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入地眼 >

第434章

入地眼-第434章

小说: 入地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说是朱七把虢国古墓群拱手相让,还不如说是朱七假手于人,让考古队接手古墓群总比让圈里同行挖掘要保险,毕竟所有出土的文物他都能知晓和掌握。
    “就算还有不能掌握的,这身边不是还有一个不知不觉被拖下水的内应嘛。”我淡淡一笑看向朱七,然后指着田婉清。“七爷,您这招可真是高明啊,一箭三雕,一来成全了应叔,二来通过田姨您可以掌握所有出土文物的情况,三来您也没有违背自己誓言,指头连土都没有碰,事情就有人帮你办的妥妥当当。”
    “七叔,您老居然还算计到我身上来了。”田婉清张嘴看向朱七。
    “我说什么来着,叶九卿的眼睛毒,这调教出来的人也就更毒了,我这点小心思,估计你都没瞧出来吧。”朱七抽了一口烟瞟向应悔元。
    “敢情您老这不是成人之美,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应悔元也反应过来。
    “无伤大雅,一箭三雕这话多难听,这应该叫各取所需皆大欢喜才对,我没有违背誓言把事给办了,悔元一掷千金抱得美人归,婉清一鸣惊人名垂青史。”朱七吐了一口烟雾。“看,是不是皆大欢喜。”
    应悔元和田婉清相视无奈的苦笑,我也在笑,不过笑的远比其他人要深邃,踏破铁鞋无觅处,没想到居然自己送上门来,这下所有的神器都齐了。
    黄金罗盘和太古权杖的晶石在我手里,随侯珠和权杖柄在117局,管他什么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神秘部门,我早晚都会找到117局拿回属于我的东西,鸿蒙珠在卓明风的后院埋着,如今就只剩下涅槃轮和神域图。
    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彭家先祖应该是发现了同伴的下落和留下的线索,也就是说倘若找到龙脊之地彭家先祖的陵墓,不但能得到涅槃轮,很有可能还会找到神域图的下落。
    “七爷,您不是说朱家先祖留下的藏宝图应该有三份,您手里一份,被人拿走了一份,那另一份呢?”叶知秋问。
    “这个就不得而知,我追查了一辈子,也就查到其中一份或许落在虢国国君之手,只有最后一份,先祖遗训中并没有提及下落。”
    “遗训?七爷,这遗训的内容是什么?”田鸡问。
    朱七不慌不忙对我们说,朱家先祖曾协助大禹治水,居功至伟功不可没,后来被封为王室,先祖在离世之前,大禹为感激治水之宫,为朱家先祖修建青铜宫殿的陵墓。
    而先祖把藏宝图交给后人,并告之藏宝图中有能问鼎天下的宝物,找到便能得到整个天下,然后先祖只身一人前往青铜宫陵墓,没有人知道这处陵墓的所在。
    因此后人推测那能让朱家后人问鼎天下的宝物应该就藏匿于青铜宫殿之中,所以朱家后人世代盗墓,但并非小打小闹,专门探寻春秋战国时期之前的大墓,就是想要找到传闻中的宝物。
    “后来我反复推测,到底什么宝物能有问鼎天下的能力,思前想后才意识到,先祖是在暗示九州鼎。”
    “七爷,您是怎么推测出来的?”我漫不经心问。
    “先祖协助大禹治水居功至伟,而大禹治水采取的是疏通,这就必须有全盘的九州地形图才能做到,因此我猜测先祖应该是掌握了九州全貌的地图,无独有偶,大禹后来铸造九州鼎,上面铭刻的便是九州名山大川等地形地貌,而九州鼎在随后便销声敛迹。”朱七心平气和回答。“这些线索串联起来,先祖所说的问鼎天下宝物,八九不离十指的就是九州鼎。”
    朱七看似邋遢固执,可心思缜密滴水不漏,想到这里我重复之前问过的话:“七爷,山村岭的虢国古墓群,您是最先发现的人,后来考古队接手挖掘,所有出土的文物想必您知道的一清二楚,这都几十年了,您也没有过问这里的事,可见考古对在山村岭的发现对您并无作用,那又是什么原因让您突然到这儿来呢?”
