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698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698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他们也是欣喜,这都是秦王的民望,秦军才这么受欢迎。当然,这也与秦军铁一般的纪律有关系。

“村长,我们需要购买一些粮食。”赵云道。

“什么购买。”郑直十分生气,又喊道:“老太婆,你倒是麻利点。”

郑太婆小心翼翼抱着一个坛子走了出来,也是激动道:“马上就好,马上饭就好。”

显然,郑直理解错了。

乡亲们是最可爱,是值得信任的,于是赵云说出了现在的困难,希望村长郑直能够帮忙搞到食物。

“原来是这样……。”郑直得知详情后,毫不犹豫,立刻道:“赵将军,我们有粮食,不用你们购买,都送给你们了。”

虽然蜀军强征了粮食,但百姓也有手段,存了许多粮食过冬。

赵云得知后,他也是急需粮食,便想着,松潘县是蜀军控制这个区域的大本营,夺取松潘县,粮食就有了。但他又怎能白拿百姓的粮食,于是赵云拿出了随身的黄金,交给郑直,希望有郑直来出面收集粮食。

“能有多少粮食?”张辽从旁问道。

“我们村有差不多一千斤。”郑直道。

赵云和张辽对视一眼,这么一个大村就剩下一千斤粮食,还是藏起来的,可见蜀军收粮的积极性。

“一千斤,虽然可以皆燃眉之急,但恐怕不够我们夺取松潘县。”张辽盘算道。

郑直理解了,立刻道:“将军放心,我们名叫九寨沟,可不只是我们一个村寨,还有八个村寨哩。”

赵云和张辽大喜过望,急忙起身行礼。赵云道:“若能够收集到粮食,乡亲们是我秦军的救命恩人。”

“不不……。”郑直想起一个蜀军小队长都对自己打骂,赵云他们这么大的官,还给自己见礼。他就更加激动起来,眼睛也红了,道:“秦军才是救命恩人,多少年了,终于把你们给盼来了。”

于是,村长立刻行动了起来,当时就将村里各家户主找来,多是上了年纪的。听说秦军来了,当时就昏过去了好几个老人家。

所有人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马上把藏的粮食拿出来支援秦军,谁家要秦军的钱,那就不是九寨沟人。

赵云和张辽唏嘘不已,历史上,可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一支军队能够如此得到百姓支持的。

秦峰一心为民,百姓们都支持他。

随后,郑直连夜奔走其他八个寨子,在半夜的时候,终于九寨沟,九个寨子的‘村委会’齐聚。

“秦军是咱们老百姓的军队,现在秦军遇到了困难,我们一定要支持赵将军他们的远征。”郑直说道。

就有人说道:“郑村长,咱们把粮食给了秦军,鼠军来了会要我们命的。”

郑直说:“我看你老糊涂了,脑子是不是秀逗了?秦军是咱们老百姓的队伍,秦军来了,咱们以后还怕鼠军?只等着过好日子了。赵将军他们都说了,马上就击破松潘县,开仓放粮。”

“开仓放粮给百姓的军队,你们见过没有?”

自从定军山一战,鼠军的名头就传开了,现在乡亲们都称呼蜀军为鼠军。而蜀军果然是鼠军,比老鼠还狠,抢夺走了所有的粮食。

那人自己扇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大家勿怪,我也是昏了头了,说了刚才的话,都是鼠军给闹的。”

鼠军的白色恐怖,给了当地百姓极大的压迫,众人都原谅了他。

到了第二天,赵云他们起床走出来,就看到,外面密密麻麻沾满了乡亲们。有老有少,个个都扛着口袋,抱着罐子,都用炙热的眼神,望着他们。

乡亲们见到赵云他们出来,急忙打开口袋或是罐子,里面全是宝贵的粮食。

这些粮食,可是九寨沟的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鼠军眼皮底下存起来的,是他们赖以渡过冬天的粮食,赵云他们的眼睛湿润了。

他们带着感恩,行礼。

乡亲们的眼睛湿润了。

史记:当时秦军远征军过草地,耗尽了最后的粮食,已经无力走出草地。是九寨沟山区的百姓,拿出他们的救命粮救济秦军。当时,九寨百姓为秦军收集了一万斤粮食,他们怕不够,又拿出山货和猎物。这样一来,食物终于是够了。

然而赵云他们,难以将这许多粮食运输到军前。

“支前!”村长郑直振臂一呼,一呼百应。

九寨沟的乡亲们喊道:“各地的百姓都曾支前,现在,终于轮到我们九寨沟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大表哥快投降

