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文卫纪事 >

第21章

文卫纪事-第21章

小说: 文卫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容说,你带过来的染匠师傅都染了啥。江老头让江平把布拿过来。江容看到有各色布。印花布只有蓝白。

  江容皱眉问那些师傅和那些是从哪里找来的。

  江平解释说,一直是大老爷一系管家,二老爷没怎么管过琐事,所以肯跟过来不多,不过肯跟过的一定是忠心于二老爷的。那几家织户纺户染匠学徒都是忠心于二老爷的。那些半大小子丫头是从外面买的。

  江容问,“那几个小学徒会不会是奸细啊。他们的家人怎么没来。“

  江平笑,“老家那边大老爷家业很大的,有钱有势,二老爷在这边都没什么家业,也犯不着吧。“

  江容笑,“你看人家明拙做个玻璃都知道天天藏在咸菜里出货。要是我们能染印出来好布,秘方若被人偷走了,我们还做什么。”

  江平哈哈大笑,“就是找机会骂我没得脑子么。放心吧。我没那么蠢。”

  江容说,“一尺码的染费都是几十文,等同一尺布。我们做的好的颜色,我们可以染出来,一次十匹,那样我们成本是降低了些。我们卖成布,比零染要低十文一尺。我们是量染的,自然,品质比零染的要强得多。大家常穿的就是红色蓝色绿色这些颜色,我们深深浅浅的都染出来。自然有行商们贩去外地卖。”

  江平说,“但是别处也有这样染色的。”江容不满的说,“我还没说完呢。印花布也可以一匹一匹的各色都印。”

  江平吓一大跳,“印花布不好弄吧。各地都有小染房蓝白印花。都是印棉布,要么是蓝底印白花要么是白底印蓝花,小家小户的人穿。净色布还可以绣花。”

  江容说,“瞎话。就是印花布赚钱。不然人家为什么一块布一块布的印都能赚钱。用丝网印花,我们可以一印就是几匹。”

  老江头哈哈大笑。江平也陪着笑脸说,“印是可以印,不过印了洗水掉色呢。几个颜色沾成一团也不好啊。”

  江容说,“这就是了,这就是问题所在。能染这个色,这个色就应该可以印。”

  江平说,“但是染各个颜色用的时间不同。有的要泡的时间长点,有的泡的时间短点。”

  江容说,“我前几天看书,按书上说的试着染了一些颜色。另外加一些不同的东西,用不同的方法染出来的不一样。我们的染坊完全可以试着染一个颜色,试染成功一个颜色就记录下来,当然只是我们染坊的人知道秘方就好。我有试着几个颜色加不同的材料,一起涂在布上,还留了白底,洗水晒干,白色没怎么沾色,几个颜色都很好。不然,为什么你们家旁边的那些几千亩地寺里要送给我。不就是为了大家合作印布么。”

  江老头吸一口冷气,“江容你说的是真的么?”

  江容说当然。

  江老头说,“这些话谁都不准外传。老刘,九洲出货的事麻烦你多辛苦点。子文,你跟我去安排盖房子安排买的人的吃穿,不能让寺里说帮忙盖房子,我们自己盖。臭小子,你快去挑人去,把那几个女人还有新买的人挑些信得过的放到我们那边养猪养鸡去,我们在我们的那个地方配染料,不太信得过的就放在染房那边做苦力。那几个染匠做事机灵的就在那里管染坊,做事一板一眼的就弄过去跟料,有二心的全赶走,现在准备雕版。还有昨天你说的碰到的那些要饭的可以弄去种地喂猪去。”

  江平说,“我马上就出去染坊去。那几个要饭的是江容说可以种地喂猪的,约了在纪南门城外等呢,你们几人过去把他们捎过去就成了。顺便把布针线都带上,还要带上药,按我的经验他们的衣服全要烧掉,小心过上病气的。”

  第三十三章

  文卫纪事第一卷 第三十三章 类别:其他类型 作者:菜贩阿九 书名:文卫纪事

  刘子文装了几十匹蓝粗布针线还有些洗药就赶着马车拉着江老头江容出南门。。

  出了南门,江容坐在马车上看到一大堆穿着破烂,面黄肌瘦的人,却没看到那个长得很象多尼的小男孩和他姐姐,难道这一堆人全是那要饭的一伙么?江老头问江容昨天怎么约的,江容说只是说了在纪南门城外,是一个唱莲花落十来岁的女孩子,男装,有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子,小男孩长得同多尼有点象,还有点好看,不过没多尼好看。江老头让刘子文过去问下。

