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311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311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脸黑,坐在帅位上,此刻的曹老板,正在战败的忧郁之中。

郭嘉和程昱对视一眼,就在昨天,他们苦劝曹操不要单独追击董卓。然而曹操恼怒诸侯不争,曹老板没有同意,执意追击。

现如今虽然大败而回,但对郭嘉二人来说,也有因祸得福的成分在里面。二人期盼曹操能够吸取教训,放弃对诸侯联盟的那一丝希望。

郭嘉趁此时进言道:“世态炎凉,人心思变。想要成就大事,不是只靠合作就能够达成了,有异心者,必须除掉。主公,只有一统天下,才能够真正匡扶社稷。为他人驾舟,是自欺欺人尔。”

曹操也已经是看出诸侯联盟无法成事,想要成事,就要将这些有异心的人都收拾了。于是,曹操的心理有了极大的转变,他匡扶天下的志向没有变,但方式完全改变了,他开始走向争霸的奸雄道路。

这时候,袁绍的使者到了。

由于曹操的思想完全变了,袁绍许诺他衮州牧,他立刻答应支持袁绍。

加上袁绍自己,就是十路诸侯,已经够了。全拉进来,那里有这么多好处?蛋糕就这么大,有人得到好处,就有人失去利益。更何况,袁绍这个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挑起诸侯间的纷争,他好从中取利。

第二天,袁绍再一次召集十八路诸侯开会。

众人落座后,袁绍大义凛然,“虽然我们迫不得已暂停了对****董卓的军事行动,但我们还要继续为朝廷,为天下讨伐****。”袁绍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

这时候陶谦起身,道:“董卓控制朝廷,祸乱天下,我们不能任由他乱来。何不就此请盟主录尚书事,分封官员代天巡守地方呢?此只是权宜之计,待得解救了陛下和朝廷,就将此职权归还,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秦峰立刻警惕了起来,其他诸侯也是思索,暂时没有发表任何话。不过,袁绍已经通过气的诸侯,开始“摇旗呐喊”。

袁绍都安排好了,首先是刘备,刘备是汉室宗亲,可以代表汉室,他起身,道:“陶州牧所言甚是,想来陛下将来得救,会很欣慰我们现在的这个决定。”

随后,孔融、张杨、鲍信、王匡、曹操呼应,随后,袁术、袁遗也呼应。

十八路诸侯中,一家伙就是十个人同意这件事情,剩余的秦峰等八人,暂时不好说什么。

袁绍打铁趁热,看到秦峰等人沉默,就主动说道:“既然你们不反对,袁绍不才,不能坐看董卓乱政,就暂时录尚书事,希望诸位能够臂助袁绍,回去后安顿地方,实行仁政……。”

曹操等九人起身,“敢不从命。”九人一起,颇有气势。

气机牵引,秦峰等人不得不起身,不过没说什么。

袁绍大喜,以免有变,他就立刻道:“事急从权,不讲究过程了,我这就算是录尚书事了。现在就分配官职,你们回去地方后,一定要好好为官,抚育一方百姓。待得来日时机成熟,我们再次聚在一起,讨伐董卓,解救陛下和朝廷。”

袁绍说的十分公道,诸侯们不能说什么。而秦峰,也没有说什么,他倒要看看,袁绍怎么分配官职,再作打算。十路诸侯外的其他诸侯,也是这么想的。

袁绍提笔,写了一阵,就交给了许攸。

许攸上前一步,念了起来,“韩馥为冀州牧,刘虞为幽州牧,张杨为并州牧,孔融为青州牧,曹操为衮州牧,袁遗为扬州牧,孔伷为豫州牧,陶谦为徐州牧,刘焉为益州牧,马腾为凉州牧,韩遂为雍州牧,王匡为司隶校尉,孙坚为荆州牧。”

东汉十三州,就这么分配了出去。

其中有人得利,比如曹操、刘备从太守立刻变成了州牧。有人的利益受损,比如刘岱,刘表就失去了州牧的地位。

刘岱忽然不是州牧了,怒了,拍案而起,喝道:“袁本初,本以为你为国家大公无私,没想到却是狡诈无比,损公肥私!”

袁绍脸色难看起来,冷道:“刘岱,说话之前需要想一想。本盟主什么职位都没有,如何损公肥私?”袁绍一指袁术,道:“我亲弟弟,都没有职位,就是为了避嫌,你却如此说我?”

袁术立刻就站起来了,道:“就是,我们袁家为了天下,放弃了一切,你怎能这么说?”

