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枭臣 >

第61章

枭臣-第61章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缚笑了笑,看着厚厚几本《武学七经注》心里倒有所触动,跟着杨释往园子里走。
  谨园角上有座暖阁,顾悟尘与其子顾嗣元正坐在里面用餐,顾悟尘看见林缚过来,招呼道:“来,来,来,没用早饭就坐下来喝碗粥……”
  林缚也不生分,坐下来让边上侍候的婆子帮忙盛了碗粟米粥吃起来。
  “嗣元说你昨夜在藩楼请江宁兵马司的张玉伯吃酒?”顾悟尘问道。
  “嗯,”林缚猜到顾悟尘一早喊自己过来多半是为这事,心想顾嗣元不说,顾悟尘也会从其他人嘴里听到这事,他说道,“张玉伯在担任江宁府兵马司左司寇参军之前,曾在按察使司任过三年的知事,林缚怕跟随大人去按察使司不知道规矩,才约张玉伯出来见面。另外,东阳乡党,林缚对张玉伯印象颇深,集云社要在江宁立足,也希望能多借助张玉伯……昨天相见甚欢,离开藩楼后,还与张玉伯找了一家深巷子酒店,听说那家酒店的羊睑子肉是一绝,昨天却是没有吃到,不过闷烧羊肉却是不错,何时大人有闲暇,林缚请大人过去喝酒吃羊肉。”藩楼的事情自没有必要再说,将与张玉伯的事情略说一下。
  “……”顾悟尘刚才有些担心,听林缚这么说,就笑了起来,说道,“好啊,这天气吃羊肉驱寒最是合适,你们下回再去,记得喊我。”
  顾嗣元坐在一旁见林缚轻描淡写的硬是不提他昨夜在藩楼威胁藩楼少主惹事生非,便说道:“没想到你倒有这闲情,我昨夜回来跟父亲说过,父亲还让杨叔带着人去东华门街出去找你……”
  林缚放下碗筷,朝顾悟尘说道:“大人如此关怀,林缚无以为报。”站起来要作揖行礼。
  “坐下吧,是我多虑了……”顾悟尘说道,让林缚坐下继续喝粥,便揭过此事不提。
  顾嗣元心里郁闷,心想父亲大清早将林缚喊来,不是要警告林缚日后在江宁莫要太嚣张跋扈吗?毕竟从昨天在藩楼听来的议论来看,此刻在江宁林缚身上已经打上了顾家的标签。
  顾嗣元闷头吃过早饭,他是国子学生,随顾悟尘到江宁后,就转入江宁国子学,来年参加国子大考成绩获优等之后,才能到衙门见事候补官缺,这时候还是要老老实实去国子学接受授业。
  “我吃完先走了。”顾嗣元放下碗筷,准备起身离开。
  “初到江宁,我看你还是多将心思放在温书上。”顾悟尘吩咐了顾嗣元一声就让他离开,过了一会儿,才跟林缚说道,“还是杨朴昨夜回来告诉我,才知道嗣元昨夜是给元锦生领着去藩楼跟藩楼少主还有王府尹的公子见面,这孩子终是还不能替我分忧……”
  “大人过于担心了,少君聪颖过人,做事也有分寸,是林缚所不及的。”林缚说道。
  “你不要说替他说好话,”顾悟尘说道,“藩楼与永昌侯府关系不同一般,你昨夜之前就有听说过吧?”
  “嗯,”林缚点点头,“想着以后跟藩家总不会是一路人,实在没有必要忍气吞声、委曲求全,没想到让大人操心了……”
  林缚心想顾悟尘作为楚党新贵到江宁来担任按察副使,总不会单纯是为了当官发财,跟江宁地头的原有势力不可能一直相安无事,那些个将顾悟尘送到江东按察副使位子上的楚党官员也不会希望看到顾悟尘到江宁来跟江宁地头蛇们和睦相处。但是,顾悟尘有顾悟尘的难处,首先楚党在朝中还没有完全得势,另一个就是江宁高官显爵遍地,便是江宁府尹也是堂堂的正三品大员,顾悟尘才四品官位很难镇住局势。
  顾悟尘处于两难之间,他要在江宁站稳脚跟就要江宁地头蛇们表面上维持一团和气,不能一下子就将关系搞缰,要有足够的时间容他在江宁拉帮结派,形成顾悟尘他自己的势力圈子,但是他也要露出点獠牙让远在京城的楚党官员看到他不会跟江宁地头蛇妥协的姿态。
  偏偏顾嗣元作为顾悟尘的儿子不明白这些道理。
  至于藩楼与永昌候府有什么勾当,永昌侯府非要藏在暗中扶持藩家有什么用心,这个问题这时候真的不能去深究。
  顾悟尘眼睛看着镶银的筷子尖,心想林缚除了书文不佳外,其他地方无一处不让人满意。若他昨天在藩楼跟藩楼少主起冲突只是一时义愤热血冲头,那真的没有什么,只不过是一个莽青年罢了,难得是他完完全全的认得清形势,心机沉勇也丝毫不比他人差。
  顾悟尘倒是不忌讳年轻人比他更出色、更有心机,他要想掌握江宁的局势,靠那些庸才是成不了气候的,顾悟尘对林缚这段时间来的表现相当的满意,多重关系也让他愿意将林缚当成自己人看待。顾悟尘心里想:江宁乃是大越朝的留京南都,除了正常的塘报体系传递军民情况外,中枢必要有另一只眼睛盯着江宁,只怕昨夜在藩楼发生的一切都已经给人写成文书在发往京师的途中了,他也应该更明确的让留在京师盯着江宁看的楚党同僚知道:林缚是他的人。
  就算是在江宁这边,也要让那些地头蛇们知道,我顾悟尘并不是好啃的骨头,想到这里,顾悟尘侧脸看林缚,问道:“前些日子跟你说的事,你考虑好没有?”
