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入地眼 >

第524章

入地眼-第524章

小说: 入地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
    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
    叶知秋脱口而出,我来回走了几步,嘴里反复念叨这几句话,从字里行间很容易理解,在东边祭祀太阳,在西边祭祀月亮。
    “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我眉头皱起摇摇头问。“知秋,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叶知秋说古人祭日月是有很严格的规定,在礼记的祭义中,为普报上天诸神而以祭日月神为主,祭日神是在坛上,祭月神是在坑内,以此区别幽暗和光明,以此划分上下。
    祭日于东方,祭月于西方,以此区别内外,端正其位是说祭祀的时间也必须在日月交替的时候。
    “日月交替?”田鸡一脸迷惑。“日月交替的时间怎么好确定?”
    “不,这里所说的日月交替是一个概念,古人不可能计算是日月交替的周期,因此日月指的是阴阳交替。”叶知秋说。
    “阴阳交替……”我想了想有些启发。“一般来说午时就是阴阳交替的时候,所谓阴盛阳衰就是指的阴阳交替,莫非第一句话中的阴阳相巡指的是时间?”
    “也许指的是另外的意思。”宫爵在旁边说。
    “什么意思?”
    宫爵一直抬头望着享殿的屋顶,脸上渐渐绽放出微笑:“古人计时,一天十二个时辰,午时正好是阴阳交替,说明这个时辰刚好是分水岭,最中间的意思。”
    “中间!”薛心柔眼睛一亮,向后退了几步,声音惊喜大声说。“享殿的中间有突起的剑脊,站在大殿的正中看过去,中间剑脊正好指向启运山的一座山头!”
    叶九卿兴奋的拍了一下脑门:“对上了!就是这个意思,第一句话是在指引圣宫所在的位置,就是剑脊所指的那座山头。”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动身前往启运山,黄昏的时候到达山头,满山被白雪所覆盖,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群山,连绵峰峦层层重叠一望无际,其地理条件独特让山势奇雄,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被满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和中原的山脉有所不同,我们常见的山脉多以森林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构成了一幅风格独特的生动画卷。
    而这里山峦重叠翠,怪石嶙峋烟雾浩渺险要雄壮,如同粗矿奔放的满人透着不屈的刚毅。
    站在山头正好能俯瞰整座永陵,叶九卿对这里的风水赞口不绝,说永陵风水绝佳完全是因为启运山的山势,此地应是战神的地盘,虚拟升腾将才辈出。
    “启运山是永陵的陵山,风水当然得天独厚,相传这里可是悬龙龙脉。”图尔占边走边说。
    “龙脉?”田鸡回头看着图尔占问。“什么叫悬龙龙脉?”
    “我也听说过关于启运山的风水传闻。”白近笑了笑说。
    “白叔,您给我们讲讲吧,之前我对这些可是全然不信,如今接触这么多,感觉风水堪舆好神奇。”薛心柔问。
    “你就给他们说说吧,这爬上也挺累的,就当是消遣了。”白近对图尔占说。
    图尔占对白近言听计从点点头对我们说,相传,明嘉靖年间,有个叫邢建陵的风水先生,很得嘉靖皇帝的恩宠,一天夜里,他陪同嘉靖皇帝观看天象,发现紫禁城的东半天上有望不断的紫气滚滚而来,好像有一条飞龙在腾云驾雾。
    嘉靖皇帝看后问邢建陵缘由,邢建陵说这片云气预示着东北方向可能要出真龙天子了,因为东北方有藏龙的山脉,这样的山脉呈龙的形状,它不断地生长延伸,当龙头伸人河水,就象征着龙人龙潭,该龙就已生成。
    如果谁在这个山脉的龙穴之处占上坟地,他的后人就能当高官乃至坐上龙椅,嘉靖皇帝一听,担心大明江山易主,便急派邢建陵带上一班人马直奔东北破除龙脉,以免真龙天子出现。
    邢建陵一路上是使出浑身解数,凡是他认为有龙脉的山,就命手下将其龙头劈碎,在龙脖处挖道深沟,他们一共破了九十九条龙脉,因为启运山山势上行悬地三尺,是罕见的悬龙,邢建陵唯独算漏了这一条。
    “这不过是后人杜撰而已,此地并非是龙脉之地,不过邢建陵倒是有一点没有说错。”叶九卿淡淡一笑说。
    “什么没说错?”我问。
    “按山经所述的山脉走势,此地应是北出兑龙山脉和东奔华夏的震龙山脉的交尾之处,同时具备两条龙脉的血性和冲动。”叶九卿环顾四周谈笑风生说。“这里的每条山脉延绵不绝,一直深入浩瀚北面,气势磅礴风俗粗犷,一旦有真龙出,注定要完成惊天动地的伟业。”
    “叶叔,这里又不是龙脉,有这么好?”田鸡边走边问。
    “风水地相讲究天人合一,并非龙脉就一定是风水宝地,而且龙脉还有很多种,比如凶龙、危龙等,真正的龙脉可遇而不可求,但启运山到真是得天独厚,罕见的风水宝地。”
    “爸,给我们说说,这里风水有什么特别的?”