    “七叔隐居在白鹿原,收山之前特意交代我一件事,倘若玉猪龙重现的话,我务必要第一时间告之他。”应悔元在旁边解释。
    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应悔元应该早就知道朱七在找的是什么,他看到我拿出的玉猪龙后一定很吃惊,难怪他会让我们先到这里,说自己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办,原来是去通知朱七。
    “那枚玉猪龙我可否一看。”朱七取下嘴角的烟杆。
    “当然可以。”我笑的很轻松,估计朱七都没想到,我才是真正借花献佛的那个人。
    我把玉猪龙递到朱七手中,他放下烟杆,原本浑浊的眼睛顿时变的年轻和犀利,来回端详了良久:“是的,就是这个,和先祖留下的如出一辙,看来九龙程瑞尊真的存在,也不枉我耗费了一辈子时间在上面。”
    “七爷,您老可以关于九龙程瑞尊的线索?”田鸡连忙问。
    “线索?你们不是拿着垂棘之壁去博物馆了吗,按理说应该已经看到九龙程瑞尊了啊。”应悔元一脸诧异。
    田婉清把垂棘之壁拿出来,失望的摇头:“当年被我发现的九龙程瑞尊被朝歌发现是仿制的赝品。”
    “赝品?!”应悔元更是迷惑,好半天没反应过来。“不对啊,以你的本事,真假应该可以分辨,即便你打眼,那东西被研究了几十年,是真是假考古队里的人总该能鉴定出来才对。”
    “爸,真假有很多种,作为西周的古器来说,收藏在博物馆中的九龙程瑞尊是真的,但是并非是我们要找的东西,那不过是虢国一个大夫仿制的。”田鸡解释。
    “既然博物馆中收藏的是赝品,那真正的九龙程瑞尊又在什么地方?”应悔元疑惑不解追问。
    “在虢国国君的墓里。”朱七不假思索回答。
    我一直在留意朱七的反应,他听到博物馆中的九龙程瑞尊是赝品时,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似乎早就知道这个结果。
    “七叔,我突然想起来,您既然一辈子都在找玉猪龙的下落,九龙程瑞尊出土的时候,我还专门告诉过您,可您从来都没有向我打听过九龙程瑞尊的事。”应悔元眉头一皱,都说了,这行当里就没有傻子,估计应悔元也觉察到不对劲。“难不成您老早就知道那玩意是假的?”
    “竹书纪年上记载的很清楚,九龙程瑞尊原本属于戎狄之物,推测起来应该是红山文化居民的后裔,这器物据说有长生不死的秘密,第一个得到此物的便是虢国国君,从此以后虢国开始国力衰败举国上下迷信鬼神妄想食玉成仙,这一切应该都和那尊青铜器有关。”
    朱七心平气和回答,长生不死一直是人梦寐以求的事,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是想要得到永生,而且长生这东西没人希望和别人分享,虢国上下迷信成风,应该是受到君王影响,这么重要的器物虢国国君即便是死也不会流传后世的。
    “所以九龙程瑞尊的下落只有可能在国君的陵墓之中,再说,大夫古墓中的九龙程瑞尊上,那处画蛇添足的铭文,就足以证明那玩意是赝品。”朱七看着手里的玉猪龙侃侃而谈。
    “九龙程瑞尊上的铭文?!”田婉清突然一愣。“七叔,您老是怎么知道器物上有铭文的?”
    “田姨,您不是在大夫墓室中发现了盗洞嘛,而且还有人进入时留下的脚印,七爷把话都说到这份上,您怎么还想不明白。”宫爵聪慧的淡淡一笑。“七爷就是当年比您先进入墓室的人。”
    我看向朱七把已经卷好的烟递过去笑了笑说:“七爷把先祖的秘密原本是打算烂在肚子里的,以至于对应叔都没有说,七爷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如今肯到这里来,想必又是要故技重施了。”
    朱七放下手中的玉猪龙,嘴角缓缓翘起,手摸进衣服中。
    “三十年前我借花献佛,成全了悔元和婉清,如今我就再借花献佛一次,我这个老东西能不能在临死前完成先祖遗训,就全仰仗在座的各位神佛了。”
    朱七说完手放在桌上,等他把手移开,那竟然是半卷竹简
    

第608章 王陵迷踪
    朱七说他先后探查过太子和大夫墓,结果在大夫墓打通盗洞的时候封石断裂,压住了古墓中最重要的金井,他进去后第一眼就看见了九龙程瑞尊,本来大喜过望可当他看见里面铭文时就知道是赝品,原封未动退到金井的地方。
