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空降抗日突击营 >

第374章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374章

小说: 空降抗日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美国佬精确的算计,也让老蒋以从未有过的舒畅和顺从,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了美国人的整个大计划之中,尽管他还无任何政治的察觉。

    而美国人的最极限想法是,除非突击营彻底退出中国舞台,否则他们将一定会和重庆政府代表团一起安全、顺利地抵达海南岛。

    而最极致的是,假若突击营不顾一切地拒绝美国第七舰队访问,以及对重庆政府代表团采取不合作态度,从而引发必然的冲突甚至交火,那么即使金凯德的西南太平洋编队全军覆没,却换回了突击营在中国全线退出,那这个代价是他们完全可以接受的。

    为此,罗斯福在和杜鲁门即将的大换班中,曾经不无机心、也不无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这些过往的爱将和幕僚,除非是亲眼目睹突击营将一切展示在眼前,否则就不能对突击营有任何轻言放弃之举,或者轻视之心。

    而在整个美军太平洋舰队建制内,尼米兹也和罗斯福一样开始谆谆教导他的手下各路大将,在这次与突击营的直接面对面的“对抗”中,一定要时刻紧绷神经,瞪大双眼。

    不过,为了美国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作为整个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长官以及各位大将的“家长”,尼米兹并未将所有实情向他的战将们和盘托出。

    或许在他看来,必要时候,既然连西南太平洋整个舰队都可以为了突击营而放弃,那么推而广之,如果必须这么做的话,第七舰队也同样可以放弃,甚至他的整个太平洋舰队也都可以为了美国而牺牲。

    有了这些前提,还有什么东西或者人不可以牺牲和放弃的呢?

    所以,当金凯德登上他的旗舰,率领着西南太平洋编队一路东上之时,哈尔西注视着他的背影,以及在雾霭中逐渐东去的整个编队,他自始至终没有说出一个字的暗示。

    而尼米兹则看着哈尔西在菲律宾岛的一举一动,以及为最后的两场可能的登陆大战所做的准备而同样一言未发。

    然而他也很清楚,正像几年前麦克阿瑟仓促退出菲律宾时对守将麦克说那样,“坚持下去,直到我重新回到这里”,前者几乎话音未落,后者便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高举白旗缴械投降。

    或许只有天知道,当突击营或者那个似乎还从未在世界面前,真正展示过其真实面目的所谓神秘将军孟遥,如果真的要对金凯德动手的话,结局会如何。

    不管怎么说,那可都是美利坚实实在在的巨舰战机,热血男儿啊!

    就在尼米兹、哈尔西几乎如出一辙的“心疼”之下,数天来以又忐忑不安又不断惊恐的心情时刻关注着一路东去编队的动静,身为派出编队最高指挥官的金凯德自然也非等闲之辈,以其身经百战的洞察力,很快从这次行动中的种种或明或暗的命令与指示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切。

    不,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仅凭此一点他就已足够做出属于他自己的判断:

    ——此去海南岛,必将凶险万分。

    不然,上至总舰队司令长官,下至分舰队最高指挥官,不会不厌其烦地在一件事情上告诫他:

    在舰队真正抵达海南岛港口之前,重庆政府代表团所在舰船,可以作为编队中自由者的角色,随时变换它在编队的位置和阵型,而不必次次都向总部请示汇报。

    换言之,在金凯德此刻的心中,他已经将此翻译成了这样一句话:

    “小心,我们将有可能在不确定的时间,遭到某种不确定因素的攻击。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我们有最好的挡箭牌……”未完待续。。

第四卷 抗日烽火 第566章、孟遥的《星球大战》

    单纯一个第七舰队的西南太平洋方面军分舰队,光是航母和护航航母就达六艘之多,其他战列舰、巡洋舰等大型战舰就更不用说了。这份财大气粗,这份霸气凌人,老实说也就牛仔出身的老美做得出来。

