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器宗 >

第1283章

大器宗-第1283章

小说: 大器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器宗的体制,是名衔分离,名是名位,一般为炼器师品阶或者实权职位,衔是头衔,一般都是特授的封号,这是一种荣誉。

    传功长老,一般都只有结丹以上修士,拥有名师名位者,才能获得,虽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至少也节约了梅良玉几十年奋斗。

    更重要的是,他拥有这个头衔,立刻就能领取除了五阶名师之外,额外的传功长老资粮,大大有利于今后修炼。

    其他人就只有羡慕嫉妒的份了。

    不过被众人众星拱月围着的梅良玉总算克制,并没有失态。

    他很快就压下兴奋,规规矩矩谢过宗师,又和身旁恭喜他的同窗相互称贺,表现非常得体。

    ……

    “此子的确不错,可当大用。”

    梅良玉不知道的是,在几十丈外,一处高楼上,一群人正冷眼看着这边的庭院,把刚才放榜唱名和后来转折全部看在眼里。

    这群人当中,为首的正是元鑫,陪侍在一旁的,有多位宗师,还有梅良玉的恩师黄冶子。

    黄冶子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就在不久之前,正常的放榜突然被元鑫大宗师中断,特意慢了一步宣布梅良玉的成绩。

    这是元鑫大宗师心血来潮,要试探这些新晋教谕一下。

    虽然黄冶子心中明白,成绩既定,就算梅良玉在这大起大落中表现失常,或激愤不满,或颓废丧气,都不会影响最后结果,但却有可能在大宗师心中失分。

    这失分,可是比落榜还要严重百倍。

    不过万幸,梅良玉面对这大起大落的刺激,表现不错,反而得到大宗师赏识。

    这句可当大用,可是当着在场众多宗师的面说出口的,将来升迁评选,择优重用,谁人敢唱反调?

    元鑫说完,就离开了这座阁楼,其他宗师高手,冶子大师,也陆续离去。

    “黄冶子,你可真是好命,捡了个好门生啊!”一名和黄曦有交情的冶子离去之前,摇头晃脑地说了一句,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黄曦心中哪有不得意的,嘿然一笑。抚须不语。

    宝界的安排很快就下来,教谕班首批学子,包括梅良玉三十三人,都被分配到了前往各个星辰洞天的大师道场,传功授法,教导域内修士炼炉使用法门。

    这些安排,竟然是按照各人在大统考中和平常表现所取得的成绩来划分的。

    “这次统考甲等六人,加上平常表现出众,以及上面有人,关系到位的。总共十二人,为正教谕职,负责教授各方名匠大匠,然后由这些名匠大匠学有所成,转教一二阶炼器师,剩余二十一人,却是副教谕职,负责教授各方工匠师匠之流……良玉,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龙首星。黄府中,黄曦带着新领使命,准备通过挪移法阵前往赴任的梅良玉回到了这里,让他在此暂歇一阵。安排前程。

    黄曦让他与自己门生故旧结交,临走之前,还在密室座谈,暗授机宜。

    “这……恐怕是今后晋升机会和升迁门路都大不相同吧?”梅良玉隐约领会了一些东西。

    “不错。成绩好坏,虽是一时高下,正副之分。看似也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极有可能决定了你们此生的未来,是鱼跃龙门,平步青云,还是庸碌无为,卑微一生,在这时候都已经决定。”黄曦直言不讳道。

    他能对梅良玉说这些,可见是真正把他当成了心腹。

    “说实话,以你资质,在众多新晋教谕当中,并不算什么,但正所谓,尘世如潮人如水,看清大势,选对方向,有的时候,比任何努力都还重要,除非你真是那种万年一遇的大能人,大气运者,才能逆天而行,独领。”

    黄曦的话有些打击梅良玉,不过梅良玉也知道,对方所言,真实不假。

    这些年他已经领教到,教谕班中,大把比自己聪明智慧的,意志坚定的,家世背景雄厚的。

    但这些人统统都没有胜出,反让自己得了大统考魁首。

    靠的就是审时度势,这四个字。

    “我和你说这些,并不是让你今后投机取巧,走什么捷径,而是要认清自己,务实勤勉,如今大宗师对你有所印象,各方评价也甚是嘉许,只要干出成绩来,不难得到提拔,而你身兼正教谕之职,传功长老头衔,本身又是五阶名师,足足可领三份资粮,平常授课之余,还有机会炼器营生,迟早能给自己攒下一份晋升大师,开设道场的基业来,也许百十年过后,还能有望冶子,宗师!”