    可惜人单力薄抬不起封石,只看见半卷竹简留在外面,朱七只好隔断绳索带走,在当时的行当里,朱七就是风向标,他到什么地方就预示着一定有大墓。
    为了找寻虢国国君墓的下落,朱七在上村岭一带停留了太长时间,圈里的同行也闻风而动,朱七心里清楚这里的古墓群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发现,为了能掌握这些墓葬中出土文物的情况,绝对不能让盗墓同行沾指,这才顺水推舟让应悔元把消息透露给田婉清。
    “竹简的另一半内容,悔元已经早就告诉您了吧。”田婉清苦笑。
    “和竹书纪年上记载的一样,九龙程瑞尊应该真的隐藏着长生不死的秘密,可惜虢国国君不得其解,自以为是妄想食玉成仙。”
    朱七指了指桌上的竹简,告之上面记载的很清楚,我们连忙围上去,竹简上的文字详细描述了九龙程瑞尊的来历,以及至今考古学家都无法知晓的虢国秘密。
    虢公征伐戎狄并且得到九龙程瑞尊,同时也得知了关于这尊器物的传说,上面的玉猪龙具有通神的能力,若是知得其法便可长生不老,虢公将九龙程瑞尊带回,为了揭开永生的秘密,终日荒废朝政迷信鬼神成风。
    非但虢公一人如此,食玉之举举国上下效仿,为了尽早破解九龙程瑞尊中的玄机,虢公召集群臣集思广益,长生不死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美事,大夫偷偷仿制一尊,最后当陪葬品一同下葬。
    “这些事情我们已经知道,看起来这半卷竹简并没有我们想要的线索。”薛心柔看完有些失望说。
    “刚好相反,这半卷竹简上应该透露了真正九龙程瑞尊的下落。”朱七抽了一口烟不慌不忙说。
    “有吗?”叶知秋从我手里拿过竹简,认真重新看了一遍,表情依旧很迷惑。“没有啊,这些记载顶多说明了九龙程瑞尊的来历而已,并没有提及这尊器物的下落。”
    “我说过,九龙程瑞尊下落唯一的可能,应该在虢国国君的陵墓中,我找寻这个地方大半辈子,原本都打算放弃的。”朱七漫不经心回答。
    “七叔,难不成您老找到了国君陵墓?”田婉清大吃一惊。
    “真找到我还用得着跑这儿来和你们磨叽。”朱七摇摇头回答。“西周葬制中,诸侯国多采用群葬,虽然有贵族和平民之分,但是墓葬群的位置都在一起,可唯独虢国古墓群与众不同,我始终找不到国君的陵墓,由此可见虢公下葬的时候刻意不想陵墓位置被人发现。”
    “七爷,您刚才不是说,虢国国君陵墓的下落就在竹简之中吗?”田鸡问。
    朱七的手指移到竹简上,我们目光望过去,那行文字很简短。
    虢公崩,葬河水,尊器陪葬无踪,复而铸之
    “这句话说的很清楚,尊器指的就是九龙程瑞尊,最为陪葬品下落不明,大夫才根据原来的器物重铸九龙程瑞尊,也就是后来在古墓中发现的那个。”朱七手指往前移,在文字上点了点。“关键就在最前面这两句话,虢公崩,是说国君驾崩,葬于河水。”
    “河水?难道是水葬?”田鸡大吃一惊。“那这事就可以到此为止了,这都几千年前的事,水葬上哪儿去找?”
    “可是西周葬制中,诸侯国都没有水葬的风俗,特别是在中原地区,这种下葬的方式闻所未闻,要知道历来都讲究入土为安,何况还是一国君王,怎么可能如此草率用水葬呢?”叶知秋眉头一皱。
    “这个问题纠结了我大半生,至于水葬的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首先不符合规矩,从未听说过有国君会采用水葬的方式,再者水葬太过张扬。”朱七把手收回去平稳说。
    “河水不就指的是江河嘛,难道还有其他的解释?”薛心柔也一筹莫展。
    “我推测了很久,河水应该是一处地名才对。”朱七说。
    田婉清沉默了片刻,连忙让应悔元找来地图,这是一张春秋战国时候的各个诸侯国疆域图,她在地图上用红笔画出一个圈,是虢国曾经的版图。
    “如果河水是一处地名的话,这个地方无论如何都应该在这个红圈之中。”
    “为什么?”宫爵问。
    “当时是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乱世之秋,堂堂国君驾崩又岂会埋葬到别国的疆域之中,由此可见,河水这个地方应该在虢国的版图之内。”我给她解释。
    “那不就简单了,找到河水这地不就能找到国君的陵墓。”田鸡兴高采烈说。
    “真有那么简单,你七爷如今就不会做在这儿了。”应悔元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