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文卫纪事 >

第105章

文卫纪事-第105章

小说: 文卫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阿玛极力又劝又哄,才劝下他不反对,就是说的两个孩子好好过日子就算了,以前的事计较有什么用。”

  德黑礼连连道谢,又说实在是他们自己看对眼了,自己做兄长的不忍拆散。若不是康福喜(炫书…提供下载)欢上了济兰了,自己肯定不得如此低声下去。

  额尔登继续指责,“这事确实是你不对,我阿妈的本意是好的,想早点让济兰成亲有人帮着他管家过日子。万一有坏女人带坏济兰怎么办?你们就图着嫁妆多你们娘家的面子好看,也不想想济兰也不小了,济兰有钱,就算嫁妆不齐全,成亲了缺啥再慢慢置好了。”

  德黑礼站起来连连拱手称谢,“这事我欠思量了,多谢额兄指点,只是我的通知一声家兄,家兄在杭州任上,我看他放定最快也只能是下个月下定了。至于嫁妆的事,我们尽赶。”

  额尔登回家告诉大家,德黑礼草拟的单子很吓人,随便一看,就能超过一百多抬,单子有庄子四处,铺子八处,房子也是八处。各式皮子都有,狐狸皮,貂皮,獭皮,羊皮,牛皮,虎皮,豹皮,啥皮子都有。绸缎也是一百匹。

  至于首饰也不含糊,各式各样的全都齐全,光手镯就有五六十对,金镶玉的手镯,金镯,银镯,玉镯,珊瑚镯子。更不用提其他玉佩,耳坠之类的。还有各式纽扣,金纽扣,银纽扣,珊瑚纽扣,珍珠纽扣,都列出来了。

  还有字画古董一系列,摆设的银碗,银盘,银碟,银壶,银筷子,银挑匙等。

  并且,华礼还不知情,据讲华礼还得添上一些上来。还说如果还想要什么庄子下人的,都可以提出来。

  仁义撸着胡子表示满意。

  济兰倒吸了一口冷气。

  额尔登解释说,“他们的额娘好像是宗室女来着。估计把当年的嫁妆全给康福了。”

  仁义不满意的撇了额尔登一眼,“当年咱老外公家底很厚的,你们姑妈的嫁妆只是你们祖母的嫁妆的一小半,就那样,宗室里也没有人说啥。”言下之意就是讲这些本来就不应该归德黑礼家的。

  江容已经去了滦州了。

  济兰觉得自己的聘礼还是不太厚,就与仁义商量。布匹是够了,珠宝得去选点。

  仁义很不满意,嘟囔着说这样子还不够啊,这样的聘礼到哪家都够数了。不过仁义又想了下,笑着说反正聘礼会放在嫁妆里的,那就再添点吧。

  

  文卫纪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关怀

  江容回到了滦州。

  高家人齐聚一堂。

  江容告诉大家济兰要成亲了。

  肥肥胖胖的高老头欣喜若狂,连说得去京城观礼去,高老太太也说要进京城去。

  高老大说自己一家子在家里呆着看地,让老头老太同江二张氏高老三一起去就好。

  刘氏嘟呶,说自己也想去看下热闹。

  高老大说,你不要去丢人了,万一你认得一个反贼,岂不是害得济兰的亲事都要黄。

  刘氏说那不是反贼,都是信教的,听说交一百文日后就可以有一

  高老大说,“糊涂,他们哪有那么地分,江容的地抢过来分么?就算给你一顷地,也没有现在赚的钱多。这事你怎么不同我讲,再有这种事,你就要报告里正。”

  看来最近高老大夫纲很盛。

  江二则说自己的钱全是一文一文的赚回来的,辛苦得很。绝对不会捐出去给那些人的。反正自己缺人种地干活,管吃管住好还有工钱拿。至于不能种地干活的人,都不是啥好人,活该饿死。

