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器宗 >

第260章

大器宗-第260章

小说: 大器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定更加用心为大家奉上真诚jī彩之作。

    本书写到一百多万字,主角李晚,已经成为了名动天下的器道高手,但是就整个修真界格局而言,还没有步入元婴,还没有触及那个**之人真正高深莫测,与凡人之途区分的分水岭,更加雄伟瑰丽,更加玄奇,缥缈的世界,甚至连冰山一角都来及不展现,还只是露出些许端倪而已。

    但,相信不少的朋友也能够看得出来发展脉络了,草莽散修逐利,斯为下矣,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追求,而中层的宗门**,灵峰峰主们求名,求取上进,为的是**到更高的境界,元婴以上高人,考虑的是整体大局,气运流转,道统传承……

    主角正在进步,而且还会继续进步下去。

    希望各位朋友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途,不断进步,步步高升!

 第三百五十八章 重修器经(上)

    ()    庆典过后,李晚名也收了,利也收了,还收获不少往来修士的名帖,可谓是ū风得意。

    回到天工坊在铜山的驻地,李晚与萧清宁分坐左右,依旧还在谈论着刚才庆典上,妙宝散人和萧荣公提及的一些事情。

    妙宝散人是器道的老前辈,宗师高手,而萧荣公,是萧清宁的太公辈老祖宗,萧桓公的堂兄弟,他们谈及的事情,都是跟李晚今后修炼发展息息相关的。

    “现在可以开办道场了,五大宗门,都会承认这个道场,若遇到我门下弟子,偕同正宗弟子待遇,互有援护之责,而我也能够zì yó地在五大宗门内部挑选炼气境的外院弟子,无需报备,若是筑基境的内院弟子,则需递交通牒进行报备,提请核议……

    这些其实还无所谓,毕竟这些人若是心向法道,又有天赋,必定早已出头,若无天赋,转修器道,宗门也必定乐见其成,zì yó流通是没有问题的,我真正在意的,还是可以出资雇请内外两院弟子,与供养血刀门门下的历练弟子一般,获得各大宗门弟子的效力。”

    方今之世,仙道大昌,造成的后果就是炼气筑基境界修士泛滥,宗门大派固然可以一力供养,但若有其他的手段供养,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其中有一种特别的方式,就是在宗门内部发布悬赏任务,供给弟子历练。。

    这种执行宗门任务的历练方式,与专注个人修行的游历,有所区别,一般都是短期赚钱或者获得供养。

    萧清宁笑道:“正是,有了这一优待,就可以不愁人手了。”

    虽然这种联盟方式对双方有利,但也不是什么势力和家族都可以获得的,至少,以前的天工坊,合作对象都只限于玉蟾宫一家,乃是通过玉蟾宫萧家的关系获得,而类似云荡山、幽仙谷等势力,也各自与飞仙宫、清瑶宫结盟,获得他们的庇荫。

    另外就是,与一些类似血刀门,玉泉剑派之类的中小门派结盟,而且,名额往往还有限。

    “夫君如今一口气就跟五大宗门结盟,可以不限名额在其中zì yó择取,甚至招录外院弟子无需报备,这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势力,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据我所知,宗门内部的弟子,比较各方条件,也多半会选择我们,因为一应章程简明快捷,修炼之人无心琐事,自然比较喜欢。

    而五大宗门都给出了如此优待,其他依附于五大宗门的各大中小门派,甚至与他们无关的势力,自然也要跟随,基本上,可以说在整个天南都能吃得开了!”

    夫妻又谈及众前辈给予的其他东西,百箱宝材自不必说,都是些珍贵稀罕之物,平常绝难搜罗得到,名匾虽为虚名,也算一种荣耀,不是谁人都可以获得,但最让他们感到满意的,还是获赠了一座名为虎丘灵谷的次等福地。

    次等福地,这是介于普通野地和灵峰福地之间的灵蕴之所,李晚了解了那座虎丘灵谷的情况之后,才得知它的品级是次等极品,rì产十万灵气。

    rì产十万灵气,这是修真界中的一种说法,大概可视作灵矿rì产十万枚灵玉,但与灵矿出产灵玉不同的是,这些由地脉散溢的灵气无法储存,无法转用,只能用来滋养灵材,出产灵药、灵矿,或者作为修士直接吸纳食气的耗材而使用。