草地进入西川盆地过渡地带的边缘。

耗尽粮食的秦军四万余人走到这里,已经精疲力尽。

这一天早晨。

饥饿中已经虚脱的秦军士兵遥望东方,那是他们来时的故土。朦胧中,就在地平线上,看到了许多百姓的身影。

数以千计的百姓,带着粮食,来到了这里。

秦军得救了。

秦军解救百姓,百姓解救秦军,这就是鱼水情。无论是秦军和百姓,是鱼也是水。

其实在九寨沟收集到了粮食也不多,无法长时间维持。

赵云和张辽回来后,第一时间组织做饭。百姓们纷纷要求秦军战士休息,他们反而又成了秦军的保姆。

有了百姓的帮助,秦军战士的精神头明显好转起来。

而赵云他们就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赵云描述了松潘县的情况后,道:“松潘县的守军不多,只有一千人。夺取了松潘县,就能够得到继续进攻江油的物资。”

于是,秦军吃饱喝足休整了一天后,终于再一次踏上了征程。

身体受损比较严重的士兵,得到了百姓的照顾,这让其余秦军能够放下包袱,准备即将到来的战斗。

三日后,松潘县。

松潘历史悠久,公元前316年秦国金牛开道灭蜀后立县,唐高祖武德元年置松州,明朝洪武时期先后设“松州卫”。

松潘县北与九寨沟接壤。

这一日,松潘县东门外。

一千蜀军,监视着二万百姓。

而二万百姓,守着一千多辆运粮车。

如此多的粮食,而负责运输他们的百姓,竟然个个面黄肌瘦。

忽然一队骑兵来到,为首一人肥头大耳,乃是此地守将马达,他挥鞭道:“即可起运,送到沱江上游渡口登船,运到江油城我大表哥马邈那里不得有误,一粒粮食都不能少。”

松潘县是在大后方,这里的一千守军,他们在这里的意义,就是滚滚而来滚滚而去,收集粮食,镇压百姓。马达所说的江油城,是沱江上游重镇,蜀军剑阁防线后勤大本营。

马达一声令下,马上就一片片的挥鞭声音,蜀军开始鞭打百姓直如同骡马一般推车启程。

百姓怨声载道,不敢明言,个个大骂鼠军,内心深处渴盼秦军能够战胜鼠军。

这时,北面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黑线,然而蜀军上下根本无人去关注外面的事情。

直到黑线接近,已经可以看清楚了。

“不好了,秦军,秦军来了!”有几个蜀军士兵狂奔而至,对着马达大喊大叫,手舞足蹈,受惊的模样。

马达大惊失色,“秦军?我这里怎么会出现秦军?”

马达所在是大后方,他根本就不曾想过会有秦军出现在这里。但凡有消息,一定就从前线传来了,因此,他根本不以军事为重,根本就没有什么守备。

“将军,咱们怎么办?”

“我……我怎么知道!”

马达的战马直转圈,蜀军士兵傻眼了,将军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就更不知道了。

而百姓们纷纷扔掉了拉车的绳索和套子,欢呼了起来。

谁都没有想到,秦军会从蜀军大后方的更后方出现。然而秦军,完成了远征的壮举。爬雪山过草地后来到这里的秦军,开创了‘金牛开道’后,军事史上又一次入蜀成功的丰碑。

秦军来了。

“缴枪不杀!”

守将马达在犹豫,当他看到五面将旗的时候,他马上选择了投降。

至此,秦军仿佛天降,奇袭松潘县,兵不血刃夺取了县城。百姓疑在梦中,随后纷纷出城,欢迎秦军。

奇袭松潘县的成功,让赵云等人看出蜀军在后方守备力的松懈。此时此刻,根本没有人知道秦军来到了这里,这对秦军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十分有利。

时间长了,肯定会被蜀军觉察,于是赵云马不停蹄,制定了新的行军路线。东进到沱江,之后南下,夺取沱江上游军事重镇江油,也就是剑阁的后方基地。

赵云制定了奇袭江油城的计划。

他将粮食分给百姓后,就用枯草填埋了口袋,运输车变的轻便,速度加快。

二日后。

江油城。

守将马邈例行巡城后,便邀请手下心腹去饮酒。

心腹道:“将军,如今秦军攻关甚急,将军全无忧色。”

马邈哈哈笑道:“那都是诸葛亮那些大人物们所操心的事情。”

心腹道:“话虽如此,但将军所守城池,实乃重地。”

马邈道:“自古以来,哪里有以一偶之地对抗天下的事情。早晚天下归秦,但凡秦军出现在这里,说明蜀王已经完蛋了,咱们投降为上,难道你们还要和秦军死战?”

