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宫廷逆袭传 >

第212章

宫廷逆袭传-第212章

小说: 宫廷逆袭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皇后又突然跪下来道:“臣妾从未对皇上有过半分不忠之心啊!这么久以来臣妾看似是与太后结盟,其实臣妾是想为皇上尽忠,摸清太后的底细!”
  赵宣煜看了看皇后,突然幽幽道:“呵呵,你还让朕如何相信你?莫婉央!”
  莫婉央!听到这个久违的名字,皇后深深吸了一口气,果然皇上对自己的底细早已一清二楚!

  (荼靡篇)真相沾血

  时光倒回十几年前……
  崇元皇帝病重,争储之战更是到了最激烈的时刻,而势力最盛的当属二皇子赵宣焕和四皇子赵宣煜(二皇子正是竞争力最好的年纪,可四皇子只有十六岁,主要还是依靠皇后和丽瑾皇圣妃运筹帷幄)朝中很多人犹疑不定,不知道到底是该站在哪边胜算更大。
  皇后和丽瑾皇圣妃先人一步,争取到了大齐朝顶级门阀鸿郡莫氏族长的支持。
  却没想到其实莫氏家族内部早已暗暗滋生了很一大批反对族长的族人,这些族人以族长的堂弟莫礼为首,且早已与隆御夫人和孝惠长公主暗自勾结,意欲支持二皇子继位。也就是说族长已经不能代表莫氏全族了,更可怕的是,族长竟还对此浑然不知。
  在某一个夜晚,族长召集了莫氏全族的人,传达了莫氏一族要为四皇子赵宣煜效力的意思。反对族长的一派向族长表明要支持二皇子赵宣焕的想法,威逼族长必须同意他们的意见,族长的权威还从未有谁挑战过,自然没有同意。
  而反对派对此早有准备,顷刻间无数早已埋伏好的杀手破门而入,将毫无防备的族长和支持族长的族人全部斩杀,且连夜就处理了所有尸体。当然,这场家族叛乱也是在二皇子一派的暗暗支持下得以成功的。
  这事若惊动朝廷,自然会引火上身,莫氏反族长派也难逃国法处置,于是剩下的莫氏族人暂时隐匿于江湖。
  这——就是当年鸿郡莫氏这巨大的家族一夜之间全部人间蒸发的真相!
  莫氏一族手中既有人马又有财力,虽暂时不能曝光于世人眼前,但却在暗中为二皇子赵宣焕效力。二皇子承诺待继位登基之后会给他们大行封赏,让他们风风光光地重新立足于世!
  不想人算不如天算,最终的结局竟然如老族长所料,到底还是四皇子赵宣煜坐了天下!
  二皇子争储失败便自尽了,莫氏反族长派这场豁出血本的政治投资也失败了。这也意味着这一族人将永远见不了光,要隐姓埋名的活着。赵宣煜登基后,莫氏族人更加不敢露出自己的身份,生怕有天真相败露,被新皇帝当做前朝余孽给除了。
  而莫氏族人自然也不甘就此一败涂地,于是莫礼又想了个法子,送小女儿莫婉央入宫。
  既然不能暴露莫氏一族,那自然就要顶替别人的名义入宫才行,可当时宫中却还未开始秀女大选。也是机缘巧合,黄令月被宫中选为女官的事被莫氏族人得知,大概也是因为黄令月的坎坷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所以在当地很有名吧。(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详见第八章《皇后往事》)。
  在黄令月前往京城的路上,不幸遭到早有预谋的莫氏族人的毒手。也就是从那天开始,莫婉央便成了黄令月,踏上了一入宫门深似海的人生。
  而后皇后又招入宫的所谓表妹慧贵人,乳母华灵姑姑……自然都是莫氏一族的亲信。而且为除后患,黄令月之前一直寄住的亲戚陈家和黄母也都糟到了灭顶之灾。这也就解释了当初戚蕙从皇后那偷出来的那一纸奇怪药方:黄(芪)、陈(皮)、人(字草)、全(参)、断肠(草)!
  莫氏族人早已杀红了眼,对自己的亲人尚且能手起刀落不眨眼,何况路人呼?!
  莫婉央入宫后果然不负族人所望,不但生了皇长子,还将皇后之位夺为已有。虽然那时皇后势力还未完全壮大起来,但莫氏一族总算又看到了希望。
  只要等到有一天皇后能大权在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族人不会因当年的罪过被国法处置时,莫氏族人就可以再堂而皇之的“重出江湖,登堂入室”了。如果莫氏血脉皇长子能成为下一朝皇帝的话,那莫氏族人将会再次重拾往日的光辉和荣耀!这也是为何当初皇后刚刚站稳脚跟,就开始私下结交朝臣,意欲揽权……可她,小看赵宣煜了。