“这……。”刘岱一时间无言以对。

秦峰眉头一皱,原来讨伐董卓后的天下大乱,是这么来的,一切都是袁绍的阴谋。怪不得袁绍轻松就取得了北方四州之地,他将天下搅乱,从中取事。

“袁本初,我刘岱做错了何事,你罢免了我的衮州牧?”刘岱依旧不悦道。

袁绍则是大义的忠诚模样,他语重心长道:“至此汉室危难之际,吾等汉臣应该同心协力,能者上,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匡扶社稷。诸位,切不可因小失大,切不可因私废公损公肥私呀。”

也就是说,刘岱的能力不如曹操,国家大难,当然是谁有能力谁上,站着位置不愿意动,就是陷国家与危难,就是叛国。

刘岱没想到自己受了屈辱,却成了损公肥私了。袁绍曹操这些人得到了好处,却成了大义为公了。

“公理何在,天理何在?”刘岱大怒。

“放肆!”袁绍也是大怒,喝道:“刘岱,各路诸侯皆以同意,容不得你一个人在这里放肆。”

“哈哈哈……。”刘岱怒极,仰头而笑,“袁本初,你根本没有得到朝廷的授权,你却在这里罢免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员,分封自己的诸侯,你这是隐性的谋朝篡位。”

“某绝不会和你这样的小人为伍!”刘岱怒视袁绍,又冷看曹操,“谁想夺取衮州,咱们就刀兵相见!”说完,刘岱转身而去。

秦峰看出了袁绍的阴谋,这时候起身,道:“本初,你做的太过了。你根本就没有道理来做分封的事情,这简直就是一次分赃,告辞。”

袁绍愣了一下,身边的许攸推了一把,袁绍一个机灵,大怒,“秦子进,你背盟叛国,来人,给我拿下!”

这里可是袁绍的大帐,话音未落,袁绍大将鞠义,就带兵包围了秦峰。刀枪锋利,只需袁绍一声令下,就是血溅五步!(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天下乱

袁绍联系了一部分诸侯,拥有忠义无双的借口,其实就是一次符合他们利益的分赃。

秦峰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并且,袁绍这样做本来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强行以多数通过,这真是可笑。这就如同十个人,九个人联合起来指责其中一人是小偷,要抓起来人家一样可笑。

然而,对于袁绍来说,他要的只是一个借口。他这个计策还是成功了,曹操他们也需要这个借口来抢地盘,诸人因此一拍即合。这就如同公司里,上级扯大旗,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和另一部分人。

这谁乐意?

别人不敢吭声,秦峰决不能容忍这样吃亏。

但是对于袁绍来说,这个计划的确不错。然而,这是一个好主意,也是一个骚主意。

好主意就是有了借口,有了一定的名义,并成功引起了诸侯内乱,为袁绍拓展地盘打下了基础。或许后世里,袁绍就是这么干的,从而顺利得到了北方四州,而其他地方彻底乱套,这让袁绍有许多机会席卷中原。

骚主意就是落下了口舌,毕竟袁绍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私下里给自己执掌大权的名分。若不是有董卓乱政为遮羞布,这就是造反。

总之,反对者是拥有义理的,支持者,貌似也有名分。这其中的关系很复杂,政治就是这样,说到最后,还是那句话,拳头大就是道理。谁赢了,谁就是道理。

有理的一方,比如秦峰,若是输了,也就没理了。而袁绍若是赢了,怎么说怎么有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袁绍的兵围住了秦峰。

典韦、许褚各执兵器,护在秦峰前后。

秦峰毫不畏惧,他也从不胆怯。他拔出倚天剑,剑锋遥指袁绍,厉声道:“袁本初,我本以为,你有一颗匡扶天下的心,然而,果然,你变了。你祸乱天下,你这阳谋设计的很好,但你也别小看了天下英雄。到后来,你图谋天下的美梦,终成噩梦!”

“什么阳谋?什么祸乱?”袁绍震怒,脸也紫了,叫道:“我袁本初没有得到哪怕一丁点的利益,我全是为了匡扶社稷!”

秦峰后世而来,联系前后,很快就明白了袁绍的计划。他差一点就揭开袁绍的阴谋,但他看了看四周的诸侯,没有多说。

“滚开!杀!”

