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文卫纪事 >

第61章

文卫纪事-第61章

小说: 文卫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7章 八卦的人眼中永远看到八卦

  到十五花朝时,济兰手上已经收到足足二十八万多两,济兰自己心中都有些害怕,就把竹笋讲价到一两银子一斤。但这时江容开始控制出笋数量了,江容宁可多的做成酸笋,也不愿意看到鲜笋烂大街。明年会继续卖的。

  既然已经控制出笋量了,那么就可以不用守在地里了,济兰捎信让江容来京城分账。

  两人兴高采烈的算账对价分账,两人决定给高老头高老大高老三一人分两千两银子,江二分五千两,那些临时管竹园的人美人再赏二十两银子,扣掉这些与运费,还足足有二十六万七千多两银子。两人都觉得不可置信。江容使劲的咬了济兰的手一口,济兰疼得跳起来哈哈大笑着说,“不是发梦,是真的。”

  江容得意的说,“都是我英明神武啊,前几年就有笋子可以卖,我都坚持没卖,就怕被人发现了这东西好种也一起种。现在卖一次赚这么多也值得了,我大方点,分你十二万吧,其他的都桂我,我种了好几年地,得有工钱的,便宜卖笋的这些钱,全归我,我的地好薄的啊,我得养好多人,还得养一个庙啊。”

  济兰说,“都依你,那些钱就当是利钱把,你回家得好好管下,小心别人偷你的竹子种。”

  济兰也觉得江容很厉害,忍了这么久,要是忍不住早点开始卖笋的话,别人家也会种竹卖笋,那就根本赚不了多少了。现在已经种这么多竹子,形成规模了,济兰岁百年降价或是涨价完全可以控制住市场,以后就可以年年都卖,就算卖不到今年这么多银子,但那是每天卖出十万两银子是不成问题的。

  江容把自己分的钱存在几家钱庄里,让济兰也一样,不要把钱全存在一家。江容继续呆在京城里呆几天,看看还能不能卖,能卖就卖,不能做就做酸笋好了。

  一两银子一斤,就天天卖到脱销,居然拿同最开始一样,济兰得先替相熟的府上留下来。

  正是这几天,拜思哈通知丽敏,饭馆拆伙,他不做了,丽敏可以接受自己管,也可以卖掉,拜思哈诶呦对丽敏说原因。真实的原因是一向所依靠的副都统大人被革职,靳贝子虽然是宗室,毕竟不当权,这边饭馆只是附带着赚点钱,但是饭馆生意红火,被众人看在眼中,会被别人妒忌,赚钱的大头并不在这里,未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不想再开饭馆了。

  丽敏就来找济兰商量,正好江容也在,济兰忙忙打手势给江容不要让丽敏知道在卖竹笋。

  丽敏也没注意的哦啊两人的异常,只是急急的说,“拜大人说饭馆不做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济兰说,“那就卖掉不开了。”

  丽敏说,“叔叔,我认真的,你不要开玩笑啦。”

  济兰就解释说,“我是认真的同你讲的啊,卖掉是对的,你看,以前开得顺顺当当把,那是因为有拜大人等关照,现在拜大人不打算经营了,一定有原因,我们小门小户的人家,还是不要做饭馆的好,最好还是卖掉。”

  丽敏说,“能有什么原因啊,那饭馆一直生意很好,每次士子春闱时很能赚钱。”

  济兰说,“当官的人呢有很多原因的吧,窝们小老百姓哪里知道。”

  丽敏又问江容,“妞妞,姨奶奶最少可以赚一万多两,多的时候有三死万两呢,最多的一年hi啊有五万多两呢。不做了太可惜了。”

  江容心想,这种时代,越赚钱越可怕,当然那不能说出来,说出来估计又得说服丽敏,丽敏估计自己都已经有主意了,不同意见就自然忽略了,所需要的是支持吧,反正银子是她自己的,她自己爱怎么花怎么花。

  江容于是说,“我也觉得最好卖掉啦。如果你觉得赚钱的话,那卖给别人多少银子,你就掏多少银子买下吧,从此只是你一人的,与舒穆鲁家其他人等无光。卖掉的钱大家分就好。不过那饭馆是自己的私产,不要给姐夫。”

