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枭臣 >

第217章

枭臣-第217章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梦得走进左官儿寨,站在寨门口看着里间,笑道:“过来时,听赵青山说,这边还只是普通的山里围寨,没想到才十天时间,你将这里差不多完全改造成军寨了,进镜儿湖的路险,东虏铁骑怕是强攻不过来……”
  “眼下是有地形上很大的优势,但是天气再冷一些,镜儿湖就会冻上;或者派人迂回到上游截流,使水势缓下来,这样的天气也能使镜儿湖冻实了,那在地形上就没有多少优势了,”林缚说道,“凡事要先虑不胜才能立于不败,不能指望敌人想不到。”
  林梦得摸了摸下颔短须,说道:“这个确实没有考虑到……”探头看了看寨墙,虽说是石垒的,但单薄得很,左官儿寨一旦失去地形上的优势,仅凭借单薄的寨墙,长时间坚守很难。
  左军五营都是新卒,虽然经过一个半月的磨合,有了些模样,但远远未到能跟东虏骑兵野战的程度。官兵与东虏作战,还是靖北侯时期相持过一阵时间、互有胜败,近十年来,官兵偶有小胜,败则是大败。
  林梦得吸着清水鼻涕,这鬼天气真是让人难以忍受,鼻子冻得红通通的,他随林缚继续往里走,看到寨子后稀薄的晨雾里有士卒操练的身影。
  “这寨子还是太小,容不下太多的人,要操练,大部分人都往山上再走一段路,有一处稍大的谷地,第三营就驻扎在那里,另外,宁则臣率第五营驻扎在玉符山东南坡,这边就第一营、第二营……”林缚跟林梦得介绍左军的驻扎情况。
  孙敬轩次子孙文炳领着四五十名西河会众在后面将一些药材驼进寨子里来,他们弃船登岸之后,就打算从济南府借道回江宁去。
  林缚正式组建了工辎营,专门负责行军工程建造与辎重后勤管理事务。林梦得回来,林缚就让他直接负责这一块。
  如此一来,便是西河会众都离开,左军五营的后勤补给也不会有多少影响。
  毕竟就要直接面对东虏铁骑了,伤亡势不可免,西河会并无随军勤王的义务。
  林缚让护卫领着孙文炳及西河会众去营房里休息,他拉住林梦得、吴齐跟他们介绍左军五营最近的情况。
  林梦得在过宿豫后就脱离大部队直接赶去德州了,吴齐更是深入到京畿地区探听情报;而在离开宿豫进入山东境内之后,林缚对左军五营进行大改制,他们还不清楚左军五营最新的情况。
  除了沿途招募人补充到左军五营中去,又将左军五营中有工匠手艺以及战斗素质相对较弱的士卒抽出来组建工辎营外,林缚对左军五营的编制改动也很大。
  当世的军队编制相对简单,通常以十五卒编队为一小队,以旗头领之,四小队为一都队,以都卒长领之,十都队为一营,以营指挥领之,数营到十数营或者二三十营为一编制镇。镇设主将统领,又设副将辅助,通常一镇设一名副将不够,也就出现“某镇第几将”的称谓,每将分别约束数营不等的兵马。
  以林缚后世眼光来看,当世的军队编制主要还是限制武将专权,但是也造成指挥体系的效率降低。
  左军五营为临时募兵,又都是新卒,林缚直接进行军制改革,也无人管他,内部也没有丝毫的阻力。
  为方便计,林缚没有改动哨队与都队的编制,只是在小队之下以五卒为一战斗小组,日常操练、宿营、行军,都以战斗小组为基本单位。
  十五卒的小队在面对东虏骑兵冲击时很难保持完整的阵形,为了使阵形给敌骑冲散之后不至于很快崩溃,将小队细分成三个战斗小组,就显得尤其重要。以战斗小组为基本作战单位,作战韧性与持续力将获得提高,实际能提高多少,还待实战检验。
  林缚此外在六十卒的都队之上,以三都队一百八十卒设一哨队,新设哨卒长为指挥。
  对通常统领数营的一名副将来说,直接管理数十支都队,会十分的繁琐,甚至在三五个月时间里都不可能熟悉手下都卒长们的脾气、性子。以营为基本防戍、调动单位,又显得不够灵活。另外,没有足够多的中低级武官,军队基层的稳定性也会较差。
  林缚直接增加了相当于后世连队的哨队设置,又以三哨队(九都队)为一营,多余出来的一都队兵马直接打散,将战斗素质较差的士卒编为专门的哨队炊事兵、马夫、救护兵以及传令兵,每一营又专设哨官挑选三十名擅骑术的精锐负责斥候侦察之事。
  如此一来,每营还是保持六百卒的编制。
  此外,林缚又设总哨官一职,总领左军五营斥候以及传递信报之事,总哨官自然由归来的吴齐担任。
  林缚不单将编制层次细分,还将军中兵种尽可能的细分,貌似管理变得更复杂,实际上在一切都条例化之后,能让指挥武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于战事。兵种细分,也能使训练或特殊兵种的培训变得更有针对性,毕竟行军打战涉及到诸多专门性技能,而普通人成为专才容易、成为通才极难,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林缚对左军五营如此大规模的改动,很多地方是直接借鉴后世的连排队编制及三三制经验,周普、吴齐、敖沧海等人对这些都感到很陌生。由于林缚的五卒新编队法在集云武卫及狱岛武卒等小股精锐战力的训练中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功,所以他们也能容易接受林缚此时对左军五营的改动。
  林梦得此次从德州带回来两百多匹口外骏马,林缚将优先分给各营的斥候。即将面对的是东虏骑兵,左军五营以步卒为主,本来行速与机动性就差,要是斥候力量再弱,将会十分的被动。
  多下来几十匹都用来加强第一营的骑兵。
  一天时间里,林缚带着林梦得、吴齐熟悉左军五营的驻军以及编制调整后的武官及训练情况,到十一月二十七日,进济南城见楚党核心人物之一的东闽总督岳冷秋。

