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入地眼 >

第74章

入地眼-第74章

小说: 入地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儒在车站向我们告别,样子很惋惜说是廖凯和其他人不知所措,那青铜面具的来历也无从考证,他还是放不下,所以打算立刻去江西当年发现遗迹的地方重新考察,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和青铜面具有关的线索。
    叶知秋不放心温儒一个人去,说是陪他去江西,温儒摇头说不需要,看温儒的样子很急切,在神殿我就发现他似乎对九黎祖神极其在意和感兴趣。
    可惜他已经记不得神殿中发生的事,不过这反而是好事,像温儒这样居心叵测看不透的人,他知道的越少越好。
    叶知秋也不再勉强,送温儒上车的时候,温儒客气的对我们一一道谢,说是一路多亏我们照顾,也算是同舟共济,希望来日方长还有机会一起同行。
    最后温儒特别对将军感慨万千的说:“都说叶掌柜手下藏龙卧虎,这一次有幸见识果然非同凡响,咱们都是同行,以后还请多指教。”
    “不敢当,我就是一个盗墓的,上不了台面。”将军不骄不躁面无表情。“再说你是考古的,咱们之间还是少来往的好,免得脏了你名声。”
    “说笑了,我素来对盗墓并没有成见,盗墓虽是陋习,不过传承千年里面精髓又岂止考古能相提并论,如果能去其糟粕,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发扬光大。”温儒谈笑风生并不尬尴。“其他不说,就您那一手百步穿杨的枪法,那也是叹为观止的绝技,叶掌柜身边有您这样的帮手,难怪他这几十年能风生水起。”
    等温儒上车离开,将军点燃嘴角的烟,向旁边吐了一口唾沫,不屑一顾的瞟了一眼远处的车:“这人说话文绉绉的,他妈一点都不爽快,看着就烦。”
    “魏叔,您怎么能这样说温老,他可是礼贤下士真心在夸您,我可很少听温老这样夸过人。”叶知秋抿着嘴埋怨。
    “我就是盗墓的,谁要他温驼背夸,看他那皮笑肉不笑的德性,要早几年老子遇到这样的人,早刨坑给埋了。”将军一脸强横看我一眼。“好好教教丫头片子,别让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你和姓温的还是别走太近,他不是什么好人,到现在我都看不透……”
    我说到一半突然愣住,猛然看向温儒远去的车,震惊的张开嘴。
    “说啊,还有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出来啊。”叶知秋不依不饶的问。
    我甩开叶知秋的手,用力揉着头惊讶无比,来回不停走了好几圈,其他人估计以为我头又痛,叶知秋也不再骄横,轻声问我怎么了。
    “百步穿杨……百步穿杨……”我一直在嘴里反复念着刚才温儒说的这四个字,然后站到将军面前。“你以前有没有见过温儒?”
    “见过啊。”将军叼着烟点点头。“掌柜和温驼背一直有来往,有些事掌柜会交给我和温儒交涉。”
    “不是这个,是百步穿杨,你枪法的事,温儒有没有见过?”我摇头焦急的问。
    “枪法?”将军从嘴边取下烟,白了我一眼。“老子已经快十多年没摸过枪了,除了掌柜外,当铺里的赵阎和封承都不知道,何况是温驼背……你怎么问这个?”
    “我也不知道你会用枪,在到达神殿的路上,我们遭遇魔花螳螂的攻击,如果不是你一夫当关守住木桥,我们早就死在魔花螳螂手里。”我神情慌乱的和将军对视。“温儒说你百步穿杨,想必也是那个时候发现你百发百中的枪法。”
    “那又怎么样?”将军还是很茫然的问。“我以前当过绺子,会打枪很正常啊。”
    “不对!”宫爵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温儒不可能知道魏叔枪法入神的事!”
    我们遭遇魔花螳螂是在去神殿的路上,温儒和其他人一样,最后的记忆应该是沉船的时候,只有我还记得将军在木桥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本色,但温儒却不应该记得!
    他提到将军枪法时,看得出的确是心悦诚服,但他却记住了他不应该记住的事。
    唯一能解释的只有一个可能。
    “你……你是说温老和你一样,他拥有所有和神殿有关的完整记忆?!”叶知秋终于是反应过来,可看她神色还是不相信。“温老明明和我们一样,只记得最后沉船坠河,他既然还记得一切,为什么要瞒着我们?”