  “嗯,一直都在有考虑,考虑如何才能更用心的替大人效力,”林缚在考虑如何才能说服顾悟尘同意他去江岛大牢当一名牢头,说道,“林缚斗胆猜测大人到江宁有清扬吏治、整肃武备的宏愿伟志……”
  “嗯……”顾悟尘不置可否的轻轻哼了声,示意林缚继续说下去。
  “吏治之事,林缚些微功名,难挤入清流之列,怕是帮不了大人多少忙;林缚今秋在白沙县里遇匪,算是人生一大劫,从此对这江水上的匪盗痛恨有加;说实话,林缚心里也怨地方武备弛怠致使匪盗如此嚣张,恨不能提枪纵马荡寇舒志。林缚不敢奢望平生能官辖兵备、监军佥事;初到江宁时,途经金川河口看到按察使司的江岛大牢,看着江岛形势,林缚竟生出一些妄想:江岛大牢正当的朝天荡百里方圆,素来是江宁藏匪纳寇之地,林缚愿领大牢司狱及守岛典尉,庇护大牢周全,也叫江洋湖寇休想从金川河口滋扰江宁地方……也叫那熊熊一窝的三万江宁守备大军看着,三五百精锐如何拒匪于境外!”
  站在一旁的杨释听林缚如此说,眉头挑了挑,心里多有不屑,他与父亲跟随顾悟尘流军十载,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对军事有些认识,却不认为林缚这么一个自以为看过几页兵书的儒生知道什么是军事。
  顾悟尘兴致却很大,说道:“来,来,来,我们就算是纸上谈兵,你说说看,要如何只凭借三五百精锐就守住江岛大牢,还能阻止江匪从金川河口滋扰江宁地方……”




  第二十六章 纸上谈兵(二)
  林缚提及江岛大牢,恰恰也说中顾悟尘的痒处。
  顾悟尘初来江宁,担任江东按察副使,先要按部就班的在江宁站稳脚跟,才能去考虑做革故鼎新的事情。即使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说法,那也只是杀鸡骇猴、小打小闹,轻易的去伤害大部分人的利益,会遭来强力的反弹,实是智者不为;更何况顾悟尘不会忘记自己头上还有按察使大人、还有江宁一大班子人在等着他出差错。
  当然,顾悟尘也不是看到局面艰难就不求进取的人,到江宁赴任这些天,他也在思索找哪个不起眼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江岛大牢最初是江宁刑部、江东按察使司联合推动建成的牢城欲以长年坐监苦役替代流刑,建成没过一年牢城之议就被京师中枢否决,成为江东按察使司囚押普通判处徒刑囚犯的大牢。
  七八年之前,西秦派官员正当势,把持中枢,视江宁守陵官如无物,这几年来江宁刑部与江东按察使司一直都在不停的奏请重开牢城,都给中枢断然否决。所谓“三十河东、三十河西”,今日西秦派官员已经不再受到今上的信任,楚党在中枢崛起,顾悟尘心里想着这时候重开牢城阻力最小。
  顾悟尘倒不是简单乐观的人物,又知道江宁这些守陵官的为人原则实在有限得很,他们更多时间是跟燕京中枢闹别扭。昔时中枢反对,他们就一直不断的奏请,说不定中枢赞同,他们就会掉转枪头反对了。顾悟尘觉得在他重提牢城之议前,就要做足准备,毕竟暂时还不具备重开牢城的条件。
  江东按察使司城中大牢,依托江宁府兵马司及江宁守备军的守备兵力,纯粹的守备狱卒只有六十人;江岛大牢独悬城外,又位于江匪湖寇往来自如的朝天荡水域之中,为保障江岛大牢安全,那里就驻扎的狱卒比城中要多一倍。
  由于江东郡有相当一部分的囚犯分散关押在各府县大牢,只有那些判处三年以上、五年以下徒刑又无钱赎罪的囚犯才解押到江岛大牢集中关押(江宁以外府县的囚犯为了避免离乡关押,即使家中贫困,也会极力用钱赎罪降到三年以下),种种情况,致使整个江东郡关押到江岛大牢的囚犯不足百人。
  正因为关押囚犯人数有限,岛上积存物资自然也有限,加上狱卒守备力量充足,虽有江匪水寇过境,绝大多数不会主动骚扰岛上。
