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唐仙魔传 >

第429章

大唐仙魔传-第429章

小说: 大唐仙魔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仁杰听李道玄竟公然要收自己为徒,顿时站了起来朗声道:“李道玄,你我泾渭分明,不是同道之人,狄某感你看重之心,但要拜你这魔头为师,那是万万不能。”
  李道玄呵呵一笑:“能与不能,都改变不了我的这个决定。吾所传之徒,说起来在长安时收过一个无赖,在西域时算是传过一条虫子,这楼兰明宗也有许多我的传人,但他们所学的都是修士功法,用以杀敌致胜。自从吾神识大成,又通读天阁之书,并所得那摩尼智慧之典,却有智者之道没有传人。”
  李道玄说着热切的看着狄仁杰:“这智者之道若是所托非人,危害更是不小。幸好机缘巧合遇到了你这样坚毅有道,心思聪慧的人才,吾是真心传授,并没有要你加入明宗或是为我李道玄做事。”
  李道玄这番肺腑之言听得狄仁杰大为惊诧,但他还是坚定的摇摇头:“师者,传业授道解惑也。君修为通神,或者能为我解惑,但又有何道能传授于我?君心中的道又是什么邪门歪道呢?”
  李道玄朗声一笑,背负双手站起,他望着远方渐渐升起的星辰,手抚胸口缓缓道:“吾有圣人之心道,可以传授给你。”
  狄仁杰不禁一愣:“圣人心,那是什么心?”
  李道玄慢慢转过身子,望着狄仁杰沉声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便是我的圣人心道。”


