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659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659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军二十万,在十里这么近的距离扎营了,肯定是不将吴郡城中五千守军当回事了。

如今,谁也不提什么想计策,什么破敌退兵的话。如今人人六神无主,下意识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

“阿弥陀佛~。”孙权高宣一声佛号。便合起可说是孤本的《大道地经》,起身走了。

主公成这样了,修佛了,众人都傻眼了。

“大都督,主公这是又去寺院了,咱们怎么办?”吕蒙急道。

司马懿苦笑中。

“寺院到底是做什么的?”

“听说是劝人向善的,不吃荤,不杀生,信佛死后得永生。”

“永生?”陆逊等人只是关注这最后一个词,望着孙权离去的背影,心有所思。

“听说都是大光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竟然都剃光了!”

吴郡,林寺。

是的,就叫林寺,得名自原产地。

原产地的寺庙,在兴起的初期,都建设在幽深僻静的树林里,佛宗弟子都是潜修,因此叫林寺。

这座在吴郡的林寺不大,佛宗弟子也就十一个,这座林寺,是皈依的弟子自己筹钱建造的。

此刻的佛宗,远不及后世兴盛。

孙权来到了林寺。

主持智能来迎接,他并没有用世俗的眼神看待孙权,他很热情,因为他发现孙权的佛法高深。

“我若立根得力大士诚不虚者,立斯树下,手援其叶而弃此身。使那罗延力大象之势,无能移余如毛发也。正使就耶维者,当不燋此叶。”孙权淡然颂道。

主持震惊了,他在不久前,刚刚得到几本经书,现在正在研习其中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这本经书乃是当今天竺国第一长老龙树菩萨所著,是大乘佛教中的重要论著。

而虽然只听了孙权说了这么一句,主持便感到其博大精深,不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之下。

“阿弥陀佛。”主持智能高宣一声佛号,不禁问道:“施主此言,出自何处?”

智能深知佛宗刚刚在华夏生根,想来孙权不可能自己领悟,必定是从某个渠道听到的。

孙权黯淡,他自然不能说他在‘天竺’一不小心,搞定了一位老头子和尚,还给人家一锅端了,得到了几本真经。他就说道:“此乃此时此刻,我之所想也。”

“我若立根得力大士诚不虚者,立斯树下,手援其叶而弃此身。使那罗延力大象之势,无能移余如毛发也。正使就耶维者,当不燋此叶。”智能重复了一边,立刻高喧一声佛号,道:“施主大毅力弃此身,只此一念,就可往极乐世界矣。”

孙权叹了口气,也是高喧一声佛号,就和智能探讨起了佛法。

当时佛法刚刚传到大陆,智能极为震惊孙权佛法高深,不禁道:“施主若是肯皈依我佛,便是在佛法昌盛的天竺国,也不失佛宗长老之位。”

“天竺国是什么地方?”孙权淡淡问道。

智能解释道:“我国说法叫‘身毒’,或云摩伽佗,或云婆罗门。最近有天竺国来高増传经,改正为天竺国。”

天竺国,地在葱岭之南。去月氐东南数千里,地方三万余里。其中分为五:南天竺,南际大海。北天竺,北距雪山,四周有山为壁。东天竺,东际大海。与扶南连,但隔小海而已。西天竺,与罽宾波斯相接。中天竺,据四天竺之间。

不难想象,说的就是后世印度大部。

孙权波澜不惊,宣了一声佛号,淡淡道:“即使有长老之尊,又能如何?”

智能和尚极想让佛法高深的孙权皈依,反而着急,道:“不然,天竺国上至达官显,下到平民百姓,都信佛。敬畏长老如神,但有佛喻,唯命是从。其统御万众,尊贵还在江东世家之上。”

唯命是从?

孙权忽然心有灵犀,他只是路过干掉了一窝和尚,不是很知道天竺国的情况,就问道:“天竺国如何,可比我华夏?”

智能和尚道:“根据从天竺国传来的文书记载,天竺国分东西南北中,各有国王,皆称天竺。相连起来,地方之广大,人口之多,比之我国不容多让。地大物博,土地富饶,就是有些热。”

孙权不怕热,江南就够热了。他心里再动,道:“天竺佛宗可接纳外来人?”

