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空降抗日突击营 >

第322章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322章

小说: 空降抗日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临阵换将,而且毫不掩饰,一上台就以这样一幅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整个中国战局,倒也正是这个老鬼子的牛逼嘴脸。

    可惜,重庆看不出其中的道道,老子却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个在鬼子军中,以少有的独到眼光很早就提出“要以逐次打击黄埔军系将军并最终削弱其在队中的实力”论调的冈村宁次,自然跑不出东条英机所谓广罗人才的上台“三板斧”。i

    如今日舰云集,日寇海军急先锋南云忠一已不知所谓地“闲”在了上海多日,具有深厚谍报出身的冈村宁次还能跑到哪里去,呵呵。

    略一沉吟之后,孟遥轻轻地拿起了电话。

    为了创造枣宜会战最理想的作战态势,刚刚由关东军第7师团长一下子跃升到第11军长位置的园部和一郎,刚一抵达任上,便开始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部署:

    第11军所属全部7个师团、4个旅团共88个大队,将悉数用于此次枣宜会战之中。其中。第3、第46、第40、第33、第34、第13、第39师团,兵分两路,横跨汉水、襄河两岸。第14旅团、第18旅团、临时混成第101旅团及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作为战役火力支援部队以及预备队。各部除以小部兵力留置现地或原驻守地区担任守备外,主力必须全力投入进攻作战。

    与此同时,中国派遣军总部也居中协调,从长江下游第13军所属的第15、第22师团各抽调1个支队(相当于团)共7个大队,加强配属给第11军。此外,还有小鬼子的第3飞行团,游弋于长江出海口的海军“中国方面舰队”第1遣华舰队及第2联合航空队协同作。

    枣宜会战,就这样不知不觉一下子演变成为继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在正面战场所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

    第二天.日寇最精锐第3师团(配属第40师团的3个步兵大队、1个山炮兵大队,第34师团的2个步兵大队)便由信阳经明港至唐河左旋,试探性进攻到新野南白河地区与樊城交界附近,完成了与第13师团会合,从而在战术上已经切断了第五战区主力的北退之路。

    孟遥电话打到唐…县,唐…县大本营及其所有军事单位的指挥员,早已云集于牛头山上,正在陆涛的主持下商议鬼子的动向和动机。

    “陆涛,估计这时候倭寇丰岛房太郎的第3师团的边锋,已经在你的周围晃荡了吧,辖区内民众怎么样,都作了妥善安排吗?”

    “你说的那都是早上的老黄历了,孟遥,我们这儿正开会议着呐。内山英太卯的第13师团联队胆子更大,已经突破他们那个所谓的十大原则,离我们大本营的边界距离不到70公里。看来小鬼子真的卧薪尝胆觉得羽翼丰满,足够跟我们认真再打一场了。”

    唐…县大本营司令员罗世文听到这里,忍不住示意了一下,然后凑过去问了一句:

    “营长,我们这里你就放心吧,你那边现在情况怎样,鬼子的运兵船和陆军大部队还没有动静吗?哦对了,我们已命令包迅、费立仁的盐城师向两广一带机动,可以随时策应海南岛的作战。i”

    “不,陆涛、罗世文同志,请你们二位一定不要轻敌大意,而且盐城师不仅不能机动到中南地区之外,还有尽量向大本营一带靠拢。明天吧,如果明天一早德国特使奥伦道夫仍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我的初衷,准备就势在这一次配合重庆的枣宜会战,伺机以重拳再吃掉一到两个小鬼子一线师团,地点就设在枣阳,目标我看就定在顶在最前面的丰岛房太郎、内山英太卯这两个师团。”

    “你们先做好战和不战的一切准备,等待明天最后的消息吧。”

    却说正闷头坐在外面看地图的蒋百里,终于接到了老蒋让他进去的命令。

    进去第一眼,那么墙上挂着的巨幅作战态势图,早已被红蓝笔在上面画得五花六道,混乱不堪。但从图上看去,便知画图之人当时的心态该是多么的糟糕、沮丧和六神无主。

    不过再一看旁边站着的陈布雷,以及同样刚刚被召进来的密电室主任,情况似乎又有了什么新变化。

    “校长,不知您换我来有何指示?”