第五百八十七章 智者传正道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
  狄仁杰明经科出身,又在白鹿洞读书,道德经虽然也曾读过,但从在意过。此时听到李道玄以道门经典为自己解释心之道,不禁哑然失笑道:“道德经自有精妙之处,但一不能用以治国,二不能致以修身。黄老之学误人多矣。”
  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当然更符合狄仁杰的心意,但李道玄却严肃的说道:“你错了,道德经五千言,唯有这句话才是天下大和的根本。所谓圣人无常心,那说的是得道之人是没有执念的,而是要以天下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李道玄说着伸出手指道:“譬如天子,若是有了执念,便要祸国殃民了,那隋炀帝在位时横征暴敛,对外族大加征伐,那就是因为他有好大喜功的执念,而忽视了天下百姓希望安居乐业的意志。”
  李道玄说到这里,那狄仁杰已现出深思的模样,李道玄缓缓又说道:“再说当今的仙魔修士,也有许多自认为得道的,但他们也是有执念的,他们为的是获得力量的执念。修士的修为越高,这种执念发作起来,对天下百姓的伤害也是越大。”
  李道玄最后指着狄仁杰说道:“比如你为百姓官,却也是有执念的,你的执念便是想成为一代名臣。再说你要清理冤狱,为天下冤案申冤的这个念头,这和百姓的心愿是一致的。只是人力或有穷尽,智慧也会蒙蔽时。世间那么多冤案,你能保证每一件都能查清么。恐怕渐渐的这个为民申冤的念头也要化作了执念。最后害了自己也害了百姓呵。”
  狄仁杰此时已听得满头大汗,虽然李道玄是叛逆,是魔头,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振聋发聩,让他悚然而惊中又豁然大悟。
  狄仁杰口中念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渐渐的大有感悟。
  李道玄见狄仁杰如此表现,心道孺子可教也,他站起身朗声说道:“我学道修行,如今在楼兰所作所为看起来是倒行逆施,叛逆成魔。但那是因为我已抛却了自己的执念,决心为整个天下万民谋福。不在以自己的名声和利益为重,却要借这西域之地,扫平天下仙魔修士,让九州万民安居乐业,再不被修士所骚扰。”
  若是李道玄一开始就说出这番话,狄仁杰只会嗤之以鼻。但现在,在李道玄解读完圣人之心后,狄仁杰反而产生了一种这男子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错觉。
  李道玄见他心有所动,便加了一把劲,继续说道:“狄仁杰啊,你在白鹿洞孤然而立,清高自赏,那便是有了自己的执念。结果便是白鹿洞的贤人都讨厌你,可以想象,日后你的仕途也到头了。你在仕途上没有机会,就掌握不到国之权柄,又怎么有机会为百姓申冤?”
  李道玄的话渐渐严厉起来:“你死抱着自己的执念,或者最后能在史书上流下一个清名,但就算这样,却与百姓有何益处?忠臣流芳千古,其实却是为自己捞名声。而贤臣为国为民,懂得沉浮之道,那才是能为百姓谋福祉的臣子。狄仁杰,你是想做个忠贞自私的臣子,还是要作一个能屈能伸的贤能之人?”
  狄仁杰此时大汗淋漓,猛然跪倒在地:“请大人赐教,仁杰自然是要做一个能为国为民的贤能之人。”
  李道玄伸手将他搀扶起来,微微笑道:“起来说话吧,我已有意将心中所学的智者之道传授给你,你我不需有那师徒之名,我是为这天下之公才传你此道,若是日后你做了有违正道的事,我必是第一个取你人头之人。”
  他说到最后,虽然语气还是轻描淡写,但狄仁杰却深深明白以李道玄的修为,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自这日起,狄仁杰就在天阁之旁搭了一个草庐,李道玄为他凝造了一丝神识,并以摩尼智经重新改造了狄仁杰的神识。他可以抽去了其中的修士之力,只给了他智慧之道。
  那狄仁杰得到这番好处,便有了日诵千卷,过目不忘的本领。李道玄再从天阁昆仑藏书中取来儒释道并魔道的各类典籍交给他读,谆谆教诲道:“日后要想在朝廷站住脚跟,与各大修士打交道是少不了的,这些书中讲的是各宗门修行之法,你只需了解就足够了,唯有那佛宗经典你却要细细读之,在我看来,不用多久,大唐便是佛宗的天下了。”
  狄仁杰每日便在这草庐中读书,李道玄交给他的书从每日的三五十卷渐渐的达到了百卷之多,这些书除了天阁藏书,还有李道玄在云州的藏书,等过了立春时分,李道玄交给他的书却越来越少,许多都是见都没见过的手抄书。
  这一日李道玄看完曼罗馆传来的情报,正在向着三月三万佛节的事,狄仁杰悄然走来,手里拿着一本薄薄的书册,有些疑惑的问李道玄:“大人,这书中所传之道,似乎有些古怪啊,说什么三魂七魄,鬼体凝练,这可有些看不懂。”
  他当然会有疑惑的,李道玄不禁莞尔一笑,这书中所写的正是李道玄所修改过的鬼体凝炼的魔道之法,只不过李道玄将这鬼体凝练改为了只能凝练魂魄两个时辰。
  李道玄便将这功法的内容与狄仁杰细细说了一遍,狄仁杰被吓了一跳,练练摆手道:“大人啊,这招魂弄鬼我可不学,不问苍生问鬼神,子不语怪神乱力,我,我……”
  李道玄呵呵一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错了,怀英你又错了,譬如说办案,世间人心难测,各地风物更是不同,虽然看起来决狱办案只是一件事,但其背后不但涉及到了人情世故,风土地俗,更有万般学问在里面。”
  李道玄这样一说,狄仁杰想起以前少年热血,刚刚做官的时候,确实有许多民间的案子,涉及到了很多自己不懂的东西。
  李道玄继续说道:“我让你看了星宿海的毒经,你便知晓了天下剧毒之草。我让你看了修士万篇功法,日后你便可以探查冤魂死亡之道。至于这凝练魂魄的功法,却是为了遇到那实在难以理清的惊天之案,你便可以凝练冤者鬼魂,直接询问死去之人。这,你可明白了。”
  狄仁杰恍然大悟,虽然还有些犹豫,但李道玄说得实在有理,只能用心将这本书细细读完了。
  等狄仁杰终于将所有的书都看完的时候,已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时候,这段时间,李道玄在楼兰四周百里之内首先实施了自己的改造西域计划。
  他将罗布泊的湖水引到了楼兰周边百里,绕着整个城池形成了数道引水沟渠,这些沟渠最少得有三丈宽,自天空看去,就像大地上裂开的数十道裂缝。
  楼兰城池下的地下水都在城内使用,但毕竟是地下存水,数量有限,李道玄以强大的神识修为,将罗布泊湖水通过沟渠引动了城池四周的沙漠中。
  湖水灌溉了沙子,却是杯水车薪,李道玄却想到了引动云气之法,他以五行神火将湖泊之水化为天空云气,再推动云气到楼兰东部的沙漠中。于是每日惊雷阵阵,暴雨瓢泼。
  这李道玄亲手造出的云气在楼兰和月牙泉之间的沙漠上越下越大,雨水最后简直成了天空咆哮而下的白龙。
  罗布泊和月牙泉的水几乎都已不够用了。李道玄干脆向北飞到天上之上,取来天山浮冰近千块,才在短短的时间内,将楼兰之东的沙漠灌溉成了沼泽之地。
  在这段改造楼兰东部沙漠的过程中,李道玄的神识修炼竟然再次突破了一重,已达到三十四重。而他每日取冰造水,成云布雨的过程中,竟然无师自通的对沙漠之地的气候,阳光,乃至万物之变化的规律与原因都有了了解。
  楼兰东部沙漠变为了沼泽,曼罗馆也按照李道玄的要求紧急送来了千百颗各类种子。
  这些种子有戈壁常见的胡杨,蜜瓜,沙枣,也有中土大唐的柳树,青松……不可胜数的种子被李道玄撒入沼泽之中,他再运转神识之法中的木生之力,让这些种子快速生长。
  楼兰东部沙漠就在李道玄这逆天之力中,每日一个样的变化起来。从黄沙万里化为沼泽泥泞,再从泥泞沼泽化为绿木葱葱。
  这一日狄仁杰学有所成,站在天阁浮岛的草庐中,便看到东方郁郁葱葱,甚有红黄点缀,自楼兰城东部直到鸣沙山月牙泉,原本的百里沙漠竟然化成了一片绿洲。
  狄仁杰揉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李道玄落下身影他才惊呼道:“大人,这,这都是你做成的?”
  李道玄此时也难掩心中骄傲,点头道:“怀英啊,这不过只是开始,等到我驱逐了佛宗,真的平稳了西域的形势,到时候我还要引动天山和昆仑之水,将整个西域四方沙漠全部化为良田。你想想,那时候将会是什么场景。”


