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侯门纪事 >

第1730章

侯门纪事-第1730章

小说: 侯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见到十分欢喜,乖宝长乖宝短的说上半天。对袁训也有说有笑,不是前阵子时不时的怪他没教好儿子。

    她为什么不执意为念姐儿带孩子,念姐儿的母亲才是她的晚一辈,陈留郡王妃生两男一女,太后已有安心。

    冲着袁国舅,太后关心最多的,只能是袁训有几个孩子。

    人情再浓,关切再重,也有淡薄之分。关心有限,用最多的地方,是袁国舅的直系子孙。

    太上皇说起多喜在大同过年有得意之感。

    “边城自古战乱,我肯让多喜去走走,多喜大了会知道我对她的好不次于元皓。”

    太后笑道:“仗打完了,一仗大的过去,最近应是零星报复。梁山王能打赢几回大仗,他回京给儿子办亲事,难道想不到防范?”

    袁训和宝珠出宫时明白一点,太后果然好过来。提到梁山王就笑容满面,重拿他当子侄辈看待。

    ……

    这个年太后恢复精神,皇帝皇后也松一口气。但太后还是希冀的盼着,执瑜秋闱中的不错,既然下本科,难道不考完吗?

    二月里,等来回京的袁夫人等人,执瑜没有回来。

    太后彻底死了心,瑜哥安心要堵别人的嘴,要做出一番事情给别人看,当长辈的只能成全。

    一心一意的,操办起加福的亲事。

    ……

    “玲珑,”

    韩正经把一包袱的东西给费玲珑,帮她打开,一件一件的说明:“这是你的,这是你让我给妹妹们买的,记住了吗?是你让我买的,我在边城都没有给她们,由你交付。”

    费玲珑伶俐的复述着。

    奶妈又一回双手合十,为这门亲事喜盈盈。

    这样才对呢。

    以前那种,拿一块点心给要吃要喝的小孩子,又不给她吃,让她眼巴巴看着,送给别人。那不是勾人不痛快是什么?

    这姑爷慢慢的就变了,会拿一盘子的点心给费玲珑:“先给妹妹们,余下的你吃。”

    奶妈也就跟着转了心思。

    先给婆家的人,在居心叵测的人话里,也不是好意思。在韩正经说出来,是盼费玲珑亲香家人,这话没有错。换成有些奶妈要说眼里没有小姑娘,这才有挑拨的嫌疑。

    也仅限嫌疑。过于看重自己家人的事情不稀奇。

    费家这位奶妈不会。

    余下的也有小姑娘的,奶妈身为一个下人,她不占挑剔的地步,还有什么可说的?

    她又不是没事强挑剔。

    费家的夫妻看在眼里也满心喜悦,韩正经说接费玲珑去看曾祖母。夫妻和奶妈赶紧把小姑娘收拾好,一起上车出了门儿。

    ------题外话------

    错字再改。

    新文在结文后一周内上传。么么哒。今天的谜底如何,约在两章以后出来。仔算过已加快进度。

   

 第八百三十一章,成亲的原因一堆堆

    韩家的老太太孙氏比费家夫妻上回见,又瘦弱许多。见到他们来,露出的笑容显出吃力。

    韩正经推着费玲珑上去,凝视着岳父母:“祖母这样见见,就是认下玲珑是曾孙媳妇。”

    没头没脑的这一句,费家夫妻不会懵懂。

    董大学士在有皇太孙那年去世,韩家敬重他,愿和董家的子孙一起守着。韩正经和费玲珑的亲事,就拖后三年才定。三年还没有过去,孙氏似寿已不久,还有一位,袁家的安老太太跟孙氏差得不远。

    这二位跟韩正经更近,要是今年离去,韩正经和费玲珑的亲事又要拖后才定。

    媒人过硬,有张大学士在,费家夫妻并不担心。但韩正经这样一办理,费家夫妻这长辈生出感激的心。都认为这小人儿家想得周到,对这女婿生出敬重而不可小瞧的心。

    韩正经和费玲珑在曾祖母床前双双叩了头,老孙氏把自己陪嫁的一件首饰给了费玲珑。

    回去的路上,奶妈喜欢的哭了。但凡知道自己前程的下人,她奶大的姑娘有了归宿,她只会是喜欢的。

    这位小姑爷如今件件没得挑,至于以前,他那年还不到十岁。

    费家的夫妻刚到家,韩家又到了探病的人。

    梁山老王夫妻,梁山王夫妻一起登门,又送来滋补提气,俗称能吊性命的贵重药材。

    关切的问病,二位女眷甚至纡尊降贵,亲自床前探看。

    他们的来意,韩家的人已尽知。但老孙氏还是受宠若惊,颤颤巍巍对二位贵夫人道:“放心,我能撑。”

