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问道仙武世界 >

第82章

问道仙武世界-第82章

小说: 问道仙武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难道就是王霸之气!

    宋金刚急忙上前一步,就要拜将下去,却被一股无形之气稳稳托住,无论怎样也拜不下去。

    谢虎侯一步跨出,双手扶起正要拜下去的宋金刚,赞叹道:“我得将军,无异于刘备得赵子龙,大事成亦。”

    宋金刚:“末将多次蒙虎侯施以援手,才苟存性命于今日。现在末将迷途知返,誓死效忠虎侯殿下,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谢虎侯:“好~~好~~本侯现在就任命宋将军为后军将军,依旧统领所部兵马。来,本侯为宋将军引荐一下在座诸位。这是兵马大元帅李靖,这是先锋苏定方苏将军,这是……”

    半个月后,宋金刚彻底服气了,他在与李靖、苏定方、王伏宝、刘黑闼等人的交往中发现,这些人个个都是牛人啊!随随便便拉一个出来都不比自己差。特别是主帅李靖,他用兵如神,堪称高手中的高手。

    与此同时,宋金刚也观察了马邑本地军队,其军容之强盛远超他的预期,四万精锐步军,五千铁骑,还有两万预备役地方守军,这和外界传言的马邑只有最多两万人马足足差了三倍多,看来虎侯所谋者甚大,自己这一注算是押对宝了。

    收服了宋金刚所部,谢虎侯惊奇的发现,在后世中鼎鼎大名的尉迟敬德竟然也在其队伍里,这简直就是买一送一大酬宾( ̄︶ ̄)为此,谢虎侯又专门为尉迟恭举行了个欢庆会,并把他提为正将使用。

    又过了几日,窦建德那边传来新的消息,谢虎侯急忙召集众文武前来议事。

    谢虎侯首先介绍了下最新情况:“魏刀儿所部为唐军所败,他本人带领两万心腹人马投奔窦建德,却被后者直接一刀杀了。窦建德吞并其部人马后,发兵二十万,直奔晋阳而去,其势大有吞并河北、河东的模样,诸位说说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宋金刚默然,虽然他心中早就猜到魏刀儿投奔窦建德是自投罗网,可也没料到会如此之快。若是魏刀儿在晋阳守城战中与自己同心协力,共抗唐军,安有眼下之祸!

    魏征首先发言说:“窦建德也是个无远见之人,他一心想着先杀掉魏刀儿,吞并其部属,这等人也敢称王称霸!”

    王伏宝以前在窦建德军中待了很长时间,对其了解颇深,他说:“窦建德所部虽然人多势众,但末将深有体会,其不过是群乌合之众罢了,比起魏刀儿所部强不到哪去,更兼窦建德赏罚不明,军中将士怨言颇多。其不败则已,一败便不能翻身。”

    刘黑闼:“唐军血战多时,人困马乏,眼下刚刚收复晋阳城,其锋未必能敌得过窦建德。”

    谢虎侯见文武诸将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差不多了,才抛出自己的方案:“本侯是这么想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无论窦建德和李世民谁胜谁败,我们都不能继续作壁上观了,否则等胜利的一方消化了战果,对我军而言,将会是灭顶之灾。

    其次,我军不易过早参战,但又要让夏军和唐军安心的放手一拨,所以本侯准备派人去突厥找下赵德言,让他这般行事……”

    众将闻言,皆叹:“虎侯妙计!”

    事关重大,魏征亲自请命去突厥一趟,促成此事。

    谢虎侯关切的说:“玄成身兼重担,若是稍有差池,本侯宁愿不用此计。”

    魏征感动的说:“主公放心,下官料想突厥人也乐见李阀和窦贼火并,此事应当好办。”

    谢虎侯:“听闻始毕可汗病重,玄成此去,带上些名贵药材去,如此也算是聊表心意。”

    魏征:“下官定不负虎侯所托。”

    谢虎侯转头对旁边的李靖说:“药师,告诉全军将士,此番出战,关系着马邑的生死存亡,凡斩敌一首者,赏银五两,斩敌将校官员翻倍。”

    李靖:“如此重赏,会不会太过了!”

    谢虎侯大笑道:“哈哈哈哈~~一点都不为过,若是此战得胜,河东定已,河北定已。大河以北就只剩罗艺和高开道两支孤军,转瞬可破,到时本侯何愁没有银子发放给众将士。反之,若是此战败了,估计大伙就要重新亡命天涯了,那时候,有再多的银子又有何用!”