惨叫声中,秦峰的龙卫在张平的带领下,冲进了大帐。

典韦、许褚顺势而起。

许褚一刀一脚,就踹飞了鞠义。

只是一瞬间,袁绍在大帐内的亲兵全灭,大将鞠义受伤。秦峰反而掌控了这里的形势。

然而,袁绍的兵马也相当的警觉,大军调动了起来,很快数千人包围了大帐。

曹操、刘备他们震惊了。

秦峰提剑上前,凌厉的目光看着袁绍,“信不信,爷就在这里,要了你的小命!”

袁绍脸色发白,扑通一声坐回了席塌上。一旁,许攸也是脸色苍白,但叫了起来,“秦子进,你别嚣张,信不信这里二万兵马,取你性命!”

秦峰仰头长笑,“既如此,那咱们就都死在这里吧!千百年后,历史自有公论。”

“不不不……。”刘备慌了神,他可不想陪死在这里,他急忙上前,道:“二位息怒,息怒……。”

曹操脸黑,他此刻也看穿了袁绍的谋略。但就如同秦峰所说,袁绍这个是阳谋,曹操等人得利,所以虽然知道袁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他自己,曹操他们也加入了进来。

“本初兄,贤弟,不可兵戎相见,我们多少年的兄弟了。”曹操劝说道。

秦峰大怒,“若不是看在多少年的兄弟情面上,我会救你们这些王八蛋?”

秦峰其实心情矛盾,弟兄们这么多年了,没感情是假的。秦峰一直不忍,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人开始撕破脸了。

“本初兄!”曹操望着袁绍。

袁绍面色忽明忽暗,他忽然没了力气,叹息一声,“子进贤弟……,你走吧。”这时候鞠义起身,擦着嘴角的血迹,袁绍怒道:“鞠义,你送我家子进贤弟出营,谁让我家子进贤弟少一根汗毛,我要谁全家的命!”

“啊?”鞠义一愣,不知为何主公反悔了。

“告辞!”秦峰沧啷一声宝剑入鞘,就对曹操等人冷道:“你们好自为之。”

说完,秦峰转身就走。外面,蚁群一般的袁军,阵阵波开浪裂。

帐中。

许攸焦急私语道;“主公,不能让秦子进走。杀他的机会已经出现了!”

秦曹袁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长。三人有共同的志向,私下里也是“臭味相投”。把酒言欢,诉说衷肠,一幕幕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一般。袁绍拍着桌子大喊道:“让他走,让他走!”

高处,只允许有一个人。已经走上霸业之路的秦曹袁,身不由己了。

至此,联盟已经破裂。控制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联盟破裂,真正的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拉开了序幕。

秦峰走后,袁绍拍了桌子,“但凡不服者,皆是叛逆,杀无赦!”

袁绍以及支持他的曹操等人,目的就是这个。他们名义上得到了地盘,实际上许多人没有得到,不服者,就是叛逆。他们就可以站在道义的高度,杀无赦。如此,杀人不损名声,地盘也有了。

秦峰返回大寨后,立刻点齐兵马,就回常山。他对部下说道:“天下以乱,匡扶社稷,拯救百姓,只是喊口号是不行的。我们再不站出来,敌人就会出现在我们的家园。没有国就没有家,拿起你们的刀枪,准备为了家园,为了重振天下,战斗吧!”

秦军上下,士气高昂。

秦峰第一个就走了。

曹操回去后,郭嘉进言,“东郡乔瑁的选择极为重要,应该设法收为己用。”

曹操从其言,就派郭嘉前去游说乔瑁加入曹营。谁知,刘岱也派人去找乔瑁。

乔瑁两头为难。

刘岱是正式的衮州牧,衮州上下都是他的人。乔瑁不听他的话,其他人怎么看?后果相当严重。刘岱一怒,带兵就杀了乔瑁,尽收其兵,也有杀鸡儆猴的含义在里面。

而曹操这边,由于追击董卓失去了太多兵马,他就听从程昱的建议,先不和刘岱冲突,先去扬州地区募兵。

各路诸侯先后散去,各寻发展。至于洛阳地区,董卓抄家劫舍,十室九空,难民无数,包袱沉重,没有诸侯愿意接这个包袱,就此荒芜。

公元190年十月,联盟破裂,天下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态势。

接下来的两个月,天下发生了太多事情。

首先,当袁术回到南阳郡的时候,发现南阳郡已经易主。原来刘表趁袁术离开南阳之际,夺取了南阳。

袁术大怒,挥军进攻南阳,却是无功。眼看就要入冬,袁术失去根基,没有地方过冬,也没有粮草。他只好放弃南阳,前去扬州寿春投靠袁遗。

刘表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