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风流知青人生 >

第19章

风流知青人生-第19章

小说: 风流知青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噼”!吴拥军一抬手,朝拿着毛巾的手就拍。虽然下巴疼但眼睛还是好的,狠狠地瞪着老婆一眼。他不能开口骂,要能的话,一定会骂得她往她娘家跑。在番薯地里头,从头到尾,她都没有吱一声。

桂香要怎么吱声,她的性格还有想法,并不跟吴拥军兄弟们的老婆一样。并不是跟杨楚生有什么,最多她跟他,也就是两三次无意中的脸红而已,还不到有什么越轨的意思,这事她就是觉得吴拥军不对的嘛。

“桂香,你是不是在可怜那个小知青了?他被杨楚生打成这样,你就一直没有说话,我叫你跟他拼了,你也站着不动!”这是吴拥军三哥的老婆喊的,这婆娘不但喊,指还往桂香的鼻子指。

“五个人跟他一个人打,我要是也下去,人家会怎么说?”桂香也说了。

“哎呀,你真的可怜那个小知青了,你说的,就是我们欺负他了。哎呀,四叔啊……”

这娘们说的是什么,水鸡叔也听不下去了,她还没说完,他又说“别说了,男人的事,女人插什么嘴。”说完,这大队书记也走,反正这一家子说的话,他都听不进去。

桂香能怎样,咬着嘴唇,转身往里屋走。她真的是里外都不是人,反正有人在暗中骂吴拥军,也会连她带进去。现在家里人却认为她胳膊往外拐,看其他的人那些表情她就知道,没有一个人给她好脸色的。

这美少妇走到里间,越想越委屈,现在她还想骂那个媒人,当时将吴拥军吹得就连头发稍都是红的。什么年纪不大就当了民兵营长,过几年一定还会当上公社干部,变成一位同志。反正不是种田的干部,农民们全部都称为同志。

也没办法,这年代一般的夫妻,特别是在农村,有谁是自由恋爱的。当时看这个吴拥军,长得也算是可以,却不想嫁过来了,完全是另外一个人,那性格就跟一头动不动就会发疯的牛一样。也可能在外面,打那些黑五类或者属于投机倒把的社员打不够,回到家里也是动不动拿她出气。

女人委屈了能怎样,哭了呗。桂香坐在床沿,眼泪唰唰就出来了。

可能吴拥军有点变态的性格,跟他的人有关吧,想到这,桂香更觉得委屈。这家伙看外面壮得就跟一头牛似的,其实却是另外一回事,要不她过门两年了,七百多天肚子还是跟在娘家一样的平。

在农村里,不会生孩子的女人,别人也最爱在背后指指点点,特别是家里人,有时候说话还特别难听。

不管再怎样,夫妻之间没有那种爱,当然也没有别的夫妻那样的深情。别说桂香也才二十二岁,就是年纪再大个几岁的,晚上睡觉总是屁股朝着屁股,有点情也不会深深,那种意却还真的是朦朦。

“桂香,你家猪也不喂了?”外面又有人在喊,这是吴拥军大哥的老婆,在这个大家庭里,她就跟众媳妇的婆婆似的。

桂香赶紧擦干眼泪,走出里间,那当大嫂的,看她还有流过眼泪的痕迹,马上就撇一下嘴巴,反正她就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这吴拥军真的倒霉,晚上的饭就是吃不下,因为下巴疼。

“到医疗站找医生看一下吧。”桂香边扒着饭边说。

吴拥军听了真不爽,瞪起一双血红的眼睛。要不是他的下巴确实疼,肯定会大骂。这时候大队合作医疗站还有开吗?

说真的,桂香坐得也烦,谁愿意好心跟他说话,还得被他这样瞪。干脆夹了两筷子菜,往白粥里面放,往他们家外面的门槛坐。

跟她一样,拿着饭坐外面的,却还大有人在。这年代在农村,男人们更绝,手里端着一碗饭,有时候可以走大半个村子。

桂香一坐下,还扒不到两口,突然“咯”地,将吃进嘴里还没有咬动的咸菜,整块就咽下去。

看见杨楚生了,这家伙不知道是卷了谁的烟丝,嘴里含着喇叭型香烟,肯定是要到秋月嫂家里吃饭。

要往秋月嫂家吃饭,是不用走过桂香嫂的家门前,但却得从穿过她家门前的巷子往她这边走,然后才拐进一边的巷子。杨楚生一出巷口,就看见坐在门槛上的她了,怎么样呢?才刚刚跟她的老公打过架,还是朝着她笑一个吧。

桂香嫂的眼睛有些慌乱,往另一边看一下,别人的眼睛也在看着这个小知青。禁不住又回头看他一下,这第二次看,也看到他朝着她笑。

这样的笑,也让这美少妇的心跳得快点,好像她要也笑一下,就感觉不正常似的,不过还是笑,不但笑,还轻轻点一下头。

我怎么会朝着他笑?桂香嫂看着杨楚生拐进另一条巷子了,自己却在这样想。这朝着他笑一下,好像真有不正常的意思,要不跟一个刚刚打伤她丈夫的人笑,谁听了都会觉得不正常。

还有另外一个想法,他为什么朝着她笑?

