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339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339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图顿时愤怒道:“许子远,你这是置主公以危险之地,若是秦子进对主公动手……。”

许攸也是怒气冲冲道:“秦子进名满天下,他人去或许有危险,主公去却是没有一点危险,秦子进绝不会作出失信天下之举的。”他不屑道:“再说了,我们可以约一个地点,谁说就要进秦军大营了?”

“约一个地方好。”袁绍还是打算自己去,毕竟他亲自去成功率大一些。为了未来,他也是豁出去颜值了。

二日后,信都城南十里。秦峰带着典韦许褚荀彧徐庶,一行五人。来到约定地点,就看到袁绍已经到了。

袁绍带着许攸逢纪颜良文丑,他搓着手,喘息的时候,就成雾气,大红脸,也不知是冻的,还是什么,“子进……。”

双方驻马,对面而立。

秦峰不悦笑道:“本初,你这是打算跟我这投降了?你放心,带人过来后,说不得给你个太守干干,”

“嗯?”袁绍头一大,心里怒气翻腾,他虽然暂时屈居劣势,但手握冀州半壁,战斗力还是有的。

许攸讨喜的笑道:“侯爷,您还是那么风趣。我家主公此次约侯爷,是抱着极大的诚意,希望双方能够和平相处。”

秦峰笑了,笑得袁绍恨不得找一个地方钻进去。

许攸急忙又道:“侯爷,侯爷。我们两家本已经和平相处,都是公孙瓒胁迫我主。侯爷你也看到了,我主虽然屯兵界桥,但一直没有大规模用兵。此次出兵,也是迫不得已。”

秦峰便发现,许攸若是剁了进宫,就凭着黑白颠倒指驴为马的手段,一定会成为天下屈指可数的大太监的。

许攸这般黑白颠倒的说,也是为了做铺垫。他立刻道:“我主是带着诚意来的,我主愿意让出信都,还跟之前一样,划分双方的边境,和平共处。侯爷,您和我主相争,他人得力,切不可做这样的事情。”

秦峰不动声色。许攸生怕事情黄了,就示意袁绍也说两句。

袁绍咳嗽出一阵白雾,就开说,“子进,当年咱们在洛阳……。”

袁绍说了一大堆,他自己也没发现自己竟然这么能说,什么洛阳楼,什么罗马,什么秦峰的媳妇都是他给介绍的。尤其秦峰媳妇卞夫人是他给介绍的,这可是重点,袁绍多说了好几次。

袁绍说了一大堆,秦峰根本没听,对于这种原则性的事情,说“想当初”是没有用的。秦峰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他现在没有把握一口气吞下袁绍。若是打成了持久战,对他没有一点好处,尤其是开始在隆冬季节的战事。

青州有刘备虎视眈眈,公孙瓒虽然已经退兵北平,但若是有机会出现,秦峰毫不怀疑公孙瓒这头恶狼会再一次第一时间扑上来。曹操的衮州距离邺城的魏郡只有一江之隔,虽然彼此结为盟友,但说不靠谱,马上就不靠谱,袁绍联合公孙瓒和吕布就是前车之鉴。

冀州的四周全是虎视眈眈的人,与袁绍全面开战,还不是时候。并且,秦军连续和公孙瓒、吕布、袁绍大战,兵士也是疲惫。所以在之前的谋划里,秦峰打算拿下安平郡,就冬歇。

既然能够兵不血刃就得到,那就再好不过了。

忽然,天空变白,大片的雪花,开始飘落。秦峰接住一片雪花,任由化在手中,感受着寒意,也是到了休战的时候了。

秦峰目视袁绍,袁绍特别真诚的模样。袁绍长相器宇轩昂,此刻直如同解放军叔叔,给人一种可亲和可信。秦峰说道:“本初,一个人犯了错误,只是弥补改正是不诚实的,还需补偿。”

袁绍稍松一口气,“子进贤弟说的很对,为兄很愿意表达诚意。”

秦峰点了点头,“这样吧,安平郡全郡割让给我,你我罢兵。”

