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341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341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事厅中,熙熙攘攘,那真是往来皆高义,谈笑无白丁。二十四家家主,个个器宇轩昂,慈眉善目,放到后世演一个开明绅士,不用演,往那一矗就行了。

此刻这些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秦子进亲自来了,京城安歇人都称呼他秦兽,吾等一定要小心在意……。”

“禽兽到是不怕,就怕秦来疯……。”

不管怎么说,各家抱成了一团,同进同退,即将面对秦兽的心理,也稳当了许多。

大厅左右列了两排席位,从堂上的台阶下一直排到了门口。有四个颇有威严的中年人,端坐在前面。个个半眯缝着眼睛,不和任何人讨论。而各家家主每每望去,就流露出敬畏的目光。

太原王家的家主王泽,坐在左边第一席,雁门邹家的邹政坐在第二席位。西河柴家的柴戎,坐在右边第一席,上党雷家的雷珞坐在第二席。

这四大家族,就是并州士族的代表人物了。每一家都是十几万亩肥沃的土地,上万人依附他们才能够生存。加上其他中小士族,数百数千不等的控制人口,并州几乎一半的人口,掌控在他们手中。

自古以来,无论诸侯打东打西,他们都不理睬。诸侯们不敢攻打他们,反而是给好处拉拢他们。从而数百年下来,士族豪强的势力不断变大。加上士族控制文化,非士族不能求学,已经到了可以左右天下局势的地步。

忽然,有人从后堂走了出来。中小家主顿时收声,面庞上的惊慌一闪而过。虽然他们说的天花乱坠,什么也不怕,但真到面对那个人的时候,心生胆怯。看玩笑,那可是冠军侯,伏尸百万的冠军侯。

四大家族的家主终于是睁开了眼睛,众人望去,发现走出来的不是秦峰,中小家主们没来由的松了口气。

“文若先生!”众人急忙起身,见礼道:“见过文若先生。”

荀彧出身颍川荀家,那真是根红苗正的大士族出身,论起门第,比这里的四大家族还要高贵一些。

“王兄,柴兄,邹兄,雷兄,诸位,有礼了。”荀彧温文尔雅还礼。他的那种胸襟的气度,一国大总理的风采。

上党雷家的雷珞是个急脾气,“文若兄,冠军侯这样做就不对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中小家主唯四大家族马首是瞻,闻言一阵鼓噪。有人还说道:“我们完全支持冠军侯,为何还要这么做呢?有失风度……。”

荀彧心里清楚,时代即将出现变革。为时代带来变革的人,就是他的主公。他的主公拥有一套完整的治国理念,通过研究,荀彧也就知道,这套治国理念是先进的,完全可以取代现行的。会让一个大国,焕发新的生机,开创强横的盛世。

当然,新的治国理念一定会推翻陈旧的,就会损毁一部分的利益。比如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在推行新的治国理念的同时,特权阶级受到了打击。

盛世繁华,帝国崛起,这是荀彧一生的理想。这是他支持秦峰的最大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荀彧也是士族,他当然会有所想。而秦峰并不是在对士族赶尽杀绝,秦峰为士族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诸位,静听我一言。”荀彧开口了,士族坐了下来,洗耳恭听的模样。

荀彧组织了一下言辞,道:“吾等立于世,无外乎齐家治国平天下。诸位继承先祖基业发扬光大,皆齐家有道,只以为吾主变法,是在毁坏诸家?其实不然,我主扶工商,诸位完全可以选择另外的齐家之道,反而会比之前的道路更加繁盛。”

荀彧随后提到了华夏商会,若各家有类似的商会,土地上的产出,已经微不足道。

“我主称之为转型,诸位的目光不必紧盯在土地上。转型后,你们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拥有了更多的机遇。”

各家家主一阵大眼瞪小眼,对于他们来说,千百年来,土地就是命根子。并且,这些人精敏锐的发觉,若是按照秦峰指得路走下去,他们就会失去左右天下形势的特权。

大士族左右天下形势,中小士族也能左右自己一片天的形势。这些人反对秦峰的变法,说到底,是贪婪的人性在作祟。这些数百年统治天下的士族,他们权也要,钱也要,人也要。总之,统统都要,不给就搞事。

