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飞虎元魔传 >

第35章

飞虎元魔传-第35章

小说: 飞虎元魔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同时代人物,相信罗贯中??作之时,或许也曾听取這几位今天所有在埸将军之意见,其中情节也有可能是得到他们的啟发。是耶,非耶?此为世界上有鷄先或是有蛋先之先后次序问题,相信是难以找到确实答案。
  众将均是赤贫出身,除了胆正名平,靠出卖劳力为生外,压根儿就没有机会读书写字,元朝书本更加是缺乏。众武将听小殷说得头头是道,以为是他的个人心得,对他的聪明才智更佩服不已。郭英比较年轻,只有二十出头,听说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之后,练得一手好枪法,在军中也是深得徐达器重。他在旁细听他们的对话,对兵法上也获益良多,小殷只是随意抛书包,谁知对他们将来在战场上行军调将,得到启发良多,屡出奇谋取胜,创造出骄人功积。
  不一日,四人已进入安丰境内,离卧龙坡只有半天路程,连日大雨,山路泥泞,人马疲累,便决定在附近沙河鎭吃饭住店,准备休息一晚,明早再赶路,徐达命店小二做了上好酒菜,各人正在吃得高兴。突然听得马蹄声近,旋即到了门前,两鞑子兵下马后,大步的走入店内,人尚未坐下已高声疾呼:“ 汉狗们,快拿好酒好肉来,军爷今晚要赶路。"店小二见是蒙古兵,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手忙脚乱的去拿酒,勉强放胆走近,惊得不停的口吃,半天说不出话来,蒙古兵听得不奈烦,一脚把他踹翻,跌了过狗吃屎。只见店小二连滚带爬的走出店外,工钱也不要,头也不回的跑了。
  其中一蒙古兵站起来,正欲追岀去,另外一人快手把他拉着说:“不费这功夫,正事要紧,要是被叛党走了,我两只有杀头的份儿。"这人见掌柜瑟缩在一角,不停的擅斗,便拍枱对他说:“ 老头,快拿酒肉来,识趣一点,我不来难为你,要是真的躭误正事,走了叛党,回头再来把你的店一把火烧了。"掌柜无奈,硬着头皮哈着腰的听他们吩咐,那敢说一过‘不’字,待他两酒醉饭饱,还送上两锭银两孝敬他们,两蒙兵把带来的酒壸装满,怀中再塞满肉饱子,醉薰薰的啍着小调上马而去,临行还瞪了掌柜一眼,把掌柜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尿了一裤子。
  两蒙古兵上马后,徐达与小殷对望一眼,知道彼此想的也是一样,不知是那路人马被鞑子盯上了,江湖中人,同气连枝,得赶快去营救。忙吩咐结帐,但见掌柜仍然是两眼发直,不停的哈着腰说:“军爷,慢走。军爷,请慢走!"小殷上前轻轻的扇了他两巴掌,把一锭金子放在他手中,四人便上马,沿着两蒙古兵的马蹄追上去。回头再望,掌柜依然在傻笑的说:“军爷,慢走,请慢走!"这时天色漆黑,再次下起雨来,山路颠复难行,马儿也难以展步,小殷下马对徐达说:“徐大哥,这鬼天气,马儿难以快跑,徐兄替我把白马控制,我先追上去,莫要跟掉了他们。"小殷也不待徐达回答,如箭般向前奔跑,顺手从怀中取出两枝他自制的紫竹镖。郭英见他如此身法,惊叹万分,好奇的问徐达说:“徐将军,此人是人不是,你说他的轻功,如何能练到如此境界,比奔马还要快好多倍。”心中善慕不已。
  小殷放开脚步,听见两旁呼呼风声,树木不断倒退,不一会,已见到蒙古兵所骑的马匹,只见两军士不停趋策马儿快跑,可以想象必定军情紧急,不惜雨中连夜赶路。小殷再加快脚步,不久已追得接近,借势腾身而起,双脚恰到好处,在策马奔驰中的鞑子兵头上一一踏过,两蒙古兵忽然顶门一重,接着有黑影从面前跨过,轻轻的落在马前。身影飘忽,两人以为是喝醉眼花,一揉眼睛,定神一看,见面前是一名儒生打扮的汉人,似笑非笑的瞪着他们。两人坐在马背,急忙拔出配刀,齐向此人头顶砍去,儒生却毫无惧色,右手一扬,两军士手中长刀脱落,手掌剧痛,低头一看,但见掌上血流如注,手掌中仍然钉着一枚紫色的断竹。此儒生正是小殷,他双手把奔马出力控住,眼中正凝望着两蒙古人的伤口,正感得意紫竹镖初试蹄声,一击即中,但美中不足的却是劲力略微不足,否则应该贯穿而过才是。两蒙古兵手中疼痛,酒意已全消,如见鬼魅,吓得心寒胆裂,不期然的掉下马来。