杨楚生还笑没完,这晚饭的时间,那有不碰上什么人的。这哥们也不知道,那些恨吴拥军的,都将他当成英雄式的人物了。

“杨同志,要吃饭了?”一位村姑也同样端着一碗粥,笑着问。

“对呀,你不找孟跃进打扑克呀?”杨楚生也笑着说。

那村姑笑脸还在,但却翻一个白眼。

“杨同志,来了?”正在喂猪的秋月嫂,也大声喊。

“你忙别的吧,我来!”杨楚生一说,伸手还想拿秋月嫂手里的木瓢。

秋月嫂抬起头,笑着说“不用,坐下吃,我已经好了。”

杨楚生看她的脸,吴拥军留下的掌印,还没有散。

其实这也是无任何意识的一看,只是秋月嫂也在看,怎么说呢?一个寡妇,今天出现这样的事,能让她心里没有想法?

两人的目光也只是碰一下,还是杨楚生先移开。感觉吧,这秋月嫂的目光里,多了一种火辣。

“杨同志,我要跟你学功夫。”大旺这家伙就是说真的。

“行,你就这样,先扎马步,等你扎得不错了,我再教你手上的。”杨楚生边说,边蹲在大旺眼前,矫正他的双脚。

秋月嫂也坐着在看,那个两岁的小孩,趴到她怀里,人家是吃饭,她却想吃奶。这寡妇抿着嘴巴笑,眼睛一会看着儿子,一会又移向杨楚生。

“对,聪明,就这样!”杨楚生说着还拍一下大旺的脑袋,又说“先吃饭,慢慢学。”说完了也抬起头。

哎哟!又是这样的情况,两人的目光又是对在一起。这回杨楚生的脸也得红,这秋月嫂的上衣都卷起来了。要说下午放牛的时候,她和桂香嫂那样,距离还在点远,现在两人相隔却只有一张饭桌。

秋月嫂也太不好意思,急忙转身,抬手就朝着小孩的屁股拍,等着她回过身的时候,看一下杨楚生,他却老是低着头。

“大旺,别乱跑,妈记工分去。”秋月嫂收拾完了,抱着两岁的小孩说。

这记工的时间,祠堂里也是最为热闹的时候。社员们也是故意不说的,反正没有人,说起今天打架的事。

秋月嫂走进祠堂里,眼睛先往杨楚生的铺子瞄,这家伙还是那样,斜躺着,身子靠着墙壁,旁边坐着白雪和刘雪贞。

“秋月嫂,到这里坐吧。”桂香嫂也可能是有意的,说着还拍着身边的红砖。

“明天我们就要除草,现在分配田地了。”水笋叔站在中间喊。

“秋月,你就最东边那一块,你们一家和杨同志合一块,那块地的面积刚刚好。”水笋叔先看着秋月说。

秋月嫂皱一下脸“那块地呀,草最多,还有水蛭。”

“喂,嘻嘻,你一家跟杨同志合一块,哈哈!”芹菜婶突然一说,社员们“哄”一下子就笑。

杨楚生也在笑,反正这些人说起这些话题,可以治肚子饿。

秋月嫂也在笑,还往杨楚生看,桂香嫂也在笑,也往他瞧。

第24章田地里头也慌乱

乡村的农民们,就是跟县城的居民们不同,晚上还不到十点,整个村子就会陷入一片安静。早晨就四点钟一过,不用等闹钟响,祠堂两边已经热闹地传出锅碗瓢盆声,这声音也让杨楚生睁开眼睛。

只是他没有睁开眼睛就翻身起来,眨着眼睛,想心事呗。

确实也有点郁闷,重生这么久,就跟不是重生的一样,最多也就搞了一些古董,还有什么?看着农民们的生活那样艰难,想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好一点,却也难。

还有一个白雪,这个在他前生中,留下心痛的姑娘,也只能采取逃到香港,在那边等着她的办法。当然,也有另一个办法,就是不要让她到香港,但是能吗?就是能他也不想做,知青回城后,那日子也好不到那里去……

“铃铃铃……”那个马蹄闹钟一响,打断了杨楚生的思路。知青们就如听到号令一样,都从美梦中坐了起来。

布帘后面,照样有白雪每天起床时,那种伸懒腰的声音。

还有不闹就会感觉日子没法过的刘雪贞,在对白雪圆润的后面发表出有些嫉妒的言论。

“你没有呀,别老是动手?”白雪说话的声音中,也听到她穿衣服的声音。

刘雪贞却是“嘻嘻”地笑,突然,这美女大叫一声“不行!”

