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入地眼 >

第247章

入地眼-第247章

小说: 入地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无意中收到那块蓝田玉石,上面的纹路他一看便知是扶苏之物,一直以来扶苏的墓从未有人找到,如果说秦帝秘密修建的玉石宫殿,还有谁知道的话,唯一的可能,就是将来会继承帝位的扶苏,因此常赫才会千方百计想去扶苏墓。
    常赫的解释合情合理,只是叶知秋还是有些不明白,看着我问:“扶苏和青丘玉墟有什么关系?而且扶苏并不是太子,他和胡亥都有可能登帝位,也不能证明秦帝就一定会把秘密告之扶苏啊?”
    “从碣石金宫的种种发现来看,秦帝并非一般君王,此人高瞻远瞩文韬武略,他修建青丘玉墟,却没有擅自开启,而是留给后世帝王,是为了万不得已求助于安息的神,这或许是秦帝心中最大大秘密,关系到江山社稷,他断不会轻易告之别人。”我不慌不忙对叶知秋说。“常哥说的对,唯一能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可能是扶苏,你可知道扶苏这名字的由来?”
    “是什么意思?”叶知秋问。
    “其名来源于《山有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的喜爱,寄托着他无限的期望。”常赫说。
    我点点头,看得出常赫在这方面深有研究,扶苏素有贤明,可惜太过愚忠,胡亥派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扶苏看到遗诏内容,不问缘由准备自杀。
    在此之前,秦帝的确没有立扶苏为太子,要知道在当时,扶苏可是监军,他手下掌握着三十万秦军,秦帝相当于把秦朝军权交到扶苏的手上,他若不是愚忠,班师回朝哪儿还有胡亥的天下。
    秦帝虽然没有明言,但事实上早就把江山交给了扶苏。
    “秦帝此举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掩人耳目,扶苏被贬也随之失去别人对他的关注,实际上是委以重任。”常赫气定神闲说。“第二个目的,秦帝必须派一个他最能相信的人修建青丘玉墟!”
    “这么说,青丘玉墟是扶苏负责修建的!”薛心柔大吃一惊。
    “长城穿山越岭而且又都修建在当时不毛之地,谁也不会去关注,何况当时同时修建的还有阿房宫,所有人都只注意到这两处地方。”我慢慢点点头。“扶苏手下有三十万大军,加之百万劳役,要修建一处青丘玉墟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到现在事情已经明朗,屠双所谓的看戏,无非是逼着常赫说出关于青丘玉墟的事,今天到醉仙楼的人,都是在找寻这个地方,屠双把我们邀约在一起,就是想把我们各自知道的线索汇总起来。
    “双爷,事已至此,我们还是开诚布公,既然大家的目的都一样,与其各自为政,还不如同舟共济。”我看着屠双说。
    “不急,都到这份上,我也不会有所隐瞒,我这一辈子都在找这处地方,难道和各位有缘,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让我看到希望。”屠双抽了一口烟,目光扫视我们一圈。“我知道的,一字不漏都会说出来,不过在此之前,各位知道的,不妨也都说出来。”
    屠双的目光最后落在常赫的身上,好像在等常赫说什么……
    

