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文卫纪事 >

第48章

文卫纪事-第48章

小说: 文卫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容说,“雇人就好啦。有钱赚就好。你吃肉也让人家喝点汤嘛。然后我们就有钱了,种很多花,种很多果树,到了开花的季节时一直延到天边的花。”江容无比陶醉。

  济兰点头,“好。那明天就回滦州去卖布,免得夜长梦多。”

  两人边说边骑马回家。

  仁诚脸色铁青的骂济兰,“这么冷的天,带着你侄女骑马,她这么小,万一冻着了怎么办?”

  济兰忍着低头说,“阿玛,江容和二哥的布怕是已经快到滦州了,我们明天去土地庙庙会买些要用的种子农具,就直接去滦州。一是怕迟了布价会跌,二是让我额娘也去听听滦州的戏。”

  仁诚吃惊,济兰居然罕见的没还嘴,不禁欣慰,“你们去也可以,我明天早晨去开路条。你要听你江二哥的话,还要看着侄女。千万不要惹事,那边有我们的本家,过去先去拜访一下。”

  江容说,“玛法,那边还有本家啊。我们布全是棉布的啊,布是很好,能不能送人呢?总不能空手上门吧。”

  仁诚笑着说,“你们小孩子贩布卖着玩,有啥送啥,这就是心意了。那边的本家同我们也不亲,只是同姓而已。”

  当晚济兰与江氏准备行李,老太太伤感的摸着瓜尔佳氏做的棉袄说,“这件衣服,我先穿几次,走时要穿的。”江二急忙说,“姑妈,我们现在卖布了啊,想要多少都可以,让兰珍给您再做几套。你得活到一百岁。现在离上路还早着呢。”

  一切全准备好后方休息。次日(十一月二十三日)一早,江二赶着马车拉着大家接了明心一起去土地庙庙会。

  丽敏早就等在那里了,叽叽喳喳说了自己最近的生活,批评了江容不写信。济兰说江容没有时间,今天过来就是为了见下丽敏。明心悄声同丽敏讲了染坊和卖布的麻烦事,告诉丽敏江二家的地址,有事捎信过去就好了。江二强调是首阳山旁边的高各庄。

  江容同济兰趁机快速的逛了一圈,买了些小巧有用的农具和种籽还有些小玩艺准备做礼物,就跑过来与丽敏匆忙告别。

  丽敏惆怅的看着马车越走越远,觉得江容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再不是那个跌跌撞撞走路天天同人吵架让自己收拾首尾的小恶女了。

  当然更惆怅的是格图肯,因为以为江容会睡懒觉,于是自己也很晚才过去的他,连马车的影子都没看到。

  经宝坻,丰润到滦州。

  第七十章 高各庄的亲戚们

  文卫纪事第一卷 第七十章 高各庄的亲戚们 类别:其他类型 作者:菜贩阿九 书名:文卫纪事

  江二与明心轮流赶车,一路紧赶慢赶,济兰要骑马也被拒绝,说到了滦州一天骑十二个时辰都没得人管,现在要赶路,马要拉车。。

  因早就带了豆饼做马料,沿途一时也没停,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赶到了滦州高各庄。江二对着在路上玩的小孩子大喊,快抄近路跟你兰珍婶子说有客来了。

  江二对济兰说,“你嫂子娘家姓张,说话很直,做事性子很急,很能吃苦。你直接喊她姐姐好了。江容喊婶婶就好。”

  济兰说,“那喊你们家老大两口叫什么?”

  江二说,“我们已经分开单独开伙了。你直接喊哥哥,姐姐好了,江容喊叔叔婶婶就好。”

  江容看着光秃秃的小村落就在眼前,吊着心终于放下来了,自由的日子终于到了,在这农村呆着,比呆在那等级森严的满城真是舒服太多了,或者其他人已经习惯被约束了,按等级行礼做事已是本能,但是江容只愿意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旷野中,即使是再贫瘠再荒凉的旷野也心甘情愿。

  江容一直觉得楚文化是最耀眼最灿烂最骄傲的,因为它最热烈奔放,楚人瑰丽的奇异想象与炽热感情从来没被束缚过,永远弥漫着离奇诡异甚至是荒诞不经的鬼神气息,楚人几乎包揽了大半个中国的奇风异俗,崇拜图腾也是浴火重生的凤凰,图案皆以曲线、弧线组成,流动感强,给人以活泼、飘逸的自然美感。

