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龙起南洋 >

第485章

龙起南洋-第485章

小说: 龙起南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第1步兵军军长文德中将也只得闭口不言。在成为清军第1步兵军军长之前,文德曾担任清军第22步兵师的师长,在皖北同帝国陆军大战过。他还是首席军机大臣文庆的弟弟,所以在重新整编部队的时候。他才会当上第1步兵军的军长。当时,帝国陆军强大的火力给他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他也知道裕诚说的是实话,城外的帝国陆军火力强大。如果要贸然发起攻击的话,他们肯定会损失惨重的。只不过,就这样眼看着退路被切断,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很快。裕诚又收到了最新的报告。在北面的德胜门,也出现了大量的帝国陆军。这顿时让裕诚脸色煞白。因为广安门和德胜门,是北京城众多的城门中,唯一没有被堵死的城门。现在这两个城门外都出现了大量的帝国陆军,毫无疑问,他们的退路已经被彻底的断绝了。

“该死,这怎么回事?那些逆匪怎么知道这两处城门没有被堵死,难道有人出卖我们不成?”裕诚恼怒的说道。他感觉。自己的所有部署仿佛都暴露在帝国陆军的面前一样。

“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文德问道。

“先就这样吧。让各部做好防御准备,如果逆匪发动攻击的话,一定要抵挡驻逆匪的进攻。”裕诚只觉得脑袋很疼,他完全没有想到局面居然会演变到现在这个样子。

“是,大人!”文德点了点头。他看了看城外的帝国陆军,那密密麻麻的队列,让人头皮发麻。很显然,如果帝国陆军要发起攻击的话,他可没有信心靠这几万人就守住北京城。

裕诚从城墙上下来的时候,正碰到了闻讯赶来的军机大臣潘世恩。

“裕大人,情况怎么样了?”潘世恩焦急的问道。

“潘大人,逆匪已经杀到北京城下了,我们的退路已经被堵住了。这一次,恐怕只有为国尽忠了。”裕诚苦着脸说道。早知道的话,他昨天就应该撤离北京了,那样的话,说不定就还有一线生机。

“怎么会这样呢?那些逆匪怎么来的这么快?”潘世恩似乎也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好不容易能够逃得一条生路了,结果却出现了这样的事。

回到兵部衙门之后,陆续有消息传来。帝国陆军除了在广安门和德胜门外部署了重兵之外,其他的城门只有少量的兵力。这更加证实了裕诚之前的想法,帝国陆军这一次果然是有备而来的。北京城没有被堵死的城门,被帝国陆军的大军围困,而其他的方向,则只有少量的部队监视。很显然,他的所有动作都在帝国陆军的掌控之中了,这让裕诚更加的感到绝望了。

实际上,这都是帝国*军事情报局的功劳。在满清即将灭亡的时候,满清不少的官员以及军方的军官都惶惶不可终日,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满清尽忠的。在这个时候,帝国*军事情报局只要稍微一引诱,那些人就会为帝国效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就可以轻易的掌握清军的动向了。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情报的支持,帝国陆军才能够不断的击败清军。

包围北京城之后,帝国陆军第1军和第10军并未立刻对北京城发起攻击。这个时候,从北方进攻山海关的帝国陆军第17军已经成功的突破了山海关,消灭了驻防那里的清军第2军的主力,现在正在向北京进发。等到第17步兵军赶到之后,帝国汇聚到北京城下的军队就将达到十万余人了。

原本,帝国陆军第1军军长张卫少将和第10军军长吴军少将是打算一鼓作气攻破北京城的。虽然北京城城墙高大坚固,想要突破的话,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帝国陆军依旧有信心打进北京城内,消灭里面的清军。

只不过,从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要求他们暂时停止攻击,只需要围困北京城就可以了。因为,这个时候军事情报局的人员正准备策反满清留守北京的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裕诚,这样的话,帝国陆军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北京了。当然,裕诚作为满清的最高级官员之一,想要策反他,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只要能够成功的话,这对帝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帝国陆军就不用在北京城多浪费时间,可以立刻向北追击逃跑的清军了。这样的话,可以节约不少的时间。也可以为阻击满清和俄国人的帝国陆军的两个骑兵军和第14步兵军减轻压力。

