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七零末 >

第5章

重生七零末-第5章

小说: 重生七零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她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这会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是用煤球来取暖,夏天可以凑活些,拣点柴火来度日,冬天就不行了。
  家家户户这会有炕,炕前面就有灶台,冬天生了煤球,屋子里保暖,也能做饭炒菜,唐家也不例外,这会得买煤球去。
  可是这煤球不是想买就能买,这得专门去产煤的煤矿才行,来回三百多里,而且还得赶着牲口带着筐子才能去,一筐子装一百来斤,这一大家子最起码得四五百斤采够一冬天的用度。
  家家户户都是这时候开始储煤的,毕竟再过些日子就是秋天了,庄稼人秋天最忙。
  而且,这一年的口粮只能靠着那几天挣公分得来,要是让人去拉煤,一来一去最少耽搁十来天,唐家现在唐富贵腿折了,糖桂花闹着要死,李翠霞得照顾这俩。
  无论这唐家再出去谁,家里都得少一个劳力。
  一下子折损三劳力,冬天一家子得喝西北风!
  想来想去,唯一合适的人选就是唐晚了。
  唐晚心里松了口气,面上却露出不情愿,这样一来,就算是她不愿意,都由不得她了。
  临走前派了二哥跟着她,借了生产队一头驴子,这会煤球虽然允许买卖,可是也有数量供应,一次性购进500块至于得用两个煤本,十斤煤能弄出十二块煤球来,到时候再弄回来,将这煤球砸碎,里面加点粘土用拓煤机一加工,五百斤的能做出七百斤来,到时候和大伯家分分。
  李翠霞偷摸摸从床垫下摸出一块粗布,一层又一层的打开,最后露出一个手帕,“背过身儿去!”唐晚撇撇嘴,她这才放心的用手指沾着唾沫数那些毛票。
  最后一副肉疼的给了她二十五块钱。
  “奶,我和二哥还得吃东西呢,这二十五只够买煤球的”唐晚可不傻,这会不是冬天,带点干粮能凑合吃十几天,夏天了,带点东西两天不嗖就是好的。
  只给买没煤球的钱,她和她二哥吃风啊。
  李翠霞骂骂咧咧,“着急个屁,这不还没给你吗!”
  肉疼的又从那些毛票里抽出两块钱,怕她还开口要,急慌慌道,“就这么多了,不要拉倒”
  这两块倒是意外之财,反正她也没真打算去三百里之外的地方买煤球,这二十七就当是启动资金,等挣钱了直接在城里给她买上煤球就行了。
  “钱给你了,粮票给你娘要去”
  给田招弟要粮票,她倒是没那么小气,大队也发地方粮票,只是他们不常进城,所以这粮票攒着也没啥大用。
  唐晚看了看,手里大概有面粉票、粗粮票,小米票和土豆票,虽跑的距离远点,还是在一个市里,不用换成全国粮票。
  收拾好衣裳,带好二哥,唐晚在唐桂花幸灾乐祸的眼神中赶走了驴车。
  直到真正出了唐家,出了村子,她才感受到了活着的滋味,没有污染,没有喧嚣的鸣笛声,豆家村被甩在身后,化成了一个黑点,热浪滚滚席面而来,她忍不住放声大笑。
  笑着笑着,眼泪就哭了出来。
  前世没亲人,跟个孤儿似得被舅舅养大,到大学后舅妈就让舅舅跟她脱离了关系,霸占了爸妈留下的意外险,她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谁知道竟然到了这样的一个年代!
  午后的羊肠小道,她像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把积压的泪水全都流了出来。
  看着唐晚哭得声嘶力竭,唐小军手忙脚乱,不知为啥她就哭了,想碰她不敢碰,最后竟然跟着她一起放声大哭!
  哭着哭着,唐晚就笑了。
  “我哭你凑啥热闹,听说过陪吃陪睡陪喝的,也没听说过陪哭的”她囊着鼻子用帕子给二哥擦着鼻涕。
  兄妹俩颠簸了五个钟头,这才到城里。
  她想做生意,镇上就太危险了,难免会被熟人遇到,城里就不一样了,村子没人来这活动的。
  到这已经是午后,两个人啃了早上烙的煎饼,眼瞅到了一家招待所外,闻着里面飘出来的肉味,唐小军走不动道了。
  唐晚也馋的不行。
  想到怀里揣着的钱和粮票,以及二哥直盯盯的眼神,她大手一挥,吃去!