  江容听了很是开心,这个叔叔一向无原则的善良,终于知道不再只要看到穷人就同情了。

  那些教派都是劝穷的,或是贪的无知人士信教,正常人是不会信的。

  江容同时带了在米粉作坊做事的张青两口子一起回来,就是为了让他们宣传下京城的江家庄。

  张青夫妇在作坊做了近一个月的事,手脚勤快,不挑三拣四,肯吃苦,江容很喜(炫书…提供下载)欢这种人。于是让他们做作坊管事。

  他们知道济兰手下种菜的人和米铺管事都是济兰收留的肯做事的人,有的是乞丐,有的是被嫌弃不能干活被别处的主人赶出来的。都是些可怜的人,现在过着富足的日子。

  他们回来的任务是四处收集杂粮,顺便现身说法,让高家庄与周围的农人都知道,就算是地里的庄稼没得收成,可以去作坊做事。若作坊不缺人手,就去京城庄子上种菜,去京城的作坊做事。总之,肯做事的人,在哪里都可以过得很好。万万不可同那种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也不要把自己辛苦赚的钱交给那些无所谓的教派,造反是要杀头的。

  刘氏被说得冷汗直流。高士祥也指责她,这事是得诛九族的。

  高老头就讲高士祥从京城回来后,办事讲话都利索多了,自己若是去京城的话,就让高士祥留守看着地里。并且孩子们以后都得送到京城去干苦力活去。

  江容哈哈大笑。

  高老头让高士祥向江容汇报情况。

  高士祥镇定的说哪片果树已经补肥修枝了,哪些今年结果太多,明年休养减产,今年套种了啥,明年换啥套种。

  江容笑着说果然长进了。

  高老头得意的告诉江容,说今年的果子全都丰收了,酒坊酿了许多酒出来。各家各户养猪养鸡的也多了,大家吃肉吃油吃得多了,米面就吃得少了。于是江二收上来的粮食与杂粮数量都有增长。

  江容又问有没有啥邪都拉拢高老三。

  高老三说:“没人找我。就算有,我也不会理的。我天天忙着喝酒做事,日子这么舒服,上头有哥哥们管着,也不用费心思,造反成了未必有这么舒服。”

  高老头问江容要送啥礼过去。江容说啥也不用,人去就好。

  张氏忙讲自己去帮忙看着厨房,女眷们缺啥自己就赶快让人去送上。

  江二说,二老太太还有两个媳妇会帮忙招呼的,轮不到你的。

  张氏说,好好好,那我就帮忙去照顾着丽敏,帮忙往灶堂里送紫火是会的吧。

  江容说,咱们家厨房有的是人手,到时应该会请八大居的哪一家来做菜吧。估计到时老姑奶奶家也得来,婶婶还是得去陪客的,咱们陪不了贵客,乡亲也是得陪的。

  刘氏说自己也要去帮忙,高老大瞪她一眼,就你,不去帮倒忙就不错了。

  高老头不愿意看到吵吵闹闹的事,让他们全去干活去,说自己也得去干活了,只留下江二两口子同江容讲话。

  江容看到高老头两口子的身形有些担心。

  江容对江二表达了自己的担心,问为什么自己去京城不到一年,老两口就肥成这样了。

  江二无奈,“你在时,他们还陪着你吃点青菜喝点汤吃点米饭,现在你不在了,吃的全是鸡鸭或是猪肉,顿顿都是吃肉喝酒,吃点鱼也是大油烧的,米面都吃得少。我们劝都劝不住。”

  张氏补充,老爷子说,穷了大半辈子了,现在就算是饱死也安心了。老太太也是说现在死了也够本了。

  江容想了想,让江二找个做饭好的厨娘给老两口,从根源上控制饮食,让他们时不时吃竹笋消点油脂。

  张氏捂着嘴笑,“这是个好方法,竹笋也是稀罕物事,你舍得给,老的们肯定会吃的。出了就天天给老父子吃。酸笋也留几坛子,时不时就拉出来给老的们”