    “都说了知人知面不知心,也只有你还相信这条老狐狸。”宫爵眉头紧锁对叶知秋说。
    “老狐狸什么都记得,却装成和我们一样,他是不想让我们知道和神殿有关的事,可问题是,温儒为什么能保留这段记忆没有被清除?”田鸡说到这里看向我问。“我们六个人中,就你和温驼背什么都记得,是什么原因让你们两人不会受到影响?”
    我摇头无法回到这个问题,从发现温儒试图炸毁青木川地下祭坛开始,我就发现这个人扑朔迷离,去神殿的路上他能在三尸蛊的包围下安然无恙,在神殿被虫子攻击后也能安然无恙,到最后还能完整保存所有的记忆。
    这一切我都无法解释清楚,他赶往江西想必是因为在神殿,我们证实了祖神的存在,很明显温儒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了解九黎祖神,他之前一直研究苗疆历史,真正的目的应该也是在找寻祖神的秘密。
    事到如今温儒是第一个同时牵扯到月宫九龙舫和三眼麒麟的人,我不清楚温儒到底在追寻什么,但很显然月宫九龙舫和三眼麒麟之前应该是有某种关联的。
    

第110章 柳暗花明
    从大理回到成都后,叶知秋要赶回考古研究所,临走时我再三叮嘱她,关于九黎祖神以及神殿的事万万不能告诉任何人,而且在温儒面前也不能透露我们发现他秘密的事,叶知秋应该也知道轻重点头让我放下。
    叶知秋走后本打算先回家好好睡一觉,将军让我先把在云南发生的事告诉叶九卿,谁知刚到四方当铺,赵阎从柜台迎出来告诉我们,封承查到卢生后人的消息,现在已经赶往山西平遥的古陶镇,说要是我们回来尽快到古陶和他们汇合。
    一路舟车劳顿大家实在疲惫不堪,卢生这条线关系着青木川地下祭坛的线索,我让田鸡和宫爵先回去休息,古陶这一趟我自己去,他们都摇头说一路同行。
    “我还有要紧的事,古陶就不陪你们去了。”将军看看日历声音低沉。“那边有封承在我也不担心。”
    将军毕竟是老了,这一路颠簸估计体力实在跟不上,我让将军好好休息,处理完古陶的事我们尽快返回。
    山西平遥是著名的古城,自明洪武三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跟着叶九卿这些年走南闯北也去过不少地方,可这还是我第一次来山西。
    在古陶见到封承时已经是晚上,原本以为叶九卿会和他在一起,茶楼上我却只看见他一人,封承不苟言笑十几年都是一张苦瓜脸,他坐在靠窗的位置,见我们上去气定神闲要了一壶苦荞茶。
    “这么急让我们赶过来什么事?”我累的快散架,二话没说喝掉封承面前的茶,喝的急差点没在舌头上烫出泡。
    “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独品茶兼品士,如此好茶要品,而品字三口,意在细悟,你如此牛饮实在大煞风景。”封承摇头蹙眉。
    “两千!”我比起两个手指在封承面前。“您老一句话,我刚到成都马不停蹄就赶来这里,来回折腾两千公里,您给我说要品茶悟道,您也教了我十多年,您看我像是能悟道的人?”