    驻留在这样的地方,修士便可以不用消耗灵玉来修炼了,大大降低供养成本。

    以它的灵气产量来计,足可以同时供养一千名筑基圆满修士,或者相当数量的不同修为修士,一年下来就是三百六十多万灵玉的价值。

    这种福地,灵气外溢不可避免,但却引导,集中,可以滋养附近土地,河流,出产不少低品级的宝物和灵物,这些宝材和灵物,甚至派遣凡人仆从都可以采集,成本也非常低廉。

    故此,福地绝不单只是节约成本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供养二字。

    “这座虎丘灵谷,就在琥山原以东的临出海口地带,离我们空明谷只有五千里左右的距离,以筑基修士的飞遁速度,三五个时辰也就到了,倒是非常方便。”萧清宁沉吟着,“依夫君之见,有没有必要搬迁到那里去?”

    居住在福地,无论如何也要比普通地方好,如空明谷,其实也有微薄之极的灵气出产,但就算发掘所有潜力,rì产灵气量也不高。

    越是微薄的灵气,越不容易利用,所以它连次等下品都论不上,就是个清幽一些的凡俗山谷。

    李晚也没有想过开发它,或许开发起来,耗费更甚,反而不值,于是利用一些简单聚灵法阵引导,方便栽花种草,倒也可以做到四时不谢。

    李晚想了想,道:“没有必要。”

    萧清宁奇道:“为什么?”

    李晚道:“搬来搬去,不过瞎折腾罢了,以后你结丹,说不定还有机会获赐灵峰,那才是真正的洞天福地,还有多余的灵气可以凝结灵矿,出高品级宝物!如果真要离开空明谷的话,就要到那样的地方去。”

    萧清宁闻言轻笑,她明白了,李晚的心很大,不甘于虎丘灵谷这样的小地方呢。

    谈了一会儿虎丘灵谷之事,萧清宁又道:“我过几天就要跟随太叔公回去祭祖,重归籍册了,然后还要正式拜入玉蟾宫,再进入本家福地,闭关参修。”

    李晚笑道:“你和姝儿,的确缺个可以修炼的福地,好在这次太叔公给了个机会,就带着混元龙虎丹,去萧家的灵峰闭关吧。

    不过,不要过急,我们还有的是机会!”

    他担心萧清宁过于执着,反致不利,因此言语宽慰了几句,又给她详细讲解自己结丹的经过。

    各人资质、天赋不同,但结丹的经验,多少可以借鉴一二,之前也讲过多次了。

    李晚甚至把《器宗大典》里面的纯阳真火传给了两女,以增加成功机会,当然,对此法诀的来历,他是只字未提,两女也只以为他是早年间奇遇获得。

    过了几rì后,两女与李晚告别,便就此前往玉蟾宫去了。

    她们此行,要在那里服丹修炼,直到结丹成功或者失败出来为止。

    对外人而言,借取修炼福地并非易事,就连萧氏本家弟子,也有僧多粥少之虞,但以李晚如今的条件,两女一去到就能排上,各自预订了修炼半年期限,实在是大大的优待。

    李晚送走两女后,身边就只剩下了随行的弥烟弥罗和诸弟子们,他把刑家兄弟和萧墨等人全部打发到乌宁,萧铁等人所在的铜山道场中,命他们观摩学习,自己则带着弥烟弥罗进入铜山洞天。

    按照李晚的说法,是到里面搜罗一下宝材,但无人知晓的是,他其实是兴起了寻找珍姬的念头。

    二十一年前,珍姬与他萍水相逢,一度ū风,但这些年过去,一直杳无音信,连是生是死都不得知晓。

    他倒也不强求,能够与之再续前缘,只盼打探一番,知道对方情况就好。

    不过当他来到巫江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也不知道珍姬是故意躲着自己不见,还是已经搬走,花了几rì时间,在原来遇到珍姬的河段上下巡查万里,都没有任何发现。

    “倘若这里有河珠一族的居所,应该不难发现,应该是搬走了。”