  ☆、010粮站

  010粮站
  兄妹俩的打扮没引起重视,直到她敲着桌子,服务员才慢吞吞过来,“咱们这今个没热水了,想喝水只有茶水,一壶三分钱”
  把他们当成是要水的了。
  唐晚笑笑,“不要水,吃饭”这会招待所还没菜单,只有在黑板上用粉笔写的今日食谱,她随手指着上面的菜色,一碗素汤面,一盘肉炒饼丝,再来一个烧饼。
  服务员也没想到她是认字的,微一愣,回过神后,嘴角噙着笑,“姑娘,这素汤面可是要4两粮票、一毛四分钱,一个肉炒饼丝六两粮票,二毛五分钱,一个烧饼也得三两粮票,七分钱,可别赌气花的多了,回家得挨骂的”
  “这就不劳您费心了,先去准备吧”
  她掏出兜里的帕子打湿了凉水给二哥擦了擦手,又从背着的布袋里掏出水壶,洗了洗杯子,倒了水给二哥。
  唐小军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拘束的手脚都不会放,一直盯着自己脚尖,直到她递来水,这才咕咚咕咚喝完。
  原来是个傻的。
  众人收回打量的目光。
  给了钱,上饭的速度快了许多,唐小军看到素汤面上来,手就要抓碗,唐晚咳嗽一声,唐小军哆嗦一下收回了手,她于心不忍,拿了小碗挑出小半碗,随即拿了筷子把大碗塞到他手里,“慢点吃”
  她吃了小碗面又吃了两嘴饼丝就饱了,倒是唐小军吃了多半碗面,又吃了半盘子的炒饼,已经打嗝了,还想往嘴里塞。
  “不能吃了,再吃要闹肚子的”唐晚劝住了他,掏出铝盒,把剩下的一半放进去,又把烧饼放回了原处。
  看起来是个孩子模样,做事稳重的却像是个大人。
  吃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住宿问题了。
  在这呆最起码十来天,她带着二哥,不能露宿街头的。
  越是交通方便,生活便利,哪里的租金就越贵,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她赶着驴车带着唐小军到了一个城边的地方,约莫了一下这边到市里的距离,又估摸了一下大概的租金。
  最后打听出一家差不多的,男人当兵去了媳妇也跟着随军去了,家里就老两口,从面相上看倒是个老实的。
  那婆子听说要在这租上半个月,心思动了,反正这房间也是空着,倒不如租出去挣个零花钱。
  看他们俩一个是年纪轻的,一个是傻的,盘算了会,“时间越久越便宜,你们兄妹俩要是半个月的话,一天得一毛钱,我们不管吃的,要是想吃饭的话,另外加二毛钱”
  “不吃饭,只住你家,供我家的牲口吃草料,给你一块八,如果还用了你家什么东西,最后一起结账”
  “行!”她爽利,对方也爽快,拿了一块八块钱后,美滋滋的给两个人收拾屋子去了。
  这个房子一天一毛,真的是不便宜,可是,她不就图这院子大,这驴车也能进来吗?这要是驴车没了,她也活不成了。
  趁着她收拾房子的功夫,打听了粮店的位置,她得看看这粮价如何,才能决定做什么生意。
  市里到底是方便些,每几条大街或者胡同,就有一个指定的粮店,门脸不大,双开木门,木门颜色是浅灰或者是米黄色,极有时代特征,她到的粮店叫向阳粮店。
  刚进门,左面就是个柜台,里面坐着懒洋洋的服务员,对面就是一排半人高的方槽子,里面装着米、面、棒子面以及各类豆类杂粮,槽子边放着公平秤和铲米面用的簸箕。
  簸箕前面是白铁皮做好的大漏斗,自个带着米面口袋,到时候放在这漏斗下,按着斤两弄粮食。
  一一问过这粮食价格,再对比了一下她拿着的粮票,根本买不了多少粮食。
  “拿着购粮本没?”那售货员是个上了年纪的人,看着眼前两人光看不买也没着急,和蔼的询问着。
  唐晚摇头,她来的时候只带了半袋子的红薯,也不知道能不能交易。
  “婶子,我这粮票不够,您看,您这收不收红薯啊?我用红薯给您换粮票”
  “红薯?这会红薯还没熟,你哪里来的红薯?”那女人倒是没一口拒绝,倒是好奇她红薯的来源。
  唐晚示意她二哥关上门。
  “不瞒您说我这红薯是老家的哥哥送来的,冬天在地窖放着没舍得吃,这不,听人说在粮站一斤细粮可以换三斤红薯,所以想来试试”
  “嘘!”女人笑意一顿,急忙制止住了她,随即快速到门边,左右张望了一下没旁人,这才关上了半扇门。
  “这话你也敢乱说,不怕别人说你挖资本主义墙角”女人一副说教模样,不过,她有些迟疑,一斤细粮可以换三斤红薯,这个诱惑还是很大的。
  家里三个小子一个姑娘,俗话说的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她虽然再粮店上班,可是俩口子都挣不上一家子吃的,想到那红薯,她有点眼馋。
  唐晚一直没说话,静静等着她,她看出了女人心底的迟疑。
  “咱们都是有缘法的,别的话不多说,这红薯我要了,白面一斤换三斤红薯,往后你要是再换的话找我就成”
  “那行,我们那兜子红薯差不多有小三十斤重,我们去给您拿来”
  一共是三十五斤的红薯,女人给了她十一斤白面。
  唐晚就当不知道她占的那两斤便宜。
  路上怕二哥跑没了,她特意用绳子把二哥的手腕绑住自个的腰,看他有些不舒服的动了动手腕,唐晚满是愧疚。
  “二哥,忍忍,一会就到了。”
  看着虽然不舒服,缺依旧憨厚点头的二哥,唐晚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便是为了二哥,自己也得努力发家致富,至少让唯一对自己好的二哥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唐晚兄妹两个扛着粮食到了家,院子静悄悄的,只有牲口安静的咀嚼声。
  这两口子的院子布局大,他们住的后面就是一个破旧的杂货屋,平时两口子放些农具和杂物。
  她推开窗子就能看到那杂货间,在那杂货间外面,倒是还有一个偌大的铁锅,用黄泥盘好的大灶。