  当天小殷在三保村与众人分手,书生一行六人,压着四皇爷及多总管照原定计划,先向南而行,走了三天路,也途经沙河鎭,书生依照小殷之原定计划,他们在镇内找了一间较偏僻的客栈,先让他两人饱歺一顿,书生再出手,点了他两人数处穴道,四皇爷及多总管一脸狐疑,全身动弹不得,脸色惊慌,以为是要送他们上黄泉路。书生但白告诉他们:“你两无须惊怕,汉人重信义,你等先在此稍作休息,穴首十二个时辰会自解,自己觅路回去,此后好好对待汉人,否则你两的下场会跟伯颜一般无异。”说罢放下一些碎银子,带上房门,便快步的向与众人预先相约定的巿集而去。
  他们身上带着在皇府强索之金银,尽情挥霍,买些称心物件首饰,衣服,吃过丰盛午饭后,每人各选一匹马,再换了些碎银子,骑上马起程。程素和段瑛沿途也不忘把碎银子分发给穷苦之人。书生及段正清与心上人一起上路,心情极佳,沿途眉目传情,言笑艾艾,董若兰不习惯骑马,书生便坐在她身后,细心指导,两人一骑走在前面,程素及罗汉手走在最后。罗汉手是佛门中人,本著日行一善之心,知程素苦闷,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她搭讪,本欲为她解闷,但他个性直率,说话欠缺技巧,又不知女儿家心事,说话间反而触动了程素内心的伤痛,要安慰几句,又苦拙于言词。這般弄巧成拙,索性闭起咀巴,沿途作欣赏风景之状。
  离卧龙坡已不远,程素想起不久便可再与小殷相见,内心兴奋得噗噗乱跳,但暗地却恼恨自己本一心归于佛祖,现在却倒行逆施,竟至不能自拔,她心内矛盾,正在自伤自怜之间,忽见沙尘涌起,迎面来了一队鞑子兵,为首的军官拿起大刀,指着他们大喊大叫:“莫走了反贼,反抗者格杀勿论。"书生从甜蜜中惊醒,拈量形势,对方不下百人,除数军官骑马外,其余的多是步兵,山路无掩藏之地,硬拼肯定吃亏,见骑马众军官已接近,正犹疑间,蕫若兰便提出退入树林,再把敌人分散击破。书生如梦初醒,便指挥众人向林中撤退。他与罗汉手殿后。众人驰入林中,贼兵已纷纷赶到,带头的是三名武官,书生回头一看,登时怒火冲天,真是踏破跌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伯颜死后,鞑子军心涣散,红巾军节节胜利,刀锋正盛,蒙古皇朝已是势如垒卵,岌岌可危,但伯颜旧部不受皇命,却到处搜寻凶手,要替老贼报仇。军士分批往不同方向搜索,书生他们在巿集购物时,已然被蒙古人盯上,再者他们并非皇府中人,但花的却是刻有四皇府的金锭。更是无可致疑的证据,收到探子报告后,绰号颠虎狂龙的向龙向虎两兄弟,与蒙古都统托儿花带着一百蒙古军士,浩浩荡荡的来捉拿杀伯颜之凶手。
  向龙向虎两兄弟出身于黑道,为人心狠手辣,行事卑鄙,不讲道义,故江湖上给他两起了颠虎狂龙之外号,后来投入蒙古军中,受伯颜老贼赏识,便为伯颜卖命,到处追杀及压迫汉人。当年带兵杀害书生陈金豪之父母兄长,便是此对兄弟,他两额角上均有如金钱一般大小的殷红胎痣,离远一看便知,书生已找了这对兄弟多年,但总是遇不上,今天竟在此碰上,真是仇人一见,份外眼红,书生不退入树林,反纵马冲向敌阵,真扑向向龙向虎两兄弟。
  书生左掌右扇,冲向他们,口中骂道:“你两千刀杀的汉奸,今天我要你两死无葬身之地,为千千万万被你两杀害的汉人报仇。"话未说完已与两兄弟交上手,只见书生左掌一招蛟龙探海,右手折扇一招力压华山,从上而下劈向龙的后颈,向龙闪得狼狈,掉下马来,书生再回掌攻向向虎,右手先虚打一招随着一转方向,折扇却击向马眼,向虎闪过来掌,还了一招,但此时马眼被打瞎,马儿眼中剧痛,突如其来一颠覆,向虎也跳下马来。
  书生先声夺人,两三招取巧,便把两兄弟迫离马背,向龙向虎手执长刀,继续向书生围攻,书生左右受敌,脚上险中刀,他心中暗怨上了大当,自己兵器短,不能及远,在马背上难以施展,而且马上作战,非他所长。他有见及此,自己也连忙跳下马,跟他们脚踏实地的缠斗起来,罗汉手见书生原本要跑入林中,但忽然却掉转马头,扑向敌方,他两是多年深交,生死追随,那有袖手旁观之理,也与其他两名武官斗了起来。另一方面,程素众人见变起俄顷,也纷纷转过马头,向敌方冲去。以助书生一臂之力。
  :::第卅三回完:::