    老蒋一回头,望着有点惴惴不安的蒋百里,突然嘬了一下牙花,放在胸前的一只拳头也神经质地捏了捏。

    “哦百里呀,叫你来的最初目的,现在已经有了变化。情况始料不及呀,始料不及,而且我也没想到。唄,这个,我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应该马上给孟遥表示一下。”

    蒋百里心里一惊,什么意思,莫非小鬼子竟然已经有胆量主动进攻突击营或者偷袭了他们的什么目标吗?

    “校长,发生了什么变故,难道——”

    陈布雷看了看老蒋,随即将手中的一封密电递了过来:

    “百里将军,这是戴笠上海秘密特工组刚刚发来的密电,数小时前,上海的日寇华中派遣军总司令长官畑俊六公开命令,已对突击营的重要产业红星饭店,以及崇明岛全岛及其附属地区,实行了全面的军事管制。”

    啊,蒋百里惊呼一声,下意识地直奔地图而去。

    看了没一会儿,后面传来老蒋一声说不清是哭还是笑的哼哼:

    “蒋百里,你号称我民国最有前途、最年轻的战略家,你且说来听听,我一直都压制着自己不去求人的做法,是不是让日本人也看到了其中的机关。”

    蒋百里猛一回头,喃喃地道:

    “校长,我没明白您的意思,这还日本人突然一改对突击营高挂免战牌的策略,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蒋突然也是尴尬地看了看别处,作势咳嗽着说道:

    “百里呀,看来你是徒有虚名罢了。倘若这次日本人搞什么军管的对象,换做了美国的罗斯福而不是孟遥,我还真的愿意斋戒三日,大笑三天啊。”

    消息传到海南,离孟遥放下电话还不到一小时。

    应该说,孟遥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一种轻松。

    而就在这个时候,偏偏就像凑热闹一般,拖了几天都没音讯的奥伦道夫,却传来了他的密电:

    使命完成,海南岛及其附属海域可以不发生任何战事。突击营三款新式陆战武器,将由第三帝国独家授权与核心盟国日本、意大利分享,在中国战区以外使用。

    附加条件是,孟遥必须亲自出席一场由三国择期召开的新一轮缔约会议,可以不加盟,但必须承认三国给予突击营观察员国的外围身份。

    “营长,这一定是东条英机那老鬼子想出来的损招。”

    罗汉秉捏着电报,已经气愤的不知说什么好了。

    “是呀营长,这小鬼子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知怎么这么大?老子真是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黄老邪呼呼喘着气,在众人面前不知所以地转着圈子。

    高志远担忧地看了一眼孟遥,轻声提醒了一句:

    “德国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基本是合伙做了一个笼子等着我们钻。孟遥,观察员国一定是希特勒早就预谋的一步棋,我们稍有不慎,可就会打上法西斯的烙印,千万马虎不得呀。”

    唯有曹飞彪不发一言,静静地盯着孟遥。

    孟遥自然早已是义愤填膺,怒极反笑了起来。

    “好得很呐,如果换做是我,老子也会做这样的美梦,不花大价钱就将一个最无法知道实力的武装拉入到自己的阵线,如意算盘谁都会打得。”

    “营长——”

    听到孟遥语气不对,众人不禁都紧张起来。

    双方都在打自己的算盘,孟遥这个用日寇联合舰队拖住并迟滞美国发展的如意算盘,一旦在这次落空,不会气急攻心做出什么发疯的举动吧?

    就在这时,孟遥突然扬手撕碎了手中奥伦道夫的电报,然后将它捏作一团扔到了脚边的垃圾桶中。

    “老高,去密电室,我们和陆涛一起开个会吧。”

    高志远心中一动,随即点点头道:“好,既然人家已经准备了这么丰盛的一顿大餐,咱们也不能再客气了。”

    快要进门时,孟遥忽然想起来了一般,回头看了一眼曹飞彪:

    “这里你临时主持一下,都就地待命。另外,立刻通知军以上指挥员到此地集结。”