一大早就有笑话,这白雪也会恶作剧,先穿上好衣服,“哗”!就拉着布帘。搞得刘雪贞赶紧喊,拿起被单往身上包。

都是十八岁的青春年纪,那有不闹的,反正三个男的都在笑。

白雪也是玩的啦,手里拿着梳子,笑着走出来,还是再将布帘拉上。

三个男的,目光也齐唰唰往白雪瞧,这白美女刚刚起床,那一头散乱的长发,就是因为乱,才有一股困倦的美。往大家共用的一张学生桌子边坐,拿着一面真径大概七八公分的小圆镜子,先摆弄起一头长发。

王升看得有些傻,也不知道心里多激动,那双倒吊眉还会轻微颤抖。

白雪编好辫子,伸手拿了一条小橡皮圈将辫子扎好了,一抬头,也不管其他两双有些发呆的眼睛,看向杨楚生说“你不用除草呀?”

“急什么急,秋月嫂的饭可能还没好。”杨楚生说是说,还是起身拿起洗漱用具,往天井的水井那边走。

也确实,他在秋月嫂家里吃饭,还是有点不方便,这一大早的,要是去早了,就跟在她家过夜似的。

季节已经是立夏了,白天也渐渐变长,四点多钟的乡村里,天色已经走过了黎明前的那一段黑暗,透出朦胧的晨色。

还别说,要没有男人的相陪,白雪自己可不敢走进巷子里。总是感觉怕,一走路,好像后面也有跟她的脚步节拍相同的声音一样。

“白雪,你想不想回家一趟?”跟她走进巷子里的杨楚生小声问。

“想回就回呐,不过我前天才给家里写信。”白雪也是小声应。

知青每月反正有两天可以回家,不回也白不回。杨楚生是有打算的了,想回到滨海市,瞧瞧那把在公社偷出来的扇子,能不能值钱。这个年代,一是人们没钱,二嘛,也没有收集古董的意识,有东西想卖也不是容易出手。

“信我懒得写,从这里寄到家里,六七十公里,还要一个星期,我准备过两天就回。”杨楚生又说。

白雪点点头“那我跟你一起回去。”

“行!”杨楚生一说,看着要走进三同户,回头朝着他笑一下的白雪,也转向往秋月嫂家里走。

“杨同志,小心点。”秋月嫂才出村口就来一个提醒。虽然天色朦胧,但走路也得小心,田间的小路可不能仰首阔步的。

清晨的村边,尽是季节的吵闹声,田野中,青蛙的鸣叫好像在比赛一样,这边一停,那边就鼓劲。

田野里,只有他们俩走在狭窄的田埂上面,因为秋月嫂没有人手,也只能早。

晨风微吹,清新的空气中,带着季节的湿气,也透出晚春时山花最艳的芳香。村后的山上,也传出一阵“叽叽喳喳”群鸟准备出巢的喧哗。

秋月嫂回过头,看着杨楚生深一脚浅一脚的扭捏样,“扑”地一下就笑。

“杨同志,你打架身子那样灵活,怎么走路就这样。”秋月嫂说完了,又在笑。

“走路跟打架不能比。”杨楚生也笑着回答,这种最多也就二十多公分宽,草又达到小腿肚的田埂,他们这种知青,就是白天走起来也得小心,更何况天还没亮。

“哈哈,你也小心点。”杨楚生也笑,秋月嫂不也一样,突然双臂高举,生过四个孩子,却还算是苗条的身子,左右摆了几下,差点往田里摔了。

秋月嫂回头一个浅笑,然后又继续走。这种举手保持身体平衡的身姿,还有几次又得出现。走在后面的杨楚生,又是不大想看,又不得不看。不大想看的是那个摇摆的身姿,村妇有村妇的阿娜。苗条又带着几分成熟的后面,摇摆起来也是相当柔软。还得怕她往田里摔,所以又不得不看。

终于到了他们的那块田头了,这时候,朦胧中才能看见,从村里也走出几个社员。秋月嫂的举动又让杨楚生不敢看,这美寡妇站在田头,一下就将外面的裤子,放在田埂上面。

村妇们这也是一种劳动习惯,这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