第五百八十八章 云州暗方略
  狄仁杰看着前方郁郁葱葱,却有些阴郁的说道:“西域之地小国林立,地广人轻,又因这戈壁沙漠,这些年来才能被吾大唐压制。若大人以这等逆天之力将西域大地变为良田沃野,再传以圣明之道。恐怕养虎为患啊。”
  自始至终,狄仁杰还是心系大唐,他说到担心处忍不住对李道玄说道:“大人,您也是大唐人,有国方有民,也许现在大唐真的是小人当道,但以大人的学识,若有了机会,拨乱反正,一扫群妖,岂不是好。”
  李道玄认真的看了他一眼,长长出了一口气,最后还是对狄仁杰说道:“你所说的,我的确可以做到,但我要改变的是天下之根本,所谓拨乱反正,驱除奸臣,那是你要去做的事情。”
  狄仁杰虽然天生聪慧,一身正气,但毕竟不是李道玄那般已掌握了“道”的境界。他实在无法理解李道玄所谓改变天下根本的含义。两人话不投机,一时沉默起来。
  东方的青葱之地送来一阵清爽的风,李道玄展颜一笑:“怀英啊,咱们也该到了分别的时候,你这一去还是回白鹿洞,如今朝廷正在选拔人才,驻守云州西域一线,你若是愿意,可以争取到这个位置,便在我这西域之侧,看吾如何将西域大地整治一新。”
  李道玄的话中并无强求之意,但狄仁杰却是振奋道:“那是最好了,长安近地总是施展不开手脚,若是能在云州边境寻得一处位置,仁杰便可以一展胸中抱负,此正是男儿报国之时。”
  这一次,李道玄安排了曼罗馆护送狄仁杰回白鹿洞,不但送走了狄仁杰,顺带着还将李药师托付给了他。
  那狄仁杰虽然还是无法接受李道玄的西域大计,但这些日子来,他已将李道玄当作了授业传道的恩师,临行自有一番难舍难分。
  等到狄仁杰远去,萧眉织打着呵欠出现在了李道玄身旁,皱眉道:“为何你对这书生下如此大的功夫,这都耽误多长时间了。”
  李道玄正在拟定给曼罗馆的指示,他一边写着给安诺的亲笔信,一边沉声道:“此子不拘一格,胸有锦绣,就算不经我点拨,日后也是大有作为。不但如此,我还要让安诺全力支持,务必要讲狄仁杰调到云州去。”
  萧眉织眼珠儿一转:“怪不得你还将李药师放到他身边,那李药师是云州大都督的外甥,自然也要回云州执掌兵权。如此一来,大唐布置在西域的防线上,就有两个你的人了。”
  但她说到这里又有些疑惑:“不过那李药师的记忆已被你抹去,狄仁杰看起来也不是咱们的人。这两人都是有本事的,若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