  ****************
  PS:这一章码得很慢,晚了,求红票。





  第3章  东闽总督岳冷秋

  济南城虽为山东首府,但就市镇之繁荣、商品之输集,不及河津相会(黄河与漕路卫河、通河三水相交)、漕粮传输孔道、南北往来咽喉的临清城,甚至比位于漕路上的济宁、德州诸城都略有不如,更加不能跟南方的江宁、维扬、临安等商都大城相比。
  林缚在百余骑兵簇拥下抵达济南外城,眺望夯土版筑的土褐色外廓城墙,从城头爬下来的一些藤草都已经枯萎,仿佛融入廓城之中。廓城没有护城河,城高也才丈余,城门是单式包铁木门,露出来的边棱已有腐朽的痕迹。开国以来,济南就没有再经历过什么大的战事,城池修葺、战具修备上难免懈怠下来了。
  林缚进廓城时,已经能感受到城中大战将来的压抑与冷寂,不断有北面的难民涌进城来,城门以及街上的巡丁也要远远超过平日布防的人数,对林缚等人的身份检验也额外的仔细。
  虽说就朝廷来说,还有些搞不清东虏主力的运动方向,更倾向认为东虏主力会西进晋中,但是作为东虏主力可能侵入的一个方面,山东已经承受起极大的压力。
  东虏若来山东,必攻济南。
  就山东形势而来,济南最为重要,北依黄河、南临泰山,三齐水陆都会之地,西来不得济南无志于临淄、北来不得济南无问于淮泗。东山郡司及鲁王王藩都驻在济南,东虏若攻下济南,将使山东全境成为一片散沙,将无碍其骑兵在山东境内诸府县东掠西略;不然东虏骑兵进入山东,济南都将如芒刺加其背。
  山东宣抚使乃岳冷秋同年进士,有这层关系,一万余东闽勤王师遂得以进入廓城西南角的高地。李卓离开东闽后,朝廷从东闽抽调精兵支援北线,但也给东闽留下不少精兵,林缚赶到东闽兵的营地,见军营气象要好过山济当地的镇军,便知道岳冷秋将东闽精锐调了出来。
  “岳冷秋将精兵都调出来,就不怕奢家趁东闽防务空虚,再掀兵作战?”林梦得压着声音问道。
  林缚过来拜见岳知秋,除了使敖沧海率领一哨队一百八十卒整编制的骑兵跟随护卫外,就带了敖沧海跟林梦得一人。
  “奢家在东闽打了十年,已经是力不从心才选择议和。士卒解甲归田、休养生息才有一年时间,再骤然失信起兵,对奢家自身的威信以及军队士气的伤害都非常的大,便是东闽八家内部对起不起兵争议也会极大。此外,就算奢家再仓促起兵,从陆路冲出东闽的可能性还是极微,”林缚眯眼逆着阳光看向熠熠生辉的军营,说道,“岳冷秋也是知兵事、知形势之人,能从东闽脱身出来,便是有些把握的……”
  林缚他们远远的停在营门外,亲卫拿着他的名帖过去投帖,过了片刻,一个三十岁出头穿戎服的校尉迎了出来。林缚、敖沧海、林梦得三人中,林缚年纪最轻,相当好认,校尉径直朝林缚抱拳行礼道:“东闽总督府衙营校尉岳峙见过林大人,你且随我去见岳帅……”
  “岳将军客气了……”林缚抱拳回礼,他不知道岳冷秋的亲兵统领岳峙也姓岳,多半是岳冷秋的子侄,见他三十岁左右,身材健硕、阔红脸,细长眼睛却十分的精神,穿着甲衣,话不多,举止却透着些读书人的做派。
  林缚使敖沧海、林梦得与诸护卫骑兵随岳峙所派的人去营中休息,他独自到大帐去拜见岳冷秋。