    众人:“主公高见。”

    十数日后,一只两万余人的突厥铁骑大张旗鼓的来到马邑边境,声称是要为先前惨死在马邑城中的突厥勇士讨回公道。马邑虎军随即全军出动,以步骑两万与之对峙。

    消息传到夏军,夏王窦建德哈哈大笑,说:“来得正是时候,就让突厥人先陪谢虎侯好好忙活一阵子。本王再无顾虑,号令全军,火速朝晋阳城进发,一战定河东。


大唐双龙 第二十二章   鹬蚌相争

唐军刚刚收复的晋阳城,还没来得及休整几日,就传来了河北枭雄窦建德部二十万人南下的消息,这就像是给兴高采烈的唐军将士们脑门上浇下一盆冷水一样。感情人人都把河东之地当成了香饽饽,任谁都想来咬上一大口。

    好在同样与河东接壤的马邑虎军遇到了突厥人入侵,无暇分心晋阳,否则窦、谢二贼一合流,那这仗还怎么打。

    晋阳太守府内,李世民正和房玄龄、杜如晦、段志宏、侯君集等文武商量应敌之策。

    房玄龄:“大都督,此番窦贼前来,声势浩大,我军应避其锋芒,挫其锐气于晋阳城下,到时便可一鼓而歼之。”

    杜如晦:“玄龄之计甚妙,窦贼所部不善攻城,不出意外,几番攻城下来,便会锐气尽失。”

    李二一言不发,摸着下巴在思考什么。

    边上的段志宏不明就里,开口问道:“莫非大都督已经有破敌良策?”

    李二回答说:“我倒是没将窦建德放在眼里,虽说夏军兵力强盛,但最多也不过是魏刀儿之流的乌合之众罢了,我担心的是马邑谢贼所部的动向……”

    段志宏:“大都督请宽心,早有细作来报,突厥人已经发兵马邑边境,谢贼所部两万余人大部已经开拔,与突厥人形成对峙局面,一时半会难以插手河东战事。”

    李二:“我所担心的正是突厥人,诸位难道不觉得他们来得太凑巧了吗?就像是和马邑谢贼约定好的一样!”

    侯君集疑惑的说道:“据报,马邑谢贼前些日子确实杀了不少突厥人,以突厥人的个性,不大会善罢甘休,前来报复也属正常。就算马邑贼军想趁火打劫,凭他们那点人马又能干什么呐?”

    李二:“诸位可别忘了,就是马邑谢贼那丁点人马,打下了我军城高墙厚又重兵防守的晋阳城,才有了今时今日这般局面。吩咐下去,严密监视马邑贼军的一举一动。同时我军收缩兵力于晋阳城下,准备与窦贼决一死战。”

    不几日,窦建德所部陆续来到晋阳城下,二十万大军,漫山遍野的铺开,把晋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夏军的国子祭酒凌敬献计说:“大王可派一支偏师,一路南下,取了河东其它之地。这样,晋阳城就成了一座孤城,唐军上下势必士气尽失,那时便可破之。”

    窦建德一听,连忙拍手称好,正欲实施此计,不料却被其他诸将劝阻。

    大将范愿站出来说:“大王,我军虽有二十万之众,但晋阳城内唐军亦有十万之数,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如今我军要四面围城,兵力已经不占优势,焉能再分出一只偏师去取河东城池。”

    高雅贤附和道:“范将军所言不虚,想那魏刀儿、宋金刚之辈,先前占据了河东大片城池,看似风光无限,但在败给唐军主力后,前番战果尽数化为乌有。末将以为,只要我军能在晋阳一战中,消灭唐军主力,到时候,河东其它城池唾手可得。”

    董康买、曹湛、王小胡等将也都同意先在晋阳城重创唐军,然后再南下。

    夏王窦建德遂不用凌敬之计,一门心思打起了晋阳攻城战的准备。气得凌敬心中大骂:“竖子不足与谋。”

    数日后,晋阳城下。

    夏军将士像潮水一般的涌向晋阳城东门,冲车、云梯、井栏、投石车一应俱全,对着晋阳东门就是一阵狂轰乱炸。怎奈东门守将侯君集也是一员大将,防守起来滴水不漏,愣是没让夏军一兵一卒登上东门城头。