目前帝国*军事情报局在北京的负责人是郑海生中校,也就是他策反了漠南蒙古诸部的。那一次成功之后,他被晋升为中校,负责军情局在北京的事务。这一次,军情局要求策反裕诚,也是由他亲自出马的。

3月21日晚上,郑海生中校出现在了兵部衙门之外,他一身帝国陆军军服,很是惹眼,当他出现之后,兵部衙门的那些卫兵们,大为紧张,连忙将他包围了起来。

“诸位兄弟,不用紧张,我是来找你们的裕诚大人,有重要的事和他商议的。”郑海生中校笑着说道,仿佛一点都不害怕一样。

“你是谁?”兵部衙门的一个卫士长问道。

“你们只需要知道我是帝国陆军派来的一个使者而已,我没有恶意,我来只不过是为了给你们一条生路而已。”郑海生中校说道。

“来人,把他看守起来,我马上去向大人禀告。”卫士长没有犹豫,连忙下达了命令。

这个时候,裕诚还在书房内,想着怎么样才能够解决现在所面临的危机。毫无疑问,城外出现了大量的帝国陆军,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战死,要么就是向帝国陆军投降。当然,裕诚和英国人关系不错,在城破的时候他还可以躲到英国使馆去。但是,以中华帝国的强势,他们会不会给英国使馆面子,这就很难说了。如果英国人抵抗不住中华帝国的压力把他交出来的话,最后他还是只有死路一条。

“该死的,没想到居然到了这样一个地步了!”裕诚心里非常的憋屈,他身上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在满清也算是一品大员了。结果居然沦落到了这么一个地步了,这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大人,卑职有要事禀告。”这个时候,书房外传来了卫士长的声音。

“进来!”裕诚皱着眉头说道,他最讨厌别人在他想事情的时候打扰他了。

“大人,门外来了一个逆匪,他自称是逆匪的使者,他想要见您!”卫士长禀告道。

“什么?逆匪的使者?他是怎么混进城来的。”裕诚脸色大变,如果帝国陆军的使者可以轻易进城,那不是就是说,帝国的大军也可以随便进城了吗?这样的话,帝国陆军想要攻下北京城,那还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马上把他带来见我!”裕诚说道。人老成精的他,当然能够猜到帝国陆军的使者的意图了。

第七百二十一章诱*惑(求月票)

ps:第三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141206192038326的打赏!

一个年轻人出现在了满清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裕诚的面前,充满朝气的面孔,加上一双闪耀着自信眼神的眼睛,让裕诚这个年过五十的老家伙,心里生出一丝的羡慕。南方的那个中华帝国,部正是由这些年轻人来推动的吗?而入关两百年的满清,更像是一个就快要入土的老人。只不过,现在中华帝国轻轻的推了满清一把,提前把满清送入了棺材之中了。

“裕大人,你好,很高兴你没有二话不说就把我杀掉!”郑海生中校笑着说道。由他亲自来劝降裕诚,无疑是担了很大的风险的。裕诚作为满清的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无疑是满清的最高级的官员之一。如果裕诚没有反叛之心的话,他去劝降这就完全是自寻死路。不过,根据帝国*军事情报局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裕诚这个家伙,无疑是一个大大的贪官,能力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在为自己谋取利益上,却非常的能干。根据军事情报局的统计,裕诚所拥有的财产,包括那些金银、外汇、房产和田产加起来,至少是超过两千万两银子。这样的一笔巨大的财富,都是裕诚为官这些年来挣的,可见这个家伙敛财的本事有多么大。

现在,满清即将灭亡,作为满清的高级官员,裕诚的前途无疑是极其黑暗的。一旦满清被灭亡,落到中华帝国的手里之后,裕诚肯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好不容易才挣了这么大的一份家业。如果就这样死翘翘的话,那未免太可惜了。因此,帝国*军事情报局分析,裕诚这个家伙绝对是部甘心的,只要帝国稍微给他一点利益,给他一丝求生的希望,那么裕诚肯定会抓住的。到时候。帝国就可以不费一枪一弹拿下北京城了。当然,裕诚收刮了那么多的财富,绝大部分也将被要求收归国库所有。这么多的钱。绝对不可能交给他的。毕竟,这些钱都是民脂民膏,岂能供他个人挥霍掉?

