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枭臣 >

第180章

枭臣-第180章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这个工作一开始就由曹子昂在做,但是河口之前的工作重点不在这一块,没有人、也没有足够物资提供给曹子昂做这事,大量的避兵祸难民也是五月过后才涌来河口的,之前编练出来的两百民勇也没有后续民勇与骨干民勇的区别,河口之战时林缚也只敢用他们来收尸捉俘,此时则有正式开展这项工作的良机。
  河口一战,林缚身先士卒率众势如破竹,击毙寇兵及曲家私兵超过二百五十人;轻伤不算,集云武卫也付出近四十人的伤亡,最终有八人未能抢救过来,其他伤者近三十人倒无大碍,暂时还无法归队。
  林缚从民勇中新捡选四十名精壮编入集云武卫使其保持满编,将三十名有战斗经验的受伤武卫一起拨给曹子昂当民勇教习。这样一来,民勇训练工作就有足够的人手组织实施;河口除赵青山率领百余名林家乡勇外,也给曹子昂他们手里留一小支精锐战力以便机动;另外,林缚也要通过这种方式储备精锐战力。






  第171章 远航
  河口夜战,集云社武卫及民勇抓获俘虏三百多人,除了十数匪首给送上狱岛关押外,其他人都交李卓派人领走。林缚对这些俘虏也没有多少客气,身上能扒下来的都扒下来,恨不得只给他们一条裤衩穿着走。
  太湖盗的装备很粗劣,却是在河堤码头就给击溃的曲家私兵装备精良。夜战中,在河堤码头以下金川河两岸曲家私兵当场给击杀二十余人,伤俘近六十人,这些人身上的精良兵甲,林缚当然是毫不客气的都扒下来,甚至包括曲武阳身上所穿的鳞甲,然后才将尸体与伤俘移交出去。
  良甲难求,曲武明给林缚在河堤码当场击毙,他所穿一身鳞甲在胸口位置给林缚近距离投枪破了一洞,林缚才不管曲武明生前也是一个人物,直接将这身鳞甲从尸体上扒下来送去修复。
  鳞甲的修复相对容易,将变形破损的钢甲片替换掉就可以了。
  河口夜战表明双层皮质的合甲在抵挡矛击枪刺之时防护力严重不足,而甲士持陌刀近距离对长矛长枪的捅击格挡效率甚至不如刀盾配合,首先给陌刀甲卒配备组甲以上的良甲成了当务之急。
  林缚这次只是将一些断兵破甲以及劣质铁刀、铁矛等象征性的交上去,好东西他都截留下来,所得铠甲、各类武器六百余件。
  唯一可惜的就是最终给围困在三柳园的曲家私兵与残寇,是由东城尉马步兵接管后移交给江宁守备军府。林缚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跟柳西柳讨要从那一批俘虏身上扒下来的兵甲,毕竟他上回在东城尉马步兵头上已经狠狠敲诈了一笔。
  顾悟尘、杨朴等人对此次缴获兵甲也视若不见,毕竟河口之战,林缚这边兵甲折损也不少。
  林缚他一夜就用废了三把刀。一把刀用力过大当中截断,便是那个空当,他的右肩给贼寇中武艺高强者重砍了一刀,幸亏鳞甲防护力极强,换成普通皮甲,说不定整条胳膊都要给砍下来,令当时左右护防的敖沧海、周普等都吓了一身冷汗;还有两把刀刃缺口就跟锯子似的。
  有了河口之战的缴获打底子,林缚就能公开将上回在骆阳湖从秦家船队浑水摸鱼来的精良兵甲混起来用,两百集云武卫里四十余陌刀甲士皆披组甲以上良甲,刀盾手、持竹刺枪者皆披组甲、合甲,弓弩手也穿皮甲。
  此外,林缚还将大量兵甲铁器暗中送往长山岛,使长山岛三百精锐彻底超越流寇海盗级的武备水平。
  *********
  六月十六日这一日林缚离开河口,“东阳”、“集云一”、“集云二”三艘船聚在码头前整装待发。
  林缚以东阳号为指挥船,三艘船编为一队,轻舟而下去平江,对河口来说也是一件盛事,码头两边的江岸聚集了许多人观看,其中自然也藏着各家的眼线。
