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宅男的大明 >

第68章

宅男的大明-第68章

小说: 宅男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有用之人,都可以用起来。而且我听闻白莲教劫富济贫比较多,他们本性不算坏。而且,他们对我们收复西安很有用。河南的粮草如果不够,就从直隶和山东调拨吧,你不必担心,刚才的话,不要再和任何人提起。”

  丁启睿听了,觉得有道理,便点点头,说:“既然如此,那就按丞相的意思办吧。”

  “我们是代表朝廷,要以仁义为本,才能收服天下民心。我们不能依靠让人来害怕的手段来牧民,这样反而适得其反,效果不会好,让人害怕,人们是不会心服的。”吴应熊叹了一口气,正色道:“以后,本丞相一定要阻止大明发生杀俘虏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些王侯将相和富人的命是命,那些老百姓的命,也都是命啊。”

  “丞相所言极是!下官知错了。”丁启睿听吴应熊这么一说,脸红了,额头上满是豆粒大的汗珠。

  “丞相说得好。”这时,红娘子竟然从横梁上跳了下来,她手中还拿着一把长剑,原来,她也不放心朝廷,怕明军杀俘虏,好几万条人命。

  “好险!”吴应熊也暗自感叹,不过总算是因祸得福,收服了红娘子这对姐妹花。

  过了三天,小红娘子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红娘子和妹妹来感谢吴应熊,坚定地说:“丞相大人,这几天,我了解了你的很多事,我和妹妹以后就是你的人了,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吴应熊点点头,说:“那就有劳红娘子了,你先把你妹妹的伤养好,照顾好她。”

  “多谢丞相。”红娘子一拱手,回答道。

  在回房间的路上,小红娘子私下问红娘子:“姐姐,你为什么要帮吴应熊收降我们的队伍呢?难道你真相信中兴军和朝廷其他的军队不一样吗?”

  红娘子直白回答说:”妹妹,我不是相信明军,我只是相信丞相,他很有来头,也很聪明,我感觉他和别人不一样。”

  于是,等小红娘子身体完全恢复后,红娘子姐妹开始帮助吴应熊对白莲教的队伍进行了整顿和改编,她们成了吴应熊的得力助手,带着吴应熊的十万大军一路向西安杀去,不少农民军听说红娘子来了,都望风而降,归顺了朝廷,事半功倍。

  吴应熊大喜,还让明帝朱慈烺专门下圣旨嘉奖红娘子,封她为护国女将军。

  红娘子对吴应熊更加感激,带人作战也更加勇敢。


第九十三章 兵临潼关


  就在吴应熊和红娘子等人率十五万大军从河南杀往西安之时,多尔衮也下令多铎抓紧进攻,多铎一路猛攻,此时也已经杀到了潼关。

  李自成此时派了刘宗敏率大顺军主力十五万镇守潼关,军师宋献策也在潼关帮刘宗敏出谋划策,两军在潼关前面对峙。

  过了两日,吴应熊派去潼关打探消息的张煌言回来了,他此时才二十四岁,在招贤榜上名列第十一位。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父张圭章,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官至刑部员外郎。母赵氏,于张煌言十二岁时病卒,故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长大。

  张煌言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为人慷慨并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张煌言十六岁参加县试,并考察骑射,张煌言射三箭皆中靶,与他一起应试的人没有不惊叹的。加之他平日留心时局,“慷慨好论兵事”,故周围的人们对他更加敬重。他在南京贡院里还结识了郑成功,他们年少意气相投,平日里还经常一起讨论天下大势。

  吴应熊知道张煌言历史上也是著名的抗清将领,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是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才。此次出征伐清,吴应熊便将张煌言也带上了,重用他,让他出谋划策。

  “丞相,此次清军的先锋为豫亲王多铎和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刘宗敏率军十五万在潼关驻守,他也学明军,组建了火枪营。”张煌言回到军营,跟吴应熊汇报了军情。

  “刘宗敏是想跟八旗军主力决战?”吴应熊问道。

  “看样子像是要大决战,刘宗敏对外称农民军三十万,而多铎的八旗军才三万。”张煌言道。

  “刘宗敏太小看多铎了,清军除了三万八旗军,还有投降满清的汉人武装,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哪一个手下都有火器和重炮。刘宗敏必败无疑啊,要是几杆火枪就能打败清军,明军原来在关外也就不会屡战屡败。”吴应熊说,“而我们抓紧时间策反西安城内的将领,让李自成早日投降,这样免得西安的百姓遭受清军屠戮。”