“哼!老夫知道你的来意。不过,老夫身为大清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又岂能凭你几句胡言乱语就当乱臣贼子?我倒要看看。你准备了一些什么样的花言巧语想要来蛊惑老夫。”裕诚冷着脸说道。实际上,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之所以答应见郑海生中校,完全是因为他内心深处的那丝求生的**在支配他。

“裕大人,我这一次来,可是来救你的。现在,帝国陆军在北京城外集结了十万大军,足足是城内守军的两倍。并且。帝国陆军的强大武器装备,这一点大人也应该非常清楚。加上双方部队的士气对比。大。人也应该明白,帝国陆军要攻下北京,绝对不是什么问题的。”郑海生中校说道。虽然现在城外只有两个步兵军,但攻破了山海关的帝国陆军第17步兵军正在快速的赶到北京来。到时候,三个步兵军加一块,也就有十万人了。这一点,郑海生中校可没有故意说大话。

“北京可是一座坚城。如果你们要强攻北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们的十万人,至少得死上两三万人。”裕诚硬着头皮说道。作为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他自然是知道清军和帝国陆军之间的差距了,要不然的话,满清也不会在短短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把所有的领土都丢的干干净净了。现在更是只有逃亡蒙古草原去苟延残喘这一条路。而他自己,更是成为了满清的弃子。

“哈哈,裕大人,北京是一座坚城,这我不否认。但是,如果帝国陆军强攻北京,要死上两三万人的话,那可就夸大了。帝国陆军如果要武力拿下北京的话,伤亡绝对能够控制在五千人以下。”郑海生中校自信的说道。北京城的城墙很坚固,即便是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来轰,也无法轰穿的。

北京的城墙,周长24公里,城基宽24米,城高8米。这样坚固的城墙,即便是在使用热兵器的时代,也是很难摧毁的。就算是用炸药来炸,也不知道要费多少炸药。更何况,这么一座宏伟的城墙,无疑是历史文物,如果这样就摧毁的话,那未免太可惜了。当然,如果劝降不成功的话,那也就没有办法了。相比历史文物,保证士兵的安全那才是最重要的。

“那你们为什么不立刻发起进攻?还派你来劝降?”裕诚反问道,他的脸上全是讥讽。

“裕大人,我也不和你兜圈子了。强攻北京城,帝国陆军得损失好几千人,这是非常部划算的。如果裕诚大人能够率军投靠我们的话,那自然是更好的。这样,裕诚大人你自己和这几万军队,也就不用死于战争之中了。这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郑海生中校说道。

“我身为大清的朝廷美国,食君之禄,自然要忠君之事,岂能这样就投靠你们?要不然的话,老夫一生的清名不就毁于一旦了吗?再说了,现在你们虽然赢了。但是,我大清也还没有灭,我们还有机会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未来我大清也未必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虽然,满清逃亡蒙古草原之后,要仰仗俄国人的鼻息生存。但是,俄国实力强大,如果俄国能够击败中华帝国的话,那满清或许就能够复国了。那样的话,他投靠中华帝国,不是就亏了吗?

“哈哈!裕大人,你是还指望那些撤离北京的满清主力吗?我告诉你,还是别妄想了吧!你们是不会有机会的。”郑海生中校大笑起来。

“为什么?”裕诚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很简单,你们大概还不知道,蒙古各部已经投靠帝国了吧!你们撤往蒙古草原,那不是自投罗网吗?”郑海生中校笑着说道。

“什么?这怎么可能?不可能的,你一定是在说谎。蒙古各部可是我大清的铁杆盟友,他们怎么可能会背弃大清,投靠你们?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裕诚完全就不敢相信郑海生中校的话。

“裕大人,在这个时候了,我怎么可能欺骗你呢?实话告诉你,投靠帝国的,不仅有漠南蒙古,还有漠北蒙古诸部。而策反他们的,正是本人。去年12月的时候,我在科尔沁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