  这一切,都是楚国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的。

  最强烈瑰丽的的精神是由最恶劣的环境所成就的。

  当然,江容是平常人,于是不用让自己的精神被折磨以达到啥层人,天将降大任于其人,必先苦其心志,不好意思,江容不想担任何大任。这是江容为自己所作所为找出来的理由。

  高家是用石头夹着砖围的矮围墙院子,进院的门楼上盖着枯草。共有五间房。江氏与高老头姐弟在院前相见,都是眼泪汪汪的。

  “真是亲姐弟啊,两只都好哭。”江容还正在心里这样想呢,跳下马车的济兰就低声的说出来了。江容差点笑出声来,爬下马车。江二过来抱起江容牵着济兰进屋,对老头子说,“爹,外面好冷,快把姑妈引到屋里坐到。”

  江二的老婆张氏兰珍拿了一筛子花生红薯干类的过来,说是已经在弹棉花,做新被褥的包皮布已经洗了晒了,晚上应该有新棉被盖了。说话又清脆又快,是个娇小的小媳妇,也就二十岁左右的样子,江容喜(炫书…提供下载)欢听她说话。

  江容与济兰都同她行礼,被她按着坐下。

  江二满心欢喜的同张氏行了个夸张的礼,“娘子真是贤内助啊,全都准备好了。为夫多谢娘子了。”

  就差唱起来了,不然就可以算是唱作俱佳。江容和济兰都笑出声来。

  张氏被笑得不好意思,笑了下说,“哪里,昨天老栓哥回来说要有贵客来,还捎了银子回来,说十九叔说要仔细准备,要我先去买大米,买肉,换多些鸡蛋回来。娘在煮荷包蛋,煮了就端过来。”

  原来高十九因为载货及卸货的原因,还没有到家,但他提前让一个车把式骑马先走,昨天晚上到家通知张氏提前准备好吃住。

  江二同江氏说要去安置明心先休息,让老姐弟俩先讲体已话。江二两口刚出去,又过来了七个大小孩子,大的有十来岁,小的也就比多尼大点。高老头让他们给江氏磕头,“这是江家的大姑奶奶。”又同江氏说,“姐,老大生了三个女两个仔,老二一个女一个仔。”

  江容捅江氏,“玛麽,你快赏钱给他们。”

  江氏,“好好,都是乖孩子,一人赏十个钱。“江氏从来没得赏人钱的经历,一时手忙脚乱,就喊济兰与江容给她数钱。济兰说,“十个钱顶鬼用,干脆一人一百个钱,刚好一人一小串还免得数。”江容小声问,“有就快给,有没有那么多个钱?银票我就有,碎银子没得。”济兰说,“老头子说这边有很多小娃,特意去准备了几串钱放在额娘包袱里的。”就每人递了一小串钱(一百个铜钱)过去。

  高老头看济兰给那些孩子每人一小串钱,立刻说,“不要给那么多,把钱退给叔叔,小孩子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济兰笑嘻嘻的说,“舅舅,给都给了,不好退回来。你们把钱先攒着,要用的时候就有。不要乱花钱。”

  高老头让孩子们都出去玩。那几个孩子都听话得很,大的带小的,很从容的走了。江容觉得这些孩子真是听话,自己虽然也听话,但是脸上一定会表现出来不满。

  高氏端了三碗荷包蛋过来,几人接住道谢,江容吃了一个,喝了点汤,剩下的全给济兰了,等济兰吃完了江容又笑话济兰能吃。

  济兰说,“高家的这几个小丫头长得都很漂亮嘛,,比妞妞漂亮多了,简直同我们家老太太一模一样。”

  江容大怒,跳起来使劲推倒济兰使劲捶打,济兰顺势倒下说,“我说的是实话,你要不高兴我就改口,你要我怎么说都成。”旁边的人都笑倒。

  江二问张氏一行人的吃住,张氏说自己带着两个小孩子同江氏江容就睡他们的那张炕,江二明心济兰就过去高十九家挤一挤。高十九一向宽厚待人,加上常年带车队赶车,家里日子宽裕些,房子也大些。江二点头,让张氏就专门做饭给江氏一行人吃,晚上最好有米饭有馍馍有肉有青菜有汤,单独给明心做素菜素汤,等车队回来,会有人再帮手一起做饭。

  见明心点头说好,江二就让张氏去做晚饭顺便喊济兰与江容过来商量卖布的事。

  高各庄往东三四里是首阳山,往东七八里是滦河,往东二十多里是卢龙县,往北七八里是油榨镇,北面二十里是迁安县,青龙河与滦河在这附近交叉,县治以这两条河为界,北营村与迁安的坨上村隔河相对,首阳山下北营村这边是夷齐庙,坨上村的是孤竹庙,夷齐庙据江二说有百亩以上,孤竹庙就没那么气派。