  一旦重开牢城,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重开牢城后,江东郡所有判处流刑的重罪囚犯都要集中到江岛牢城来,甚至那些个已经流外边疆的囚犯也会通过种种门路转监到牢城来。江岛牢城的在押囚犯会很快超过千人,岛上的储备物资会大增,对江匪水寇的吸引力就大增。再一个就是给判处流刑的重案犯显然要比给判处坐监徒刑的轻微案犯更难管理,甚至很多人就是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或山贼水匪的头领,内外勾结的囚犯逃狱事件就会层出不多。
  如此一来,仅凭江岛大牢现在的守备力量就会显得很薄弱,甚至可以说漏洞百出。特别是在江宁众人抱着看好戏心态时,顾悟尘就不能指望驻扎在城外的江宁守备军会及时提供救援。
  江宁想看自己好戏的官员太多了,一旦自己奏请中枢重开牢城,结果致使大量流刑重犯逃离或者招来群寇袭狱,顾悟尘心想那时他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就不错了,不用奢谈什么革故鼎新了。
  奏请中枢重开牢城是一件需要异常谨慎的事情,没有万全把握之前,顾悟尘是不会拿自己前程冒险了,但是林缚提出要去江岛大牢当这个司狱官,他的心思又活泛起来,林缚要是真有能耐,说不定就能让重开牢城的条件具备起来。
  *****************
  听林缚说只凭三五百精锐就能将江岛大牢以及金川河口守得固若金汤,杨释站在一旁有些不屑,顾悟尘却饶有兴趣的跟林缚讨论起来。
  “按察使司是文臣衙司,虽仍有少量的直辖武力,也许只有官员身边的护卫武卒能称得上精锐,缉捕匪盗一般都要依赖地方上的府军或乡兵乡勇,狱卒的武力就更不值得信任了,”顾悟尘说道,“你说凭借三五百精锐就能将江岛大牢守得固若金汤,但是我也没有办法调三五百精锐给你……”
  “林缚倒是略知练兵之法,”林缚知道顾悟尘的意思,他心里就只想要练兵的名额,“林缚可代大人前往东阳府募集子弟兵充当守狱武卒。”
  虽说提督府所辖的镇军是大越朝军事力量的主体,但是本朝一直都有以文驭武的传统倾向,在镇军体系之外,屡屡有文臣直接治兵的先例,像东阳府知府沈戎直接对治下的兵马司所辖府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就是朝廷默许的行为,这大概也是朝廷对文臣更加信任的缘故。林缚提议到东阳府募集家乡兵,顾悟尘也没有觉得特别的诧异,至少在他听来,林缚是没有什么私心的。
  在江宁,顾悟尘是当然的东阳乡党领袖,林缚募集来的东阳兵勇又将直接纳入按察使司辖内管制,这三五百精锐可以说是他顾悟尘的私兵。
  顾悟尘倒不是有别的野心,但是想着日后手里有三五百家乡兵,总要方便些,他说道:“这些不忙说,你先谈谈你的练兵之法……”要是可以,他日后会让杨朴、马朝或者杨释直接统领这三五百家乡兵去江岛大牢当守狱兵,但是杨朴三人都没有功名在身,武官的品阶又太低了些,再说他觉得林缚还是值得信任的。
  “苏侯《武学七经注》集先人军事之大成,”林缚眼睛看着顾悟尘手边的那几本书说道,“林缚得幸读几篇残章,对卒伍之法略有所悟……”便将这段时间来跟周普推敲的一些卒伍、治兵、用兵之法细细的跟顾悟尘说来。
  自古文人都有纸上谈兵的嗜好,也有提缰纵马平天下的幻想,顾悟尘也不例外。例外的是他流军十载,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对卒伍治兵之法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与更深入的认识,这也是他引以为自豪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