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269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269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

吕布立刻走出来道:“义父放心,孩儿这就去劝说张辽来降。”

另一方面,秦峰府。

荀彧他们得知董卓不答应秦峰的辞呈,一时间愁云翻腾。

秦峰反而是看开了,道:“总会有机会的,先静观其变。”他就对荀彧道:“文若,你是可以出城的。主公我这里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要让你去办。”

荀彧行礼道:“主公请吩咐。”

秦峰点了点头,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张文远乃是一员虎将,谁能得之,谁就是如虎添翼,也不知他是否投入到了董卓麾下。我和他有旧,文若可代我前去找他,若能劝说他来投,最好不过。若是他不愿意,也不要勉强。但要告诉他,大丈夫在世,忠义当头,切不可作助纣为虐的事情。”

“请主公放心,荀彧一定劝说张文远来投。”

于是,荀彧马不停蹄,立刻去找张辽。

……

洛阳城西三十里,有一处军营,是张辽驻守的并州军偏寨。当丁原被吕布杀死的消息传来,寨中的士兵就炸了锅,不知该何去何从。

大帐之中,张辽面色黯淡,他也不知何去何从。

部将道:“张将军,董将军召吾等,不知将军作何打算?”

另有人道:“丁大人轻慢吾等,吕将军这才杀之。吕将军如此做,也是为我等另寻出路,且出了口气。”

张辽面色难看道:“虽然丁大人刻薄,但毕竟是主上,吕奉先背主……。”

部将们面面相窥,有人道:“将军,此刻,我们若是不投董卓,又能投去那里?”

这时,有亲兵进来奏道:“启禀将军,辕门外有前将军府长史荀彧求见。”

“前将军长史!”张辽眼睛一亮,急道:“快快有请。”他就打发走了部将,虚席而待。

少顷,荀彧入帐。

张辽起身迎接,行礼道:“久闻文若先生大名,今日有幸得见,不知先生为何到此?”

荀彧还礼,温文尔雅道:“常听并州张文远之名,今丁并州事发,故来见将军,欲进一言。”

张辽请荀彧上座,道:“不知文若先生,何事教我?”

荀彧语重心长的说道:“董卓假托匡扶社稷之名,实乃国之奸贼也,人人得而诛之。丁建阳仗义执言,就被他所害。将军忠义之士,切不可被董卓的假意所迷惑。而我主仁德之名,遍布四海,素以振兴社稷,安保黎庶为毕生之志。昔日见公之勇,十分敬爱,今得知丁建阳之事,特派遣荀彧前来奉邀。”

“公何不投入我主麾下,为社稷为百姓出力,共行讨贼义举,共成兴国安民大业?”

张让闻言沉默下来,刚才他不知此生该何去何从,而如今,他马上做出了决断,道:“昔日,张辽和冠军侯一见如故,怎奈那时身有羁绊,如今……哎……。”他说到这里,郑重一礼,道:“愿听公言。”

荀彧急忙还礼,道:“我主若知文远来投,必定喜不自胜。”

当初,秦峰第一次邀请张辽的时候,张让有感丁原的提拔之恩,不忍相舍。今日,一切水到渠成。

这时,有亲兵急急进来,道:“张将军,吕将军来了!”

张辽眉头一皱,就请荀彧先到后帐等候。

不一会,吕布就进了帐,身后,跟着许多并州军的军官。

张辽看这些军官的模样,就知道他们已经被吕布降服。吕布在并州军的威望,还在张辽之上。如今丁原以死,群兵无主,吕布降服他们,也在情理之中。

“吕将军。”张辽眉头一皱。

吕布傲色视之,他横手示意身后的将官们,道:“文远,如今并州将士,皆入我麾下,就差文远一人了。”

若是没有荀彧的及时赶到,或许无路可走的张辽就跟着吕布走了。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张辽满心都是加入秦峰麾下的渴盼。他淡然道:“吕将军,人各有志。”

吕布的脾气,也不会矫情什么,闻言即道:“后会有期。”说完一转身,就对各路军官道:“快去召集兵马,拆了寨子,这就随我前去投奔董大人。”

“喏!”众人大声应命,又对张辽一礼,就跟着吕布走了。

转眼间,大帐内外的兵丁都走了,只剩下几个不舍离开张辽的亲兵。

荀彧走出后帐的时候,张辽摇头苦笑。荀彧安慰道:“这样也好,单人一身轻。”(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章袁曹遭殃

洛阳城,冠军侯府,议事厅。

秦峰见到张辽来了,望着那刚毅熟悉的面庞,内心无法平静。张辽可不是一般的武将,能够得到这样的武将相助,诸侯们能够打破头呢。

他急忙走下堂,高兴拉住张辽道:“今得文远相助,就如旱苗之得甘雨!”