  “丞相说得对,我这就和红娘子商议策反的事情。刘宗敏仗着潼关天险,没把这几万清军放在眼里,必死无疑。”张煌言道。

  残阳如血,天边的残霞映红了古老的潼关,远处的山中不时传来的乌鸦“呱呱呱”的啼叫声,路上响起“哒哒哒”的马啼声,一队横冲直撞的清兵杀向潼关。

  领头的正是豫亲王多铎和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他们率领八旗军三万,汉八旗五万,杀向潼关。

  陕西的关中之地,地势险要,西安自古易守难攻,有“百二秦关”之说,意思是用二万兵就可以抵抗百万大军的进攻,这也是西安能成为九朝古都的原因。刘宗敏坐拥近二十万人马,所以根本没把多尔衮的八旗军放在眼里。

  刘宗敏还觉得,潼关天险,八旗军插翅也飞不过去,看看地形,西安东面有潼关和黄河天险的保护,西面是陇山与六盘山的崇山峻岭,南面有险峻的秦岭山脉,北面是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黄龙山。

  刘宗敏在潼关,仍然每天吃酒作乐,从京城抢来的美女,他都带回了西安,每日必有新妇,天天都很快活。

  军师宋献策三番五次劝说刘宗敏要注意潼关防务,刘宗敏很不高兴,道:“你这样的人,只会乱嚼舌头,再多嘴,本将军就将你扔到潼关外面去喂狼。”

  宋献策这时因为丞相牛金星的谗言,已经不太受李自成重用,他干脆也不再多言。

  多铎的清军,就在潼关前十里驻扎,等候多尔衮派人运来的重炮辎重再攻城。

  那天,天气阴沉,虽然时间已经是1645年春,但是陕北的冷风一吹木叶凋零,大地一片萧瑟之气,苍山如一条赤龙盘在关中大地。

  豫亲王多铎和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带人骑马察看了一下潼关的地形,此关果然是“三秦镇钥”、“四镇咽喉”,北临黄河,南踞秦岭山腰,东有禁谷,果然是仰止高山,天堑之险,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不要说人,就是鸟儿也难从此插翅飞进关中。

  在回营的路上,多铎对博洛说:“我们从中原地区进攻关中,基本上是仰攻,地势不利,尤其是攻击潼关,不可硬拼!必须诱敌出关。”

  博洛点点头,道:“十王说得有道理,地势对我们不利,我们就诱刘宗敏与我们决战,一举歼灭。”

  多铎点点头,哈哈大笑,说:“就这么办吧,本王听说,刘宗敏是个大草包。”

  第二天,多铎将三万八旗军全部集中于潼关,作出要强攻潼关的架势,让孔有德的炮兵虚张声势。每日炮轰潼关。

  本来刘宗敏认为多铎会让清军从最薄弱的地方进攻西安,早就在北面各城安排重兵防守。没想到多铎把八旗精锐军队都集中在潼关。

  刘宗敏得到情报后,哈哈大笑:“看来多铎这毛头小子不懂用兵!潼关天险,两三年之内,清军休想踏进关中一步!”

  多铎似乎也不着急强攻潼关,他派军把陕西孤立起来,不许任何商人进入关中。尤其是粮商,然后天天派小股清军不痛不痒骚扰驻守潼关的大顺军,一来多铎再等重炮,二来他想麻痹刘宗敏的战斗意志。

  刘宗敏在潼关里,刚开始得知清军来袭,还是很紧张的,刘宗敏好声色不假,可并不代表他一点都不怕死,毕竟清军的战斗力,他是领教过的,从山西一路杀到潼关,农民军几乎是望风而逃,勉强打了几仗,也是全军覆没。

  “侯爷!清兵马上就要杀到潼关了!”那天天还未明,刘宗敏派去的心腹探子陈老三就前来报告。

  “来了多少人马?”刘宗敏还躺在床上,听到清军来了,一骨碌爬下床,赶紧问道。

  “回权将军,只有一千人马,并不是清兵的主力。”陈老三回答道。

  刘宗敏皱了皱眉,心里却是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安排防务。

  这一千清军带着火炮,放了几炮就回营了。

  “权将军,清军马上要杀到潼关了!”当天晚上,探子陈老三又来报。

  “来了多少人马?”刘宗敏刚上床,正在两个女人身上寻乐子,裤子都没穿,问道。

  “回侯爷,只有五百人马,并不是清兵的主力。”探子陈老三回答道。

  “滚出去!”刘宗敏对着探子大声吼道,他刚被吓得软了,对没穿衣服的美人也毫无兴致了。

  清军在潼关如此过了十来天,刘宗敏后来听到清军来袭,都不耐烦了,不加理会,说:“多铎这狗娘养的,要战便战,天天搞什么鬼,害得本将军睡不好觉。”

  刘宗敏没有意识到,一场关乎大顺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即将在潼关开始!