    “这里是金星吐唇,尽头龙结穴,来龙白虎枝桡与穴星,形成十二个金星相连,芙蓉大帐似如龙盘,白虎有力拦于河边,左水倒右,白虎下砂收尽源头水。”叶九卿口若悬河指着启运山起伏的山势说。“堂局开广山山来朝,似有万山汇聚之势,前方为朝山,是三旗并立格局为三台是凤形。”
    “叶哥,今儿真是服气了,这和凌老爷子说的如出一辙,他说启运山后有龙,前有凤,中间夹河,这是龙凤夹一杠,后辈必当皇上。”白近心悦诚服说。
    “龙凤夹一杠……”我停下脚步思索一会说。“碑文中第二句就是龙砂凤冠显圣宫,这句话中出现了龙砂凤冠,是风水地相中的术语,莫非是指圣宫的位置和风水有关?”
    “我也是这样想的,龙砂是指地势的土壤,而凤冠是说山势形态,我这一路都在留意,可至今也没瞧出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地方。”叶九卿点点头回答。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达山头顶端,叶九卿一言不发凝望四周,来回在四方勘查后,回到我们身边指着背阴的北面。
    “这里地势三面陡峭,唯独北面开阔利于修建,而且当时多尔衮到此时带着九鼎和玉棺,如此沉重之物不可能运往悬崖峭壁之上,因此圣宫所在一定在北面。”
    

第736章 龙砂凤冠
    山头北面虽地势平缓,但放眼望去一片银白,大雪覆盖的山体晃的人眼睛发胀,叶九卿蹲在地上,拂去积雪从地上拾起一捧泥土,在手中细细搓揉,然后随风扬起看了片刻。
    “圣宫既然和风水有关,关键就在龙砂之上,而土壤是龙砂的关键,好的龙砂其土必定细嫩,润而无余气,即润而不粘手,如切脂肪裁脆玉,并且具备金木水火土五色。”叶九卿说。
    “叶哥,那这里的土壤如何?”白近问。
    叶九卿拍拍手中的泥土,来回张望四周,一筹莫展回答:“那就差的远了,这里的土干如埋藏的粟,锄之成硬粒,散而不粘,好像含水分的细砂小石一样,如此的土质并非龙砂之地。”
    “那该怎么找这个龙砂凤冠的地方啊?”叶知秋问。
    叶九卿苦笑一声说:“我也就半斤八两,这找龙砂和探龙穴大同小异,所谓三年寻龙十年寻龙,哪儿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地相之术讲究相生相克,关于找寻龙砂还有专门的方法。”
    “叶叔,这找土还有什么方法啊?”田鸡问。
    “具体的我也不是太精通,只是接触听闻过,这里面涉及到太极晕。”
    “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过?”我看看叶九卿,淡淡一笑问。“我以为你会的东西全都教给我了。”
    “要教你总得我会才行,术业有专攻,这哪儿是我能钻研精通的。”叶九卿站起身无奈笑了笑说,寻找到龙砂的大体方位后,为了确认是否所属土壤是龙砂,古人会会以叫做太极晕现象最后定论。
    古代人寻找到龙砂被认为是部落或者国家的大事,所以会举行祭祀等仪式,祭祀者将一个叫做结印册的物质和土壤一起焚烧。
    结印册是一种竹木制作的卷轴,上面会加有结印,这并非是无稽之谈,具体的结印方法在一本被称为大唐阴阳书的古籍中有详细记载。
    被焚烧的结印册高温下会和被称作龙砂的土壤产生反应,形成的灰烬会出现似石非石,似土非土之土,搓之如粉,并且会出现一圈圈像树年轮的花纹古代人称作太极晕。
    “爸,你怎么越说越玄乎,该不会我们还要在这里烧纸吧?”