张辽最初加入并州军,还是一个小兵的时候,就听秦峰讨伐黄巾,为国为民的仁德之名。尤其是邯郸一战,秦峰和百姓齐心协力,死守城池,死战不退。

百年来,从未有人这样坚守城池。那个时候,身为一个小兵的张辽,就想着能够有一天,在秦峰麾下当兵,为国为民而战,虽马革裹尸,死而无怨。

这时的张辽,难掩内心的激昂。他绝不能错过值得一生效力的明主,他亲送秦峰堂上端坐,就拜倒在地,“张辽愿此生追随主公,虽死而无怨!”

秦峰急忙搀扶起张辽,君臣把臂,动容之时,百感交集,惺惺相惜。

“典韦,快快取一匹汗血宝马来,交于文远当坐骑。”

从此,张辽开始追随秦峰,戎马一生,忠心不二。

秦峰又添一员真正意义的大将,阵容力度大增。

典韦、许褚、张辽、高顺、孙策、马超、沙摩柯、朱桓,秦峰麾下,那真是将星闪耀。随便拿出去一人,都能让诸侯们抢破头。

然而,他被困在洛阳了。

他就和荀彧商议。

荀彧进言道:“董卓之势以成,不是短期内能够制服的。主公之前的说的很对,应该远离京城,去到外地,招募天下义士,共同讨伐董卓,则大事可成。若是现在于董卓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

秦峰心说你说的太对了,他还真怕荀彧冲动,鼓动他和董卓硬抗。现在看来,荀彧就是荀彧,行事稳重目光如炬看的长远。于是秦峰就又问道:“那么,该如何是好呢?”

“韬光养晦,静待时机。”荀彧进言道。

这话说到了秦峰心里,韬光养晦,也就是不做出头鸟。董卓性情凶狠,谁当出头鸟,他一定会收拾谁。

于是乎,秦峰每天就去他负责的衙门转悠一圈,却是什么事都不做,混起了日子。每当他看到黎明的朝阳,他的心就会蓬勃一丝,他有一种感觉,早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一定要向后世深陷许都的癣多学习,一定要有耐心。”

秦峰有足够的耐心,而现在的董卓,已经没有多少耐心了。

董卓已经迫不及待要执掌朝纲,行王霸之治。但他要先废了少帝刘辩,也就废了太后何氏,册立刘协为帝。刘协年幼,身边又没人,就能任由董卓摆布。加上拥立的功绩,就能够名正言顺的摄政,执掌朝纲。

189年7月下旬。

董卓就在南宫设宴,会集公卿。

午时,太尉袁隗、司徒王允、司空杨彪,就带着百官,准时来赴宴了。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带着恐惧,丁原死后,已经没有人能够对抗董卓了。百官在董卓面前,都跟羔羊一般。

但也有例外,秦峰和刘备不动声色,曹操和袁绍愤愤不平。

酒宴开始后,董卓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说百官这一段劳苦功高。

百官松了口气,只以为是一场寻常宴席。

曹操就嘀咕,问秦峰,道:“子进,董卓慈眉善目的这么好说话?他转性了?”

秦峰脑筋急转弯,就感到,这应该也是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宴会,没准就是定下废帝立新君的宴会。董卓的好说话,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就在宴会气氛很好的时候,董卓忽然拿出佩剑,拍在了案几上。百官表面没事,其实背地里都在提防董卓发飙,这啪的一声,大厅顿时就陷入到了沉浸。

董卓起身,百官眼神露出惊恐,他十分满意百官的反应,大声道:“今上暗弱,不足以奉宗庙。本官将依照前朝伊尹、霍光之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

曹袁刘,以及百官震惊了。秦峰眉毛拧了起来,终是躲不开,废帝之事,终于来了。

董卓遍视众人,尤其是三公,以及秦曹袁刘,狠狠道:“有不从者,斩!”

