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声 >

第31章

官声-第31章

小说: 官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稿子弄了一半,安在涛就想起涓涓的故事,一时间心乱如麻,竟无语凝噎。敲打键盘的手再也落不下去,叹了口气,他决定先放一放,等晚上回家慢慢手写出来。反正这是一个深度报道,报社准备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来报道,5000字的稿子加上数张照片,急也急不得。
报道的主体部分,由安在涛来写,而前面的导语概况以及后面的编后记等等“零散”部分,由李湘来完成。安在涛抬头瞥了一旁的李湘一眼,见她正伏案忙活着,就笑了笑,“姐们,我脑子有些乱,暂时不想写了,晚上继续写,你先弄着,我一会有点事情,就先走了。”
李湘头也没抬,摆了摆手,“去吧,去吧。”
……
……
夏家两口子一个去某区检查工作,一个去了省城,家里就夏晓雪一个人。等安在涛赶了过去时,夏晓雪打开自家的防盗门,让他进来后苦笑道,“小涛,我本来想做一顿饭,我们两个人好好搓一顿呢,但结果,家里的电饭煲却坏了,没法弄米饭了。”
安在涛一怔,“坏了?我来看看。”
说着,安在涛就脚步轻盈地走进了夏家的厨房。
他蹲在那里,用螺丝刀将夏晓雪家里的电饭煲拆开,扫了一眼,便抬起头冲夏晓雪一笑,“晓雪啊,是电路短路了,我给你拆开重新连接一下就可以了。”
“呀,真的呀,小涛,你竟然会摆弄这个……”夏晓雪蹲下身来看着安在涛娴熟的动作,嫣然一笑,的确是非常惊讶。
“嘿嘿,晓雪,亏你还是名牌大学生呢,你没学过物理呀——这些东西很简单的,只要懂一些电路常识就可以修理。”安在涛一边说一边剪断其中一条电线,然后重新连接起来用绝缘胶带封好,“我上高中的时候,家里的电器出现小毛病,基本上都是我摆弄好的。”
几分钟的功夫就搞定,插上电电饭煲的红灯闪亮,安在涛拍了拍手,“好了,可以用了。”
“真不错耶,小涛你真厉害。你还没吃饭吧,你出去稍等我一会,饭一会就成……”夏晓雪俯身拿起电饭煲,将盆里早已洗干净的鸡块全部倒入内胆,开始加水和调料。
“这?”安在涛犹豫了一下。其实,他很不赞成跟夏晓雪在家里自己开伙的,一来是麻烦,二来是——晓雪的厨艺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不是盐放多了,就是菜炒糊了……但现在的夏晓雪一门心思要做一个贤淑的家庭主妇,他也不好太扫她的兴致。
“我的厨艺最近很有长进呢,你一会尝尝就知道了。”夏晓雪不由分说“强行”拉着安在涛走出厨房,让他在沙发上坐下,“几分钟就好,等着啊,你先看电视!”
夏晓雪在厨房里忙活着,抽油烟机轰轰作响。安在涛自己坐在沙发上百无聊赖地扫描着一张早过期很久的旧报纸,颇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他不敢保证,夏晓雪会不会做出一锅半生不熟的鸡汤来。
“小涛,真热,你给我递一杯水进来,我有点口渴。”厨房里的夏晓雪大声喊道。
“哦,好。”安在涛答应着,走到饮水机跟前却没有发现有杯子,正想问夏晓雪,突然发现电视机旁有一瓶饮料,就拿着那瓶饮料走进了厨房。
夏晓雪系着围裙,站在灶台跟前,手中的炒勺不断翻炒着锅里的芹菜和肉丝,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流下。
安在涛见她手忙脚乱,苦笑着将饮料递了过去,“晓雪,喝吧。要不,我来炒菜吧?”
夏晓雪头也没回,娇声道,“不,我来。小涛,你拿着让我喝一口。”
锅里的菜丝丝作响,冒着腾腾的热气,夏晓雪探过红嫩的俏脸,张开了鲜红的小嘴,对准安在涛手中的饮料瓶口。
安在涛的手中的饮料瓶微微倾斜,“你慢点,不要呛着。”
天太热,又是在家里,夏晓雪穿得很随便,下身短裤,上身是一件胸口开得挺大的白色纯棉T恤。由于挺身探头的缘故,那件低胸的T恤隐隐有遮掩不住胸前那两团玉女峰之势,鼓鼓胀胀的,差点要“脱颖而出”。
呀,她似乎还没戴乳罩。安在涛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那两团丰盈的大体模样,基本上都纳入了他的眼帘。雪白的山峦,猩红的两点,在眼前晃动着,他手中的饮料瓶禁不住颤抖了一下。
夏晓雪马上醒过神来,娇羞万分地缩回头,面红耳赤地背过身去,手中的炒勺软弱无力地翻炒着菜,小声道,“坏蛋,又要使坏了……”
安在涛有些汗颜地退了出去,心中暗暗叫了几声冤枉。
不过,这女人在家里为什么都不喜欢戴乳罩呢?他继续坐在沙发上,琢磨起了这个很无聊很弱智的问题。