  丽敏终是不甘心就此不开,于是咬咬牙买下来了。

  几年时间的人气,加上店面已经涨价数倍,共计七千两八百两银子,将近十倍的涨价了。但丽敏每月受制账本的,一年时间就能回来本钱,还能有多,丽敏觉得很值得。

  现在竹笋放在米铺卖,济兰很闲很无聊,于是决定送些竹笋到各家亲戚家中了,以前将军夫人一直照顾丽敏的,也送一份过去吧,至于济兰的几个姐姐与仁诚,济兰说不送,问江容怎么说。

  江容说,“你想送就送,那都随便你喽,我还小,我从来没收到过啥礼,于是我不用送礼的。”

  八卦的江容在心里想,送一大堆人的话,那卖的就少了,市面上基本没有竹笋了。要买竹笋的人,还得再掏高价到处找着买。那么是不是又可以涨价了呢。反正米铺有管事在,会自由决定的。

  济兰呆着江容去到济兰旗下最大的一家米铺,也就是玄武门外大街南的那家去围观了下。

  冬梅在这里卖杂粮。看懂啊江容与济兰在旁边指指点点,脸就红了,低着头转过身到一边去。

  济兰倒没觉得啥,对江容表扬冬梅聪明伶俐,能吃苦,为自己增加了不少客源。

  江容若有所思,会不会是冬梅看上济兰了呢,江容深觉不妥。

  江容倒不是说冬梅的身份不好。主要是济兰的性格,穷苦日子长的,现在有钱了,性喜奢华,娶老婆自然是要长得极美极艳的美人才会对得起他的买男子,让他娶个长相中上而已的婢女,估计他是宁可单身也不肯娶的。

  就算济兰没有钱,江容也不会觉得冬梅同济兰能成。江容也不会局的冬梅同济兰能成。贫苦旗人会娶旗人女子,旗人知道旗人的规矩,大家相处会彼此顺眼些,会少些磕磕碰碰,而不会一吵架就上升到民族问题。如果冬梅跟了济兰,江氏要吃啥子饼,冬梅会做么?就算做出来了,江氏觉得不地道怎么办?等生了孩子,教养上大家各有意见,婆媳大战的话,怎么办?

  汉人与旗人习俗很是不同,估计是互相歧视吧,旗人被圈养很短视,极要面子,自以为高人一等,极讲尊卑,有钱的旗人是不可能娶一个没钱没地位的汉人女子了,走出去多丢人哪,纳妾还有可能。旗人娶旗人,只是糊干净西方,房间里所有的家具全是女方带过去的。汉人的嫁妆一般是摆设上面的东西。估计娶不道老婆的一般旗人才会娶汉人吧,或者这汉人女子的条件相当优越,足以让他放弃一些。

  一句话,门当户对是很重要的,在有旗汉脂之分的情况下。

  就算两人情投意合,江氏还在呢。穷了大半辈子的江氏,现在儿子有钱了,当然是希望娶的儿媳妇出身好些,难道她小儿子好容易有钱了,娶的老婆身份居然还低于佟佳氏的儿媳妇,让那个江氏自己心里时时抬不起头来么?

  当然如果两人情投意合,全世界都支持的话,那就结合吧。不过江容会局的面对冬梅的感觉会很奇(炫书…提供下载…3uww)怪,与济兰亲密无间的合作会立刻成为往事。

  并且,如果真的这样的话,对丽敏在婆家的生活也有影响吧,丽敏在江容心中的位置是排在冬梅前面的,于是,要牺牲也是牺牲冬梅的利益。

  并且明年江容也得选秀了,当然希望同丽敏一样落选,但是,在参选被人指指点点的多丢人哪,可以落选,但是不能因此被人看不起。凭什么别人的妄念要牺牲的却是自己。

  于是。于情于理,江容一定会站在反对的立场上的。

  婚姻哪,还是得男女双方彼此相互珍惜,互相视为珍宝,双方的家族都局的是门当户对,是好婚事。不给自己的家族带来耻辱,受祝福的婚姻才幸福。

  这一切是江容的八卦心里,并非事实。

  江容问,“冬梅好像比丽敏大殿呢,她得嫁人了。”

  济兰说,“是么?你问问她,看她想嫁谁?”

