憋在心里,想要叫她开口都难,怕是因为什么,她也不会轻易告诉自己的。
嘱咐丫鬟好好照顾鸢儿,她才转身出去。
家里出了这么多事,怕是朝堂上也不安稳的,这事还只是开始,怕是接下来还要有大的举动了。
次日一早她去工部衙门,邓久成便拉住她问道:“文莺,你可听说了,皇上遇刺的事?”
郭文莺白他一眼,他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谁都知道皇上是在她家宅子里遇刺的,这一下她名声大噪,和封敬亭那点事想瞒也不住了。
她皱眉,“你这什么意思?”
邓久成嘿嘿一笑,“我说的不是你那档子事,是早朝皇上下了道旨意,左相大人被捉拿了,还有左相的侄子也一并入了狱。”
这两日出了事,皇上特许她不用上朝,她还真不知道这档子事。现在想来那晚刺杀皇上的事,怕是和严云谷也脱不了关系的。皇上布了这么长时间的局,总算抓住了那老狐狸的狐狸尾巴。
严云谷以为自己能控制皇上,终究是他算错了,这一场较量到底是以封敬亭的胜利而告终。只是可怜那严玉兰一心念念着要做皇后,怕是最终也只能最打入冷宫了。
封敬亭说这事与她无关,郭文莺也不想多管,每天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
转眼十几日过去,原本外祖母说好过了年之后就进京的,也不知什么原因,拖到二月里才到了京城。
一早卢家就叫人送了信,说今日卢老太太到了,让郭文莺也跟着去城外的十里亭迎接。
听说这次随着一起来的,有二舅舅、二舅母还有几个表兄妹,人数不少,郭文莺也想拜见外祖母,是以一早就出了门。
她刚到十里亭,卢俊清就带着一家几口来了。今日正赶上休朝,几人都不用上朝,倒是难得到的很齐。瞧见她,卢俊清笑着招呼,“文莺,你倒来的早了。”
郭文莺微微一笑,“早上起得早,左右没事就来了。”
几人叙了会儿话,又等了一会儿远远的便见一车队过来,卢家也是名门望族,车队的规模不小,二十几辆马车还有护卫向这边缓缓而来。
“这就是了。”卢俊清兴奋的搓搓手,他也有几年没见过母亲了,自从做了这个尚书,连回乡探母的时候都没有,还要劳累母亲千里迢迢赶来看他,真是太不孝了。
马车停下,他紧走几步跪在路中间,“母亲大人在上,孩儿拜见母亲。”
前面第三辆车上有人掀起车帘,一个丫头高声道:“老太太说了,要跪回家跪去,在路上挡着个道算怎么回事。”
卢俊清这才想起来现在不是时候,忙从地上爬起来,吩咐卢新玉在前面领路,他小步跑着在马车旁紧跟着马车,卢大太太在前面叫他上车,他也不理。
卢大太太气得直撇嘴,对郭文莺道:“这会儿倒装起孝子来了,先前干什么去了?这一把老骨头了,也不怕跑断了腿。”
郭文莺看着车外跟着车跑的卢俊清,也有些好笑,难为舅舅一把年纪了,还能跑得动。他要真敢这么跑回府去,她才佩服呢。
不过最终卢俊清还是上了车,一路回到卢府。到了府门前,他又第一个下车,亲自去扶老太太下车。
郭文莺跟在卢大太太后面,看自己这位外祖母,虽然七十多岁的人了,但精神还算很好。她和外祖父成亲多年,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可现在剩下的就这么一个儿子了。还有一个庶子在身边,可惜也不是亲生的。
长子和次子都早夭,女儿也年纪轻轻的就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么多年了,还能保持这样的好精神头已属不易了。
一行人进了前厅,老太太坐在正中,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在一旁伺候着。这老太太脾气不好,规矩又大,瞪眼骂人是常有的事,是以就连卢俊清都小心翼翼地。
他腆着脸笑道:“娘,你好容易来一趟,一路鞍马劳顿,要不先去歇歇,再让儿孙们给你磕头。”
老太太瞥他一眼,“我年纪是大了,还不至于跟纸扎似得,明玉、明辉两孩子呢?”
第四百九十七章 慈爱
卢新玉和卢明辉忙跑过来,卢一钰也跟着过来,三人跪下给老祖宗磕头。
卢明辉笑道:“奶奶说要来,孙子兴奋的好几天都没睡,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都快急死了。”
他是卢家子孙里年纪最小的,又是老太太一手带大,长到十岁才归家跟了母亲,平日最得老太太的宠。
老太太满脸堆着笑,忙叫人把他拉起来,抱在怀里“心肝啊”“肉啊”的叫着,好一阵稀罕不完。
卢新玉和卢一钰也站起来,围着老太太“奶奶”“奶奶”短的叫着,把个老太太给乐得,嘴都合不拢了。都说老人都疼隔辈的,这话看来倒是一点不假。
卢俊清在一旁道:“回母亲,霜月的孩子也在,可叫她给母亲磕头吗?”
一想到那早逝的女儿,老太太眼角立刻湿润,连声叫道:“那孩子在哪儿呢?还不叫过来。”
郭文莺走上前,有丫鬟放了蒲团,她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再抬起头来,眼里已含了泪,低叫一声,“外祖母——”
卢霜月是老太太最小的女儿,老太太生了三个儿子,就这么一个女儿,又是老幺,自是百般宠爱,没想到去的却是最早的。那时候刚得知死讯,老太太疼得昏过去几回,此时再见郭文莺,想起自己幼女,顿时伤心起来。
用手帕抹着眼泪擦了半天,才对郭文莺招招手,“好孩子,过来让外祖母看看。”
郭文莺走了两步,到了近前,被老太太搂在怀里一阵爱抚,两人又忍不住抱头痛哭了一阵。
卢大太太在一旁劝,“母亲身子不好,还是少伤心,见着这孩子也是喜事。您瞧瞧,她跟霜月长得多像啊。”
老太太这才止住眼泪,拉着郭文莺左瞧右瞧,连连点头,“长得真好,是像你母亲,你叫什么?”
“文莺,郭文莺。”
“好好的女孩,起个男孩的名字干什么?”她脸上挂着最慈祥的笑容,与对着卢俊清的严肃和一丝不苟完全不一样,郭文莺忍不住心里暗叹,这才是真正的外祖母,才是她真的亲人,她若真的爱你,便是看你的眼神也不一样的。
老太太拉着她问了几句,又叫她去拜见二舅舅和二舅母,这二舅舅卢俊延却不是老太太亲生,对他感情自淡了些,总不比自己亲生儿子随意,叫跪着就跪着,想骂就骂两句,倒是一点都不客气。
郭文莺过去见了礼,卢新玉三人也过来给叔父叔母磕头。
这位二舅母董太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