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声-第6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的背叛,几乎成了压在他身上的一座大山,让他喘不过气来。
……
……
第二天的《房山日报》上,二版用半个版面刊登了《房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政府领导成员分工的通知》——
【杨华市长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政、税务、审计工作,分管安全生产委员会、高新区工作、东山理工大筹建工作。
马晓燕常务副市长协助杨华市长负责市政府的日常工作,协助分管财政、税务、高新区工作;分管政府办公室、调研、发展改革、工业经济(经贸委)、证券、监察、统计、物价、经济协作、信息产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对口支援、应急管理、国家统计调查、电业方面的工作;牵头负责市政府工业经济协调工作小组的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委员会中分工的工作。
侯阳明副市长协助杨华市长分管东山理工大筹建工作;分管农业、林业、水利与渔业、农业机械、供销、资河河务、气象、扶贫、油区、工农关系方面的工作。
赵建国副市长分管建设、规划、交通、房管、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重点工程、测绘、人防、住房公积金管理、劳动保障。
古岚副市长分管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安监、民政、残联、老龄、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煤炭、政府法制、仲裁、民兵预备役方面的工作;负责市政府工业经济协调工作小组中分工的工作,并负责联系工会、工商联的工作。
庄宁副市长牵头负责资河开发区工作,分管公安、司法行政、国家安全、信访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委员会中分工的工作。
古云兰副市长分管人事、文化及文物保护、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红十字会方面的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委员会中分工的工作,并负责联系共青团、妇联的工作。
古长陵副市长协助杨华市长分管区县工作;分管科技、民族宗教、市志、档案、地震、通信、邮政方面的工作;负责市政府工业经济协调工作小组中分工的工作和安全生产委员会中分工的工作,并负责联系科协的工作。
王志军副市长分管外经外贸、招商、检验检疫、海关、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旅游、服务业、金融、保险、工商行政管理、商业、粮食、物资、石油、烟草方面的工作;负责市政府工业经济协调工作小组中分工的工作和安全生产委员会中分工的工作。
邹广平市长助理协助马晓燕常务副市长分管工业经贸工作。负责挂职单位的分工工作。
薛烈市长助理主持市财政战线全面工作。协助侯阳明副市长长分管东山理工大筹建的工作。
张致恒市长助理协助古云兰副市长抓好卫生系统工作,全面免费医疗工作。
周军市长助理协助杨华市长、马晓燕常务副市长工作;领导市政府办公室全面工作。】
……
……
市政府领导成员的分工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新调整的工作格局,其实就反衬着领导的政治地位和个人权力威慑力。
这两天有小道消息说,马晓燕这个常务副市长的位子不保,即将被新来的常委副市长侯阳明所取代……然而,事实证明,常务副市长马晓燕分管的工作非但没有弱化,反而大大加强……这个消息一出来,给了一些在背后暗中猜疑和猜测的人狠狠地一记耳光。
侯阳明默默地坐在办公室里,拨通了自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的母亲——空军文工团的国家二级歌唱演员马云,已经退休。
“阳明。”马云尽管已经人到中老年,但声音却还是很细腻甜美,“工作的问题解决了吗?分工给你调整了没有?”
第八卷砥柱中流 第696章【大学选址】
“没有,妈妈,我就是跟您说一声,我的工作问题,我自己会解决,您和爸爸就别跟着瞎掺和了。”侯阳明轻轻道。
电话那头的马云一怔,皱了皱眉道,“你咋了这是?阳明,你一个人在房山,人生地不熟的,妈妈怎么能放心呢?你爷爷昨天还问起你的工作,我就跟他说,让老爷子给他的那些老部下打个招呼……”
“不用了,妈妈,您跟老爷子说,我一切都很好……不用你们操心!要是这样的话,我还不如留在燕京呢。”侯阳明叹了口气,“妈妈,我现在好歹也是厅级干部了,又不是小孩子,我知道该怎么做事!”