    “那倒不用,这里并非龙脉,此法不会有效果,而且对于结印册我完全不懂,这是地相之中的不传之秘,能掌握此法的人凤毛麟角,我想清太祖就更不懂了。”叶九卿笑着摇手。
    “叶叔,既然清太祖不懂这些,那第二句话中的龙砂凤冠又是什么意思?”薛心柔问。
    “从盛京皇宫的选址不难看出,清太祖当时身边一定有堪舆高人指点,此地虽不是龙脉,但圣宫的位置势必和风水地相有关。”叶九卿摸了一把下巴。“可惜如今山头被积雪覆盖,难以查看地形。”
    “算了,与其在这里没有头绪浪费时间,还不如老老实实找。”我从包里拿出探铲对其他人说。“如果圣宫就在这里,肯定会留下挖掘过的痕迹,大家分开打探洞,应该会有收获。”
    我们在北面逐一对任何有可能的地方进行了探查,但结果却让我们不知所措,探铲根本打不下去,山头的土层下面全是密布的石块。
    “这样的地形根本不适合修建任何建筑啊。”薛心柔说。
    “那也未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修建完成后,为了防止有人对这里进行探查,故意把石块分布在土层下面。”叶九卿经验老道说。“在行当里这叫反石土,也是最棘手的一种防盗方式。”
    “爸,既然这样的方式防盗效果如此之好,为什么中原的陵墓鲜有看见用这样的办法呢?”
    “中原讲究入土为安,死后都是用封土填埋,谁愿意死后身上还压着乱石,不过满人应该没有这种忌讳。”我在旁边解释。
    田鸡气喘吁吁拂去身后一块山石上的积雪,瘫软的坐到上面去,样子有些疲倦:“马上就要天黑了,看样子这一时半会估计是找不到,现在该怎么办?”
    “这里冬夜气温很低,留在山头我担心你们身体受不了,不如先回去再从长计议。”白近说。
    “多尔衮来回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是说他在这里很快就找到了圣宫,多尔衮又不懂风水地相,他都能找到,为什么我们反而没有眉目呢?”我喃喃自语。
    “瞎猫撞到死耗子,指不定他比我们运气好。”田鸡无精打采说。“说真的,我冷的实在不行……”
    “别动!”我抬手打断田鸡,目不转睛看着他,回头对叶九卿说。“你看他坐的那块石头像什么?”
    叶九卿走到我身边看了半天,让田鸡把他身下的石头积雪清理干净,然后推到一边,之前被积雪覆盖看的不是很清楚:“我怎么瞧着像一只鸡啊?”
    那石头上黑下白,越往后石头上分布五彩斑斓的石纹,叶九卿说的没错,看上去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鸡,从姿态和样子看还是一只白腹锦鸡。
    “锦鸡?”叶九卿眉头一皱,像是想到什么,连忙四处张望,目光最后停在田鸡对面的一块盘石,招呼我们帮忙清理干净上面的积雪。
    然后叶九卿向后退了几步,一言不发凝视半天,我站到他身边,叶九卿问我那石头像什么,我看了良久感觉像一条游弋的蛇。
    “蛇和锦鸡……”叶九卿摸着下巴来回走了几步。“难不成是我想的太多,龙砂凤冠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奥。”
    “你想到什么?”我问。
    “所谓龙砂,远看则有,近看则无,侧看则露,正看模糊。皆善状太极之微妙也。”叶九卿一脸认真对我们说,这是观龙砂的要领,大意就是看神而不是看形,就如同这两块石头,若是近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像如今这样远往,看其神却能看出蛇和锦鸡的模样。
    “叶叔,这两块石头像蛇和锦鸡,但和我们要找的圣宫有什么关联啊?”薛心柔问。
    “线索中第二句话是龙砂凤冠显圣宫,字面上的意思显而易见,找到龙砂凤冠之地,便是圣宫的所在,而这里的盘蛇如龙行起伏曲曲如活,而大蛇化龙。”叶九卿指着左边的石头说。“寓意龙砂。”
    “锦鸡五彩斑斓,而且头有羽冠犹如凤凰。”我顿时恍然大悟。“这两块石头左右相对,中心出脉,负阴抱阳正是龙砂凤冠!”
    叶九卿也点点头,我们连忙清理出两块石头中间的积雪,没挖掘多久探铲就触碰到石板,而且和之前不一样,并非是零碎的石块,而是一整块完整的封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