  刘子文过去说了啥,一堆人有些骚动,刘子文被围起来了,江老头大声说,谁是领头的,叫两三个领头的过来问话就好。

  过了一会,刘子文同三个中年男人过来了。江容觉得这三个中年男人都很丑。都是上身长腿短,个子不高,瘦长脸,眼睛还算有神,都有些神似。

  三个人恭敬的同江老头跪下问安。

  江老头让起来说话,问,“那两个小娃呢?怎么不过来说话。”有一个男人说,“刘大全回老爷话,那两个是我侄儿春生侄女冬梅,冬梅不会说话,我怕她冲撞了贵人们。”

  江老头招他走近点说话,“你侄女说会种地会养猪,是真的吗?”

  刘大全说,“小人们都是天门农家出身,大水淹了才出来的,地里的活都会搞,喂猪喂鸡喂鱼都会。求老爷收留我们,我们做牛做马报答老爷。”

  江老头回头问江容说怎么样。

  江容问,“刘大全,你家多少人?不会那些全是你家人吧。”

  刘大全说,“回少爷话,我跟我老婆有三个娃娃加侄儿侄女共五个。我有三个表兄弟,姓李,一个表哥带老婆加孩子四个,还有两个表弟没老婆。我们合计有四个大人,两个女人,九个孩子,最小的娃娃也有三四岁了,都能吃苦卖力干活的。”

  江容低声同江老头说,“好可怜哪,做零工是养不活这么多人的。”江老头摸摸江容的头,低声问,“刘大全你们签卖身契么,要签就把你的人喊过来站一边。”

  刘大全小跑过去喊人过来。

  江老头再问旁边的人,“近点说话,你会做什么,家里有什么人?”

  那人走近拱手行礼,“小的卢彩华,也是天门人,同刘大哥是挨到村的,我们家屋的兄弟姑娘婆婆娃娃们老老小小有三十三个,没得位置住,好可怜,田地么子都会搞,纺纱织布这些都会。没得一个偷懒的人,个个都蛮勤快。”

  江容听到这人说话满嘴土话,笑得不行。

  最后的那个自觉的走近说,“我叫黄志强,是沔阳人,我们家屋的有十九个人。三弟兄,加姑娘婆婆老的娃娃们,都蛮勤快,又听话又蛮会搞事。”

  刘大全这时走上前说,“老爷少爷,这些都是我们屋里的。”招呼他的家全磕头,一堆人都乱七八糟的跪下来磕头,有个男孩子大着胆子说,“少爷,我们做完活了,唱莲花落给您听。”

  江容哈哈大笑,觉得心中很是快活,管什么原因,有人这么低声下气的哄自己开心就是开心的事。江老头也哈哈大笑,喊大家起来,低声问卢彩华黄志强打算签什么契。

  卢彩华说,“我们愿意签长契。”

  黄志强说,“我们愿意卖身。”

  江老头摇摇头让刘大全喊黄志强的家人过来,轻描淡写的说,“我们家不要下人,要的是肯吃苦做事肯种地肯干活的,不过就算种地也要忠心的人,种地的话肯定是能吃饱饭有衣服穿,逢年过节有鱼有肉吃,做事做得好就有赏,攒够钱了是可以自赎其身的。”

  江容点头,“万一种地要收时跑掉了,刚好天气又不好,岂不是亏死了,亏了以前吃的米钱,又亏了一年收成。”

  人齐了,江容点了下数,确实是三十四个人,让刘子文去买些馒头回来。

  江容看到有的老太婆头发都是白的,感到还是有些不忍心,自己上马,让几个老太婆上车让几个最小的孩子也上车。

  江容骑马先到了江家,决定不管这里叫啥,以后改这里的名字叫卫家台,喝了口水后让江太婆煮粥,说有一大堆过来种地的人要过来。先弄稀的吃,免得那些人饿死或撑死。

  刘家与黄家的人都到了,江容让刘大全黄志强搬凳子过来说话,说江太婆在煮粥,还没熟,煮熟了就给他们吃。

  不久刘子文也回来了,刘子文看着这么一大堆小的老的叹了口气,说江容这些人能做事么,江容说应该能吧。刘子文去吩咐女人们准备烧水,让他们全洗澡,管着娃娃们洗澡洗干净,有虱子有虫子有疮有病的都弄好,不要过给别人。把带的东西都弄干净,该丢的就丢,千万不要把病过来过去。让刘大全老婆带人做饭,黄志强老婆带人做衣服。