    梁山老王妃和王妃郑重对她道谢,请她好好保重身子。出来厅上,韩家老侯和韩世拓也是一样的话:“请放心,不会误吉期。”

    梁山老王和梁山王这一对眼里没有别人的父子,在这里也齐声道谢。

    告辞出门,一家人又去探望安老太太。女眷往二门里,梁山老王父子去见袁训。

    袁训见到他们,故意把脸一沉,不给好脸色。梁山王父子这种时候颇能受气,自己乐呵:“刚去看到韩家老太太,还硬朗呢。真是高寿啊,我们虽没有请教过,但文章侯是孙子,已往五十岁上数的人。这老太太寿数儿真高,跟你家老太太一样。呵呵,战哥儿得赶紧成亲呐。”

    袁训还是故意,对父子们徐徐看着:“哦?你们倒肯关心韩家?”

    梁山王忍不下去,往前一蹿,就要和亲家理论。梁山老王止住他,沉下脸:“我们父子一起来看脸色,见好就收吧。钦天监已经算过,福禄同喜,家宅俱喜,”

    袁训打断他:“你连钦天监都安排好了,你还来问我做什么?”起身往外就走,结结实实把父子们晾在这里。

    梁山王气怔住,跟后面又蹿一步,吼道:“都怨你们家嘴上说得响,那姓韩的小子为董家也肯守着,我们能不着急吗!”

    袁训头也不回走了。

    在没人的地方,不知气好还是哭笑不得的好。

    儿子们定下的十六岁成亲,是去年。但去年春天,林公公接执瑜执璞不肯回来。长兄不成亲,香姐儿就没有办法成亲。好容易等执璞回来已是秋天,执瑜是冬天成的亲,香姐儿再紧在一年里赶不过来。袁夫人也没有回来过年。

    今年的日子,在袁训的预定里,本是香姐儿出嫁。但香姐儿十六周岁,萧战也十六周岁,梁山王府怎么会等?

    又有安老太太也是高寿之人,病卧于床,梁山王府急着成亲又是一个缘由。

    这事与韩家有什么相干呢?这是梁山老王嘴上虽不明说,背后已折服于袁家亲戚中的照应。怕韩家老太太西去,加福的姨妈难过伤心,不能吃加福的喜宴,贺喜的亲戚中少一家。

    梁山老王能做到这个地步,就他家霸道名声来说已算难得。但这位老王爷,背后还有一手。

    怕侯爷还不肯就此答应,跑去钦天监不知怎么说的,钦天监推算出来的,禄星福星一起出门大吉大利。

    梁山王府急着讨加福到手也好,急着早抱孙子也好,能耐也算出到极致。

    还怕袁训中途变卦,父子们时不时的来和他敲定一回。说的次数太多,袁训见到他们没有多的话说,三言并两语拂袖而去,也不是头一回了。

    草地上踱步着,袁训等着梁山王父子回府再回房。因为这父子们还有一个重大的缘由没有说。

    等的足够久,但侯爷回到书房,见一对大黑脸儿还在那里。

    袁训双眼翻天:“快说吧,说完快走。”

    梁山王虎吼一声:“冲喜!”

    这一声院门外面都能听到,关安和小子们皮笑肉不笑,代侯爷高叫一声:“送客!”

    老王父子出来,往内宅去探视安老太太。

    ……。

    冲喜!

    这话,梁山王府本来不屑于说。

    梁山王府是强横狂霸彪悍,无赖也可以有的人。却不是真正泼皮。

    他们更愿意落一个强迫加福过门的名声,都不会花言巧语模样百般找理由。

    去对袁训说,你家老太太病了,加福也成亲吧,冲个喜。梁山王府不干这事。他们宁可和袁训大吵大闹。他们的本意不是冲喜,就是要战哥赶紧成亲,不会隐瞒。

    但这话为什么还说出来呢?

