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飞虎元魔传 >

第61章

飞虎元魔传-第61章

小说: 飞虎元魔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扰了一年有馀。也想不出可行辨法,你却三言两语,使我茅塞顿开,常某真是佩服得五体头地。"朱元璋谦虚的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也只是机缘巧合,至于成功与否,还虽我两齐心合力,到时当机立断。方可获得胜利,现时一切也言之尚早,你先准备一切,密切留心蒙古兵动态,不能疏忽,明天我便赶回滁州,为计划加紧准备。待你把事情辨妥后,我与你携手一起铲平虎吼寨。"两人再细心讨论大势,直至深夜才各自休息。
  第二天,朱元璋还未起来,胡雪娟已在房外拍门。朱元璋拖着她的手到亭中漫步。两人分别已久,自然是卿卿我我,柔情密意。有说不完之情话。朱元璋对她表示,他已有一妻一妾,问她是否愿意作妾,与他长相斯守。胡雪娟却情深欵欵的说:"只要你心里有我,我作什么也没关系,我只想天天在你身边,你不知道,你不在的时候,我也不知哭了多少次了。就怕你忘记了我。"朱元璋柔情的说:"怎么会,妹子对我好,我怎么会不知道,妳还淮备为我赤身露体,在冰天雪地去捉闪电鼠为我解毒,妹子如此为我,我真是几生修到。又怎会负妳,我答应妳,我今天先回去准备一切,待我和妳师兄把虎吼寨攻破后,我便亲自来接妳回滁州,再与妳共谐秦晋,此后长相斯守,可好?"胡雪娟满意的点头,两人互相拥抱后便依依惜别。常遇春和若兰也来送行,若兰把一封家书交给小朱,拜托他转交给书生。众人挥手相送,朱元璋骑着马向滁州方向而去。
  小朱在回程时,再到常平山考察地理情况,把虎吼寨后面的山峰高度,大约地形也留心观察,一一划在纸上。细心对照后。他便立刻赶回滁州城,人未到护城河,便听得锣鼓喧天,城门已大开,书生,罗汉手及徐达领着诸将已列队迎接,相拥入城,好不威风。他入城后看到城中百姓及军队在两旁欢迎他,热情的呼叫,他心想,原来一个人有地位,受人欢迎的感觉是这么好。我将来贵为天子,万民向我叩拜,高呼万岁之感觉,不知又是如何的呢!
  当夜与诸将及书生罗汉手等人联欢,大宴将士,延席间,各将领纷纷报告军中情况,朱元璋见各将均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得细致,均非常高兴。他以主帅身份,对各有功的将领一一嘉赏,第二天中午,他在主帅帐中把徐达及李善长召来帐中,三人讨论有关军中事务。小朱对徐达说:"徐大哥,我信中吩咐你准备三千张帆布,情形怎么样,二十日内必定要尽备好。"徐达恭恭敬敬的说:"我已派人到各地捜罗,但三千块不是小数目,现在还很难说,但相信亦很难达标。至于粗绳索,已加紧派士兵连夜加班。相信绳子应该没有问题。今天特来向朱帅报告。
  "朱元璋想了一会说:"多派人手到附近采购帆布,要是不够的话,到时把帐蓬折掉,总之二十天后,我必须三千张帆布,此亊不能掉以轻心……抓紧去辨,另外从军仕中选择出三千精兵,以身材廋削及轻功较佳为首选。三天后我亲自来检察,徐达好奇的说:"能否告诉我这些帆布及三千精兵是何用意。"李善长也忍不住发问:"对,我也有此疑问!现在也没有敌人来犯境,这三千精兵用意可在。"朱元璋向两人望了一望,示意他们把头接近一些,他低声的说:"两位兄長……我尽备进攻虎吼寨,这便是我所说的天兵天将。"李善长"啊"的一声说:"朱帅是准备以精兵作纸鹞,但只有三千人,能成事吗?""当然不止三千,山人自有妙计,你们先好好配合,我以后再跟你们说,暂时还须保密。"朱元璋故作神秘的说。
  小朱把若兰给书生的家书给了徐达说:"这是你朋友的家书,是他夫人在同州托我转交的,烦你交给他。"他再向李善长说:"李才子,我曾听白莲教的口号:什么满城都是火,周官没处躲,城里没一人,红军府上坐。我感觉这口号不知所谓,被人有一种不学无术,见死不救,巿井文化的感觉,我欲借你的才气,请给我作一段比较威武及人性化之口号。要强调出红巾军的理念及宗旨,令人有一种祟高的感觉,请快回去细想,我要在出兵攻打虎吼寨之日,军士齐声朗诵,以表心绩,以壮声威。
  两人行礼告退时,朱元璋对他们说:,"你们参加义军之时间长比我长,严格来说是我的前辈,是我的哥哥,以后没有其它人的时候,不用拘这礼仪。大家兄弟相称便可。徐大哥,我看来访你书生及和尚均是热血男儿,而且武功也不俗,你把信交给他的时候,可以言语试探,看他们有没有为国为民之心。"徐达毫不犹疑的道:"他两是我十多年之知交,他两的心思我最清楚,他们以往所以不参加红巾军,其一是不喜欢郭帅此人,其二是意欲先访寻明主,再作效力。他两均是热血男儿,忠肝义胆,我敢以性命担保。"朱元璋听罢,沉吟了一刻,对徐达说:"这样吧!既然是徐兄弟担保,明天早上,请他两到此来找我,军中正用人之际,看他两武功也不弱,可以好好利用。你两回去把我交给你们的事先辨好,不能轻率。
  :::第六十三回完 :::