  曲家通匪案后,有远见者也能看到河口的兴起,更有甚者在林缚救秦家遗族从骆阳湖安然归来,就预见到河口与曲阳镇的竞争中会最终胜出。
  实际上,河口背后站着的是朝中正得势的楚党,曲阳镇背后站着的则在妄图争夺相位的陈西言。能看到这一点,提前将宝押在楚党这一边的人,自然也就看好河口会最终胜出。
  东阳乡党之前迫于情面投银子在河口建的新宅子;以及篱墙南门外沿车马便道两侧、金川河西岸沿河堤能方便建私园的田地都成了抢手货。
  就连藩家藩鼎也从东阳乡党手里高价买了一栋位于后街还未建成的宅子,要将正院的正屋与左右厢房改造成三层的砖楼,说是在河口开设一家分店,实则上是公然将眼线塞到河口来。
  在河口篱墙西南杨树林之外有一座私竹园子,私竹园子不大,约两亩地,除几座雅舍外,园子里种满翠竹。园子临近西边的村庄,离河口最西侧的篱墙也只有一里多地,园子后有条小径可以走到江崖上,是一位致仕后在江宁城里养老的江宁户部老主事夏季避暑所居的园子。
  这座园子早在河口之战发生之前的上个月中旬就易主了,林缚他们一开始也没有主意到。
  等新主人将私竹园子到江边的四五十亩地一齐买下,让人移植了许多翠竹过来、又在园子里建亭台楼阁,打算将那里扩建为名符其实的私家园林,才引起林缚他们的注意;只是通过按察使司也未查到新园主的底细。
  江宁为帝国留都,像永昌侯府、沐国公府等大家族在江宁存续两百余年,林缚能动用的力量也很有限,吴齐手下暗哨就十多人,监视河口尚且显得力量薄弱,又怎么可能探知江宁城两百年沉淀的根底?
  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河口要取代曲阳镇的地位,自然要摆出海纳百川的姿态来,藩家进来了,奢飞虎也会派暗桩子眼线进入河口,林缚也不怕有几家身份不明的人进来。
  赵舒翰与葛司虞今日也来给林缚送行,待林缚登上东阳号船后,就没有耐心继续留在码头看另两艘做升帆前的最后准备。
  “他们可是那座园子的新主人?”赵舒翰站在码头上,转头看向篱墙外江岸上的站着数人正眺望这边,他问葛司虞。
  “左右无事,我们走过去问一下就知道了。”葛司虞说道。
  民勇训练营西侧的篱墙有座小门,葛司虞与赵舒翰带着贴身随从穿过去,沿江岸朝私竹园子走去。
  私竹园子后园临江涯,工匠们正建造一座亭子,这座亭子地势较高,亭子前站在一男一女与几名随扈,赵舒翰与葛司虞走过去一看,吓了一跳,男子年长霜白渐染的须发,竟是沐国公曾铭新。他身边的女子千娇百媚,正是沐国公的新欢、江宁名舞姬陈青青。
  “原来是国公爷买下了这宅子,”赵舒翰隔着一道齐胸高的矮竹篱墙朝曾铭新作揖施礼,笑着说道,“害我们猜了这么多天的哑谜。”
  “可比不上林缚让我们猜的哑谜,”曾铭新笑道,“谁能猜到他下一步会有何惊人之举?赵主事与葛监丞是来给林缚送行的?”
  葛司虞没想到沐国公会知道自己这号小角色,又给他作揖行礼;他其实是龙江船场的副监丞。
  赵舒翰微微一笑,他们与林缚走得亲近,毕竟不知道沐国公对林缚的态度,有些话题不能轻佻无端的提起。
  “他船悬挂了什么旗帜,”陈青青笑问道,“远远看过去就觉得威风得很。”
  “主桅上所悬‘江东按察使司兵备筹粮使、征事郎林’主旗,又悬‘江东按察使司东阳兵备道集云卫勇’副旗。”赵舒翰说道。
  “也难怪集云社武卫兵甲装备敢公然违制,我说哪里像是谁家的私兵,明明百战精锐也不过如此精神,当真给他找了个好名头,”陈青则给前任江宁守备何月京当过小妾,知道些兵事,又说道,“去年秋冬来江南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如今已经掀得江宁风雨大作,只是那三艘船头甲板以及尾舱顶甲板拿漆布盖着的大东西是什么?”