    李晚心中暗暗猜测。

    附近没有可供修炼的上好福地,甚至就连自己与珍姬相遇,都有可是在搬迁过程中偶遇,真正的露水缘分。

    李晚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也只得暂时作罢。

    众人也不知道他遇到了什么,只见得半个月后回来,似有失望之è,随意丢了一些普通宝材进宝库,就到铜山各峰拜访各方炼器名师。

    李晚暂时把多余的杂念摒除在脑外,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件事情,就是成立道场,广收门徒。

    不过此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除了选定场址,大兴土木,还要广而告之,设立章程……

    好在为这件事情,他也不是准备一天半天,早在中州的时候,就与萧清宁商量过了,早已经定下营建大略。

    这座道场,名称就叫李氏道场,建立的宗旨,自然是参研器道,培养人才。

    依旧是由玉蟾宫萧家出面,提请铜山同业联盟,在附近划出一座名为大石峰的普通山峰,连带附近别院,方圆几十里的地方给他。

    有了场地之后,李晚便托铜山盟找人对其进行建设。

    以玄门中人的手段,大概一年之内,便可以兴建起相当规模的楼宇群落,甚至造出整个城镇。

    这些供给往来进修的门人使用,是绝对不成问题了,而李晚预估的记名弟子数量是三千左右,整个道场,便按照能够同时容纳五千人的规格进行建造,如果实在不够,以后还可以慢慢扩充。

    这些人,若是学有所成,当能成为正式炼器师,而若学无所成,也可以进入到各大工坊,成为学徒、帮佣、杂役之流。

    李晚也可以利用这道场,在正式的炼器师当中,挑选外门弟子,又从正式弟子当中挑选内门弟子,及至真传弟子。

    李氏一门,可凭此从无到有,逐渐兴建起来。

 第三百五十九章 重修器经(中)

    自古道途漫漫,凡人能开悟修真者,万中无一,而能够在这条修真之路坚持走下,有所成就者,更是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多半是离开实际谈修炼,动辄嚷嚷逆天改命,修真求道,却不知何为天命,何为真道。

    李晚因一部《器宗大典》而得成道机缘,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其中固然有其气运所在,但也离不开自己谨守本心,进退有据。

    如今,终于到了真正让《器宗大典》重见天日的时候。

    李晚的构想,乃是与天下分享这《器宗大典》,为往圣继绝学!

    不过,绝不是简单的公开秘籍。

    他并没有那么高尚,更没有那么愚蠢。

    “一口气把《器宗大典》里面记载的所有秘法、法门传出,万万行不通,但正如以往传出《磨锋诀》,公布《金辰大要》,《火纹通义》,《素土精要》,《丽水通义》,《青萍通义》等等法门,因其只限于普通法器和人工炼制宝材的运用,不仅无害,反而还有利。

    接下来,就在《虚宝法印》适当删减,只取其道纹释义,作为器道的入门基础好了,这里并没有拓印秘法,也不涉及神通之道,外人见了,只会以为是器道启蒙的道纹辨析。”

    据传,中州灵宝宗有《器道真解》一部典籍,收录有万印书一篇,记载近万种法印,各法印,又是特意选取的经典,吃透这一部书,又有结丹修为,完全望成为准大师,甚至真正的大师。

    李晚此时考虑的,也是从这《器宗大典》当中,挑选出足够多的基础道纹。作为类似这万印书的,李氏一门道场典籍!

    “传道授业,讲究的是堂堂正正,在这基础部分,大可以无私奉献,广为流传,借此以增加对器道拥有高深了解,或者认识到器道威力的修士,整个器道的重要性,还有炼器师的地位。都会提高,此举善莫大焉,当能获得所有同道的支持,些许嫉妒小人窥伺,不足为虑!”

    李晚清楚地认识到,方今之世,仙道大昌,虽然依旧是大能修士主导一切,但炼气、筑基弟子。也已经拥有相当的数量,这些人对法宝的依赖会越来越重,甚至达到法宝比功法还重要的地步!

    当是时,正是器道大兴之际。

    而自己想要开宗立派。成就一支道统,就是要在这滔滔大势当中顺应潮流,最终占据一席之地。

    另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得到这《器宗大典》也有二十五年功夫了。对它的了解,不说了若指掌,至少在结丹修为之内。能够参悟的,也已经参悟得七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