    因为外面又有闲言,说梁山王府看重二位老太太的病,强迫别人拖着不死,免得小王爷亲事拖后。

    有正就有反,有东就有西。这种在正后面说反的人处处皆是,梁山王府当面听到,直接回敬,见识少,查史书。史书没本事,查相关资料去长见识。

    对着袁训就撕破脸,把冲喜说出来。

    拿小王爷给老太太冲喜,这话明说,也能压住一部分人。但梁山王府是什么人?怕你吗?偏不说,只对侯爷一个人撒气。

    ……

    对着父子们雄纠纠的背影,侯爷每每瞠目结舌。

    ……

    钟家三兄弟携世子钟华进门后,歇息数日,这一天,让三个房头的人全过来。

    最后过来的是方氏。

    有人见到她窃窃私语:“她来做什么?”

    “全家人都来,她还是这家里的人。”

    “咳咳,”钟大老爷清嗓子,全家人的视线看过去。

    大老爷面沉如水:“有些话该说说了。老侯爷有三个儿子,我,二老太爷和三老太爷。我们三个都是庶出,袭爵立嫡这话用不上。只能用立长。”

    扫视一眼:“立长,我为长!我也有两个儿子,留沛兄弟。但孙子辈里居长的,是二老太爷的长子恒沛。老侯爷把爵位给了他。”

    钟恒沛欠欠身子。

    “这样袭爵,已经算没有长幼之分。到华哥这一辈里,却是立嫡立长!”

    钟大老爷提高嗓音,冷冷道:“我和二老太爷、三老太爷商量过。承继家门,未必立长!以后谁有出息就立谁!”

    世子钟华垂头应是,南安侯钟恒沛也默默无言。

    三位老太爷带着世子和曾孙女容姐儿去看钟南,要看钟南住的帐篷。钟南不肯带他们去看,老太爷们求到梁山王面前,说是在大同附近游玩,往军中住了几天。

    钟南沾亲戚的光已算优待,但他的帐篷也只一点儿大,有张行军床算不错,但地面潮湿也能看出。

    跟王帐不能相比,和普通士兵的相比,上面开一个小小的气窗户,还不是完全黑,但白天想在里面看书写信,要么打起帐帘,要么点蜡烛。

    亲眼所见,世子钟华大受震动。原来他身为世子半点儿气力也没有出,而二弟的功劳才是一枪加一刀的实打实。

    钟南跟齐王出游,钟华不能亲眼见到。在这帐篷里,是看的实打实,不由得震撼到他。

    军中的饮食他们也吃了,说不上食不下咽,但和京中家里的精致差得太远。

    三位老太爷加一个世子,相对无言好几天。在回来的路上定下这事。谁更能光耀门楣,谁才是世子。

    和钟华钟南同一辈分的还是钟卓兄弟等,这商议倒不一定指钟南。

    而钟南察探出长辈和哥哥有别的心思,送别的时候,叫上龙书慧再三声明:“我们夫妻不愿意回京。龙慧要在草场上帮忙,岳母的产业也要她管着。我呢,在军中多快活。有加福是亲戚,别人想也想不来。”

    钟南越是表明,钟华越是要请祖父们说这样的话。去军中的情形对南安侯说过,南安侯也答应。

    全家人中有吃惊的,有低声谈论的话出来:“为什么回京就说这个?”

    钟二老爷淡淡:“不要乱猜,这事情与南哥儿没有关系。在我们三兄弟这一辈里不立嫡,立长,现在应该是钟卓。”

    钟卓傻了眼,双手连摆:“我没有这样想过,我服大哥。哎哎,袁家表叔瞧不起我的话,我可没说什么。”

    有点儿恼火:“寿姐儿也会瞧不起我的,还当我背后怎么了。”

    这里又是推让,方氏闭一闭目,以为心早成止水,却大风大浪起来。

    当天,方氏水米不进,趺坐在蒲团上一言不发。

    钟家请来方家的人,问这事情怎么办?

    “要么你们去劝,要么休书一封。加禄加福就要成亲,亲戚门里凡是老太太都保养着,成亲以前,亲戚们中万万不能有触霉头的事情。”

    方家的人重提旧事:“休书可以,再婚必须是我家女儿。”

    钟恒沛深为不齿:“你们趁火打劫来了!先去劝她不要这样,又没有人克扣她茶饭,让她好好保养为上!”

    方家的人就去劝,方氏听也不听。她两耳嗡嗡是老太爷们的话:“立长,应该先是大老太爷。再是大老太爷的长子留沛,再是钟卓。”

    她从听到以后,回到居住的小佛堂以后,不管谁对她说话,她听来听去就只有这一句。

    有人要说,她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