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楼兰情缘 >

第214章

楼兰情缘-第214章

小说: 楼兰情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2

    1、古国名。战国时魏迁都大梁(今开封)后改称梁。

    2、朝代名,南朝之一,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

    3、朝代名,五代之一,朱温所建。后世通称“后梁”。

    4、姓。(据《现代汉语词典》)

    5、安定乌梁(梁姓的全面,简称:梁)

    其它释义

    (1)(会意字。从木;从水;刅(a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2)同本义'bridge'

    梁;水桥也。《说文》

    梁丽可以冲城。《庄子。秋水》。

    司马注:“小船也。”除道梁溠。《左传。庄公四年》

    谨关梁。《礼记。月令》

    十一月舆梁成。《孟子》

    十月成梁。《国语。周语》

    津梁之上。《国语。晋语》

    造桥为梁;不显其光。《诗。大雅。大明》

    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泽无舟梁。《庄子》

    又如:河梁(桥;又借指送别之地);津梁(渡和桥梁);桥梁(桥);梁缘(为得到好的报应而做的修桥补路之类的好事);梁头(桥头);梁津(桥梁与渡口);梁栈(桥梁)

    (3)房梁'girder;roofbeam'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架梁之椽。―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横梁;悬梁(在房梁上上吊);梁楹(屋“梁和大柱);梁倚(如屋梁一般的相依附、倚靠);梁木其坏(以梁木的拆毁来比喻贤哲的死亡)

    (4)稻粱。通“粱”'mi11et'

    养以刍豢黍梁。―《淮南子。人间》

    又如:梁肉(粱肉。泛指美酒佳肴。梁;通“粱”)

    (5)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ridge'。如:梁端(山顶);山梁。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如:脊梁;鼻梁;深辀(古代车子的曲辕);梁冠(有横脊的冠)

    (6)堤堰;鱼堰'dam'

    毋逝我梁;毋我笱。――《诗。邶风。谷风》

    堤谓之梁。――《尔雅》。注:“即桥也;或曰石绝水者为梁。”

    梁;水堤也。――《水经注。济水注》

    掌以时渔为梁。――《周礼。渔人》。司农注:“水偃也。偃水为关空;以笱承其空。”

    又如:梁笱(泛指捕鱼具。梁;水中所筑的捕鱼之坝)

    (7)国名'Liangstate'

    周时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称梁。

    游于梁。――《战国策。齐策四》

    (15)梁使三反。

    (8)朝代名'Liangdynasty'

    a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o2―557年)

    B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o7年―923年)

    梁;吾仇也。(黄巢部将朱温;叛变投降唐朝后;赐名全忠;受封为梁王。唐僖宗时;朱全忠拟谋杀李克用;李克用也屡次上表请求讨伐朱全忠。从此;梁、晋之间战争不息;仇恨日深。)――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背晋以归梁。

    函梁君臣之。

    (9)古九州之一'Liangprefecture'。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

    (1o)姓。

    梁弘御戎。(梁弘给他驾驶兵车。御;驾御;戎;兵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iang〈动〉

    架桥、修桥'makeabridgeover'

    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左传。庄公四年》

    梁父吟

    1iangfǔyín

    'Liangfuyin――aannetame'又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相传为诸葛亮所作

    好为《梁父吟》。(梁父;山名;在泰山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梁启

    1iangqǐnetbsp;  'LiangQi(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省新会县人。戊戌维新的领袖;学者

    梁山伯

    1iangshanbo

    'Liang-nbo'东晋会稽人。字处仁。相传曾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同学三年。后往访英台;始知其为女子;求婚不成;忧疾而死

    梁上君子

    1iangshang-jūnzǐ

    'gent1amanonthebeam―burg1arthief'躲在梁上的人。窃贼的代称。

    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宋。苏轼《东坡志林》

    部:木部笔划:o4五行:火吉凶寓意:吉

    简体笔划:11繁体笔划:11笔顺:捺捺横折撇捺捺横竖撇捺

    拼音输入:1iang五笔输入:ivs郑码:VyoF,u:6881,gBk:netbsp;  '编辑本段'