智能高宣一声佛号,道:“佛祖普度众生,没有外来人,内里人之说。”智能也看出了孙权的一些想法,道:“凭施主的佛理,若到天竺,只需皈依剃度,定有尊位。”

孙权有些嗤之以鼻,心说恐怕没那么简单。但他心里已经有一颗幼苗,蠢蠢欲动起来。

稍后两天,孙权就抄录了一段《大道地经》给智能看。

智能震惊了,合十参拜孙权道:“吴侯莫不是菩萨灵童转世到我东土。”

“灵童转世?”孙权有些懵,但也知道了《大道地经》的厉害,不在佛宗顶尖佛法之下。他还有《修行道地经》等从死去老和尚那里顺来的经书未拿出来。

智能道:“佛宗有转世轮回一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吴侯无师自通,就算不是某位菩萨的化身转世?一定也是得到某位菩萨指点的灵童……。”他自语道。

“似乎我写的这种经文,天竺国可有重复?”孙权担心问道。

智能自信道:“我江东佛法渐渐昌盛,若有这样好的经文,那些传教来的高僧,早就传了出来。”

孙权一想也是,传教自然要传好的,传差的谁会来皈依?

孙权这几日和智能谈了许多佛宗的事情,也就知道,昔日那老和尚,是闭关修行的。显然,其闭关的时候著作了这些,最后被孙权一锅端了。

孙权也就知道,自己手中的这些都是不曾传世的孤本了。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潜逃国外

司马懿被困在吴郡后,有感时日无多,这段时间想了很多。

他是孙权的结义兄弟,许多事情都是他做的,他已经和孙权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似乎陆逊等人能够蹦跶走,他是肯定和孙权一个下场。

司马懿对年轻时候的冲动有些后悔,但已经没有回头路。

这时候,孙权从寺庙回来了。

司马懿急忙迎过去,道:“大哥,千万不能自暴自弃。”

孙权道:“难道还有更好的结果吗?”

司马懿哑然。

孙权已经想了很多,道:“这几日得到一个出路。”

司马懿疑惑,他都没想出来出路,现在还有出路?

孙权紧跟着道:“咱们去天竺国。”

司马懿懵那个懵,“大哥,天竺国是什么地方?”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那老和尚……肯定是天竺国的高僧。”孙权解释道。

司马懿脸黑的不行,心说这就是潜逃呀,还是出国潜逃。但细细想来,这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毕竟国内肯定是藏不住的,被抓住就是死路一条。

古往今来,潜逃国外的都是一个理由,都是一个心态,就算是孙权和司马懿也不例外。

然而,多亏了秦峰为东土普及了世界知识,并且他的西征罗马,为东土带来了实际性的实践。东土百姓得以开化,也让司马懿这样的人物,知道什么是潜逃国外了。

“也好,总比受辱而死强。”司马懿黯然道。

孙权作出决断后,心里多少就‘销魂’了,道:“二弟别泄气,你以为我去天竺,是躲起来,一辈子无能死去?其实不然,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天竺佛法昌盛。”

孙权拿出僧伽罗刹的孤本经书,道:“佛经是好东西,我研习这些年,修身养性。却没想到,因此也得一条出路。”

司马懿震惊了,“东山再起?”

饶是司马懿,没学过佛经,不懂天竺,他琢磨不明白。

但孙权从智能和尚那里得知了天竺国详细,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道:“到时候取得尊位,有人又有地,天竺最近处,距离荆南也不过二千多里。”

司马懿大概明白了一些,但说道:“大哥,我们什么都没有,如何取得尊位?”

孙权微微一笑,“转世灵童……。”

司马懿恍然大悟,“但大哥的佛法造诣?”

孙权道:“从那老和尚那里得到的经书,备受智能和尚的推崇。智能和尚乃是东土首屈一指的高僧,与天竺广为接触,听说他乃是天竺第一长老龙树菩萨的东土亲传弟子。他在龙树那里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佛法。龙树的佛法造诣,也不及这经书上的。”

“可见那死去的老和尚,实乃潜修的‘菩萨’。看年纪,应该比龙树的辈分还高。这越到晚年,佛理越是透彻,那老和尚的经书不曾传世,从我手中传出去,必定震惊天竺国。”