秦峰完全可以狮子大开口多要一些,但袁绍一定不会给的。所以秦峰没有在这时候多说什么,若是袁绍有诚意,就此作罢。若是袁绍不答应,那就是没诚意了,秦峰不介意让他知道知道什么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袁绍的底线就是安平郡,他怕秦峰多要,这才说信都为界,平分冀州。袁绍和秦峰多年相交,此刻也看出安平郡秦峰志在必得。袁绍故作艰难,最后道:“子进,你我兄弟一场,有现在的局面多是迫不得已。为兄什么也不说了,这就回去撤出安平郡的兵马,贤弟随后来接收即可。”

“既如此,本侯就不送了。来日本初若再来安平郡,一定一尽地主之谊。”秦峰一语双关道。

“哎……,真怀念当初咱们三兄弟在洛阳的时候。”袁绍心里叹了口气,拨马就走了。

然而时过境迁,京城三少或许私下里情分依旧,但在大业上,已经不可能走到一起了。

于是,由于袁绍顶不住秦峰的军事压力,无奈只能割让安平郡求和。而秦峰兵不血刃,得到了一郡之地。

漫天大雪之中,北方渐渐恢复了宁静。

然而秦峰深知,宁静只是暂时的,更残酷,更凶险,更复杂的战事,就在不远的将来等着他。虽然他已经有了一州半的地盘,但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但是,他已经走在了天下诸侯的前列。不到半年的时候,他就从一郡之地,扩张到了一州半之地。当天下有心之人茶余饭后细细想来,不免震惊。

秦峰返回邺城后,首先规划了新的布防,他将现有的兵马一部分布置在并州和河内的边境,提防河内王匡。一部分布置在中山信都界桥一线,守备公孙瓒、袁绍和刘备。

以魏郡的邺城为大本营,俯视中原。

秦峰的势力,从一颗稚嫩的幼苗,壮大了起来。成为遮天大树,是他的目标。而在天下各处,许多幼苗也在茁壮的成长。他们也是以成为遮天的大树,为目标。

许多的树,在天下成长着,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他们会无情扼杀身边的一切树木。而许多的良禽,或是已经找到了栖息的树木,或是在天空盘旋,择木而栖。

公元191年的大幕,在大雪纷飞中落下。争霸天下的号角已经吹响,到底谁会走到最后?就算是秦峰自己,也不得而知。不过他会坚定的走下去,而他身边的文武,会陪着他走下去。他的战士,他的人民会陪着他走下去。(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八章政务改革

秦峰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

持续的战争中,他就算是身处邺城,也在兵舍过夜。

胜利了,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邺城最残酷的时候,秦峰府邸后宅也没有被打扰,秦峰要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外面大雪纷飞,地面已经有半尺厚的雪了。而房间里,格外的温暖。

秦峰坐在大儿子秦琰的床前,抚着红彤彤发烫的小脸,唱着歌,“现在闭上你的眼睛,乖乖睡吧,做个甜美的好梦……。”

感冒发热的秦琰在歌声中闭上了眼睛,却是问道:“父亲,是谁教您唱这首歌的。”

秦峰对孩子充满了爱,“是我的父母教给我的,他们的父母教给了他们,一直传来下来,总有一天,你也会唱给你的孩子听的。”

这位战场上冷血无情的诸侯,此刻却是在家中,为他的孩子们唱着充满父爱的睡前歌。其实秦峰的孩子们之前非常害怕,他们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杀伐声,但现在他们一点都不害怕了,因为他们的父亲回来了。

所有的孩子们或坐或卧都围过来听,秦峰展开手臂揽住他们。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歌曲,他们偎依在秦峰的身上,都睡着了。

生病的秦琰也睡了,他即将康复。

秦峰身边全是熟睡的孩子,二个儿子四个女儿,一个都不能少。这让他不敢动,回头找人,就发现妻子们正在落泪。

蔡琰她们,老感动了,平常哄睡一个就十分困难。而在秦峰充满爱的睡前歌中,孩子们全部安静的睡着了,父爱的伟大。

秦峰的手下们若能看到这一幕,一定会震惊吧。一位铁血的诸侯,竟然还有这般慈祥的一面。或许,也真是因为这一面,才让秦峰和曹操这些诸侯不同。

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没有恶龙的咆哮,恶龙展开他宽大温暖的双翼,将他的孩子和他的美人鱼们,护在了羽翼下。