    可问题是,现在面对的突击营,对三支潜艇支队组成的特别编队也足够过于庞大的了。

    最初孟遥给出的一个潜艇支队多由三艘仿宋级一型潜艇构成,但在出任务时可依据任务性质和难度像陆军一样加强一到两艘。二战正式爆发后,根据海军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黄老邪以及统帅部海军委员会的强烈要求下,一个潜艇支队组成由三艘增加为四艘。力量不仅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且型号也全部实现了更新换代,由早期的仿宋级一型全部升级为仿宋级二型潜艇,其战力在当代绝对算得上已无对手。

    三支潜艇支队构成的特别编队,一共12艘仿宋级二型潜艇,应付一场海战,它们所携带的攻击鱼雷可能有些捉襟见肘,但作为仅仅执行一场伏击战则绰绰有余了。

    根据事前制定的预案,以及孟遥提出的“既要打痛美国人让他长记性又要不伤其筋骨以应对接下去的对日本土登陆战”的战术思路,金凯德的这个西南方面军的特混编队,是必须动其筋骨的。

    因为在它的后面,尚有远在印度洋上结束对德作战而紧急东来的第七舰队本部,而且哈尔西的第三舰队更是虎视眈眈地守在西沙群岛门外。不迅速打掉金凯德这支急先锋,将来无论是谈判还是继续开打,对突击营在海上的战略态势都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重要的是,如果顺利吃掉金凯德编队。或者干掉其核心构成战舰三分之二以上,不仅会让罗斯福感到剧痛,同时又不至于让整个太平洋舰队崩塌,而影响到尼米兹对日本本土登陆战的绝对信心。

    如果没有美军由西向东的登陆战,突击营尚不具备全面控制和占领日本的绝对能力。

    然而对金凯德编队的打击,却是同样不可逆转的。

    作为未来以蒙古作为基本的突击营,海南岛这个出海口至少在五年之内是不能随意放弃的。

    高攀峰作为先锋艇一直冲在最前面,但却令人神奇地竟然与重庆政府代表团所在舰船几次都不期而遇。但这只会令他更加郁闷。因为就算他已经知道了重庆政府代表团的具体位置,可没有作战命令一切都是白搭。

    与高攀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支队各潜艇头头脑脑的一片叫骂之声。妈的,都说西方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天生长着一副直肠子。可这一次呢,难道是上天偏偏要他们遇上一个最狡猾的美国人吗?

    金凯德,美军海军中将,真正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一线战将。狡猾可以不必与生俱来,却是一定要相伴一生的。

    在航行到第四天的时候,突然出现的零散渔船,以及偶尔路过的并不庞大的商船编队。突然让这位身经百战的金凯德将军精神无端紧张起来。不知为何,那么久都不曾有过记忆。偏偏就在这一天他忽然想起了《华盛顿邮报》的那位好友迈克尔雷蒙,也莫名其妙地想起了他曾经充满幻想、甚至是疑猜的一席话。

    迈克尔告诉他。假若要他主持评选《华盛顿邮报》近十年以来最具潜力的军事家,假若其中必须选择一位来自亚洲的将军,那么,他将第一个选择孟遥,而绝非是目前在整个亚洲军界呼声极高的朱可夫、山本五十六等为人熟知的世界名将。

    这个结果让人很意外,至少是在美国国内某些少壮派之中,似乎很流行这样一种潮流,就是极端蔑视权威,但又从不提出自己的建立世界观的某种企图或者野心,表面上看好像人云亦云只是漫无目的地为了反对二番队。

    但人们最后会惊讶地发现,只要翻开这些少壮派的履历或背景,所有人都会立刻打消一切怀疑的念头或者质疑。

    没有人相信,这些百分之百出身于西点军校以及世家子弟的青年少壮派,会头脑发昏地丧失一切自己的原则和身份背景,而去追求某种根本看不到当前任何现实意义的价值观。:;看小说最快更新

    而最令人痛恨的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价值取向或者某种思潮,居然均出自一本叫着《星球大战》的超科幻、甚至近乎呓语的类军事书籍。

    更可怕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正好恰恰就是孟遥。

    而在书中,除了某些过渡性章节,全书几乎每个段落的论述、猜想以及近似实战的剖析、演示,几乎全部不可救药地成为全世界少壮派追随、模仿和谈论的经典,其中的格言化的语句和强调,同样俨然已经成为世界最为流行的口头禅。