  江容双列举了一堆吃的菜,冻豆腐,竹笋,大蒜。绿豆芽,菠菜。老的爱吃肉,那就给时鲜水果和黄瓜,核桃这类的当零食吃。做的菜多辣,多醋,少盐。

  张氏又讲让江二多种些难得的精细的菜,菜刚出时贵,送到京城去卖,既然贵,那就是好东西了,让老头老太们一想到比猪肉还贵,自然就肯吃了。

  江容笑得直捶炕,叮嘱江二种洋姜得仔细些,又给了种洋姜的方子给江二,洋姜对身体比别的要好,做酒做米粉都好。

  江二心领神会,到时给老头喝的酒就用这个,做菜的粉条也用洋姜粉条。

  张氏又问江氏身体好不好。

  江容说好,没有长肥。有几个无法无天的皮猴一起,是万万不可能肥的。

  又主动的说淑芸管着庄子的内务管得很好,洗菜的事也管得井井有条,到时出嫁时会有一份很好的嫁妆给她的,如果可以的话,嫁了也可以在庄子上管事的。

  高士瑞也很好,他娶老婆的钱到年底就应该赚出来了。

  另外江二可以从胰子作坊分不少银子,不过到了年底才能算清账。

  张氏喜笑颜开,“让他们做事就好子,不要太惯着他们了。”

  江容点头。

  张氏又问为啥济兰的婚事这么'TXT小说下载:。3uww。'快,上次一点风声都没有。

  江容严肃的说,“老房子着了为是没法救的。”于是讲了济兰的千里姻缘是如何一线牵的,被五个女子围观,结果两人都看对眼了康福还得了相思病,于是女方家长只好成全了。

  江二哈哈大笑说这是一段佳话来着

  张氏掐江二,“你以前不也是被人指指点点的么。就是穷,才没有佳话成。济兰这事虽然是佳话,可是不能外传,不然康福以后没法见人了,也不好管教孩子。”

  江容点头。

  江二讲自己的收成也不错,济兰又要娶亲了,以后大家算账清楚明白就好,不用再贴自己了。

  江二的杂货铺,一年能有几千两收成。还可以收猪收鸡鸭去作坊卖,自己又可以小赚一笔差价。又管着江容的产业,七七八八下来,一年也有两三万两的银子的收成了。现在高士瑞与江淑芸都自己赚自己婚嫁银子了,于是,不需要再贴了。

  江容了解完了高家现状与自己的产业情况后,更加担心被邪都的人针对,忧心忡忡的去找明心。

  明心见到江容说正好,今年荆州那里饥荒,自己捐了不少银子过去。明慧十二月会到京城辩经。自己局时也会去京城去。如果需要捐米银,请江容慷慨相助。

  江容同意。

  明心又说滦州有坎卦教的人在活动,不过此处尚好,老百姓有稳定收入,日子生活富裕,保正也还好,每个月有五两银子拿的,做事极其负责。

  明心让江容不要担心,举例分析利害关系,一般这里的家庭,两口子都去作坊做事,就能有三四十两银子的年收入了。老人们可以养猪养鸡,卖到作坊去。地里还有些收成。换从前一顷地,也未必能收到这么多银子。那还得冒杀头的险。

  江容就安心了。

  江容又问起高十九。

  明心说高十九从关外买皮子回来,说是给江容留了好东西的。

  江容高兴的说,说济兰要成亲了,正好要些好东西。

  清朝初年,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这就是“禁关令”。清朝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东北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

  清朝对东北的毛皮管理,不止皮子,所有贵重东西基本上都得官府收了以后,方可以进行民间交易。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面的人总是会偷偷的留些好货给熟容的。

  高十九为人豪爽,他的车队到处都有走,长年带着果子酒卖,自然能淘到不少好货,他听讲济兰要成亲用的皮子,立刻带江容看自己珍藏的各式毛皮。

  江容看到高十九的珍藏,毫不犹豫买下所有的毛皮。

  高十九连呼不舍得。

  江容不留情的谴责,珍藏的东西入久了也会坏,不如把它给需要它的人。

  

  文卫纪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安排满月酒

  江容把皮子让车队捎给京城济兰,让他随便挑些去做聘礼,也给江淑芸做一件,其他的留着需要时再用。

  既然心里没有压力了,江容就在滦州开开心心的呆着,到各个作坊转来转去,又看作坊工人家里如何。看看自己的果树情况,还有竹林。总之,日子过得很悠闲。

  让大家给竹子浇够水渡冬,江容看到的是开年后的白花花的银子。

  人家忙着,她看着,更加觉得快活。

  住了十来天后,江容收到了济兰的信,信中说是乌尔登来信,通篇是让丽敏三从四德的说法,说夫妻打架没什么,自己以前同瓜尔佳氏也有动过手,定姑婶婶同萨尔哈也时时打架,又说江容年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