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飞虎元魔传 >

第29章

飞虎元魔传-第29章

小说: 飞虎元魔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刚出狼窝进虎穴:才女含泪说坎坷……
  第二十五回完

  :::第廿六回:::

  「花香独傲雪;羞与野花群;宁葬霜雪中;誓不染污尘」
  董若兰祖居于大旗头村。今广东三水乐平镇内,父亲三代,均是饱学之仕,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对读书人诸多歧视。蒙古政制对民族分等级,蒙古人高高在上,不同民族分为四等,汉人中尤以南人最低下。百姓之职业分为十等,“儒”排行为第九等,在“娼"之下,最下贱为“丐"正如现代人所说,“读书人真是高人一等”。正是元朝对读书人的讽刺,元朝“儒"的地位只在“丐”之上,在十项等级中,真的只就是高人一等。董若兰父亲是南方人兼且身为儒生,当时所受蒙古人的压力与歧视,大家便可以理解。空空书生也是三水人,但他与若兰同乡却不同村。但亦算同声同气的广东人。乡里异地相逢,自然是多了几分亲近。
  儒生在元朝社会地位卑贱,读书人受人轻贱,难以生存。父母亲在家里开了一间小食店,卖一些糕点及豆腐干等,一家人齐心合力,生活勉强能够维持。若兰尚有一弟一妹,弟弟比她小三岁,名董一凡,妹妹则比她小五岁,取名董若希,父母亲均是知识份子,平常工作之余,一有空闲,定必抽空教她们读书写子。他父母亲均认为救国不能只说空话,除了猛将雄兵之外,还必须要有学识之仕出谋献策,哚∥ㄎ眨@样推翻胡虏才有希望。一家清贫辛劳度日,却乐也融融。其中若兰更是聪慧过人,深得父母真传,十二岁便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诗词歌赋,朗朗上口。
  在她十七岁那年,噩梦便告开始。一天,两蒙古流氓在她家店内醉酒闹事,见若兰美貌,两人便对若兰污言秽语,毛手毛脚,她母亲维护女儿,與他们争执,却被两流氓活活打死。当时众人合力把凶手擒获,送往衙门法办,狗官张应东判了误杀,只罚蒙古流氓五両银殓葬费便释放了。若兰之父董有贤悲伤之余,亦感到非常愤恨,为什么蒙古人杀了汉人就只赔赏几両银便草草了事。他一时气愤想不开,刚好在闹巿遇上其中一名凶手,两人先作理论,继而动武,董有贤敌不过蒙古流氓,被打得遍体鳞伤。流氓穷凶极恶,沿路追打,逃命中董有贤拿起石头拚命回击,蒙古人避开了,但鬼掩眼般的撞在一棵大树上撞死了。汉人误杀了蒙古人,当然是全村轰动,狗官张应东收了蒙古人银両,也不用审问,直接判董有贤斩首示众,董若兰亦被判入狱,草草画押,等候上级发落。
  本是大好家庭,但横祸飞来,在短短个多月内,母亲被杀,父亲受斩首之刑,姐姐在囚,兩弟妹无人照顾。当时杀蒙古人是大逆不道之事,乡里也不敢施以缓手,怕被牵连惹禍。董一凡兄妹两人,突然失去依靠,小店也被官府查封了,兩兄妹只得流落街头,自力更生了。一凡在码头作苦力,赚些碎銭,两兄妹不足够糊口,长期是饥寒交迫,半年后,姝妹若希因病逝世,剩下董一凡一人孤苦零丁。当时若兰身在牢里,只有十七岁,妹妹若希死時剛滿十二岁。她说到这里,憶起悲伤往事,已泣不成声,泪如雨下。书生忙把手拍递给她,欲安慰几句,却不知何以启齿。
  小殷怜悯的说:“董姑娘不要哭泣,先把经过说完,后来妳又如何做了皇爷府内之侍婢?"董若兰用书生的手怕抹去眼泪,书生此时也取了杯水递给她,她喝过后便继续回忆起她的悲惨经历。据她说当时朝政腐败,制度残缺不全,像她们这种所谓从罪犯,一般一年半载便可放出来,假若有亲人花银両疏通的话,十天半月便可释放,但狗官张应东收了蒙古人的好处,就是不释放她。九个月后,若兰被判到四皇爷府当奴婢,当她被带离故乡时,弟弟董一凡已失踪多时,不知去向。她一个弱女子远别故乡,长途跋涉,受尽风霜,几经波折,终于到了四皇爷府邸。
  若兰在四皇爷府中,虽然是当奴作婢,每天工作辛劳,但对她来说,有吃有穿的,总比在监牢时不见天日,终日与老鼠昆虫为伴好上百倍。但离乡别井,家破人亡,弟弟又不知去向,辛劳之余,晚间只有偷偷饮泣。在府中过了数月,若兰已然十八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四皇爷惊見她的美貎,欲纳她为妾,其它丫环羡慕也羡慕不来。但她却坚拒不从,下人为她准备,斋戒沐浴,就在房内装身穿喜衣的时候,她心灰意冷,一个弱女能力所限,亦无从反抗,怱怱留下绝命诗,表明心迹,便県梁自尽,决定了此残生。
  小殷及书生听得她身世可怜,命途如此坎坷,心生同情之念,小殷好奇的问:“那绝命诗的內容妳还否记得,后来又是如何被救。”董若兰点了点头,咄泣的把当时所写的绝命诗读出来:「花香独傲雪,羞与野花群。宁葬霜雪中,誓不染污尘。」
