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超级家丁 >

第652章

超级家丁-第652章

小说: 超级家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苦也?”
  花如玉又道:“若不打仗,焉能让敌人就范?依我看,还是打仗来的痛快些。”
  “打仗有什么好的?”
  花无意、林中则一同走了进来。
  花无意朗声道:“兵者,死生之道,存亡之术,不可不备,但却不可乱用,只有在所有办法都不能解决事端之时,方能启用,而且只要军事扫荡过的地方,破坏力极大,一片废墟,想要恢复繁华阡陌,不知需要奋斗多少年,所以,兵不血刃,才为最佳。”
  “爹,你也欺负我!”花如玉向花无意撒娇,急忙起身,让花无意坐下。
  小九也将座位让给林中则,笑道:“两位老泰山在外面听了许多,可有什么高见?”
  “你知道我们在偷听?”林中则笑着品着小九递过来的香茗,也道:“小九所言极是啊,历经战乱,民生凋零,终成废墟,大燕要的是繁华的地盘,是民心所向,要一片废墟,有何用处?”
  花如玉撇撇嘴,“我懂了,我懂了,林叔叔,你也来教训我。”
  林中则哈哈大笑,“我可不敢,我连单儿这只小野猫都摆不平,又如何敢缕老虎的须子?”
  所有人都笑起来,花如玉羞得脸红如醉,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泰山大人一语中的,与我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啊!”
  陈小九先是拍了一记马匹,才侃侃而谈,“现如今,安南局面甚为微妙,阮良父子需要铁甲营作为靠山,而阮信又恐惧于铁甲营的兵威,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量,铁甲营都成为阮信与阮良斗争的关键一环,依我所想,铁甲营正该利用这种特殊的平衡,来取得利益的最大化,让安南国真正成为大燕的附属国!”
  “想要让安南国彻底沦陷,兵威乏善可陈,最重要的是人心所向,所以,借着铁甲营的兵威,我才提出让安南国必须经办国学院,凡是欲考取举子者,必须研读四书五经,让他们认同大燕文化,鼓励商贸,让商贾在安南经商,赚钱,融合当地经济,做到不分你我,让安南真正的富庶起来,如此一来,只要人心向往大燕,经济、民生仰仗大燕,再加上大燕兵威浩瀚,不出五年,安南国从上到下,必会一致同心,纳入大燕版图,到那个时候,阮良父子若想居国主之位,就随他去,反正大势已定,又能何为!”
  “好!好!好算计!”
  林中则捋着胡须,放声大笑,“想不道我的女儿如此好眼光,居然嫁给了一个百年难出的奇才,我曾经被人尊为智星,但我看来,小九才是真正的智星啊。”
  房龄、花无意等人也悚然动容,浑然没想到陈小九能将计划研究的如此深远,而且这计划完备周详,几乎无懈可击,未来的安南国,只会成为大燕的一所州府而已,真是决定好算计。
  “报!”
  黑山走进来,拱手道:“安南皇帝阮信,率领文武百官,前来迎接国公大人,镇国大将军。”
  陈小九换上一副笑脸,对众人说道,“走!咱们一同见识一下这位色厉内荏的安南国君。”
  ***********
  陈小九走出军帐,就昂首挺胸,站在军帐前安然不动,只等着远在五十步之外的安南皇帝与群臣过来拜见。
  阮信已经豁出去了,拼了自己受辱,也不能让阮良如意。
  看着陈小九站在军帐前不动,就领会了他的心思,急忙率领群臣赶过去,脸红发烫,只好低头忍着,心中暗暗惊讶于小九的年轻,艰难的拱手,说道:“安南国主阮信恭迎国公大人!”
  他这一自称国主,陈小九脸上笑开了花,急忙拱手,“国主严重了!”
  又热情的将阮信扶起来,指着军帐,摆手道:“请!请上座!”
  
  ☆、第九百九十七章 大功告成!
  