    地貌名词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梁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依据黄土梁的形态,可分为平梁和斜梁两种类型。前者顶部平坦,宽度有限,长可达几公里。横剖面略呈穹形,坡度一般在1—5度,沿分水线的纵向斜度不过1—3度。梁顶以下,是坡长很短的梁坡,坡度大概在1o度以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坡折。在梁坡以下,其坡度更大。后者是黄土高原常见的沟间地,梁顶宽度较小,呈明显的穹形。沿分水线有较大的起伏,梁顶横向坡度3—5度,纵向坡度8—1o度。梁顶坡折以下直到谷缘的梁坡坡长很长,坡度变化于15—35度。梁坡的坡形随所在部位而有不同,在沟头的沟缘上方为凹斜形坡。在沟口两侧(梁尾)为凸形斜坡。梁坡以下,就是沟坡。

    塬、梁、峁原为当地方言词,后引入地貌学,成为黄土高原几种地貌类型的正式名称。

    '编辑本段'

    朝代

    南梁(5o2~557)

    南朝第三个王朝。萧衍创建。都建康。历四帝,共五十六年(5o2~557)。永元二年(5oo);萧衍之兄萧懿被齐东昏侯萧宝卷杀害,三年,萧衍乘南齐君臣互相残杀,政局极端混乱之际;自襄阳举兵东下;攻占建康,并于次年称帝。国号梁,建元天监,历史上又称萧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盛时疆域约为今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区;河南、陕西、四川各一部分以及越南北部东部、缅甸北端小部分。

    萧衍是南齐宗室,永元三年(5o1)乘南齐君臣互相残杀之机,起兵于襄阳,攻占建康,杀东昏侯,立其弟萧宝融为帝,是为齐和帝。天监元年(5o2)废和帝自立,称帝,是为梁武帝。都建康。国号梁,建元天监,史称萧梁。萧衍在位48年,他宽纵皇族;大倡佛教;又勒令地方官“上献”,结果地方官吏竞相聚敛,盘剥百姓;徭役繁重,“人人厌苦,家家思乱”。萧衍后期昏庸,致使数度对魏之战均劳而无功,甚至溃败丧师。太清元年(547)东魏大将侯景降梁,萧衍不顾朝臣反对,妄图倚侯景灭魏。二年侯景起兵反梁(见侯景之乱),萧衍子孙虽拥强兵,但守镇佯援,伺机夺皇位。三年,叛军克台城,萧衍饿死。四年,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是为梁简文帝。大宝二年(551)侯景杀萧纲,自称汉皇帝。此时,萧衍诸子及孙各据一方,互相争夺,萧纶(萧衍第六子)据郢州(镇夏口,今湖北武昌),附北齐;萧绎(萧衍第七子)据荆州(今湖北江陵),反复依附于北齐、西魏;萧纪(萧衍第八子)据益州(今四川成都);萧(萧衍之孙)据襄阳(今湖北襄樊),附西魏。同年,萧绎引西魏军为援灭萧纶。三年又灭侯景,称帝于江陵(今属湖北),是为梁元帝。承圣二年(553)萧绎灭顺江东下的萧纪,但益州空虚为西魏夺得。三年,萧在西魏军协助下攻占江陵,杀萧绎,次年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555~587),是为后梁宣帝。后梁仅有江陵及其周围一小片疆土,且江陵城中从王公以下男女数万口均已成为西魏将士的奴婢,故萧据有的是一座空城。后梁初建时,萧梁疆域已失大半:长江下游入北齐;益州、汉中、襄阳入西魏;江陵后梁实亦为西魏所有。就在绍泰元年(555)后梁立国时,萧梁将领王僧辩、陈霸先于建康拥梁元帝子萧方智为梁王。时北齐遣兵送梁武帝侄萧渊明归建康,王僧辩遂拥渊明为帝(史称贞阳侯)。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渊明为建安公,复立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太平二年(557)陈霸先进封陈王,旋受禅称帝,改元永定。都建康。国号陈。梁朝亡。

    西梁(555-587)