第二卷名记 第064章【吃饭】
夏晓雪脸上挂着淡淡的红晕,手上端着两盘菜走了出来。
一个是木耳炒鸡蛋,黑黄分明,看上去很是清爽;一个是芹菜炒肉丝,酱油色中带着碧绿,肉香扑鼻。安在涛有些诧异深深地闻了一闻,讶然笑道,“晓雪,好香啊!看起来,你的厨艺似乎——似乎还真是有些长进呢。”
夏晓雪得意地眉头一扬,“小涛,你就知足吧。姐姐我为了做好一个贤妻良母,这些日子天天在家锻炼炒菜,还看了不少菜谱,嘻嘻,我爸我妈都是我的实验品,哈哈。”
安在涛笑了笑,“我来帮你。”
“不用。小涛,你坐着就好。”夏晓雪利索地从厨房里又端出两碗米饭,拿了两双筷子,走到安在涛的身侧坐下,“小涛,我们就在客厅里吃吧。”
“好,我也饿了,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安在涛拿起筷子就要夹菜。
“去,洗洗手啊。”夏晓雪坐在他身边嗔道,那眉眼之间的神情像极了一个温柔可人的贤妻良母。这种姿态和神情,让安在涛马上在眼前浮现起自己母亲安雅芝的影子来。
安在涛呆了一呆,心头一暖,应声起身洗净了手才重新回来坐下。
“嗯,味道不错,普通的家常小炒能做出这种火候来,色香味俱全,不简单,真不简单。”安在涛一边吃一边由衷地赞道。
夏晓雪高兴地微笑着,顺手给安在涛夹了几条肉丝放到他的碗里。
……
……
家里没人,两人难得有这种居家温馨的相处时间,一边吃饭一边互相爱抚,到最后,竟然都撇开饭碗,忘情地拥抱着亲吻起来。
夏晓雪早已情动,被自己爱入骨髓的爱人拥在怀里,她心里早就无法抑制内心滋生疯长的情欲。
“晓雪……”安在涛忘情地呼唤着,身子刚刚挪动了一下,夏晓雪那火热的娇躯就贴了上来,双眼迷离着不时透射出一丝丝狂热的欲望,樱唇微张,发出醉人心魄的呢喃,“小涛,我爱你,我们永远不要分开……”
“抱紧我!”夏晓雪又是一声勾魂的呢喃。
安在涛颤抖着俯下身去,怀中的玉人正在微微的扭动,醉人的幽香一阵阵扑进他的鼻孔。
一只纤纤玉手伸过来抓住他的手,毫不犹豫地放在了她那高耸的胸脯上,“小涛,我爱你……”
……
……
这顿饭吃得极其香艳,与其说是吃饭,不如说是食色。
夏晓雪靠在安在涛的怀里,面色红润,张着小嘴,撒娇地让他一口口地用筷子给她夹菜吃。这样折腾来折腾去,这顿饭一直吃了两个多小时才算告一段落。
等夏天农应酬完回到家的时候,两人早已匆匆“打扫”完战场,正在收拾让夏晓雪搞得一团糟的厨房,顺带洗碗筷。别看夏晓雪厨艺有所进步,但她毕竟还是不怎么干家务活的千金小姐,干起家务来那是一团糟。
安在涛无奈,只好亲自动手。
夏天农进门来,瞥见安在涛正在厨房里戴着围裙洗碗,不由点了点头,“小安来了?晓雪,你们在家吃的饭?”
“是啊,爸爸,你吃了没有?”夏晓雪嘻嘻笑着,从厨房探出头来。
“夏叔叔好。”安在涛洗完最后一个盘子,摘掉身上的围裙,也走了出来。
夏天农微微一笑,“小安,我们家晓雪从小娇生惯养的,没怎么干过活,将来你们成了家,你可要多干点家务……”
安在涛呵呵一笑,“那没事。”
夏晓雪得意地向夏天农眨了眨眼,“看看,爸爸,小涛可比你优秀多了,你看看你,从来不干家务,都把妈妈累得早生华发……”
夏天农看起来心情很好,他瞪了夏晓雪一眼,笑骂了一句,“臭丫头……”
夏天农最近当然是心情很好。他渐渐获得了杜庚的信任和重用,虽然还是一个非常委的副市长,但地位却是无形中高涨了不少。而且,最近市里为了拆除高架桥,刚刚成立了拆桥领导小组兼指挥部,由杜庚任组长兼总指挥,夏天农任常务副组长兼副总指挥,主要负责高架桥动工拆除前的相关技术论证和后续施工拆除指挥。
更重要的是,杜庚已经暗暗向他许下了承诺。市委班子马上就要进行调整,党群书记刘克即将到点退居二线,到时候,会腾出一个常委的位子来。这个位子,杜庚承诺说给夏天农留着,但是暗示夏天农利用关系去省里做做工作。
夏天农回房换衣服,安在涛本来想回家去,但夏晓雪却恋恋不舍地拉着他进了自己的卧房。将整个身子都投入安在涛的怀抱,夏晓雪幽幽道,“小涛,我一时一刻都不愿意离开你,要不,我们同居吧……”
安在涛嘿嘿一笑,“晓雪,我倒是乐意呢,可就怕你妈妈和你爸爸会生气哟。”
夏晓雪一本正经地想了想,看得出来,她也不是说着玩或者一时心血来潮。但她马上就叹了口气,“小涛,恐怕还真的不成。算了,我们还是再坚持一段时间吧……对了,小涛,你不是说你们报社最近改革,空出来一个新闻部副主任的位子吗?你觉得你有几成把握?有没有戏?如果有戏,让我爸爸给你活动下。”
安在涛摇了摇头,“暂时不需要夏叔叔出面。如果单凭业务能力和业绩的话,那个胡勇不会竞争过我。但是,我最大的弱点是资历浅……当然,这一次报社改革,不论资历……只是听说胡勇有个亲戚是教育局长,这几天整天忙着找关系,听说那局长还出面请我们报社几个领导吃过几次饭呢。”
夏晓雪嘻嘻一笑,“局长咋了?你也有关系哟——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我夏晓雪的男朋友,副市长大人的未来女婿——小涛,我有个建议,我们订婚吧。”
安在涛一怔,马上就明白了夏晓雪的意思。夏晓雪是想通过两人订婚,向外界特别是滨海晨报的领导层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安在涛也是有后台的。这,显然有助于安在涛这一次参与新闻部副主任的竞争。