  :::第卅四回:::

  「复仇雪恨拼牺牲;解困扶危有玉人;走出乌云雷电至;断肠更鼓夜□□」。
  书生与罗汉手与将领们林中大战,百多名鞑子兵也纷纷赶至,把众人围在核心,群雄骑在马上,回头向蒙古兵阵中冲杀,各人虽然武功高强,杀伤了不少敌兵,但蒙古兵人多,不一会,已把众人团团围住,林中地方广阔,又有大树作掩护,众人虽是暂时能支撑,但敌人始终人数众多,而且善于群体作战,长久而言,群豪必然会寡不敌众,分别被击毙。众人审度形势,纷纷施展轻功,跃到树上,跳高窜低,蒙古兵多穿上盔甲,跳跃有所不便,众人先把不懂武功的董若兰送上树顶,然后在树上高来高去,看准鞑子兵之弱点,便扑下攻击,蒙古兵人数虽多,但难以施展人海战术,合围之势反被他们完全破坏,弄得阵脚大乱,疲于奔命。
  军士抬头张望,敌人四方八面从高空跃下,突袭完毕再跃回树上,蒙古兵人人自危,被群雄搅得眼花撩乱。都统托儿花阵上观察,怨恨没有带梯子到来。突然头顶有破空之声,一件圆形暗器迎面飞来,急忙闪身避过,细心一看,原来是树上一汉人女子,从树上掷下硬壳野果,军士有闪备不及的,均头破血流,大声呼痛,各军士纷纷躲避,又乱作一团。
  罗汉手与两名副将短兵相接,把一套少林罗汉拳打得出神入化,两名副将均为向氏兄弟之徒弟,深得向氏兄弟真传,出招快捷狠辣,而且年青力壮,以二敌一,却丝毫佔不到便宜。罗汉手出招沉稳,拳掌有如流水行云,罗汉手自从听过小殷谈论武功之道,对武学有更高深的体会,见久攻不下,仍旧旡功,想起小殷说过制敌先机之道理,把大开大合的动作,尽量缩短,以求快速见胜,伏虎拳拳中夹指,招招向敌人手脚关折攻击,一经调整,两副将初初尚能勉强支持,其后已然反处处被制,连遇凶险。
  打得正激列间,其中一人一招秦王鞭石,右手从右砍下,罗汉手看准来势,不避刀锋,右拳一招伏虎拳之罗汉撞钟,直打他肩押发力处,此名武将见对方不避不闪,双眼却盯着他肩膊,暗兴幸的叫一声“着",谁知对方突然出手如电,由拳变指,此人刀锋续劈,眼看近乎成功的把敌人从中劈开,突感肩膊‘卡刷’一声,膊头剧痛,大刀只要再前进少许,便能把对手砍个正着,但就是一刹那之间,手臂不受控制,偏不向前进反迅速向后摆动,手臼脱节,肩胛骨也被摽指打碎。右手软软垂下,钢刀掉下地上,真是祸不单行,把右脚一半脚掌也斩断了。血流如注,正顺势而倒,罗汉手见状,忙迅速补上一拳,真是菩萨心肠,一方面替天行道,另一方面免他受零碎苦楚。可算是功德无量。
  同伙见状心存畏惧,且战且走的欲逃回阵地,罗汉手身法敏捷,形影不离,连下杀手,所谓除恶务尽,连环旋风脚淩空猛踢,把另外一武将也击伤,受伤武将负伤连滚带爬,急于退回阵地,托儿花忙命军士掩护,把受伤的救回阵中。众蒙古军士围攻罗汉手,双方又撕杀起来。罗汉手有如虎入羊群,如入无人之境,继而击伤十多名鞑子兵,这位少林武痴突觉自己好像武功大进,心内狂喜,口中不断发出会心傻笑,一时搔首抓耳,在这血腥的大战中,令人更添诡秘。
  战斗在树林内遍地开花,段正清等各人均是以一敌众,在树林中游走,蒙古兵由队长分开数小队,向各人合围,但论到惊险激烈,算得上是书生独力迎战向氏兄弟。书生念及父母叔伯惨死之一幕,数十年之寃屈,家仇国恨,他势若疯虎,招招拚命,迫得向氏兄弟节节后退,但两兄弟出双入对,并肩作战十多年,可算得上是心意相通,互补长短。向虎一招神仙指路,书生用扇来隔,突听见若兰在树上尖叫,略一分神,慢了一慢,扇中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