  书生赞赏的道:“董姑娘,這真是好诗,意景清高,气节高尚。有花迎风雪而立,不染污尘,姑娘幽雅脱俗,傲立霜雪中,真是最贴切不过。"若兰谦虚了几句,便接着说出她的痛苦经历。她悬梁自尽,了此残生,以为从此一了百了,谁知命运弄人,离留中给管事发现,医师把她救醒过来。书生插咀的道:“啊!真是谢天谢地!医师尚在皇爷府中办事吗?叫什么名字,真……真该好好感谢!"若兰幽幽的道:“这医师得皇爷信任,姓白,也是汉人,当时我被救醒的时候,对他有怨恨之心,再要寻死,他诸多劝喻,我才回复生存意志。
  最重要是在我将死的一刹那,梦到父母对斥责:‘怪我太自私,太意气用事,弟弟尚在人间,妳身为大姊,不能弃弟弟于不顾。’我确未尽姐姐的责任,心中有愧,白医师看过我的绝命诗,怜我苦命,便上报我有恶病在身,身体虚弱,他替我医治期间,令我有了喘息思考的机会,过了十多天,四皇爷起程上“大都”参加祭奠。一去半年有余,回来后,侥幸再洠耸戮啦嘈潘窃缫淹橇恕!
  我在府中继续当奴作婢,一混已过了七年多。晚上思乡情切,往往以泪洗脸。正苦脱身无计。天可怜见,前天各位英雄到皇爷府一闹,要带姫妾同行,姫妾门争相推辞,我便借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自动请缨。多总管当时正交不得差,进退两难,自必欣然答应。反正他是怕无论得罪那一位王妃,也免不了种下祸根。以后的事,两位英雄好汉已知道。小女子今天有幸得与众英雄相交,身世已详细交代。至于今后若兰是福是祸,全赖两位英雄安排了。"说罢起来盈盈一拜,两人听若兰把身世经历说罢,心中均替她婉惜,天道不全,黎民受苦,何况是身世飘零的柔弱女子,逆境求生,凡事皆身不由己。
  正是:刚出狼窝进虎穴;才女含泪说坎坷;父母双亡妹又丧;人生苦难何其多。
  两人同情苦兰的遭遇,正自思考如何为她解困。若兰对小殷恭敬的说:“殷小侠为朋友甘愿服下□□,真是义薄云天,想必定是俠义中人。武林中人锄强扶弱,急人之难,未知小女子诗中所求,少俠是否能够答允?"小殷回想她所写的四句诗,怕有所误解便说道:“若兰姑娘诗中不是说姑娘爱国之丹心未变,要我们不要忘掉同胞互相扶持的义气,为妳解决思念故乡的愁苦吗?相信我虽不才,亦不致于曲解诗中之意吧!這样吧!姑娘若是决定离开皇爷府,我们可以赠妳充足金银,作回乡盘川之用。"若兰却不断的摇头说:“你们给我银両作盘川,只是施舍之恩,却未尽同胞之义,更不要说解思乡之愁了!”两人奇怪,书生不解的询问:“董姑娘的……言下……之意……意思,如何才算解思乡之愁,还请董姑娘明……明示。"书生一紧张,说话又吃几次镙丝。
  其实小殷想一想已明白她的心意,生逢乱世,理应如此。若兰幽幽的说:“三水离此千里沼沼,道路不靖,鬼多人少,试问一个无亲无故的弱女子如何有此能耐,避开凶险,平安到迖目的地。再说,身上金银越多,危险便相对大曾,即使到了故乡,奸险小人当道,狗官张应东,他见钱开眼,还有那些蒙古流岷,他们会让我安稳的过生活么?你要是给我钱便了事,这并不是在帮忙,只是送我上黄泉路无疑。真是好心当坏事,你们乾脆把我杀了算。"殷迖豪心想这姓董的女子果然是心思细密,看似柔弱,但词锋咄咄迫人,言之有理,令人无从辩驳。
  小殷微笑道:“董姑娘真是厉害,一首五言诗诗只四句,总共廿个字,看似简单,却给我们出了几个难题。今天大家初次相识,先谈到这里,姑娘之所求,我们日后再从长计议,总不会令姑娘失望,先让我好好思考,定必找到兩全其美之法。”董若兰高兴的说:“殷少侠是大智慧之人,一定会有妥善安排,我静待少侠之佳音!小妹尚有一情求,能否安排我住其它地方,我一个女子与蒙古人共处一室,多不方便。”书生同意并热心的说:“对,真是诸多不便,我再……再给妳安排。唔!倘若妳不介意,就住在我旁边的小屋吧,大家可有个照应。"董若兰微笑的说:“不是照应的问题,是你等欲监示于我,生怕我逃跑,向王爷府中告密,是不是?"“姑娘,大家是汉人,是友非敌,姑娘不要多心,要是妳想逃跑的话,我可减少很多麻烦,便再不用为解妳思乡愁而头疼了。"殷迖豪补充的说。
  小殷暗中对书生说:“此姑娘词锋锐利,行事诡秘,我们不能相信她一面之词,劳烦你到皇府先打听清楚,我们再从长计议。"殷达豪再次好奇的问书生:“你一向口齿玲利,为什么今天却一反常态,相信美貌女子你亦不会小见,不至于如此吧!”书生却呆一呆,带歉意的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她看着我,我便感到紧张,心跳加速,也许是近几天为你中毒之事感到心神恍惚吧!我想明天便会没事了。"殷达豪微笑的说:"苗窕淑女,君子好求。是最正常之事,何况姓董的姑娘真是秀外慧中,才情洋溢,有什么不好意思!"书生连忙否认说:“男女间之事,我早已是心如止水,我自少立志救国救文,殷兄弟是否想多了。”
  ::第二十六章完::