    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国家。国都于江陵。又称为后梁。西元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之后,被西魏封为梁王的萧察于西元555年被西魏立为梁皇帝,并且对西魏称臣;但是西梁由于国土狭小,属地仅有江陵附近数县八百里地,先后是西魏、北周和隋的附庸。但西梁也一直自居为南朝正统而与陈朝对立。而西梁也由于承续南梁的文化,而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

    西梁共传中宗宣帝萧察、世宗明帝萧岿、惠宗靖帝萧琮三世,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西梁,西梁因此灭亡,存在共三十三年。

    大梁(618-621)

    隋朝末年萧铣所建地方割据势力。萧铣,南兰陵人。为后梁(又称西梁)宣帝曾孙。隋仁寿四年(6o4),炀帝杨广即位,次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遂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密谋起兵反隋,萧铣在罗县亦举兵起事。5日之内,得兵数万,自称梁公,又进军岳阳,与董景珍等会合。十月,称梁王,建年号为鸣凤。次年四月,在岳阳称帝,国号为梁,建元鸣凤,置百官,均循梁故制。后萧铣迁都江陵,修复先世陵园。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越南河内),北至汉水,拥有精兵4o万,雄踞南方。最终被李孝恭击败。唐朝武德四年(621),萧铣被斩。大梁灭亡。

    后梁(9o7~923)

    中国五代(见五代十国)之一。朱温所建。都开封。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安徽、江苏、甘肃、宁夏、辽宁的一部分。朱温曾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后叛降唐朝。被赐名朱全忠,与沙陀贵族李克用等协同镇压黄巢起义。天佑元年(9o4),朱温挟持唐昭宗迁至洛阳,随即派人杀昭宗,立昭宗子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帝。天佑四年,朱温代唐称帝,改名晃,改元开平,国号梁。史称后梁。升汴州(今河南开封)为开封府,称东都;以洛阳为西都;开平三年(9o9)由开封迁都洛阳,乾化三年(913)末帝即位,还都开封。朱温在称帝前后,革除了一些唐朝积弊,奖励农耕,减轻租赋,基本上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晋(李克用)、南方的吴、吴越、楚、闽、南汉、剑南的前蜀、凤翔的岐(李茂贞)、幽州的燕(刘守光)等政权并立。朱温虽然作了某些改革,但他残暴成性,战争中滥行杀戮,与据有太原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连年作战,使黄河两岸遭到严重破坏。朱温在位时,皇位继承人未定。乾化二年二月,他亲统大军与晋争河北,得病返洛阳。六月,次子朱友珪动政变杀温,自立为帝。次年正月,改元凤历。二月,朱温第三子朱友贞动洛阳禁军兵变,友珪自杀。友贞即在开封称帝(先后改名锽、瑱),是为后梁末帝,又复年号为乾化三年。友贞猜忌方镇大臣,内部分裂,国力进一步削弱。龙德三年(923)十月,后唐庄宗李存勖攻入开封,末帝自杀,后梁亡。

    '编辑本段'

    梁姓

    梁姓起源

    关于“梁”字:

    梁姓所用的“梁”字,其最早的含义是和土木工程的营造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梁”是流水小桥,也是捕鱼的坝堰,梁姓先祖居住的陕西韩城又有不少形似桥梁的“梁山”,七沟八梁,无梁不成山。

    《诗经》卷之六《大雅。大明》曰:“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国语。周中》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这里的“梁”,就是架在河流上的桥,所以其注云:“成梁所以便民,不使涉也。”有了小桥,人们就不需要赤脚趟水,当然给百姓带来很大便利。“梁”字除了有桥梁的含义之外,在古代还有河堤的意思。地处河南黄河故道上的开封城,历史上称为“大梁”,之所以这样称呼,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大的桥梁,而是因为那里有许多大的矮坝堰,利用它可以捕鱼,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诗经》卷之二《邶。谷风》曰:“毋逝我梁,毋我笱。”这里的“梁”,就是“鱼梁”,即在河边筑起的矮堰,站在矮堰边,可以用竹子编织的笱,捕捞泥鳅之类的小鱼。孔子有个学生就叫“梁(鱼+亶)”。“鳢”就是泥鳅、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