  还是那句话,人算不如天算!康元五年秀女大选,又一批新的妃嫔入宫,这也意味着又有一批新的势力掺杂进来。
  从那时开始,皇后的好运气似乎用完了。孝惠大长公主想让女儿纪幼蓉抢皇后之位,太后又想让侄女李之姣坐上皇后之位……
  一时间似乎所有人都对皇后之位虎视眈眈,各种争宠,各种倾轧也相继上演,所有的一切又开始向皇后以及她身后的家族不愿意看到的一面去发展。
  还有一点,皇上也再不似当初那般青涩,而是越来越深谙权术。
  曾经的恩爱渐渐黯淡,直到皇后的身份被赵宣煜调查清楚,两人的关系彻底跌入冰点。
  即使到现在皇后也不知道赵宣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怀疑自己,开始调查自己的……她也不敢问。
  对了,说到这里自然不能不提一个人——小哑女莫忱央。
  论起来莫忱央算是皇后的堂妹,这莫忱央正是当时莫氏族长最小的女儿,她的双亲在莫氏反族长派那晚的血洗中丧生。
  莫婉央,莫忱央……这姐妹俩可以说虽同出一脉,却是血海深仇!
  当初还年幼的莫忱央自然没有去参加那家族会议。
  那晚她的乳母在厢房哄着她睡觉,她却哭闹着不肯睡,非要乳母带着她去夜市看灯笼。乳母被她闹得无奈,只好答应她偷偷带着她出去玩了(莫夫人知道会不允),没想到二人偷偷溜出去玩,反而躲过了那场血光之灾。
  因为她们是偷偷出去的,所以她们回来也是偷偷从一个墙洞钻进来,没成想刚探进身子,映入眼帘的画面竟是一片狼藉,血流成河,一批莫氏族人正在清理另一批莫氏族人的尸体……
  乳母很冷静,她一只手捂住小忱央的口不让她哭出声,一只手抱着她又从那墙洞悄悄退了出去……
  那时莫忱央已经记事了,乳母将她养大,当时为了保命还给她取了别的名字。
  莫忱央忘不了那失去至亲的残忍夜晚,于是她拜师学武,只为有一天能有足够的本事报仇。四年前,莫忱央偷偷进京找父亲的好友方中信,希望他可以帮自己进宫,为她枉死的亲人们雪冤。
  那时方中信见莫忱央还小,性子不够沉稳,毕竟报仇不是会几下拳脚功夫就可以的。于是方中信告诉她好好学本事,再等几年定助她入宫。
  另外,方中信又给她找了位高人教习她医术,从此,莫忱央又开始苦心学习医术。
  莫忱央入宫只为向皇上揭发当初莫氏一族内部这场血洗,揭发莫氏一族那伙儿叛逆。
  几年以后方中信履行了他的诺言,给了她入宫的机会。莫忱央衡量再三,最后决定用真名入宫。有方中信的帮忙,莫忱央很快得到了皇上的信任。
  其实在莫忱央入宫前几年,方中信就已经将莫氏家族内部的那场血案都告诉了皇上,也是那时起,皇上开始秘密调查皇后的来路。(不过这一切都是瞒着太后的。)
  而赵宣煜之所以一直都还没有动皇后,是因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在她族人手中——金虎兵符。
  金虎兵符是皇帝调兵遣将用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国君保存,为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中央调兵时,国君会派遣使臣带着剩下的半符前去,待左右验合,命令才能生效。
  赵宣煜登基以来,对军权逐步全权掌控,军事机制也较从前灵活了许多,所以金虎兵符并没有被用于所有军队。
  当初由于特殊原因,先帝将一半的金虎兵符交给了莫氏一族,并将江南的一部分兵马暂时授予了莫氏一族。
  莫氏一族内部血洗那晚,反族长派抢走了族长保管的那半枚金虎兵符,而且江南那部分兵马竟然也跟着莫氏族人一起“失踪”。
  这自然也成了赵宣煜的一块心病,他一直想找回那半枚金虎兵符,收回那部分兵马,而且他相信就在皇后族人手中无疑,这也是他一直容忍皇后存在的原因。
  好,时光倒回现在。皇后见赵宣煜早已洞察一切,自知自己走主动坦白这一步是对的了,接下来就看能不能再获得皇上的信任了。