  陈小九的屁股虽然偏向阮良多些,但在阮信意识到自己陷入绝境,并且向自己摇尾巴后,也就无意为难他。请使用访问本站。
  为了大局考量,他必须在阮信与阮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屁股不能做的太歪了。
  进入军帐,座位的顺序可就很重要了。
  军帐正中间摆放了两把破椅子。
  虽然破,但两把椅子拜放的整齐,不分前后,陈小九指着右边的椅子说道:“国主大人,请上座!”自己却坐在了左边的椅子上  。
  大燕以左为尊,安南也是一样。同等级别的官员,位于左侧的官员,要比右侧的官员在地位上高出一个层次。
  陈小九如此安排座位,明显是暗藏玄机。
  阮信心中了然,也不以为意,很‘高兴’的坐上了右边的椅子,他连皇上的尊身都不要了,又何在乎zuoyou?
  花无意、林中则、花如玉、房龄、罗桐、阮良、阮成保等人也都在下手坐下。
  军帐是临时的,狭小、窄紧,其余的那些文武百官就只能站着,官员的队伍甚至排到了帐外。
  双儿临时代替丫鬟上茶,那甜甜的笑,可爱的玉面娇容,让阮信的羡慕的要命:朕的后宫怎么就没有如此美色呢?
  呵呵……朕?朕以后不能叫朕了……
  阮信自嘲的笑了一下,整理言辞,说道:“安南涉险,明口危机,幸亏国公大人驰援千里,斩杀定南王,解了明口之危,我、安南的文武百官,俱都对国公大人的急公好义感动莫名。”
  “此言差矣!”
  陈小九打断阮信的话,不卑不亢道:“安南国早在百年前,就是大燕的附属国,此番定南王入侵安南,就等于是进犯大燕,我乃大燕兴国公,此事责无旁贷,国主大人说那些感谢的话,委实有些见外了,至于什么‘急公好义’,更加荒谬,管自己的分内之事,与急公好义有什么干系?”
  他这一番话,无疑是给大燕与安南国之间的关系定了性。
  众官员听在耳中,心中感概万千,俱都望向阮信,等着看他是什么么反应。
  阮信心中很痛,却仍露出一副笑脸,连连点头,“国公大人说得极是,若非大燕上邦驰援,安南大厦将倾啊。”
  他根本无力与小九对抗,除了默认现实,还能说什么。
  “哎,其实说起来,这么多年来,大燕委实愧对安南多矣!”陈小九品了口香茗,忽然感叹起来。
  阮信蹙眉,“国公大人此言从何说起?”
  陈小九道:“从百年前,大燕就已经是安南的宗主国,身为宗主国,自然要帮助安南发展经济,完善政体,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大燕这么多年来,经历无数劫难,东有倭国侵扰,西有藩国偷袭,而北方突厥实力强悍,百年来,一直对大燕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大小征战不下百余次,直至十几年前,吴元老贼,蓄意陷害忠良,朝廷内乱,进而妄图独立,封号定南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大燕千疮百孔,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苦苦支撑,实在是无暇照顾安南百姓与民生,仔细想来,实在汗颜!”
  “啊?这……”
  阮信顺着陈小九的口风说道:“历经浩劫,方成金身,大燕上邦之心意,安南百姓心领神会,国公大人不必自责!”
  心中却不屑的想着:你才二十几岁,你说的那些历史与你有什么干系?又自责个屁啊。
  陈小九忽然啪的拍着桌子,霍然站起,咬着牙,激动万分的说道:“国主大人此言对极,大燕历经纷纷战火,早已在战乱中涅槃重生,现如今,大燕经济繁华,民生安乐,国库充裕,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实称得上大燕盛世,兵威强横,与倭国与暮平交手,大获全胜,京城沙场,重挫突厥左贤王卡巴军威,立下不世威名,更让突厥送上两万匹战马,低头服软。”
  “定南王竖起反叛大旗,何其嚣张,镇国大将军花如玉率铁甲营进驻宁都,与定南王历经三战,尽皆大捷,打得定南王望风而逃,企图夺取明口,铁甲营千里奔袭,斩杀定南王于城门前,一代枭雄,从此身死名列,至此,大燕凭盛世军威,冰封所指,谁敢与之争锋?国主大人,你觉得如何?”
  这一番*裸的炫耀,直窜入了文武百官的心里去,将他们吓得心惊肉跳,惶惶然不敢喘息。
  阮信心里极为震撼,陪着笑脸说道:“大燕乃是中华上邦,军事强横,自不待言!”