荀彧看这些人模样,知道自己是白讲了。但也有人若有所思,这个人就是太原王家的家主王泽。王泽通过秦峰亲自来到并州,觉察出秦峰这次变法改革的强硬立场。

王泽研究过秦峰,这个人有天马行空般无迹可寻的治世理念,却每每符合民情。就说华夏商会,就让人知道,原来商道可以发展强横如斯。现在的秦峰希望士族能够少一些对土地的执着,去走工商之道。

王泽也能看出,土地是士族获得权力的依托,秦峰的实质是在削弱士族的权柄。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当然想要执掌更多的权利。士族不放权,就要对抗。想要对抗秦峰这样的诸侯,明眼的王泽深知不会有好下场的。

“冠军侯的确给了新的机遇,没有堵死生财之道,也没有堵死为官的路,只不过,不能随意……。豪强士族,的确是分了统治者太多的权柄,没有统治者心里愿意看到这些。冠军侯给了机遇,也是为了避免内耗……。”王泽看的倒是相当透彻。

不过王泽还是漏看了一些,秦峰不是为了避免内耗,而是为了运用士族。毕竟,士族算是东汉时代的知识分子,打击知识分子,对国家的建设是没有好处的。虽然东汉的知识分子在某些方面比较“坏”,但可以引导。

少顷,秦峰来到。

众位家主纷纷行礼,一个个礼数周全,文质彬彬。但内心里已经憋了口气,他们绝对不会执行秦峰的新制度的。

秦峰派荀彧打前站,也是为了开导士族,转变他们的观念。既然士族的恶劣顽固思想不化,秦峰绝不会去做热脸去贴冷屁股的事情。

“诸位,这是新的律法制度。本侯今天召集你们来到这里,并不是来征求你们意见的,而是让你们遵守的。”秦峰姿态强硬。

堂下立刻炸了锅,中小家主不满,“千百年来,就没有这样的制度。”

“从光武帝他老人家开始……。”

“若没有我们,那里有汉室中兴?”

各家士族大谈从龙立功,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东汉的中兴。

秦峰要为百姓谋福,势必触痛这些人的神经。

柴家家主柴戎,摸着胡子,撇了秦峰一眼。他这个高贵士族出身的家主,很看不起草根出身的秦峰,“侯爷,大汉根本没有您所说的这样的律法。你我皆是大汉的臣子,又不是乱党叛逆,需要服从大汉的律法才对。”

“有道理!”各家家主纷纷拥护,齐道:“没有这样的大汉律。”

各家家主群情激动,仿佛找到了免死金牌一样。秦峰却是不为所动,淡淡道:“本侯身为朝廷任命的并州牧,拥有制定地方政务的权利,这是朝廷赋予我的权利。”

“我的制度,并不是大汉的制度,但却是并州的地方法规。你们既然在并州,就需要遵守。你们若是不遵守,你们完全可以离开去其他地方,本侯绝不拦你。只要还在并州,就要遵守并州的地方法规。”

“啊?”随着四大家主瞪大眼睛,各家家主全傻眼了。

大汉给了州牧极大的权利,秦峰的地方性法规是有理可依的。往日里,做到封疆大吏的高管,哪一个不是士族出身,所以士族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现在,出现了秦峰这样的“异类”。士族们无言以对,但让数百年来的他们交出特权,他们不甘心。

秦峰也是气愤,在座各家家主的模样,让他想起了后世革命电影里土豪劣绅的嘴脸,周扒皮黄世仁,几乎一模一样。国家想要富强,就是要打掉这些吸食民脂民膏的败类。

秦峰正在想着,忽然雷家家主雷珞站了起来,礼也不行,转身就走,“告辞……。”

各家家主一看,也是起身,转身就走。

千百年来,统治者也要看他们的脸色,秦峰不看也就罢了,还要夺他们的权。显然,这些家主要和秦峰对着干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一章和亲

王家家主王泽走到了最后,其他家主都是甩袖子就走,他拱手一礼,“侯爷,老夫告退。”

秦峰望着王泽,就想起了王泽的儿子王昶,也想起他前世里王家的媳妇王蓉。“王老,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从前秦时候的氏族制度到商鞅变法,又到现在。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的人,就会被时代淘汰,从而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您老心里要有数……。”