第二卷名记 第065章【牛刀】
安在涛当晚回到家,跟母亲提了提订婚的事情。安雅芝当然是一口赞成,结婚前先订婚是时下的风俗,如果安在涛没有中那70万的大奖,或许安雅芝还会发些愁,因为订婚要花不少钱,像滨海民间流行的万里挑一的礼金(一万零一块)以及“三金”的聘礼(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加起来要不少钱呢。
可现在,这些担忧就不存在了。
安雅芝当即就兴奋地打电话找二中的一个老师,让她帮着选一个黄道吉日,越快越好。
安在涛见母亲忙乎这个,便笑了笑,回到自己的卧房,安静地坐在台灯前开始重新构思关于火车站附近小旅馆卖、淫成风的深度报道。心静了,报道就写得很顺也很快,大约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安在涛就完成了这篇报道。
以一个暗访记者的身份,将暗访期间在滨海火车站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经历都写了进去,报道中还将对涓涓的采访结果也还原出来——对于警方,他按照黄泽名的指示采取了春秋笔法,没有“明言”,而是从侧面迂回——在报道中,以暗访记者遗憾的口气做出表述:
“在记者暗访的数天里,记者每每看到往来如梭的嫖客进进出出,期间,记者曾5次拨打警方的报警电话,但一直都没有见到警方出警……”
……
……
第二天上午,安在涛将涓涓提供的“账本”复印了下来,连带这些日子他跟李湘一起暗访偷拍的照片,以及他们两人合写的整体报道,一起交给了黄泽名。
黄泽名审阅完毕,对于报道本身倒是比较满意,只是为了保护安在涛和李湘两人——这种揭黑的深度报道,很容易将采写报道的记者陷入被报复的漩涡中,他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让安在涛和李湘化名为“本报记者牛刀”。
署名不署名,对于安在涛来说,本来就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况且,这也是新闻惯例。他要的,只是一次业绩的加码。后来,随着安在涛从业时间的推移,采写揭黑性负面报道的增加,“牛刀”这个笔名渐渐在业内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其知名度比安在涛的本名要高得多。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三天,滨海晨报成功在2版用一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本报记者牛刀”采写的题为《藏污纳垢:来自火车站附近小旅馆的暗访》深度报道,同时见报的还有数张照片以及涓涓提供的账本局部复印件。
报道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