秦家的夫人们,多么希望这一刻,能够直达永恒。

……

冬闲。

结束战事的秦峰,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整顿政务了。有一个稳定的地方,稳定的后方,他才能够在争霸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战乱后的地方上,百废待兴。为了激发战后百姓重建生产的积极性。秦峰开始实施均田制,并普降地租为三成。而其他诸侯地方的地租普遍是五成,更多的没有地的农民,只有地主施舍的一口不至于饿死的饭。

而秦峰这边只有三成地租,耕者有其田,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暴涨。只是这一项制度,就为秦峰迎来了基层的所有支持。

华夏古代一直是农业大国,但秦峰并不会因此停下发展建设工商业。反而要更加给与商业政策上的支持,从而繁荣经济。

秦峰如今不只是只有一郡之地,而是有一州半的领土。他诏令周山,重启华夏商会。希望华夏商会为主导,带领治下工商业大发展。

诸侯讨董之前,秦峰就关闭了天下各地的华夏商会。在周山现在看来,主公当初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诸侯为了获得钱粮,大肆收缴商人的物资和财富,各地的商业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而由于华夏商会撤的及时,没有任何损失。若是稍晚一些,必定是被重点收缴打击的对象。

华夏商会底子雄厚,虽然诸侯讨董之前,秦峰就关闭了商会。但商会的销售人才、技术人才、物资全带了出来。天下大乱,这些人很愿意追随秦峰。虽然跟着秦峰搬了家,但忠诚度反而更加提升了一个高度。

有销售人才,有技术人才,有官方的支持,有庞大的土地和人口为市场,华夏商会的再次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的华夏,农民是主体,是人口基数最庞大的人群。想要繁荣市场,就要让农民富裕起来。秦峰减地租,一方面让农民可以温饱,一方面也让农民能够富裕。

初看秦峰减租后,钱粮收入少了。但百姓手中的余粮,就能够以商品的形势,进入经济流通环节。整个商业调动起来后,秦峰的税收必定是暴涨。用钱购买农民的粮食,富裕农民。加速经济流通,经济农业繁荣,秦峰的钱粮收入反而会更多。

农民是根基,想要在农业大国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富裕农民。秦峰富裕农民的根基,就是均田制,即官方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豪强士族的农民摆脱豪强的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主义中央集权。

地方上的豪强士族无法控制人口,秦峰的权利当然就会增强。

士族这一阶层,从光武中兴的时候发展起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地方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掌握了大量人口。这与统治者背道相驰,是任何统治者不愿看到的。

但从光武帝开始,士族尾大不掉。

秦峰绝不会继承汉室身上的吸血虫,他的均田制一定会极大削弱士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秦峰为了进一步削弱士族的力量,他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又实施农村合作社制度。合作社制度可以让农民们团结起来,一方面防止基层的政府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团结起来就不怕士族明里暗里打压了。

均田制后,秦峰另一项重要的法令,就是消除从光武帝就开始的士族特权。也就是说,士族也要交税。士族占据庞大的土地,却是不交税。士族阶层的收入,几乎是和朝廷五五开。也就是士族和朝廷,平分了天下的财富。

朝廷因此少了一半的收入,这也是东汉一直以来强大不起来的原因。通俗点讲,钱都被士族给挣了,又不交税,政府还混个屁呀。

似乎曹操袁绍这些人,全都是依靠士族发展起来的。麾下官员绝大多数都是士族,不是士族的也即将成为士族。所以曹操这些诸侯,明知士族分了太多财富,也无法对士族动手。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就会成为光杆司令,就会灭亡。

然而秦峰完全不同,他完全是依靠自己发展起来的。他的麾下绝大多数都是基层走出来的人,是寒门出身。由于秦峰思想的控制,和他实力集团的特质,虽然他的手下掌握着一定权利,将来也会富裕,但不会走向成为新兴士族的路。因为他们的权利只是职能的权利,干不好随时可以罢免,而不是政治经济上的特权。

士族掌握政治经济上的权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