    言尽于此,黄曦便送别了梅良玉,让他离开了。

    梅良玉心中惦记着黄曦的交代,踏上自己人生的征途。

    时间很快又再过去十年,梅良玉在任职的道场扎扎实实,教授炼炉相关用法,培养出了一批可堪为用的师者。

    这个时候,宝界又再诞生了十批类似他这样的教谕,分散派遣去各地。

    他凭着首批的资历,成了这些人的前辈,慢慢也积攒了一些人脉和声望。

    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他也顺利晋升结丹中期,并且积攒起修炼所需的宝材和资粮,甚至拥有了自己的部属和弟子。

    一方名师高手,就此冉冉而升。

    又再过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一批批蒙师,教谕诞生,炼炉推广,越来越兴旺,梅良玉因教化之功出众,屡次受到嘉奖,终于获封炼炉大师称号。

    这个时候,他本身造诣,都还不及炼制珍品宝器,并没有达到真正大师的要求。

    不过不要紧,九龙域既然敢推出这种荣誉封号,必定是有所考量,一来是表彰他这几十年间教化之功,二来也是判断,此人潜力十足,晋升大师不是问题。

    果不其然,在获得封号的十年内,梅良玉便成功利用身份便利,得到许多资粮和秘籍的帮助,顺利通过六阶大师考核,晋级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器道大师。

    此后,又是一个甲子过去,顺利晋级七阶冶子!

    这个时候,梅良玉才年仅一百四十岁,在同阶修士当中,简直堪称年轻。

    本来他是没有那么容易得到提名,更不容易晋升的,但因为教谕职位特殊,各种门生,学徒,都是名匠,大匠之流,有的时候,甚至一些名师,都要在他门下学习,方便掌握炼炉。

    域内高层对这一事的重视,是超乎寻常的,几十年来,大家都已经深刻了解,不敢松懈。

    结果几十年过去,门生故旧一大堆,竟然都是名师,大师之流,再不让他晋升上去,反而要有更多人尴尬了。

    这正应了一句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梅良玉一路顺风顺水,不能不说有自己努力,但更多却像是冥冥之中的运气在眷顾。

    这个时候梅良玉融炼炼炉为本命法宝,已经足有两个甲子之久,恰好这两个甲子,是九龙域内炼炉法宝爆发增长,推广力度最强的两个甲子。

    梅良玉本身是低阶修士,从低阶时候,一路晋升上来,竟是九龙域中少有的典型,不要说和其他同阶的冶子相比,就是一些宗师高手,也未必有他了解低阶修士掌握炼炉的细节。

    器道造诣上来了,终于也有机会著书立说,宝界于是抽调人手,协助他编撰一部相关的经典之作,名字就叫做《炼炉全解》!

    这是九龙域内第一部纲领性的炼炉法宝相关教材,也是汇集这百十二年推广经验和掌握内容的精华所在,这一部《炼炉全解》初稿出来之后,甚至得到了李晚的亲自关注。

    结果,梅良玉一如既往发挥出色,完成的很好,就连李晚看了,也赞不绝口。

    “甚好,本域有此人才,门下教化无忧了!”

    李晚自己是震古烁今的十阶炼器师,按道理,编撰这么一部教材,水平只会更高。

    但这种事情,也不能光靠自己造诣和经验空想,而是要结合实际,适应形势,在某些细节之处,未必就能胜过。

    无论李晚,还是元鑫,其实都是希望出现梅良玉这么一位人才,去做这种事情的,这也是凡人道器之途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以,李晚对这《炼炉全解》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只是略作批注,便发回去,让人刊印发行去了。

    这是李晚钦定的宗门典籍,至此,梅良玉也终于有了名扬九龙域,甚至传遍道氏门下,龙界等盟友势力的机会。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昭然若揭!