  :::第廿七回:::

  「潜心壮志挽狂澜;誓駆胡虏报国家:心如明镜无旖念;谁料情根早萌芽」。
  书生陈金豪为查明董若兰的身世,夜探皇爷府,首先是明查暗访,询问一些丫环侍婢,其后又找到姓白的医师。仔细对证,得到的結论,情况就如若兰所说无异。时间及细节也完全吻合。知她在皇爷府生活也不好过,辛劳一整天,未必能吃得到饱饭。经常受人欺负。书生得悉后,心内更加同情若兰的遭遇,他送了两锭金元宝给白医师,以感谢当年她帮助董若兰的螅濉K诨厝ブ跋嚷蛄怂陌颜凵龋星夷钅畈煌蟠锖涝鹩谡凵扰缪鄣木肌S帜罴叭衾嘉从幸路婊唬感难≡窳肆教祝俟郝蛐┤沼闷贰T诨爻讨校榷憬髁止鄄欤隙挥腥嗽诟偎畔蛉4蹇觳交厝ァ
  到步时已是日上三竿,阳光普照,众人正聚在小殷屋内喝着清茶,吃着点心。原来若兰半夜起来,与程素一起做了些拿手的广东糕点,有茶果、煎堆、还有芋头糕等、各人正吃得开心,称赞她二人的手艺。“本姑娘只懂做些斋菜,至于这些点心,全是若兰姐做的,我只在旁凑凑热闹,添乱而已!若兰姐才叫厉害,她说她懂得四十多款点心,我以后真要好好的向她学习。各位英雄,有若兰姐在此,你们以后可有口福了。"程素刚拿起一个煎堆不忘澄清地说。若兰谦虚一番,各人吃得高兴,空空书生一试,真的是久违的家乡风味。能在这里吃得到。特别感到难能可贵,段瑛也说要向若兰拜师学艺,若兰初来步到,略展身手,已成了各人的宠儿。各人有说有笑,温馨洋溢,宛如一家人。
  群豪关心殷达豪有否中毒,纷纷上前问候!均说必需访寻名医,以策万全,但殷达豪自恃内力深厚,自己又没有中毒的感觉,感激各人对自己的关怀。依照小殷的意思,在三保村多休息一两天,必须彻离,即便有皇爷作为护身符,但世事难料,此地也不能久留。书生向小殷描述,在皇爷府内并未察觉紧张的气氛,好像真的相信他们是出外逰山玩水。说起皇爷两人,罗汉手忙道:“今天尚未带他们到田里工作,莫要便宜了他们,只吃不劳动。"于是便和段正清一起前去监视他们劳动。若兰也要同去,她说要选摘些新鲜蔬菜,以备一会做饭之用。
  董若兰对群豪着力讨好,言笑艾艾,小殷感到此女子特别精明,凡事机关算尽,小殷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