    其实,真正具有决定意义的会议,往往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

    就在陆续赶来的各路高级指挥员窃窃私语,尚未搞清何种状况之时,就听见一声门响,孟遥在前,高志远在后,一脸肃穆地出来了。

    两人各自在自己的位置坐下,周围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高志远不愧是在后世都养成了一名大校级的威势,很有气场地将会场扫视了一遍,然后看了看孟遥,孟遥点点头,他立刻打开手中的文件宣布了起来:

    “统帅部刚刚作出了最后决定,即刻起全营进入临战状态,拟定于枣阳一带吃掉一到两个日军精锐陆军师团,彻底打掉他们的嚣张气焰。”

    话音未落,全场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高志远很有高官气质地抬了抬手,刻意等待了一下掌声的间歇,方才示意大家安静道:

    “统帅部总参,协同总后勤部、总军事情报部,以及统帅部五大军兵种司令部,负责本次枣阳战役的战役部署、展开和指挥。”

    “罗汉秉,这是我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军兵种协同作战,你要制定出一个完美的作战计划,不仅要完胜,而且要打得精彩,合理,科学,创造出我军第一个经典战役,给我们各大军事院校的那些娃娃和下一代以最现实版的军事范例教材。”

    “鉴于本次属全军兵种首次协同作战,统帅部决定修正关于零伤亡定义,未来所有战役结果评定,都以此标准为本。一次战役伤亡数低于一个排级单位,即为零伤亡。”

    “现在,请营长正式作战命令——”

第四卷 抗日烽火 第512章、峥嵘

    一阵近乎癫狂的大笑,突然从重庆一座戒备森严的深宅大院中传出。夜色正阑珊,薄雾正弥漫,这突兀的一声,又怎能不让人听了一阵阵头皮发紧。

    很快,一个曼妙身影从一侧房间冲出。

    隐隐约约中,灯光一闪,却正是近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欧美之间穿梭不停的宋美龄。回到重庆才不过数日,耳边却听到了种种传闻:随着青岛、武汉以及两广的陷落,中国最后的一道屏障,已经全部暴露在了鬼子铁蹄之下。

    宜昌,是的,就是宜昌。就连不懂军事的这位宋美人心里都很清楚,宜昌一旦陷落,战时首都可能又要迁移了。

    可举目四顾,何处还有一个可以容身之地呢?

    恍惚中,一个人影忽然从院外冲进来,险些一头撞在她的身上。

    “张静江,怎么是你,你慌什么?”

    待看清了来人,宋美龄不觉蹙眉就是一声娇喝,同时推开了上来搀扶她的侍卫。

    “啊是夫人呀,恕罪恕罪,差点就冲撞了夫人。”

    张静江也是惊出一身冷汗,赶紧挥了挥手中的一叠文件解释道:

    “抱歉了夫人,委员长紧急召见,所以一路便冲过来,不敢耽搁呀。”

    宋美龄也看到了张静江一脸的大汗,已然消去了火气,摆了摆手问道:

    “这样慌张,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张静江犹豫了一下,警惕地看了看四周,随即附耳说道:

    “不敢瞒夫人,半小时前,突击营突然向全世界连续公开发表了数个严正声明和一个通牒,总裁可能就是为此事召见我等。”

    “你一个新闻管制方面的大员,叫你何干,莫非我国民政府也要发一个什么公告吗?”

    宋美龄的脸上忽然划过一阵莫名其妙的红晕,联想到刚刚听见的那声癫狂笑声,不觉也是一阵窃喜地抬脚就走。

    “走吧,我且随你一道去听听。”

    其实何止是一个重庆,在今晚的夜色中,几乎全世界都开始为之彻夜难眠。

    美国的罗斯福最后将目光落在了通电上的这样一行:

    ……“公元1940年4月18日,我突击营自即日起,为保护辖区及其租借地所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我工农业生产、商业贸易自由与渔业资源,现正式庄严向全世界宣布,海南岛及其附属海域,自即刻起为军事禁区。同时,禁区外缘100海里为我海、空军识别区,在禁区令解除前,任何国家和地区(除我国民外)未经许可或者提前申报核准擅自进入,我都将其视为一种不宣而战的行为,将予以坚决、彻底和无情的歼灭。”

    而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却把自己的那双褐色的瞳孔,缩小在了这样一行注解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