    所以,作为一名资深军事记者的迈克尔,自然一样不可救药地迷上了《星球大战》这本书,以及书中论述、并向他们描绘出的未来世界的猜想,当然爱屋及乌的是,他也同样不可救药地迷上了遥远的东方和那个作为东方人的孟遥。

    现在,飘洋过海的金凯德,手边也终于有了这样一本书。

    嗯哼,好吧,平心而论,这本《星球大战》的书,的确还不错。

    书中的某些想象,或者对未来世界的某种划分,不知为何竟然让他一下子想到了尼米兹将军曾经在一次秘密军事会议上说的某种可能场景。

    尼米兹将军说,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最后一次最高机密的演讲,他授权在他的战区向所有准将以上的将领传达作为美国精神的某种未来设想:彻底打败以德日法西斯为首恶的轴心国,现在看几乎已成定局。作为已经成为世界领袖的美国。实际已经承担着相应的责任而尚未正式走上领袖的岗位。

    因此,这种既不相符的现实必须在旧的世界秩序被打破、新的世界等级尚未确立之前,美国必须义不容辞地走在前面,率先联合大不列颠、红色苏联这两个当前最为重要的盟国。以三国最高统帅名义向希特勒、日本天皇发出最后通牒。

    至于对方响应与否,对美国而言都已自动完成了某种仪式。

    噢,伟大的美国,也只有伟大的美国才能孕育出如此伟大的总统,孕育出如此伟大的思想和战略啊。

    有意思的是,总统罗斯福在他最后的任期中,不知出于什么缘故竟然多次向他的即将的继任者杜鲁门开玩笑说,希望德国人和日本人在真正投降的那一天。他最喜爱的战舰密苏比号能够承担起仪式的承办,并且他还希望代表美国签字的人,最后是他最“讨厌的将军”麦克阿瑟。

    当然人们都清楚,所谓的讨厌其实是在表达某种极度的喜爱。

    有意思的是。孟遥居然在书中也毫不隐晦地多次提到了这艘密苏比号战舰,以及现在越来越趾高气扬的麦克阿瑟将军。

    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呀,孟遥的这本《星球大战》,竟然去年就在美国和欧洲公开出版发行了。

    这是某种赤裸裸的“预言”吗,还是某种公开的“暗示”?

    金凯德一只手握着烟斗。一只手扶在他的这艘旗舰舰桥之外唯一瞭望哨的栏杆上,两眼紧紧盯着仍然有些模糊的东方,忍不住又向指挥室的桌子望去。

    在那里,那本几乎同样被翻毛了边儿的《星球大战》。正被来自中国的海风吹拂的哗啦啦直响。

    嗯,不。准确地应该是带着或许是突击营气味的海风,吹着突击营自己的书籍响动。哦上帝呀。在他的舰队,真不知道现在有多少年轻的海空军军官手中,收藏着多少本来自孟遥的歪理邪说。

    相对于年轻军官而言,金凯德并不像他的那位记者好友全盘接受这种看上去十分新颖的超前学说。甚至,他对大部分内容的论述是持反感的态度。

    然而,这并不表示作为光荣的美国海军一位将军,毫不犹豫地从其中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和养分。

    比如,现在他正在考虑的“人质计划”——

    除了尼米兹将军的告诫,哈尔西也曾这样告诉过他,将重庆政府代表团奔赴海南岛行程,合并到他们的访问计划中来,其实并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安全保障预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激怒孟遥这样的中国人。

    除了政治上的考虑,舰队中混编入载有重庆政府代表团的船只,还有另外一个看不见的风险。

    ——假如预期中的袭击者,并非是设想中的突击营而是日本人呢?

    而且假若就算是突击营是计划中的袭击者,袭击计划怎么就知道他们的前线指挥员一定就会不折不扣的执行呢?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不也是中国人自己说的吗?

    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但眼前的这段驶往突击营海南岛的时间里,他却不能不考虑自己的整个舰队的安危和预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现在到了他该出手的时刻了,不管那个孟遥是不是出手,或者何时出手,他必须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一切,然后剩下的就交给上帝吧——距离海南岛还有一天半航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