第344章 开诚布公
    常赫慢慢靠到椅背上,看着手里那块蓝田玉石,沉默了片刻后,抬头和对面的屠双对视,缓缓告诉我们,蓝田玉矿自从汉代就开始绝迹,在秦朝时曾经被大量开采。
    而负责挖掘玉矿的是二十万劳役,这么大量的玉石,却在历史上没有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纵观整个秦帝的遗迹,不管是现如今出土被发现的,还是没有被挖掘的,都没有这批蓝田玉石去向的下落。
    在当时能动用这么大的人力挖空蓝田玉矿,只有秦帝一人有这样的能力,很显然这些蓝田古玉是用来当作建筑材料,姑且不论秦帝到底修建了什么,单单那些数量难以估计的蓝田玉,也是一笔富可敌国的财富。
    常赫说他研究调查这批蓝田玉的下落已经很长时间,他发现当时负责监管挖掘玉矿的不是别人,正是蒙恬。
    “蒙恬当时掌管三十万秦军,但扶苏却是监军,实际上控制兵权的是扶苏,蒙恬劳师动众开采蓝田玉,扶苏不可能不知情。”我若有所思说。
    “的确是这样,因此我推断,挖掘蓝田玉矿可能是帝命,因为当时扶苏和蒙恬受命修筑长城,这两人一个是公子,一个是将军,他们没胆子敢擅自去做别的事。”常赫点点头说。
    “那么多玉石,既然开采的事都能查到,可为什么这批玉石会不翼而飞呢?”叶知秋一脸茫然。
    “在当时同时修建的还有阿房宫以及骊山皇陵,还有自始至终的长城,这些庞大的建筑所需建材难以估量,而秦帝在世人心中,本身就是穷凶极奢这种根深蒂固的形象,开采大量蓝田玉石,可世人先入为主,很容易以为,这些玉石是这些遗迹修建所需。”常赫不慌不忙说。
    “修长城的以为这些蓝田玉被用去修骊山皇陵和阿房宫,而阿房宫的人又以为蓝田玉被用去修长城和骊山皇陵……”薛心柔恍然大悟。“各自以为这批蓝田玉被用到了别的地方,可事实上……”
    “事实上,这批蓝田玉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下合情合理的消失。”
    “而扶苏和蒙恬当时都在上郡,他们的任务是修建长城。”常赫气定神闲继续说。“修长城当然不会需要玉石,因此我推测,这两人以修长城为掩护,按照秦帝要求,在某处秘密修建了青丘玉墟。”
    我和宫爵他们对视一眼,从碣石金宫中发现的一切看,秦帝的意图很明显,得神庙安息之地者得天下,他分明是想把大秦江山留给扶苏,以至于让他参与了神庙的修建。
    “我可以肯定,青丘玉墟的确切地点,在当时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秦帝,另一个是扶苏,剩下的就是蒙恬。”常赫一本正经对我们说。“可惜秦帝沙丘暴毙,扶苏和蒙恬被逼自杀,自此青丘玉墟的秘密便随着这三人销声敛迹。”
    常赫说到这里,我在心里细细揣摩,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是,秦帝暴毙之后,帮助胡亥篡位的有赵高和李斯,这两人中,李斯参与过碣石金宫的修建,他或许并不知晓碣石宫中隐藏的真正秘密,但此人应该或多或少能猜出点什么。
    要知道当时胡亥篡改遗诏,可手上并没有兵权,他根本没有节制扶苏的资本,能让胡亥敢篡位的原因,想必是李斯告诉了他什么。
    得神庙安息之地者得天下,李斯多半是想让胡亥找到并且开启神庙,扶苏素有贤明,而且忠孝,论权谋他又怎么会是李斯的对手,区区一纸诏书就将名正言顺的大秦太子逼死。
    扶苏是非杀不可,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扶苏是长子,继承帝位讲究正统,长幼之分是胡亥难以名正言顺,第二点更重要,扶苏是知道神庙位置和地点的,可估计秦帝一定告之过,神庙的所在绝对不能外泄,因此扶苏无论如何也不会向其他人说出神庙的秘密。
    扶苏宁可一死也要坚守神庙的秘密,可见他和秦帝一样,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要开启神庙的打算,这无疑也说明,在他们心目中,安息在神庙中的那些神是危险的。
    可扶苏自杀后,胡亥并没有立即处死蒙恬,文史中说是胡亥想依仗蒙恬在军中威望,但现在仔细想想,或许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应该是李斯授意胡亥,从蒙恬的嘴里探知神庙的所在。
    蒙恬胸有大志,何况扶苏死后他手握三十万大军,想要反叛轻而易举,可蒙恬却守义而死,秦帝不愿意开启神庙,是不想天下纷乱,蒙恬应该深知,一旦让胡亥等人知道神庙的秘密,天下必将大乱,若是反叛兵祸再起,民不聊生,所做之事和胡亥又有何分别。
    唯有一死能保守神庙的秘密,就如同常赫所说,这三人前后死去,神庙也随着他们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你在想什么?”我的思绪被宫爵打断,埋头回想这些事,都有些出神。