  陈小九点点头,又道:“大燕不光军事强横,文化底蕴也异常深厚,铁剂担道义,扶危济难,深知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道理,这么多年来,安南虽然臣服大燕,但却有名无实,未曾从大燕得到半点好处,我身为大燕国公,心中甚为惭愧,现如今大燕兴盛富强了,也绝不会丢下安南不管!”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起身说道:“明口之战,百废待兴,安南军事、经济、民生一落千丈,若依靠安南自身国力,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恢复战前那份淡然。”
  “所以,经过慎重抉择,我留下一万铁甲营士兵驻扎明口,以保护城池,震慑投机祸乱者,更决定鼓动大燕商贾前来安南运营生意,帮助安南复兴经济;安南文化、教育落后,若不振兴,必被历史淘汰,所以我思来想去,派遣国学大儒,常驻明口,为求学的才子传道授业解惑,由此军事、经济、文化三点保证,相信不九之后,安南国的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国主大人,我的一片苦心,还希望能让安南的有识之士理解呀。”
  群臣闻言,不禁悚然动容。
  陈小九这番话在满朝文武听起来,是很有煽动性的。
  大燕的军事、经济、文化自然高出安南许多倍,如能得到大燕提携,安南国自然获益甚大,此乃大善之谏,甚合潮流!
  满朝文武并非利益攸关方,陈小九无论怎么改革,也不会削弱他们的利益,甚至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改善。
  但是,作为安南国首屈一指的掌控者,阮信则似心口被一只无形的刀剑戳穿了,虽然没有流血,却很痛。
  安南国再穷,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而且穷又怎么样?
  又穷不到自己身上,最多是百姓受苦而已,自己不是一样锦衣玉食,皇宫藏娇,快活似神仙?
  而现在,陈小九却要强行输入军事、经济、文化,则相当于打破了那份有利于自己的宁静。
  安南国假如经济好转,民生繁华,有文化、有思想,谁又会听自己的话?
  尤其是输入文化这一条,杀伤力极大,等到安南国的才子书生都崇尚大燕文化之时,那国将不国。
  奶奶的,明明是不流血的战场,偏偏被陈小九说成了促进繁荣,好歹毒啊!
  阮信即便知道实情如此,也无可争执,小命都在人家手里攥着,夫复何言?等着想办法干掉阮良,再想办法解套不迟。
  阮信‘开心’的笑起来:“国公大人对安南国如此关心,阮信既感且佩,国公所说的这些惠民条款,我已拟成手谕,明日便昭告天下,让安南百姓得知国公大人的恩德!冯公公,还不快立刻当场宣读?”
  冯公公接过手谕,尖哑着嗓子当场宣读一便。
  陈小九听着手谕中阮信已经自降为国主,并且军事、经济、文化也是按照自己的要求来颁发的,心情顿时大好了许多。
  阮良在旁边听着,心中沉闷倒了极点。
  他知道阮信并非度量大的君子,对陈小九这番委曲求全,还不是想要糊弄走他,好腾出手来对付自己?
  哎……看来我要与罗桐搞好关系了。
  陈小九听后,觉得满意,又疑虑道:“定南王虽然除掉,然余孽犹强,还需费一番功夫,我大燕铁骑准备从河口府兴建桥梁,由吴云峰直夸福建,以撤掉消灭祸患,又因河口乃是福建与安南咽喉要道,地理wèizhi十分显赫,还请国主能将河口府永久划归大燕管辖,以便统筹御敌。”
  “这……”
  阮信登时心中就憋了一股火,脸红的发涨。
  此事阮良早就与他提及过,他以为陈小九忘了,没想到两人刚一见面,就当头棒喝,提出了这个要求,这……这可如何是好?
  “怎么?国主大人不愿意?”
  陈小九眯着眼睛,手指有韵律的敲着桌子,淡淡的说道:“我所做的可都是为安南着想,希望国主大人能体会我的一番苦心!”
  割地?
  群臣心中俱都一怔。
  安南国共有九府,河口府地处边陲,穷山恶水,民生凋零,阮信更把河口当成是后娘养的,不管不问实际上明口危机,各个府县都有派人参战,唯有河口府雷打不动,不闻不问,好似没有这回事一般。
  这么看起来,河口府割让与否,似乎都对安南影响不大。
  但那毕竟是安南的肉啊,不割的时候不在意,割的时候,却又疼痛万分。
  阮良当然要争取小九的支持,于是起身,向阮信说道:“国主大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河口地势险要,正该交由大燕防守,以做安南屏障和门户,国主如此犹豫不决,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