    两军从日中战至日落,夏军除了留下三千具冰冷的尸体外,连毛都没摸到根,气得观战的夏王火冒三丈。

    又过了几日,夏军转而又对晋阳城南门发起了攻击,唐军守将段志宏同样也不是吃素长大的,他不但稳稳的守住了城墙,还一度派骑兵短暂出击,焚毁了夏军不少攻城器械,这让夏军颜面尽失,士气大跌。夏王窦建德更是命人将几个无令而退的夏军将校统统砍头,这才稳住了阵脚。

    如此攻防战打了一月有余,唐军防守的晋阳城固若金汤,而夏军伤亡多达三万余人,全军上下士气大跌,将士们盼望归乡之心日重,窦建德见军心动摇,急招众文武商议。

    国子祭酒凌敬又给窦建德出了一主意,劝他写一封决战书信交与城内的唐军主帅,言明两军这样打下去,只会便宜了那些边上看热闹的家伙,不如两军约定时日来场决战,一战而定河东归属。

    窦建德疑惑的问:“唐军会主动放弃高大的城墙,出城来与我军决战吗?”

    凌敬回答说:“李密带领的瓦岗军已经和宇文化及带领的骁果骑对上了,他二人无论是谁吃掉谁,都决定了中原大局的走势。唐军如果继续和我军这样对峙下去,双方都没有好处,想必他们会答应的。退一步说,即使唐军不答应,除了折损他们一方的士气外,我军没有任何损失,这样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呐!”

    窦建德大喜,当即写了一封决战信,着人射入城内。

    没过多久,唐军遣使前来说,同意三日后两军决一高下,以定河东归属,但是要求夏军先退后五里,以便唐军出城布阵。

    窦建德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

    三日后,唐、夏两军会猎于河东大地。

    这一天势必要载入史册,唐、夏两军共约二十七八万人马参加了这场决定河东归属的大会战。

    唐军九万大军,分为左、中、右三路布阵,形成左右两个打人的拳头。

    夏军十七八万人马,一字排开,分明准备以多欺少…!

    李世民挑选一千多精锐骑兵,全部着黑衣黑甲,分为左右两队,号称“玄甲铁骑”。李二更是亲自披上黑甲,准备率领他们作为先锋,乘机进击,攻破敌阵,为大军开路。(历史上,李世民还真就是这样做的…!他以三千五百“玄甲铁骑”就打败了人多势众的窦建德,并活捉了他。)

    两军二十多万人马,排兵布阵,一直从早晨到正午。这时候,夏军纪律性不强的缺点又显露了出来,士卒们饥饿疲惫,都坐了下来,又争着喝水,更有人从怀中摸出大饼啃起来。

    窦建德这时候又犯了个致命错误,他派人把众多将领从指挥位置上召集到身边,讨论如何破敌。(历史上,窦建德也真是这样败的…!尼玛,你们这是在打仗唉!战前不作充分估计,临时来开会讨论,你不败谁败…!)

    李世民见状,乘机发兵攻打夏军,玄甲铁骑如小刀切黄油一般,把夏军大阵切开一个口子,顺势朝里面打去,后面的唐军见主将都冲了上去,那里还能不用命,都顺着缺口攻击夏军,顿时把夏军大阵搅得人仰马翻。

    窦建德的夏军和其它义军有一共同特点,那就是打顺风仗行,一旦战事不顺,立马士气大跌,一溃千里。

    夏军将领们正在窦建德身边开临时会议,见唐军大举杀来,慌忙各自回到自己的军中,指挥御敌。只是战场瞬息万变,一旦失了先机,怎容得夏军将领再从容布置。两军只交手了半个时辰不到,夏军就开始抵挡不住了,不断有士兵开小差。

    窦建德见状,欲率部稍退几里,沿后方山坡重新筑起防线。不料他帅旗刚一退,唐军就四处大喊:“窦建德逃跑了……窦建德逃跑了……”这让正在交战中,本就处于下风的夏军将士们大惊,瞬间崩溃,被唐军追着一阵砍杀。

    夏军开始全面崩溃,兵寻不着将,将找不到兵,各自撒腿狂奔。

    唐军追杀夏军四十里,杀得夏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连窦建德也死在乱军之中。

    傍晚,得胜归来的唐军各部,皆斩获颇丰,这一战斩杀夏军五万人,生俘八万人,擒获夏军大将数员,粮草辎重无数,可谓是大获全胜。

    正当唐军上下都沉浸在大胜的喜悦中时,不远处一支精兵正向他们疾速奔来……


大唐双龙 第二十二章   渔翁得利

唐、夏两军决战一事,早就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