  :::第六十四回:::

  云山锁断天涯路;
  豺狼立寨阻路途;
  北望神舟駆胡虏;
  英雄肝胆计谋高。
  朱元璋待他们走后,便独自到群山聚集之山区,希望找到适合作练习的山峰,行了半天,已近傍睌,在夕阳照耀中,终于给他找到一个陡峭的山峰,虽然没有虎吼寨的险峻雄伟,但作为练习则较为安全。其实朱元璋心中所计划的全是理论,再加上他独有的新时代之常识及智慧。至于是否可行,便须把理论化为实践了。他细心把地形黙黙记好,再爬上山峰上,向下观察,见山下平坦,足以安装临时救生网,地势最为理想不过,稍作逗留,时已暮色四合,唯有先回营中,等待明天再来此演练。
  回到帐中,李善长已等他多时,手中拿着几张写满细字的字张,恭恭敬敬的交给朱元璋过目的说:"朱帅,这些便是在下撰写的口号,共有六个不同版本,请作选择。"朱元璋细看后,选定其中一张,两人在细节及字眼中再作推敲,终于完成了当时振奋人心的口号,而这口号由南至北,在这口号的鼓励下,结果为朱元璋夺得锦绣河山。其内容如下:(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舟,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己,手恃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休。)两人齐声朗诵了几次后,相对而笑。在这时代,当兵大多是为两歺温饱,但有了这口号后,在朱元璋麾下当兵將,却成为一种神圣及伟大之工作,救人民于水火,甚至天理不存,亦只有匹夫来补救。在当时百姓来说,民族尊严受到践踏,对生活,对前途均没有希望,社会地位低微,受异族及地主压迫,永无止境,但听到这振奋人心的口号后,终于找回自身的价值,生存的希望,似乎前方再现曙光。殷达豪化身之朱元璋,在港时曾研究心理学,深刻了解到,掌握人之心理等如掌握人之命运,掌握别人的命运便可创造自己的命运。这些道理,甚至风水先生也利用此来致富,朱元璋又岂会不知呢!
  翌日早上,朱元璋召来汤和,鄈愈,傅友德及郭英等在帐上聚集,向他们宣布准备空军部队的概念,并要求为将者先接受习训。接着书生及罗汉手也来帐上报到。各人议论纷纷,未明所以,傅友德好奇的问道:"空军部队是什么,我们只练过轻功,飞天却不懂。"朱元璋随口答道:"从高空降落向地下攻击敌人的奇兵,便称之为空军。"各人透着惊奇,一行七人,再加上十多名士兵,枱着帆布及粗绳索,浩浩荡荡,来到昨天选定的山峰上。山上积雪未溶,仍然充满寒意。
  各人围着听朱元璋的吩咐,朱元璋在山坡仰望峰上,各人以为峰上有古怪或新奇物亊,甚至有恐龙怪兽,神仙美女出现,纷纷极目张望,但见到的全是白茫茫的雪景,但朱帅仍集中意念的昂首注视,莫非他有天眼通,能看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奇迹或启示。各兵将更加集中精神观望,希望自己是其中一位看到端倪之人。亲爱的读者们,肯定会认为那时代的人,不至于这般白痴吧!说真的,古人因对科学理论,自然常识所知的有限,往往便对一些不明白的自然现像,幻觉,因误解而产生迷信及恐惧,做或对神明之依赖,再加上有些巫师及神棍,为了本身之地位及权力,凡是解释不到的,都归于什么神明庇祐,或激怒神明之类,以达到其个人目的,把迷信宣染,因而满天神佛,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因迷信而做成的悲剧,甚至现代社会也不缺乏因迷信而杀亲生儿子或烧死女儿的惨剧。要破除迷信,必定要从教育着手,因为不明白而产生恐惧及迷信,但只要明白真正原因,自然的定律及成因,那此万恶不赦,妖言惑众的人,自然会无从入手。