    封承不说话,端起茶壶往我面前茶碗倒水:“你就和这茶杯一样,装满……”
    “别,您老打住,别和我说什么要先倒空才能装满的话,我懂,真懂,我现在肚子就是空的,您说啥我都能听进去。”我连忙摇手让封承停住,他就像八股文先生,成天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有辱斯文,亏我教你十载有余,简直对牛弹琴。”封承摇头叹气。
    “嘿嘿,你日子也不好过啊,我爹就这样,你现在能懂我在家有多难了吧。”田鸡幸灾乐祸笑我,估计是发现还当着封承的面,连忙改口。“您千万别介意,我是说您和我爹一样,孜孜不倦言传身教,是他不开窍。”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封承被田鸡气的无言以对。
    “好了。”我坐到封承身边,给他倒茶。“回头给您讲讲我在云南见遇到的事,保证让您开眼界,您先说正事,等闲了我陪你品茶成不。”
    “您要喜欢饮茶,我家岭南特产铁观音,日后回去定给您带两盒细品。”宫爵从我手里接过茶壶起身,双手端起,三起三落为封承的茶杯倒满七分。
    “凤凰三点头,看来是懂茶之人。”封承打量宫爵青眼有加。“岭南重茶道,古诗也有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一说,你这般茶艺定是心细如尘之人。”
    “我师傅喜茶,常说品饮功夫,茶道全在功夫二字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全凭日积月累参悟其道。”宫爵不骄不躁对答如流。“您是懂茶之人,在您面前晚辈班门弄斧还望指教。”
    “好!”封承笑颜逐开,很少见他如此高兴。“朝歌从小在当铺,习得一身匪气,虽然聪颖但却没用在学问上,油滑世故亦正亦邪,出去虽不至于吃亏,可性子乖张强横,终不是什么好事,身边有你在我就放心多了,你们两人倒是相得益彰,哈哈哈。”
    “那我呢……”田鸡一脸不服气。
    “得了,难得听见咱当铺的封师爷夸人。”我把茶杯推到田鸡面前苦笑。“还没看出来啊,你和我就是一丘之貉,宫爵可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咱就被自讨没趣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封承转头看我又变成苦瓜脸。“掌柜让你一人探寻月宫九龙舫,对你来说也是一次磨砺,玉不琢不成器,你朝歌是璞玉,怎么雕琢就看你自己,是传世珍品,还是无人问津的残品,就全凭你一心。”
    “成,您老教训的是,我一定按照您老的要求,不指望能与您相提并论,至少也不会丢您的面。”我嬉皮笑脸把茶杯端到封承面前。“两千公里……您老要不给说点正事。”
    封承白我一眼估计是见我油盐不进,也不想再对牛弹琴,封承告诉我们,在我们去云南这段时间,他一直派人在追查卢生后人的下落,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从当年负责接收教育的农户口中得知,和封承一起关在牛棚里的人叫曹华。
    曹华和封承在那段时间也算是同病相怜,曹华以为命不久矣便告诉封承自己是卢生的后人,并把他破译卢生组训,得知卢生在祖山藏有一样旷世奇宝的事告诉封承。
    在此之前曹华曾经找寻过,可一无所获想必也没再对其抱有希望,所以才当是闲聊告之封承。
    后来曹华被平反后返回原籍,封承当时对曹华所说完全没当真,全当是一句戏言,谁知道青木川地下祭坛被发现后,封承这才意识到曹华所说的事关系重大。
    “曹华现在人在什么地方?”我急切的问。
    “死了。”封承回答。
    “死了?!”田鸡一愣面面相觑看我们。“人都死了还怎么追查啊?”
    “知道曹华怎么死的吗?”封承问。
    “怎么死的?”宫爵一脸好奇。
    “被人活活打死的。”
    “您不是说曹华被平反了吗?”我吃惊的看着封承。“被打成黑五类都熬过来,平反了谁还敢打死他?”
    “曹华平反后居然去挖曹家祖坟,结果被族里人活活给打死。”
    “他去刨自己祖坟?!”我眉头一皱,很快抬起头反应过来。“曹华告诉过您,卢生把一样东西藏在祖山,想必就是他从青木川地下祭坛带走的东西,看起来曹华说的话并非是空穴来风,他是真相信在祖山有宝,所以才会去挖自己的祖坟。”
    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对祖坟的讲究完全不受地域限制,盗墓行当里有一句话。
    祖坟断,风水转,百代子孙翻大盘。
    就连靠死人财的盗墓贼也有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是祖坟的都不会动,刨人家祖坟比杀人还严重,有时候打架斗殴充其量杀几个人,若是断了人家祖坟,就如同断了一族的血脉。
    “曹华好歹也是学历史的,祖坟不能刨我们这些盗墓的都懂,他怎么就敢干出这样的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不是什么好鸟,自家祖坟都要刨。”田鸡不屑一顾。
    “那倒未必,为认识曹华的时间虽然不长,可他这个人专注和在意的是学术,多名利并不上心,而且坚持己见不肯妥协,不然当年也不会固执到被打成黑五类。”封承摇头语气肯定。“曹华谈吐不凡知书达理,绝对不是见财起意之人,他如此看重声望断不会为财去盗掘祖坟。”
    “这可不好说,打小您们教我的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您和曹华萍水相逢不过是一面之交而已,您怎么就能那么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