沧啷啷,四周上千西凉兵,立刻拔出了佩剑。一时间,大厅里刀枪剑影,杀机四伏。恐怖的气息,压的百官透不过气,谁也不敢吭声。

然而,也不知什么时候,百官都向袁绍望去。最早的时候,袁绍曾经说过,若是董卓敢乱来,他一定会对抗到底。

袁绍迎着百官的目光,心里翻腾。他知道,若是他不出来说些什么,这辈子,他的名声,他的前途就都成泡影了。突然一个念头从他脑海闪过,亦或是压力所致,亦或是天命使然。

袁绍豁然开朗,他对曹操秦峰道:“孟德,子进,与其在这里受辱,倒不如离开京城去到外地。登高一呼,招募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以成大事。”

曹操眉头一皱,思索起来。

秦峰心头一动,原来袁曹檄文天下,群雄讨董的主张,是在这一刻萌发的。

袁绍话毕,挺身而出,道:“当今陛下刚刚登基,并无任何失德之处,董大人废嫡立庶,难道要行****之举?”

董卓没想到还有出头鸟,怒道:“天下事在我,你等小辈,何敢妄议。今事以决,谁敢不从,就来试试我手中宝剑利否?”

百官一方面敬佩袁绍的胆气,一方面恐惧董卓的疯狂。

袁绍早就想好了,他听董卓如此说,立刻摸出印绶,好好放置在了案几上,就不忿的说道:“既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官不做也罢。”说完,袁绍就要离开。

曹操眼睛一转,他从袁绍先前的话里得到了一些启发。想要为国家做些事情的他,深知有董卓在朝,比之前的十常侍还要凶险。唯一的办法,就是武力解决董卓。但在京城,根本组建不出力量。

于是,曹操也拿出了印绶,放在了案几上。袁绍看到曹操也拿出了印绶,就停了一下,两人对视一眼,暗暗点头的时候,就向秦峰望去。

有道是京城三少,同气连枝。兄弟联手,共讨董卓。

董卓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的摄政职位,但已经取得了实质控制朝廷的权利。秦峰早就想弃官而去,并且还找过董卓辞官,但董卓没有同意。因此,他的手摸入口袋里的时候,有感于此,停顿了一下。

这时候,百官看出董卓控制朝廷已经无法避免,许多人就不愿在董卓的朝廷为官了,他们也开始摸印绶了。

李儒吓了一跳,他急忙对董卓道:“主公,快快拿下曹操和袁绍,不能让他们轻易离开。百官一定争相效仿,百官若是都走了,就算主公册立了新君,您的王霸之治,也是名存实亡。”

董卓面目狰狞,立刻呼道:“奉先何在,将曹操和袁绍给我拿下,拉出去……。”

李儒就要冷静许多,他上前耳语道:“主公,册立新君的大事未定,不可妄杀!”

董卓本来是要将曹操和袁绍拉出去砍了的,但听李儒之言,就改口道:“拉出去,压入天牢,听候发落。”

“喏!”

吕布立刻带人一拥而上,曹操和袁绍那里是吕布的对手,顿时被放翻在地。

“董卓,你这奸贼……。”曹操和袁绍大骂。

这里的西凉兵,跟着董卓出过许多抓人的任务,他们早有准备,立刻摸出破布,堵上曹操和袁绍的嘴,就给拖了出去。

对于这些士族官员来说,就算辞官不做,回去一样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但被抓入天牢,就两说了。百官没想到董卓这么绝,不做官都不行,未免步了曹操和袁绍的后尘,摸印绶要辞官的官员,都没有动作了。

秦峰也就跟着不动声色,幸亏他因为想起之前弃官不成的事情,所以手脚慢了一下,若是不然,也会被抓走。

这时候董卓狠色遍视百官,目光落在太傅太尉袁隗的身上,道:“太尉的侄儿无礼,我看在太尉的面子上,暂且留下他的小命。太尉,对于废立之事,你看如何?”

袁隗已经惊的浑身发抖,道:“董大人所言甚是。”

董卓点了点头,又对百官道:“此事已决,敢违抗者,军法从事!”

群臣震动,深知若是反对,比曹操和袁绍还要惨,齐道:“敢不从命。”

董卓脸色这才好了许多,他放下宝剑,举起酒杯,大笑道:“此等大事以决,来来来,吾等百官痛饮三杯。冠军侯,将来的朝廷,还需冠军侯鼎力相助,请……。”

“请……。”秦峰面无表情,举杯。

少顷,宴会散去,除了董卓一方的人,其他人都是唉声叹气,心惊肉跳的离开。

秦峰沉着脸,径直向外走去。历史的方向虽然还没有改变,但已经是物是人非,曹操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