王泽愣了一会神,躬身一礼告退。走出去后,望着不满中远去的各家身影,王泽摇了摇头,“从光武开始的时代要变了……。”

士族的集体退场,会议不欢而散,但秦峰并不气恼。他已经给了士族改造的机会,士族儒士不懂得珍惜,他也不介意下狠手。

不过荀彧却是充满了担忧,这位秦室的总理颇有顾虑,“主公,这些人皆是一方豪强,若是联起手来……。”

士族豪强为何敢于和统治者叫板?皆因他们一直以来掌控着权柄,掌控着土地和人口,各家都有大量私兵。这些隐藏实力极其强横,当权者不听话,他们反而会爆发出来换人。

秦峰眉头一皱,随而一笑。

望着离去的秦峰,荀彧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主公的信心从何而来。他不禁对身边的徐庶道:“这些士族若是联合起来,能够调动数万人。如今四周强敌林立,若出现内乱,恐被敌人有机可乘……。”

……

各家都来到了上党雷家在晋阳城的府中,晋阳是并州治所,最大的城市。各家都在晋阳城有产业。

“王家怎么没来?”柴戎问道。

“老家伙说头疼,来不了了。”邹政不满道。

“那就不要管他了,咱们研究一个方略,告知他就行了。”雷珞说话很大声,完全不屑一顾。

士族拒不执行秦峰的政策,三大家族带头,反而要换统治者。数百年来,士族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比如光武帝,当时是西汉宗室刘玄为皇帝,年号更始帝。更始帝消灭了王莽的政权,但是更始帝重用绿林豪杰,士族失去了地位。士族就开始支持光武帝刘秀,可以说刘秀就是他们换上去当皇帝。他们换人驾轻就熟,这次做起来也很自然。

但是这次换谁呢?

现在的情况就和光武帝那时候不同了。

邹政有一个提议,道:“请刘虞皇叔来?”

柴戎一阵摇头,道:“汉室已经不行了,刘虞这个人仁德有余,进去不足,最终我们也落不下什么好处。”他倒是有另外一个提议,道:“请袁本初来,秦峰分明是要灭亡我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袁本初四世三公出身,是士族领袖,若是他将来有成,必定不会薄待我等。不如我们做内应,请袁本初出兵消灭秦峰。”

袁本初。各家家主琢磨了一番,便感到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提议了。

于此同时,太原王家的府邸内,也聚集了一些中小士族,这些人和王家走的近,王家没有去参加会议,他们也没去。反而是来到王家,看王家是个什么打算。这些家族中,有三个家族值得一提,其一是温家,家主温恕有一个刚成年的儿子叫温恢,其二郭家,家主郭缊有个六七岁的儿子叫郭淮,其三毋丘家,家主毋丘兴有一个四五岁的儿子叫毋丘俭。

温恕等人在堂中枯坐,有些焦急,不知如何面对当前的形势。但他们能够出现在这里,多少看清了现在的形势。

内堂里,家主王泽正在和兄长王柔商量这次的事情,一个小男孩到处乱窜,乃是王泽的儿子王昶。

王泽摸着胡子,也看不出是个什么情绪,问道:“兄长,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王柔官至雁门太守,政治上的敏感度是有的,“冠军侯的这个制度,叫什么转型。各家虽然失去了一些,但也得到了一些。冠军侯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时代在进步,若是跟不上脚步,必定被淘汰。冠军侯已经给出了机遇,这就是给出了台阶,若是现在不下来,恐怕是要出事情的。”

他又道:“数百年前,我们并没有掌握更多,数百年后的今天,不可太过执着。秦峰若是成功了,我们按照他给的道路走下去,就能保证家族的长久。若是秦峰失败了,我们自然能够拿回失去的一切。兄弟,不可只看眼前,要将目光放长远一些。”

也就是说,天下争霸中,秦峰赢了,改朝换代,他的制度天下推广,谁敢不从?先行者必定有优势。反而,秦峰败了,秦室灭亡了,旧制度还在,自然能够拿回一切。

其实,王柔是在自我安慰,不过也能看出他目光如炬,是一位审时度势的人,放到后世里,就是开明绅士了。

王泽忧虑道:“那三家是要搞事情的……。”

“这样更好,更能体现我们的立场。”王柔道,“不是小看他们无法成事,冠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