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空降抗日突击营 >

第271章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271章

小说: 空降抗日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席,按巡航速度计算,它是音速的一倍半。”

    哦,老毛迷茫地扭头看看孟遥,表情不觉间更加困惑了:“我还是没听懂呀小孟将军,不如你打个比方说吧。”

    嗨,孟遥醒悟过来,使劲拍拍自己脑袋:

    “对不起主席,我们就以从延安出发计算,一个人步行到南京,估计一个月都不止,骑马至少得半个月,坐车可能是当前最快的出行方式,但也还是需要一天多的时间。那么现在我们坐飞机呢,一个钟头多一点,我们就到了。”

    “明白了——”

    老毛听完,突然脸色黯淡地扭过头去,幽幽地咕哝了一句:

    “这就好比我们刚刚过去的长征,二万五千里,我们走哇,走哇,整整走了一年,那么多优秀的好男儿,那么多年轻的生命,都永远地留在了路上。假若我们也有了这么先进的装备,我们的长征,以及我们的许许多多的大小战役,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看到老毛忽然陷入到一阵阵的忧伤中,作为陪同和警卫的陈赓赶紧劝慰道:“主席,事情都已过去,而且重要的是我们毕竟胜利地走了过来。再说,这两样事情是没有可比性的。”

    “你不懂,陈赓,我们这位小孟将军,做的这件事情,可真是应了中山先生那句话,天下为公啊。而且,他也是用心良苦。”

    老毛说着,一面出手制止陈赓再插话,一面颇有深意地重新端详着孟遥:

    “孟遥,我是二话没说就上了你的贼船,哈哈,就怕我们的那位蒋先生,就没有我这样好说话啰。你且给我先说说看,你有多大把握请动那位蒋先生呢?”

    孟遥微微一下:“主席,对你我是直言不讳,对他嘛,我则要耍一点小阴谋,请不动我可以骗得动,嘻嘻,我有很多东西他都喜欢。”

    老毛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君子晓之以义,小人晓之以利。呵呵,不过孟遥哇,我可不是你想象的君子呐。我们的那位蒋先生,恐怕也不是什么小人哟。”

    孟遥马上揉着鼻子也笑道:“主席,这可都是你说的,我可什么都没讲。”

    “罢了,罢了,不谈这些夹缠不清的官司啰——”

    老毛豪爽地一挥手,俯身向舷窗望去。

    “怎么样,我猜时间也有一个钟头啰,我们是不是已经到了人家蒋先生的地盘上?但有一点我是敢肯定的,那就是我做了人家最不欢迎的不速之客呐。”

    孟遥也欠身看了看外面,同时已经感觉到机身正在下沉,于是肯定地点头道:“是的主席,现在就是南京的上空了。”

    老毛急忙扭回头,盯着孟遥就道:

    “孟遥,我们坐的这架飞机不是战斗机对吧,可你又信誓旦旦地向我们说可以保证我的百分百安全。现在,你是不是应该让你的空中影子卫士露个面,也好让我解解馋,看看真正的见首不见尾的神龙了吧?”

    陈赓一听,当即也是一脸兴奋地帮腔道:

    “是呀孟教长,听说多次蹂躏小日本和美国佬这些列强的就是它了,可就算是我到现在也只闻其声不见真容。孟教长,看在我多年在黄埔很老实的听你讲课的份上,让我就见一次那个传说中的神龙吧?”

    “你总是什么事情都知道,都这么多年还念念不忘——”

    孟遥说着,伸手在驾驶舱壁上敲了敲。张泽雄诧异地探出头,一看孟遥给他做的手势,马上又会意地缩回了头去。

    不一会儿,舷窗外忽然银光一闪。

    孟遥连忙示意着老毛:“主席,快看,在我手指的方向,看见了吗?那就是我们一路上的保护神,有了它,我才敢立军令状,呵呵。”

    老毛早已将整个眼睛都贴在了舷窗上,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不过,看了许久,老毛似乎很不过瘾,头也不回地地嘟囔了起来:“孟遥,孟遥哇,你能不能让它再靠近一些,我想好好看看它。”