  “这个,我与葛监丞也就不大清楚了。”赵舒翰说道。
  事实赵舒翰与葛司虞知道三艘船每艘船的船头甲板拿漆布覆盖的是两张床弩,尾舱甲板则固定着一座蝎子弩。
  林缚将部分林家乡勇编入集云武卫,但改变不了私兵、客兵的性质,武卫还能随商船行动,但是私兵、客兵要离境、入境就极为麻烦。
  为便宜用事,林缚这一次将集云武卫都置入东阳编练乡勇名下,按了个东阳兵备道集云卫勇的名义,护卫筹粮之事。
  由于朝廷正式许四府编练乡勇,制同镇军,有了这个名义,林缚不仅获得集云武卫在江东郡境内的通行权,武器装备也能突破之前的私兵限制,自筹粮饷,强弓重兵坚甲甚至大型床弩都能装备。
  唯一坏处就是顾悟尘、林庭立等人从此就有了调动集云武卫的正当名义。
  当然,真到了顾悟尘、林庭立要强夺林缚私兵的那一步,差不多也是双方扯破脸了,所谓的名义调动权怎么也比不上林缚的实际控制权。
  按察使司能监兵备,却无权直接调拨战备,林缚只能拿金银开路,买通江宁卫尉寺、武库厅的官员,搞来六架床弩,固定在船舷居前两侧,可转向射出弩箭。
  小型的蝎子弩与当世的几种投石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蝎子弩利用弩弦的扭力为动力源,顺利实现了在中型以上战船安装投石弩的难题,但是主要结构与当世几种小型投石弩却没有太大的区别,林缚也紧急组装了三架蝎子弩固定在尾舱甲板上。
  赵舒翰与葛司虞对这个一清二楚,是因为他们给林缚一起邀请去研究蝎子弩弦与弩臂的用材跟结构。
  沐国公曾铭新微微一笑,要是能从赵舒翰、葛司虞两人嘴里随便套出什么话来,林缚焉会如此信任他们两人?曾铭新却是知道去年秋冬到江宁来还是小角色的林缚这一刻真正要启航了,谁知道他最终能走到多远?
  *****************
  PS:第三卷《江宁风月》完结,兄弟请投月票。




  卷四 江东乱
  第1章   风雨相援
  林缚他们离开江宁的次日就在扬子江上遇到台风过境。
  入夏以来,扬子江里的水位持续上涨,将两边的滩地、湖荡子淹没、连成一片,从江宁下来,江面格外的辽阔,密集的雨幕里白茫茫、灰濛濛一片,根本就看不到对岸的影子,暴风肆虐,掀起八九尺高的巨浪,午后的扬子江仿佛汪洋大海一般。
  “东阳”、“集云一”、“集云二”三艘大船也被迫在湖阳县与暨阳县之间的一处叫圩塘的地方寻了一条小河巷汊进去避风浪。
  三艘千石船都降帆停在巷汊口,河港汊里的风浪还是不小,不断有水浪打到甲板上来。林缚穿着短襟布衫,通体给豪雨浇得湿透,亲自带着人对在甲板上的床弩、蝎子弩、突击轻舟等附件进行加固,防止给风浪掀掉水里去。
  三艘船九支高桅伸向空中,给风刮过发过呼啸异响。
  雨势稍小一些,风头未弱,还不能起航,林缚让其他人都撤入船舱,他与敖沧海站在遮棚下看着外面,喝了一碗姜糖热汤。
  大鳅爷葛存信、吴齐在另外两艘船上盯着,防止船在风浪中出意外,林缚这次还将陈恩泽、胡乔中两名少年带了出来,这时也在另外两艘船上。
  “这狗日的浪头,扬子江里就这么大,还不晓得长山岛那边怎么样?”周普铁一样的汉子却怕风浪,有气无力的坐在舱门口,连在甲板上站稳的力气都没有。
  船晃动太厉害,也无法煎药,随船郎中拿着些清神止吐的药材给周普口嚼,感觉才稍好一些。
  虽说当世没有气象卫星什么的,但是海边渔民对夏季台风有着丰富的认识跟应对经验,差不多能提前一两天从异常的天气变化里觉察到台风来袭。
  进入台风季之前,林缚就提醒秦承祖等人在长山岛注意预防风灾,船只也要尽可能的避免远航。依照他对长山岛植被的观察,位于扬子江外海口偏北海域的长山岛并不处在主要风带上,虽然因为台风季暂时断了联系,长山岛那边倒不用太担心,在台风季来临之前送去的物资,也能使长山岛坚持入秋。
  相应的,进入台风季,东海寇的活动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更多的可能是利用已经占领的近岸岛屿侵袭内陆。
  林缚看向岸上,大片的芦苇给吹折,有两棵大树给吹倒横在水里,露出盘根错节的树根,岸上有几座农舍,屋顶都给大风揭去,有两栋草屋子墙也给吹塌了,雨里也看不到人影,不知道到哪里避灾去了。
  又是一阵豪雨如注,林缚刚要与敖沧海回船避雨,在巷汊口外的江面飘来一艘运货商船。
  商船半截桅杆不知道给折断何处,剩下的半截桅杆都不足两丈高,应是给大风折断,船帆也不知道给吹向何处。船篷也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