  闲话先不表,朱元璋眼中所看到的,其实和众人差不多,甚至他仰首集中精神看久了,因白雪反光的关系,景物甚为模糊不清。他眼是向上望,心中却想着帆布如何设计,以及从高处跳下,假设帆布不张开之安全问题,这是现代人均熟知之物质理论,但在元朝,他相信是找不到人跟他一起参详。罗汉手见众人看了很久,也未有发现,他忍不住问道:"朱帅,你看什么,峰上佛祖显灵吗?为何我什么也看不到。""谁说佛祖显灵了?我先问你,要是你从山峰跳下来,后果会怎样?"罗汉手张大了口,吃惊的答道:"这肯定是非死即伤,到西方极乐访寻如来佛祖了。"小朱拿起帆布来,再说:"假如是拿着这帆布来跳呢!"朱元璋把帆布张开在地,再用竹子四面支撑,用绳子固定,中间横切面共垂下三条绳子。中间一条较长的,是把人固定,两边短绳子用以控制方向,比如拉左绳,飘向右边,拉右绳,则方向相反。伞子经数度设计改良,大概己完善。
  至于着地之安全方面,在练习期间,尤为重要,朱元璋采取了现代之消防队伍之救生网理论。他命令士兵在山峰下固定了九条两米多的木柱,然后把一条以粗绳织成了大网固定在木柱上,任何从高处跌下之物件,均会掉到网上,这样便可避免因意外而落地受伤。一切准备就绪,便到了由理论到实战的实践。朱元璋向众人说:"有那一位敢跟随我拿着这把降伞从山峰跳下来。"众人互相对望,但没人敢请缨。其实朱元璋之设计,是由无数经验所启发得来的,但古人却对物理学一无所知,因不认识事物的原理,往往便产生恐惧。所以没人敢挺而走险。小朱等了一会,众人还未有表示,便向书生及罗汉手说:"我先跳下去,要是我没有受伤的话,两位哥哥敢赏试吗?"书生及罗汉手两人对望一眼,罗汉手说:"怕什么,你能做得到,我俩也没问题,大不了十八年后又一条好汉。"书生也点头答应:"大丈夫,视死如归,能为朱帅做事,万死不辞。"朱元璋跟各人解释一些理论及操控技巧后,便与书生及罗汉手爬上山峰。
  朱元璋在山峰上向下望去,只见救生网位置恰到好处,只要不飘远,准能落在网上。他把中间较长的绳索捆绑着自己腰间,双手分别抓住操控的短绳,向前跑到崖边,抓住绳索便凌空跳下。随着山峰上下的人之惊叫声,最初是急坠而下,但当帆布吃满了风,朱元璋便好像被人托住一般,缓缓的降下,便如传说中,神仙下凡的感觉差不多。过了一会,由高而下,姿态飘逸的停在救生网上。各人惊讶的拍手,在他们看来,就如奇迹一样,简直是难以相信。
  他既能安全着地,各人信心也曾强了,他再与书生及罗汉手分享他一跳的经验,两人牢记于心,战战惊惊的跳下,也平安落地,且口中还大呼过瘾。当此情景,其它将领也争相效法。虽然有不少惊险镜头,但各人也侥幸平安着陆,顺利过关。各人亦大呼"过瘾","朱师真是神人"朱元璋把众将集合一起,对众人说:"你们要继续练习,你们六人便是空軍部队的教官,两天后有三千精兵加入,你们要把跳伞的技术,传给他们,还有当大家把技术掌握得差不多时,地上的救生网便须拆去,因为在作战时,这个网是不存在的,等待你们的,是敌人的刀,枪,剑,。你们要切记,为了利于作战及把绳索尽快砍断,刀最好缚在中间的长索上,顺手便可抽出,有利防身及作战。"空军部队由朱元璋的奋身一跳后,终于成立了。
  过了十多天,众将均知道大战在即,加紧练兵,各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