  官兵陈塘驿大败后,黑山、锦州北防线崩溃,东虏骑兵直接威胁京畿,岳冷秋其时以兵部左侍郎稳定燕北防线有功,得到擢升,接替李卓出任东闽。
  当时以岳冷秋稳定燕北防线的功劳以及楚党在中枢的势力,岳冷秋完全可以就出任蓟宣总督,负责燕北防线东部战区。
  其时东闽局势已经稳定下来,燕北成为朝廷防战的重心,岳冷秋却甘愿到东闽拾李卓的牙惠,也不想留在更加重要的北线,大概也是看到燕北防线的脆弱,不想担其责。
  恰恰如此,东虏此番破边入寇,不仅岳冷秋无需担上干系,楚党也方便推脱责任,还能借机打压负责燕北防线的勋贵势力。
  林缚如此猜测着,对岳冷秋已没有什么好印象,也许他有几分本事,却更热衷于政/治投机。
  “哈哈哈,有暨阳坚璧之称果真是一表人材,悟尘得学生如斯,当无愧矣……”岳冷秋正在帐中召集诸将议事,看到岳峙领林缚进营帐来,热情的招呼他,介绍东闽诸将给他认识。岳冷秋带了一员镇守官、五员副将共一万两千余兵马过来,帐中议事的诸将都是营校尉以上的将官,最低也是昭武校尉衔。
  林缚虽说在行军途上散阶又给升了一级,如今是正七品宣德郎散官、正七品都监职事官,但在将官云集的东闽总督帐内,还是显得黯淡无光,除了岳冷秋招呼热切外,东闽军其他诸将都相当冷淡。
  林缚也不介意,抱拳行礼,岳冷秋给他赐座他便坐,等着岳冷秋跟他说事。
  “我晓得你相熟兵事,我等正议东虏之祸,你也无需见外,”岳冷秋招呼林缚在自己身边坐下来,说道,“你且听我们议事,有什么见解还请赐教,不要有什么保留。”
  “不敢当,林缚见识浅薄实在得很。”林缚说道,不管怎么说,岳冷秋以二品封疆大吏如此放下姿态说话,林缚还是觉得很受用,但是他心里还是起了警惕。虽同源楚党,但他毕竟是客将,无缘无故的随便插进东闽军议事,会很让人厌烦。他进营帐之前,听到里间有争议之声。
  林缚心里想:岳冷秋四月下旬才进东闽出任总督,短短不到七个月的时间,恐怕还没有将东闽军中、战功卓著的骁勇将官都降服吧。岳冷秋虽贵为总督,但是诸将抱作一团跟他对抗,他也无可奈何。
  很显然,李卓原先的部将对朝廷如此冷遇旧帅李卓,又将东闽军拆得四分五裂心怀怨气,不是那么容易给降服的。
  果然,岳冷秋判断认为东虏主力会西进晋中,以为东闽勤王师应该立即离开济南,西向经聊城、借道中州东北,援晋中。以邵武镇镇守主将陆敬严为首的东闽勤王师诸将认为东虏主力会南进山东,他们应该协助山东地方守城备虏……
  “林都监善知兵事,你以为东虏主力会偏师哪边?”岳冷秋眯着眼睛,对诸将当着外人面驳他面子也不恼火,还温言问林缚的意见。
  林缚背脊寒气直抽,心知岳冷秋绝对不会像表面看上去这么和蔼,多半是笑里藏刀、岳不群式的人物。
  岳冷秋多半也是判断东虏主力会南进山东,只是他不肯冒险替鲁人守山东,才想立即移动西进折向晋中,好错过东虏骑兵主力。即使日后山东失守,他无需担责,毕竟他是积极主动的在“进军”,或许进晋中后还会捡到些战绩来装门面。
  东闽诸将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