心腹们一想,马邈说的也有道理。

这时候,马超、庞德带着二万伪装成民夫的大军,拉着一千粮车到了。

蜀军守军看到公文立刻放行,马超和庞德得以入城。

随后,秦军立刻发动。

这时候的马邈,正在酒楼喝酒。

“秦军入城啦!”这一声真是高亢,直入云霄。

“卧槽~。”马邈大惊失色,一盏酒全呼对面心腹的脸上了,他急忙奔去窗户前看。就看到街道上,大批秦军在向他的府衙方向开拔。前面一人他还认识,是他大表弟马达。

这时候的马达,正在看酒楼,他知道大表哥好在这里喝酒,下意识一看,卧槽,还真看到了大表哥。马达急忙喊道:“大表哥,快出来投降吧,晚了就遭罪了。”

马邈急忙整理了一下衣冠,抢了杯茶漱了漱口,之后毫不犹豫,就跑了出去,拜在赵云马前。

于是乎,秦军兵不血刃,夺取了江油城。

赵云夺取江油城后,远征就告成功。但他并没有停下步伐,而是开始分兵,抢夺蜀军的后方。

又派出斥候,走小路,避开秦军耳目,前去成都外汇报。

“秦军来了!”

消息风一样,就在蜀军的后方传开了。蜀军的大军都在前线,于是涪城,梓潼接连被秦军收复。至此,实际上蜀军已经失去了所有后方,只剩下了前沿阵地。

而蜀军的消息先一步到了成都。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末路癣多

成都。

五十万人口,人心惶惶。

成都已经完全军事化管理,这座城中,只有少数士族还保有着以前的地位不用干活,其他只有两种人,一个是军人,一个是服务军人。

蜀王执行军事配给,士兵利益最大化,百姓基本已经是奴隶了。

王宫里,刘备和诸葛亮,以及蜀国文武百官,个个焦头烂额。

刘备大耳朵盘旋一阵,苦道:“很显然,无论经历多么久远,秦子进都是不会撤退的。”

百官闻言,心说大王您真是看的太清楚了,可不就是这样嘛。现在就剩下咱们了,人家就等着灭了咱们,人家就称帝了,人家不灭了咱们,人家是绝不会撤兵的。

二爷看气氛萎靡,大红脸,走了出来,坚定道:“我军二十万将士,枕戈待旦,扶汉灭秦!”

刘备十分欣慰,关键时刻还是自己弟兄们靠得住。他就向诸葛亮望去,满怀希望道:“丞相,可有计策打破现在的局面?收复一些失地也可以呀。”

诸葛亮一阵急摇羽扇,心说维持现在这种局面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打破,还收复失地?秦子进要是挂了,或许还有机会。可关键是,别说等秦子进挂了,都没听说过秦子进得过病。

由于最近战况稳定,诸葛亮就没有考虑眼前的战事,而是在研究秦王的一生。他忽然发现,秦王看破了所有人的计策。他就开始致力于研究这到底是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许许多多注定可以成为战争史经典的战略战术,到了秦子进那里就不好使了呢?

诸葛亮至今没有什么发现。

诸葛亮一直没有说话,这是很失礼的,但众人都看到了,丞相一会沉思一会紧皱眉头一会急摇羽扇一会面目狰狞,这是在工作呀。

刘备叹了口气,他就挥了挥手,示意百官可以静悄悄回去工作了。

这时候,殿外传来噔噔噔跑路的声音。

外面几十万秦军围城,因此听到这种脚步声的刘备等人心里一惊。

“报……。”一名浑身是血的蜀军校官,拉着长音,狂奔进殿,扑通就跪了,叫道:“北线急报!”

北线,就是剑阁防线了。

诸葛亮回过神来,道:“快说!”

“启禀大王,秦军突然出现在我军后方,已经夺取了涪水地区,江油沦陷!”

“什么!”刘备以及他的文武,瞪大了眼睛。

噔噔噔的脚步声。

“报……,大王,大事不好了,梓潼沦陷!”

噔噔噔……。

“报……,大王,出大子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