  ☆、011大锅菜

  011大锅菜
  这会还不流行结婚的时候去酒店吃,婚前头几天家里用黄泥和麦秸杆盘好的大灶,准备半米高、一米直径的铁锅用来炒大锅菜,婚礼头天请来手艺好的红白事的师傅掌勺,那滋味给金子都不换。
  看得出主人家的大锅已经有些年头没用,上面落了不少尘。
  她倒是想利用起这口大锅,可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营生,手里算上今个红薯换来的粮食,也才二十来斤的白面罢了。
  二哥的叫声把她从沉思中唤醒回来,他是饿了的,唐晚把中午没吃完的炒饼冲了点热水递过去,又从包里掏出中午没吃饭的烧饼给他,看他吃的痛快,自己却一口都没吃。
  第二天吃完饭唐晚也没做什么,带着二哥上街转悠去了。
  她在等,等一个赚钱的好时机。
  她从老两口嘴里打听出收购站在哪,城里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进来了,虽然大众都还过着本分日子,可有些人脑袋活泛的,会把家里养的鸡鸭鱼蛋之类的送到收购站,大家各取所得罢了。
  收购站旁边有个小胡同,她到那的时候,里面已经零散的有些人在交易了,她端坐在那,怀里揣着自个所有的身家。
  她猜测的不错,收购站是热闹的,可是,她想要些便宜的几乎是不要钱的东西,那几率是难上加难。
  “你看”唐小军从地上捡起来一小截粉条,在她眼前挥舞着,她脑海瞬间闪过一个念头,她顺着那粉条的痕迹望去,是从一个袋子上漏下来的。
  “等等”三两步跑到排子车前,吓的男人赶紧拉紧缰绳,看清楚对面是个姑娘后,男人语气不快,“这是干啥,别看你是城里人就能讹人,这么多眼睛看着呢,俺们可没错”
  唐晚往后看了看,发现女人警觉的眼神,她放缓了口气,“大哥嫂子别误会昂,我这可不是碰瓷,就是想问一下那袋子里装的是不是粉条?”
  他们这产红薯,红薯能出芡粉,有了芡粉自然也有粉条,她想着能弄些粉条回去也是好的。
  女人低头看了一眼,心想,怪不得能知道这袋子里是啥,原来是袋子漏了。
  “实话跟你说,这次俺们是受村民嘱托,这才来收购站的,正儿八经有大队的手续,我看你是打着这粉条的主意,透个底给你,这粉条路上压成碎末末的,卖相不好,你要是想要,意思意思就行”
  女人是个会过日子的,这些粉条碎成这样,回去也吃不上,倒不如换点别的带回去。
  “三斤换不换?”她伸出三个指头,女人看了一眼丈夫,咬牙,“换”
  “除了有粉条,还有别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