  江二说,“先在高各庄庄口摆布卖,再去北营村摆布卖,再去油榨镇摆布卖。”

  济兰说,“这样不好吧,乡亲们会以为我们是为了赚他们的钱。布应该今天或是明天就能回来吧,等布到了江二哥捎上我同江容去城里,带上几匹布拜访本家长辈,看看城里好不好卖,好卖的话就直接卖光光。顺便先找住的地方,找合适的地方起屋。”

  明心迟疑的说,“乡亲们会不会怪我们有好布不卖给他们?”

  济兰嘿嘿直笑,“他们先见到布没下手,怪谁呢?我们的布卖得贵啊,卖光了说明布好。下次请赶早。”

  明心说,“年前应该会运一次货过来。”

  济兰忽然问,“二哥,怎么没见老大老三呢?”

  江二说,“他们去田里去了,老大的老婆不舒服在睡觉。晚饭你们就见齐人了。”江二不愿意多讲。

  到了晚上吃饭时,张氏先摆了张小桌子在门外,给明心端上菜与米饭。再给高家的孩子们每人盛一大碗米饭,淋上肉汤,夹上菜,告诫一番在姑奶奶面前不可失礼乱抢吃的,让孩子们坐在灶下老实吃饭。

  上桌吃饭的就是高老头与高氏,江二兄弟三个,高老大的老婆,江氏,济兰与江容。江氏说让孩子们也上炕吃饭。

  张氏说孩子们没啥礼节,在底下没束缚吃很好很开心。

  高老头也让江氏不要管孩子们,说孩子们难得象今天这样吃得好。

  吃饭时江容不停的打量其他人。高老大比乌尔登看上去要年长不少,高老三大概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同江二都有六七分象,区别是江二看上去很灵活,另两只都很憨厚少话。

  高老大的老婆刘氏肥肥的,一开饭就在炕上抢了一个位置,开篇就说江氏与乌尔登大哥疼多六生多些,就因为六生是姓江的,其实高老大与高老三与江二是嫡嫡亲亲同父同母的兄弟,要江氏一样的疼他们,还让江容喊她舅妈。

  江氏一向没有主见从来没拿过主意,被人挤兑时只知道抹眼泪的,听到这种话不知所措。

  江容亦觉得很是尴尬,就看着济兰。

  济兰不负江容所望的说,“江容额娘家姓瓜尔佳,乃满州大姓,可不能随便喊舅妈。这个蒸肉很好,江容你多吃一块。”

  果然是在斗争中长大的人哪,伶牙利齿,强过国尔敏无数倍。江容在心中喝彩道。

  刘氏又说,“姑妈来了也不去我们那边,只来六生这边呆着。”

  江容也为刘氏喝彩,颠倒黑白就是这样的啊。

  江氏急急解释说不是这样的。

  济兰说,“姐姐,我们今天下午才刚刚到。听说你不舒服在休息,就没过去打扰。那要不从明天起,我们就到姐姐家蹭饭了。我娘很好打发,不过妞妞很麻烦的,她是要天天有肉吃有米饭吃有炒菜吃有点心吃还要有汤喝的。我嘛就简单些,没那么多花头,顿顿给我吃扎扎实实的卤肉就馍馍就可以了。”

  江容说,“你那么能吃,顿顿吃扎扎实实的肉,一天得吃几斤肉,那岂不是得把家当吃光。那你怎么这么瘦呢。”

  济兰说,“你不要看我瘦,我很重的,骨头重。很多看上去比我胖的人都没我重。”

  刘氏讪讪的说,“兰珍做菜手艺比我好得多,就算去我家吃也是让她帮忙做饭的。那就不麻烦了,反正我的心到了就可以了。”

  高老大打岔说,“姑妈,弟妹做的菜糊饼好吃得不得了,您尝尝。”

  江氏夹了一筷子说,“是好吃。我正在想问怎么做呢。”

  刘氏说,“姑妈,我们这里的人都会做。明天我做给您看看。”

  高老大啪的放在筷子,“你吃饭就吃饭,说那么多干什么。”

  晚上,在江氏与高氏两老太太忆苦思甜会议声中,盖着张氏刚缝好的暖和的被子,江容进入了梦乡。

  第七十一章 开张

  一月二十六日晨江容被吵醒,醒来过一会才想起来是在高家,江容刚穿好衣服起来,张氏就端着热水说,“洗了脸去吃东西,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