    没办法呀,伟人的好奇心总是比普通人要来的多得多,也是要猛烈得多呀。

    不过,这看无论多少次,那也只能算作是惊鸿一瞥而已。即使歼20以最低速度划过舷窗,单凭肉眼绝难真正去一睹真容的。

    很快,老毛便看得兴致索然,揉着酸胀的眼睛自嘲地坐回到了座椅上。

    而这时,南京机场也近在眼前了。

    “主席,我现在就去见蒋先生。这段时间可能需要两个钟头,就只有委屈您权且在飞机上继续坐一坐了。而且不好意思的是,您最好不要试图下飞机。您知道,您的形象,实在是太有名了。”

    伊尔还在跑道滑跑,孟遥便站起身,十分歉意地一面说着,一面开始穿军装,扎武装带。呵呵,别看老蒋喜欢自己随便,可对别人,他却要求的十分严格。如果是将军,见他必须军容严整。

    “去吧,去吧,我知道,我这张脸是不能出现在南京这个地方的——”

    老毛无可奈何地摇着头,起身做了几个展臂深呼吸的动作,最后居然还突然诙谐地冲孟遥眨眨眼睛道:

    “可惜的很呐,我的小孟将军,他蒋某人的首都近在咫尺,我因为姓毛,所以就不能下去四处走走、看看,你说我是不是世界上最冇得自由的一个中国人呢?”

    早得到消息的老蒋,对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孟遥虽然心生疑惑,但还是很高兴地放下了手中的事情,一边静静等着客人的到来,一边在心底暗自揣测着客人突然造访的目的。

    不速之客,其实无论有多少种,但归根结底都不会跑出这两种形式:要么是来做讨债的,要么是来扮演施舍者。

    现在,他都已抖擞精神,拿出了全副身心开始了抗日战争的总布局,虽然多少有些被逼上梁山的味道,但威望却前所未有地一天天高涨起来,就连一向桀骜不驯的延安都事事摆出一副俯首称臣的样子,哈哈,这却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的大好事、大喜事。

    既然如此,如今无论是在民众的呼声,还是在人民的拥戴中,都是一天天如日中天的他,面对本来就一直是希望他挑起抗日重担的孟遥,那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说不定,这次突然造访的孟遥,也许又是来给他送东西也未可知啊。

    想着,想着,老蒋忽然有些坐不住了,探身抓起电话就问了起来:

    “侍从室吗,马上去给我问问,孟将军走到哪儿了?”

    “报告委员长,孟将军的车队已经到了总统府主街道,应该不用五分钟,委员长您就能看见他了。”

    “哦,他的速度还真是惊人呀。”

    老蒋嘴角牵动了一下,啪地一声扣掉电话,起身背着手围着他的桌子转了两圈,随即高声冲门外喊了一声:

    “告诉戴雨农,命他马上带代我去门口迎一下孟将军。”

    却说孟遥还未等车停稳,车窗外就笑眯眯地出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笑面虎似的对着他又是招手,又是点头致意。

    “雨农兄,又劳你亲自迎接,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孟遥一面远远打着招呼,一面低头钻出车来,顺手又从车座上抄起一样东西,将它直接塞到了戴笠的怀中:

    “喏,便携式电台,早就答应过你的,今天终于研制成功了。马上就要打小鬼子了,正好用上。呵呵,以后不许再一见我就嚷嚷了,我可算交差了。”

    戴笠大喜过望,紧紧搂着电台,突然感觉连路都不会走了。

    “孟老弟,这个东西,你不是说可能要到今年底才能研制成功吗,怎么突然就让你鼓捣了出来呢?他**的,这下好了,我底下那些混蛋,再也没有任何理由跟我叫苦了。谢谢,谢谢啊。”

    孟遥撇撇嘴,随即撩开大腿就走了起来。

    “得了,给你也是打鬼子用的,谢字就免了吧。不过,今天你可以回家自己偷着乐去喽,呵呵。”

    “我乐什么呀,孟老弟,你别走这么快呀——”

    戴笠很想将怀里的东西让给他的手下去抱,但转念一想,马上又改变了主意,笨拙地抱着电台就在孟遥屁股后面一面追着,一面大呼小叫道:

    “孟老弟,你等等我呀。到底准备给我多少台套,你还没跟我说哩……”百度搜索泡书吧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

第四卷 抗日烽火 第414章、老蒋拒见老毛(下)