  


第一章 大顺军溃败

  多铎每天派小股八旗军骚扰潼关,搞得刘宗敏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他的脾气本来就暴躁,如此十来天,他就丧失了耐心。

  那天,潼关前的寒风呼啸不停,多尔衮派人运来的重炮来了。多铎觉得决战的时刻到了,立即派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带了五千八旗军主力部队前去潼关前挑战。

  刘宗敏的心腹探子陈老三赶紧慌慌张张去禀报:“权将军,这次清军主力出动了!”

  “本将军正愁他们不来战!来了多少人”刘宗敏问道。

  “大约五千清兵。”陈老三回答道。

  “主将是谁?”

  “主将是满洲贝勒博洛。”

  “区区五千人马来攻打潼关?多铎太小看本将军了。”刘宗敏咬了咬牙,眸中闪过杀气,他的五千火枪营兵可以派上用场了,是时候为之前被清军追杀的兄弟们报仇雪恨了,之前一路败逃,很多陕北的老营兄弟被多铎的手下杀了,刘宗敏手下大将也是折了一半。

  “传令下去,火枪营准备出战!”刘宗敏决定先消灭博洛的五千人马,给多铎的清军一个下马威。

  不一会,刘宗敏的五千火枪营兵就集合完毕。

  望着这一支整齐的队伍,刘宗敏很满意,这是被他看做杀手锏的一支部队,他们手中的武器并不是刀,而全部是火绳枪,一共五千人左右,都是从他的亲军里精挑细选的。

  这是集合了大顺军全部火枪的队伍,刘宗敏搜集了原先从明军手里缴获的火绳枪,挑了五千余支完好的火枪,辛辛苦苦训练了他们三个多月,堪称他的杀手锏军队,虽然这火枪营还没有参加过一次实战,但刘宗敏觉得,在潼关抵挡清军就靠这火枪营了。

  这一次,博洛区区五千骑兵竟敢独自来潼关前找死,有火枪营在手,刘宗敏根本不把区区五千八旗兵放在眼里,他派袁宗弟在潼关前寻个地方埋伏,做掉这五千八旗清兵。

  “满清八旗连战连捷,必然大意,我们就杀他个措手不及。”刘宗敏对袁宗弟道。

  “侯爷说得极是,末将正好知道有一条小路出潼关。在离潼关二里处有一处狭长的山谷,两侧都是十几米高的丘陵,极为适合埋伏。我这就去安排。”袁宗弟道。

  “一定要赶在满八旗赶到潼关之前到达伏击地。”刘宗敏点点头,当机立断道:“一旦满清战败,本侯就率众杀出去,让这些满清鞑子有来无回。清兵全部都是骑兵,不可能上得了两侧的山陵,到时候我们大军夹击,必能一举歼灭这五千清兵。”

  “属下遵命!”袁宗弟赶紧带人去埋伏地。

  哒哒的马蹄声越来越响亮,博洛带领五千镶白旗的骑兵到了山谷,他自信心满满,嘴角露出一丝凶残的笑意,在他眼里,什么埋伏,什么火枪营,都是狗屁,大顺军对他来说,就是猎物。

  “大清的勇士们,潼关近在眼前,给我杀!杀破潼关,杀破西安!”博洛拔出腰间佩刀,大吼了一声,身先士卒第一个进入山谷,朝潼关的方向杀去!

  “杀,杀光汉奴!”五千八旗铁骑同时拔出腰间佩刀,怒吼着跟随博洛杀进山谷,他们挥舞凛凛寒光四溢的长刀,刺眼而又让人恐惧。

  山谷入口两侧,袁宗弟带领着五千火枪营埋伏在此处,看到五千八旗铁骑不断狂奔着冲进山谷,速度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