    “秦帝连自己骊山皇陵都不怕被人知晓,却千方百计要隐瞒这处地方,可见青丘玉墟在秦帝心中有多重要,因此我一直在调查探访,花费了很长时间,也不过只找到一些零星的线索,确切的说我只知道,这处地方叫青丘玉墟。”常赫继续对我们说。“原本我都打算放弃的,没想到竟然让我看见这块玉石,我就更加肯定青丘玉墟的存在,同时也很好奇,在青丘玉墟中秦帝到底隐藏了什么。”
    “不用着急,这里有人会告诉你,在青丘玉墟中被秦帝藏匿的是什么。”屠双在烟雾中阴笑的看着我。
    他让常赫把知道的一切全都说出来,现在应该是轮到我,本来这些秘密是我们九死一生换来,至今凌芷寒还枉死在海底,我从来没想过把这些事告诉外人。
    我瞟见宫爵嘴角意味深长的笑,他说的对,有些事,知道太多未必见到是好事,屠双既然想搅和进来,那我就顺水推舟送他一程。
    “是神,青丘玉墟中安息着十二个神。”我平静的说出来。“青丘玉墟其实是一座神庙,秦帝在神庙中供奉着十二祖神。”
    “神庙?花这么大气力,就为安放十二尊神像?”常赫应该是终于找到了答案,可这个答案让他有些难以理解。
    “是神,不是神像。”我加重语气肯定说。“神庙中有十二个等待被唤醒的神,真正的神。”
    常赫和花惜双全都瞠目结舌看着我,这不奇怪,相信任何人听到这个答案都会是这样的反应,包括我们也一样,当知道碣石金宫中隐藏的真正秘密时,同样也是这样的表情。
    “有文字记载,秦王政六年开始,秦攻取朝歌,秦帝亲临朝歌巡视,看见一幕罕见的奇异景象,十二个身形高大的人凭空出现在朝歌,身穿夷狄的服装,颜如童稚。”我慢慢说出整件事的始末。“这十二个人与秦帝单独密谈,结果让秦帝大为震惊,称这十二人为神。”
    叶知秋精通文史,我刚说完,她就知道我所提之事的出处,她巨细无遗说,在《拾遗记》中曾有过相关的记载,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说始皇好神仙之事,曾遇到身形高大的人,始皇与之语,此人天文地理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并且还说过,去轩辕之丘十万里,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望其国有金火气动,奔而往视之,三鼎已成……
    秦帝将此人尊为神,自此更加深信神仙之说。
    “拾遗记上这段文字所记载的,很可能就是秦王政六年,秦帝在朝歌看到那十二个人的事。”我点点说。
    “轩辕之丘……轩辕之丘应该是说轩辕国,就是现在的昆仑。”常赫大吃一惊。“少典之子便是黄帝,传说中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造天、地、人三鼎。”
    我和田鸡还有宫爵对视一眼,这根本不是传说,那三口大鼎如今还在昆仑金阙,黄帝铸鼎众人皆知,但没去过昆仑金阙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三口鼎确切的下落。
    和秦帝交谈的人却知道,可见此人去过昆仑金阙,但问题是,黄帝修建昆仑金阙和铸造三鼎,距离秦王政六年,这中间相隔了几千年,这个人又是怎么会知晓昆仑金阙的秘密。
    “夷狄!秦帝在朝歌见到的十二个人穿着夷狄的服饰,在当时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夷狄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屠双取下烟杆淡淡说。“说明这十二个人并非是华夏族人。”
    “这十二个人在被九黎先民成为十二祖神,曾经蚩尤和黄帝之间旷日持久的远古大战,就是因为十二祖神而起。”
    我把关于十二祖神的由来全都说出来,屠双和常赫还有花惜双听的入神,祖神之殿是四方梯形,一共是五面,采用七曜历来计算时间,每一千六百二十年,九黎先民会去神殿祭祀一次,但我们进入神殿之后发现,神殿最后一次并不是由祭司开启的,而是从神殿里面开启。
    这也是为什么九黎人传闻,祖神复活的原因,从神殿中离开的祖神不多不少刚好是十二个,并且带走了开启神殿至关重要的青铜柱,所以直到我们发现神殿之前,再没有人能进入祖神之殿。
    更巧合的是,我在心里推算神殿最后一次被开启的时间,居然和秦帝在朝歌遇到那十二个人的时间,惊人的吻合。
    “你是说,秦帝遇到的其实就是九黎的十二祖神?”常赫问。
    

第345章 瞒天过海
    “不是秦帝遇到。”我摇摇头,想起在神殿入口看见的那句话,只有被神选中的人才能进入。“是十二祖神选择了秦帝。”
    “这十二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出现,想必看见的不会只有秦帝,但为什么后世根本没有,秦帝在朝歌遇神的记载呢?”薛心柔问。
    “秦帝攻伐六国,死伤无数,但文献中从来没有记载坑卒和屠城,但秦帝唯一一次屠城便是在朝歌。”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