“好了好了,你这孩子,还真是倔强,也罢,妈妈不管了……但是你得跟妈妈说,你现在分管什么工作?他们有没有排挤你为难你?我可是听说,在下面很多地方,官场上非常排斥外来的干部……”马云无可奈何地耸耸肩嘟囔着,又问道。
“暂时让我协助市长分管东山理工大的筹建工作,还有一块农林牧渔,大概是一个过渡吧。”侯阳明长出了一口气,“慢慢来吧……没有人能一口吃个胖子,以后会好起来的!”
“……”马云沉默了一下,突然笑了起来,“这样也成吧……反正你下去早晚是要起来的,暂时分管什么也不重要。在下面干几年市长,以后再慢慢调回燕京来……咱们家老爷子好歹也是开国元老,在京里头,这点薄面还是有的!”
……
……
侯阳明慢慢放下电话,神色变得非常平静。他来东山任职,家里面当然是提前给他做了一些幕后的“铺垫”工作,他知道这是在所难免的。包括昨天省长阚新民暗示秘书孙晓明给杨华打电话说他的工作分工问题,侯阳明心里也是有数的——定然是自己的爷爷通过了以前的老部下,找上了省长阚新民,阚新民绕不过面子去。
只是他没有想到,杨华和安在涛竟敢真的不给阚新民面子。表面上看去,让他协助杨华抓东山理工大的筹建工作,是对他的看重;但实际上这无非是想要挂起他来——东山理工大学筹建当然是当前房山的重点工作,但却由市委书记安在涛亲自抓,就连市长杨华都是一个配合工作的角色,遑论他这个副市长了!
地球人都能看懂的事情,侯阳明不相信阚新民会看不懂。而这,正是他感觉好奇和惊讶的地方——安在涛一个区区的市委书记,怎么就敢不给省长面子?难道,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当真是像一些传言说的那样,太过狂妄太过嚣张?但……不给阚新民面子,这已经不是狂妄了,而是无知和愚蠢!
侯阳明不相信,东山省属下有哪一个地市级干部敢这样拿省长不当干部!
虽然他并未真的瞧得起安在涛,在他眼里安在涛不过是一个走了狗屎运通过攀权富贵偶然走上高位的小市民;但他又觉得,安在涛似乎不是一个愚蠢之人。
可越是这样,他跟安在涛斗一斗的心思就越重。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出身名门,血统高贵,加上又才华横溢,怎么会容忍一个更年轻的同龄人比自己还要出色和优秀呢?不管他承认还是承认,从他听说安在涛这个名字开始,他心里就起了一丝丝的嫉妒之心。
侯阳明一念及此,霍然站起身来,大步走到办公室的窗户底下,静静地站在那里向市政府机关大院里望去。他抬眼间正好见市长杨华的黑色奥迪车缓缓开了过来停下,一身淡灰色职业套装的杨华优雅地走下车来,笑着回头跟司机说了句什么,然后就走进了办公楼。
真是一个优雅的女人,快四十岁的人了,还是蛮有风韵的。侯阳明有些贪婪地扫视着杨华那玲珑剔透的身体曲线,突然升起一个念头:要不要去跟这个妩媚的女市长大人好好谈一谈……
李平推开安在涛办公室的门,恭谨地道,“安书记,韩院长到了,您看……”
“哦?来了,来得这么快?我还以为他要一会才能到——走,我去迎接一下。”安在涛一怔,旋即笑着起身来迎出了办公室,沿着走廊一直向三楼的楼梯口走去,李平赶紧跟在了他的身后。
韩孟江的现职是东山工业学院的院长兼党委书记,是副厅级干部,按理,以安在涛的地位、职务和级别,不需要出门迎接一个比自己级别低的干部,但韩孟江是省委已经决定要任命的筹建后的东山理工大学的一把手,他个人的职务也会随着大学的升格而升半级、成为正厅级干部,再加上作为驻房山的第一所大学的最高行政首长,安在涛也不能不给他几分面子。
说句不好听的话,以后房山市指望东山理工大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事情多了去了,所以对于未来房山地区的“科技大总管”,安在涛就是想怠慢都不成。
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办主任童洪刚陪着一个身材高大、房额大脸、肤色微微有些黝黑的40多岁男子出现在安在涛的眼前,这男子神色沉稳,脚步有力,一步步踏着台阶向上了上来。
童洪刚一眼看见了安在涛,不敢怠慢,赶紧抢先一步笑着介绍道,“韩院长,这位就是市委安书记!安书记,这位是韩院长!”