  皇后:“皇上,臣妾族人曾经被孝惠大长公主一党诱骗,走错了路跟错了主子,至今都痛悔不已!现在他们巴不得能机会为皇上尽忠,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赵宣煜似乎并未有所动,只是面无表情道:“咬过主子的狗,朕是不会要的。”
  皇后忙道:“臣妾顶了黄令月之名入宫,这欺君之罪随皇上处置!但求皇上明鉴,除了这一件事,臣妾和臣妾的族人真的再没做过一件不忠皇上之事!”
  皇后一狠心,拿出那半枚金虎兵符呈上:“皇上,这是家父让臣妾交还给皇上的,还有先帝曾授予莫家的那批兵马也听候皇上调遣!”
  赵宣煜没想到一直苦苦寻找的东西竟突然近在眼前!他接过那半枚金虎兵符和自己手中那半枚相对果然吻合,是真的没错!
  皇后见赵宣煜脸色稍缓,忙接着说道:“皇上,现在太后和安阳王已经按捺不住,急于立三皇子为太子。那安阳王只听太后的竟然不听皇上的,如此不忠之臣不该再留!
  那日臣妾听太后说,皇上下旨招安阳王入京,他竟然抗旨不来,太后别提多得意了!既然他听太后的,那不如让太后下旨!
  只要皇上相信臣妾,三日之内臣妾定能让太后亲自下旨招安阳王父子入宫!”
  赵宣煜:“你确定太后不会舍了李之姣?”
  皇后:“臣妾有办法!不仅李之姣,三皇子也在臣妾手里呢!今日臣妾刚把三皇子接回凤鸾宫!没了三皇子,太后还有什么盼头了!”
  赵宣煜立刻皱眉道:“你这个女人,三皇子毕竟是朕的骨肉!”
  皇后也是豁出去了,面无惧色道:“皇上,汉高祖刘邦被叛逆追杀时曾亲手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推下马车!臣妾养育三皇子那么久,臣妾也心疼三皇子,但臣妾更在乎皇上和皇上的社稷!
  如果太后连李之姣都能舍了,只能说明她的野心有多可怕,那就更不能容之!
  另外,我莫氏族人愿为皇上肝脑涂地,只要皇上能给我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赵宣煜深深看了看皇后,果然她的冷酷和心机是若水比不了的,不过今晚她讲的也句句在理。
  其实讲真,这种时候赵宣煜反倒更愿意用皇后这样的女人为他做事,因为他担心若水在关键时刻会下不了狠心。
  赵宣煜慢慢踱到皇后身后:“莫婉央,你做的这一切……可是为了保住你皇后之位?”
  皇后有些无奈地笑了笑道:“皇上还用老眼光看臣妾么?没错,从前臣妾为了皇后之位曾不择手段,可臣妾渐渐失去了皇上的心,又失去了儿子的心,才知道对臣妾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老实讲,臣妾后来反而觉得在御前做女官,日日伺候在皇上龙案之侧时是最幸福的时候。
  臣妾是戴罪之身,只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皇上分忧,待皇上除了心头之患,臣妾随皇上处置,要杀要剐都随皇上的心!皇上若还惦念着往日些许情分,就请皇上再让臣妾做皇上的御前女官吧……那就是臣妾最大的福分了。
  至于这皇后之位……还是物归原主吧!”
  此刻赵宣煜似乎被皇后的一番肺腑有所动容,他沉默了半晌道:“好,朕再相信你一次。只要你三日之内,能让太后下旨招安阳王入京!”
  皇后一喜:“臣妾谢皇上恩典!”
  赵宣煜点点头:“好了,你跪安吧。”
  皇后有些失落,她站起身刚要离去,突然又转回身走到赵宣煜跟前,从怀中拿出那条鸽子血宝石项链,小心翼翼地递向赵宣煜,含泪说道:“这是皇上当初赠与臣妾的信物,臣妾已无颜再侍奉皇上,不配再戴着这个……”她一时哽咽住说不出话来,泪珠子噼里啪啦的往下掉。
  此情此景,竟让赵宣煜心中突然有些不忍,皇后擦了把眼泪继续说道:“其实今日听到皇上叫臣妾真正的名字……臣妾真的好高兴,不管皇上对臣妾是爱也好是恨也好,总算是真实的我站在皇上面前了。
  臣妾当初入宫却是带着野心又假扮别人,可臣妾爱皇上的心绝对未掺杂过半分假意!”
  赵宣煜没有说话,也没有接过皇后手中那条项链,皇后将那项链塞到他手中:“臣妾告退!”说罢转身欲离开。
  “婉央。”赵宣煜拽住了她,又轻轻把她揽入怀中道:“朕刚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