    梅良玉冉冉而升的百二十年间,九龙域正在大力推广炼炉,正需要这样一部著述,来完成对低阶修士的教化。

    毫无疑问,黄曦口中的尘世如潮,正是指炼炉兴起的大势。

    这是小人物的通天之路,但在李晚和元鑫看来,却只不过是升级器道根基的一个举动,百二十年,也不算太长。

    他们自上往下看去,见惯了兴衰成败,浮沉起伏。

    不知多少人,在这场鼎革之中得到炼炉,并且掌握,由此能力大涨,一路往上,平步青云。

    也不知多少人,在同样的事情当中失利,他们没能跟上炼炉大兴的潮流,正在受到极大冲击。

    炼炉对器道基础之物,宝材和部件的产量,品质,提升实在太大了,真要计算起来,几乎相当于凡人道器产能翻了几倍。

    这就使得,新形势下,能否掌握此物,成为了比本身器道造诣更加重要的事情,所有人踏入器道的第一步,都变成了得到和掌握此物。

    能够用好炼炉,就能快速上手,祭炼宝材和法宝部件,不论如何,胜任一阶工匠是足够了,至于此后晋升,再来回归到本身的造诣。

    “师尊,有确切统计,这一百年来,本域器道人口暴涨三倍,从一百亿增加到了三百亿!”

    “如今器道之风,不仅在玄门盛行,就连凡人国度,也享受到了此番鼎革的成果,尤其是各种楼船飞舟,雷元电核,灵智傀儡等物,与民生相关,更是大行其道。”

    “凡人民智开启,心向道途,又反过来促进器道人才的诞生。并且因为人手和力量充足,加大了对外域虚空的探索,不断改造荒星,挖掘过去我们视之为鸡肋的贫矿,广开矿源。”

    灵虚宫,观澜堂中,元鑫向李晚禀报着这百年来所执差事的进展。

    “三百亿,这应该还没有达到器道本身的极限吧,若是能够更进一步挖掘资粮潜力,达到千亿之数。也有可能,真正的限制,在于我们的资粮供给不够,恐怕没有那么多灵玉来维持新晋修士的生存。”李晚关注的重点,显然是以人为本。

    “不错,根据我们推算,域内万亿生灵,能够供养千亿器道人口,就已经是极限。”元鑫道。

    “那现在三百亿。还有提升的潜力。”李晚若有所思,“是时候考虑另外的手段了。”

    器道人口的提升,影响方方面面,并不是光看一个数目那么简单。

    须知各大星辰洞天。凡人子民,对于修士而言,其实是一个负担,因为他们在平常根本没有任何用处。不能帮修士生产资粮,对付敌人。

    就算是一些邪门歪道的功法,需要吸噬精血。精炼生魂,都不喜爱自己豢养那么麻烦。

    还是踏入修炼之途的修士,用处较大。

    不过无论哪一方势力,都不能随意舍弃凡人子民,因为凡人子民是麾下势力的根基,门人子弟,杂役学徒的来源。

    没有了凡人,修士势力就像是无根之木,必定枯萎,又像是无源之水,必定腐朽。

    但回归问题根结,不惜代价,把凡人提升成为修士,可否?

    答案是,根本不可能做到!

    任何一名修士,只要是修为境界晋升到了一定地步的,手中拥有的资粮,功法,都足以随意拔擢一名凡民踏入修炼之途,像李晚这样的,甚至能够保他晋升元婴,晋升道境。

    但,根骨天资,悟性潜能,这些极大影响了后续发展,揠苗助长,不仅无利可图,反而还会损害其他正常晋升修士的利益。

    从短期来看,这是亏本的勾当,从长远来看,更是祸患之根,混乱之源。

    所以,除非是极其亲密的关系,或因种种特别缘由,修士们都不会去随意改变这些治下凡民的命运,该是怎样,就是怎样。

    但炼炉法宝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它再次打破根骨天资对凡人子民的限制,使得学会操作炼炉,就能成为一阶工匠,一些人甚至能够晋升二阶师匠。

    如此一来,就能取代过去学徒体制,极大提升器道基础之物的出产,供养上层。

    但现在也有一大问题,摆在九龙域面前,即使这些新生的工匠,也是需要消耗灵玉的。

    炼制他们晋升所需的炼炉,是一方面,维持修为,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