韩孟江抬头凝望着安在涛,微微沉吟,眼中闪过一抹奇色,似是没有料到安在涛竟然是如此的年轻。虽然在来之前,他就听说房山的市委书记安在涛是一个年轻干部,号称是东山省最年轻最有前途的地市一把手,但亲眼一见还是有些意外——这个市委书记,年轻得有些太离谱,顶多30出头吧?
飞速地上下打量了安在涛一眼,韩孟江这才朗声一笑,主动伸出手来,“你好,安书记,我是韩孟江……”
安在涛也朗声一笑,伸手去跟韩孟江亲热地握紧了手,“欢迎你,韩院长,我就是安在涛。听说韩院长要大驾光临,我这正想要出去迎接一下,不想你就来得这么快!”
“安书记,您真是太客气了。”韩孟江笑笑,“安书记,我这一次来,是向安书记求援来了。”
“呵呵,咱们去办公室里谈。”安在涛向韩孟江点点头,与他一起并肩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但韩孟江却还是识趣地自动落后了安在涛半个身位。
官场之上等级森严,不要说韩孟江如今不过是副厅级,就算是走马上任东山理工大学校长后成为正厅级干部,在一个位高权重的地级市市委书记面前,他也会保持着应有的分寸。毕竟,同为厅级,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要压一个大学校长一头。
“请坐,韩院长。李平,泡茶。”安在涛笑着跟韩孟江对面而坐,坐在了办公室的沙发上。
李平泡好茶,悄然离去。
“安书记……我也知道,市里工作很多,目前又正在推行免费医疗,安书记你也很忙——但是省里给出的期限太紧张了,所以我就硬着头皮来了……”韩孟江搓了搓手,“话有不当之处,还请安书记谅解。”
“呵呵,韩院长客气了。”安在涛笑笑,“你今天就是不来,我也准备去找你来谈谈了。根据省里的安排,我们现在首先要为理工大选址,把地皮先确定下来,然后等各方面的资金到位之后,就可以开始破土动工了!我个人的意见是,整体规划和土方建设先下手,其他的政策和相关的手续,可以一边干一边跑,一边完善!韩院长,你说是不是这样?”
韩孟江有些意外之喜,“这样是最好了。”
“来,韩院长,你来看。”安在涛起身走到办公室一侧墙壁上悬挂着的房山地图前,用手中的红蓝铅笔在其中的一个位置上画了一个圈,“韩院长,你看这个地方,大约有2600多亩地。一部分是驻房山某部队废弃的靶场,另一部分是农田……这片土地,靠近国道和市区的主干道,又处在我们房山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房山新区,交通发达,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韩院长,这片地划给你们,你觉得如何?”
“这片土地的北边,就是我们正在建设中的房山党政机关政务区域……韩院长,我可以向你保证,这是我们房山未来十年内最值钱的黄金地段之一,绝对不夸张!”
韩孟江仔细看着地图,点头微笑着却没有立即表态。他对房山的情况不熟悉,仅仅是听安在涛口头上这么一说,也没有具体概念。
安在涛呵呵一笑,“韩院长,我看这样吧,我叫上杨华市长,还有分管文教卫生的古云兰副市长,咱们一起去这个地方现场查看一下?我这样嘴上说说,你可能也没有具体概念,去现场看看就明白了。”
……
……
安在涛、杨华、韩孟江和古云兰站在一片空旷的荒地上,一边笑着谈话一边眺望着远端的农田。
韩孟江四下里望了望,又回头看了看正在扩建的连接房山新区和房山主城区的一条主干道,心里非常满意。这片土地正好位于房山新区的中心地带,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有些荒凉,但随着大学的开工和房山新区的逐步建设发展起来,正如安在涛所言,这里必将是房山未来最值钱的黄金地段之一。准备将这块地拿出来给东山理工大,足以看出房山市委市政府的诚意了。
最起码,比韩孟江预期中的要好很多了。
“韩院长,我们脚下的就是部队废弃的靶场,市里已经收回,本来是想要在这里搞一个物流中心的,后来安书记拍板,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