    当一队戒备森严的车队浩浩荡荡驶入机场,一直半信半疑地困在伊尔上不停吸烟的老毛,终于彻底掐灭了他手中的烟头,不再焦躁地在机舱内踱步,而是改以震惊的表情陷入到他的沉思当中。

    离孟遥说的两个钟头时限,这才刚刚过去多长时间呀。老蒋,竟然这么“听话”地就来了。

    陈赓同样也很震惊,但他又不能不说话了。

    “主席,为了不使孟遥的计划当场流产,我们还是赶快回避吧。我看就凭蒋某人那兴冲冲而来的劲头,要不了两分钟他就该上来了。”

    老毛无声地点点头,目光复杂地最后扫了一眼一头钻出车厢的老蒋,默默转身进了隔间。

    伊尔巨大的肚皮,如今已被一分为二。两个互相通联而又绝对可以互为独立的临时隔层,被孟遥弄得既豪华又舒适,而且还有好几种娱乐设施,足以保证两大领袖的旅途不至于太过枯燥。

    一架飞机,居然同时装下了同时代一对最重量级的两大巨头,安全问题自然也就成为孟遥心中的头等大事。

    除了安全,孟遥当然还有一些小小的自得。

    两大巨头相聚在一架飞机上,不说绝无仅有,那也必将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历史大事件。呵呵,这样的机缘,这样的盛会,这样的高端,以后的岁月恐怕很难再现了。

    老毛毕竟是老毛,身子刚一踏进属于他的空间,思绪马上就从老蒋身上转移了开来,一双深邃的目光复又紧紧地盯在了天上。

    如果说撇开谋略的高下之分,领袖才能的综合考量,拿得起放得下,无疑是老毛一直高过老蒋一头的制胜法宝。尤其是在两人多次事关全局的长期军事斗争中,关于这点历史说明的尤为明显。

    所以,很自然的,歼20战机再次成为老毛关注的焦点。

    因为他一直都在暗中留意,却始终没有发现那道曾在天上、在他的视野中一闪而过的银光,并未跟着降落到地面上来。

    那么,它肯定还在天上像鹰一样盘旋着。

    从站稳脚跟的那一刻起,由于突击营横空出世般的存在,拥有一支哪怕是最弱小的空军部队,便开始像一个总也睡不醒的美梦那样始终萦绕、盘亘在老毛的心间。

    重要的是,这并非完全是痴人说梦。

    因为,假若他在一个最适当的时间、最合适的机会,以最恰当的方式,向突击营提出援建的请求,不是没有一点可能性的。

    甚至,在他的心中,第一个红色空军司令员的人选,他都已经有了一人。

    而这支红色空军的部队来源,就是他一直还捂在手中迟迟没有公布其去向的红三军团。三大主力师有了115师这样的头等陆战王牌足矣,现在是时候要考虑红色的军队,不能再是从前的那种仅有陆军一统天下的单一局面的时候了。

    而这一战略性的跳跃思维的凸显和转变,其源头自然是少不了突击营这些年以其瞠目结舌的军事战斗表演,而带给红军的心理冲击和震动。

    没有人相信,在老毛看似平静如大海般辽阔的心中,其实早已如海底暗流般汹涌澎湃地自问过多少次,也痛苦地自我演练过无数遍同一个场景。那就是倘若以后红色军队一旦遭遇到与突击营同等量级的对抗,红军有取胜的把握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才是老毛最痛苦、也最难接受的一点。他的军队,放进全世界的武装之中,的确是太弱小太弱小。可怕的是,弱小并不是最让人痛苦的起点,而是他至今还找不到自己如何才能让红军从弱小到强大的那个终点。

    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答应孟遥出行的唯一目的吧。

    “陈赓,你注意到孟遥哪里有什么不对吗?我记得李德跟我说过,当今最好的战斗机,能在天上停留的时间,绝不会超过五小时。你看看你的手表,从延安出发到现在,已经几个钟头?”

    陈赓低头瞅瞅手表,若有所思地答道:“已经快四个钟头了,主席。”

    “那么再算上还要飞往海南岛的时间呢,你再想想。”

    老毛说着,终于上下其手,开始在他的四个衣兜里到处摸着他已经很长时间都忘记了的纸烟。

    “主席,斯大林同志不是已经答应给我们派一个包括空军、装甲兵在内的联合顾问团吗,而且我们为之配套的红军大学的好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