  江容说,“反正过来我们这里是绝对会吃饱饭的,你们一家十九个人,一个十五个人,黄家有老的指导还多四个人。我的计划养猪养鸡养鸭的,你们自己种田种粮食种菜多出来当饲料的,你们说你们都会,那说说你们自己家可以养多少头猪多少只鸡鸭种多少地。地里还有有多少收成。”

  刘大全说可以养一百头猪,五千只鸡五千只鸭,加上一百亩水田黄志强说,一百五十头猪,五百只鸡五百只鸭加五十亩水田。

  江容颇有兴致的问刘大全,“你们家只有四个男劳动力,两个女人,再就是一堆小孩子。怎么会比黄家做的事多?”

  刘大全说,“早晨晚上我老婆嫂子弄吃的时间,我们其他的人个个都剁猪菜,给猪食,猪说不定还可以再多喂点。娃娃们喂鸡喂鸭,捡鸡蛋鸭蛋。每个娃平均捡五六百只鸡鸭蛋。水田种的时候也忙不了几天,个个都辛苦些。”

  江容点头。

  黄志强说刘大全确实是有板眼蛮扎实蛮吃得苦,他们自己家里娃娃们没有这么能吃苦,大人就还蛮扎实吃得苦。他们自己屋滴老家伙重活搞不得,还是很有些别的本事,会编篾篓会腌腊肉腊鱼咸蛋咸菜,会做松花蛋。

  江容哈哈大笑,这些人比自己想象的还能吃苦做事些,很高兴的说,“刚开始可能辛苦一点,把你们分成两组,看哪个行些。要是产出多的话,肯定你们收入就高些。你们要互相帮助,你们还可以换工,只要你们做事尽心尽力,不会亏待你们的,按你们做的事分红。等有时间还可以教你们的娃娃识字算数记账。不过怎么安排我还不是好明确。我要同刘掌柜商量一下。好了,粥肯定是好了,你们先去吃东西。顺便喊江老爷过来。”

  江容江老头刘子文几个人商量了下。觉得刘大全还是很能吃苦,也有算计,黄志强也很老实。江容说让刘大全先带着他的那个表哥安排喂猪喂鸡鸭的事,肯定是他自己的老婆嫂子表哥表弟干活肯干,做得出来活,他才敢这样说的。让黄志强家里的兄弟听他的安排种地喂猪喂鸡鸭,让黄志强同他家的老太婆们做腌蛋松花蛋做编篓子之类的事。

  刘子文说你不是要搞两组竞争么。江容说竞争当然是有竞争的,两组的竞争肯定是要算钱的啊。种地收成可以换成钱,手工也是钱,哪个钱多就哪个胜了。

  正说着,刘大全过来了。

  江容说,“正好要过去喊你,看你说得头头是道,肯定你家老婆还有兄弟嫂子娃娃们都是能做事的。我打算这样安排,你带着你家的娃娃,黄家的娃娃,你家的兄弟与他家的劳动力,喂猪喂鸡喂鸭,种地的劳力不够我们可以请长工。你安排下去。你肯定是比长工值钱得多的。黄志强跟他家的太婆们,带上女人们可以编篾篓之类的,等腌鸡蛋松花蛋好了,就可以装起了。到了冬天就可能做腊肉腊鱼了。你划算一下人手,你这边忙时可以喊那边的人过来做事,那边忙时你们也可以过去帮一把手。你们互相帮忙可以记账,收成里面扣。看到时哪个比较赚钱多些。闲下时,就教你们的娃识字算账。”

  这时黄志强也过来了。江容说,你们俩看下现在要买多少鸡鸭鹅猪仔回来。种多少地。

  刘大全复述了江容刚才说的,黄志强想想,我得去问我们家的太婆。刘大全说,三个牛皮匠,顶个诸葛亮。我先去问下兄弟姑娘婆婆们的主意。

  刘大全先带着他老婆过来,看着那女人脸色比在城门外看到的好多了。估计刚吃过洗过脸,日子有了盼头,精神都好了许多。

  这女人行礼说是刘大全的老婆,感谢主人家收留了他们,她们的兄弟嫂子在招呼娃娃们洗澡就没过来行礼,等洗干净了再来见人。江老头摆手示意勿要多礼。

  黄志强扶着一个太婆,说那个是他大姑婆,守寡很久,他们兄弟三个都是姑婆带大的。另外两个太婆,一个是他妈,一个是他姐姐的婆婆,婆媳俩带着一个娃娃来投靠他们的。他自己有四个娃,两个弟弟各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