司马懿得到这些情报后,心里加减乘除一阵,便感到此事大有可为。

二人探讨一阵后,就有了后世类似十字军东征的大战略,便越发感到大有可为。

另外,任何情况,都比在这里等着被人羞辱而死强没影了。

于是,‘西天送经’的计划拉开了序幕。

当天晚上,孙权就召集了吕蒙、陆逊、蒋钦、陈武、潘璋、凌操、董袭、全综、宋谦、马忠。

对于孙权要出国,吕蒙和陆逊他们都懵逼了,当然他们都认为孙权是去避难的。

孙权对他们就要藏着点了,没有如同司马懿那样和盘托出。

吕蒙和陆逊等人谁都没吭声,毕竟抛妻弃子跑到外国这事情,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接受的。

孙权不高兴了,吕蒙等人走后,孙权就说道:“这些人不可用,看情况他们是不会跟着我走了,不如杀之。”

司马懿道:“大哥,如今人心惶惶,若是派兵去抓住吕蒙这些将领,一定会引发哗变。”

孙权想了想,便放弃了对陆逊等人动手,就准备连夜出发。

二人在江东都是钻石王老五,说走就走。

时夜,孙权和司马懿跑到后世上海地区,登上一艘楼船,沿近海经过东海绕行南海,径往东南亚而去。

到了第二天。

“主公,主公!”

吕蒙、陆逊等人焦急来找孙权。

“主公,您快出来,秦军来攻城了。”他们还以为孙权又去哪个清静的地方念佛去了,在府衙深处一通乱找,却是毫无发现。

“大都督也不见了……。”

众人又是一阵乱找,毫无发现。

另一方面,秦峰率领大军,包围了吴郡城。

吴郡只剩下五千多东吴兵,面对十余万秦军的包围,个个惊慌。

秦峰围城以定,策马而出,就向城头望去,瞅了半天,一个东吴将领都没看到。秦峰颇为担忧,道:“难道孙权等人都潜逃了?”

他又感觉应该不是,若是都潜逃了,相信剩下的东吴小兵早就开城投降了。

正琢磨着,城门打开。

秦军众将戒备,保护住秦峰,就看到,吕蒙和陆逊等将,一个个垂头丧气,举着白旗出来了。

“又投降了!”秦军上下忍不住就想起上一次来。

吕蒙、陆逊、蒋钦、陈武、潘璋、凌操、董袭、全综、宋谦、马忠,尽数拜倒在地。

陆逊羞愧道:“秦王在上,吾等愿降。”

周瑜等人就示意,或许其中有诈。

秦峰直言对陆逊等人道:“你们又来这一套,你们感到这样很有意思吗?”

东吴虎将们都是大红脸,吕蒙羞惭道:“大王,这次是真的,我们都被孙权抛弃了。”

“此话怎讲?”秦峰问道。

陆逊道:“大王,昨日孙权要我们跟着他出国潜逃,我们没有答应,今天去见他,却是找不到人了,司马懿也找不到了,他们一定是出国潜逃了。我们自知罪孽深重,但也不愿离开故土,今日特来投降,任凭大王发落。”

秦峰吃了一惊,“孙权出国潜逃了,他去哪个国家了?”

“不知道……。”陆逊等人坦诚道。他虽然知道外面有许多国家,但除了罗马外,又真不知道还有那些国家。

秦峰眉头一皱,就令控制住陆逊等人,就派大兵进城探察。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练师

公元202年十月,秦峰收复整个江南地区。

消息传开,天下百姓欢庆胜利,他们已经看到,那光明的时代就将到来。

一个光明的时代,一个没有士族劣绅的时代,一个满是秦王烙印的时代。

这一日,原吴侯府。

张昭等人匍匐在地,呼道:“吾等感谢大王不弃之恩。”

秦峰到底没有杀张昭这些人,原因有三,第一,张昭这些世家大族,千百年传承,家族人数众多,大多数人罪不至死。

第二,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士族掌握大部分的文化知识,将这些人杀了,江南的知识传承就会出现许多断层,这是秦峰不愿看到的。

第三,就这么都杀了,就成暴君了。暴君这种东西,秦峰虽然很想尝试一下,但那也是对外。

秦峰说道:“你们的能力远在常人之上,多为百姓做一些事情,得到称颂岂不美哉。你们都是有能力的,也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过上好日子……。”

“是……。”张昭等人是服气了,他们身处绝地后,才恍然大悟。想北方的士族,现在都转型了,一个个日子过得依然美满。都是开明绅士,得到人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