  江容说,“我才不稳呢,她要看上谁了,自己说出来。不过你要准备人做她的活。”

  济兰派管事送竹笋给巴哈穆将军府上,格图肯知道是济兰派人送的,就过来济兰府上道谢。

  其实他就是不愿意念书习武,找出种种接口出来放风,按理来讲,他应该上宗学的。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加上将军夫人紧张他,他没有上学,就是请的夫子在自己家里教的,放羊式教学下成长的。

  格图肯过去道谢。正好济兰与江容过两人无聊,无所事事,天天出去逛庙会啥的,就一起捎上了他。

  无聊三人组天天逛京城。

  如果只是自己逛,随便吃什么,逛哪里都好玩,或者人家呆着你逛,就很舒服,但是忽然加个人还得考虑他的喜好,天天绞尽脑汁想去哪里玩,吃什么,那就觉得有点压力了,于是济兰说有事不再逛了。

  江容本来以前同格图肯一起逛过许多地方了,格图肯找不出来啥新鲜的好玩的地方,于是江容也局的没意思了,不顾格图肯的挽留,江容就跟着高十九车行的车回家了。

  

  第八十八章 高老头的长孙

  江容临走时告诉济兰,如果南方竹笋来了,竹笋就再次降价,比南方的竹笋略高一点卖,若是担心卖不动的话,再配着腊肉一起卖,买十斤腊肉送一斤笋,江容相信这个价格还是有竞争力的,因为南方的竹笋经过长途运输,一定没有自己卖的新鲜。

  又陆续卖了一个月,等笋全出完了,江容粗粗统计了一下,大概把几千斤笋制成酸笋,那些酸笋陪着腊肉腊鸡腊鸭一起卖极好卖。旗人除了当差外,又不能做别的事,就只能费劲心思弄点吃的玩的,杂粮都能卖光光,何况酸笋呢。当然这是后话。

  江容回去江家垸时,高老头江二已经在江容的院子里了。

  江容立刻把分红的银票给了江二去发给大家。

  高老头不敢相信的说,“不值这么多吧,不能分这么多吧。这笋子那么值钱?”

  江二说,“爹,妞妞说给就收下。这笋子就是富贵人家吃个新鲜,要是家家都有就不值钱了。”

  江容轻松的说,“对,让大家千万不要乱讲话,只有我们家有,才值钱,要是家家都有就不值钱了。”

  高老头说,“那我得赶紧去让老大和老三小心看着,不要让大家把竹子移走了。”

  江容哈哈大笑,拉住高老头,“舅公,何必这么着急呢,要偷也不在这一时,再说了,她们弄回去也未必长得活。我们先商量一会再说吧。事说完了让叔叔请草头班子来唱戏,让大家高兴高兴。”

  江二说“竹子已经种了好几年了,也没见别人有种,说明大伙儿也知道这东西不好侍弄。不过现在不好说。以后管竹子的事,不要喊别人来管了,免得被人偷学了过去。收笋子的时候才喊些忠厚点的人来帮手,免得有些人起坏心眼祸害咱的笋子。损人不利己的人也是有的。”

  高老头伤感的说,“知道,那些作坊的管事都不用我们自己家人,我就知道你怎么想的。那些不要紧,让人家管也没事,自己家人只管最要紧的。管竹园得咱自己人,我老了,要是哪天不在了呢。得让老大或是老三管。老三虽笨点,也不时乱说话的人。老大也老实,就是他老婆很麻烦。唉。”

  江二眼圈也红了,“我不时信不过家里人。以前全是薄利的东西,都只赚一文两文的事,我们的那个铺子是能赚钱,可不时我夸我自己老婆,不时她可真不行。一开始很多东西都是按进货的钱都全亏进去了。那些作坊让别人管,能赚钱,可老大家里的心思太多了,要是她一拔拉,说不定亏了本钱也说不准。我们本来就是穷日子过来的,稳当点才是对的。

  高老大抹眼泪说,“我知道,你这几年也是苦的,这些话也没个人说。我不是怪你。”

  江二接着说,“老三不聪明,管个油坊就不错了,我就怕碰到聪明人,全往自己口袋装。现在老三还没结婚,也说不准娶个老婆本性会怎么样。不过老大家的侄子侄女都大了,也该准备婚娶了,可以让老大先管着,慢慢让侄子们接手。爹,早几年我们穷,您没随便应承哪家吧。”

  江容不太明白江二说什么。

  高老头慢慢的说,“以前我们家穷,哪里有人上门说亲啊,这几年日子好过了,很多人上门提亲,我都说得等你姑妈和你拿主意。”

  江二说,“这事您得顶住,大嫂要是说要许给谁,不管是她娘家还是谁,您都不能答应,有什么事都得大家商量了才成。现在日子好过了,我怎么也不能让侄子们娶个不好的,更不能让侄女们嫁到火坑去。”

  江容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