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374章

官居一品-第374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狡辩!”沈默愤怒道:“你要是好好握着,又怎会失手跌落?”
  徐渭委屈道:“你要是不说‘黄澄澄的一条’,我也不会一下变成捏着的。”
  沈默一看自己也给绕进去了,马上便原谅了他,当然更重要的,是原谅了自己,转而愤愤道:“都怪那陆绣,她简直是个丧门星,每次出现都没好事儿,还一次比一次厉害。”说着还气得咬牙道:“当初真该杀了她!”
  诸位看官定然奇怪,沈默向来不是个爱计较的,怎么碎了玉如意就暴跳如雷,喊打喊杀了呢,因为这年代,皇帝赐的东西都是有政治意义的,寻常物件都得好生保存供养着,更别提这种意义重大、意味深长的国宝了,现在竟然给打碎了,确实跟杀了沈默没什么区别……因为要是被人知道,拿着做点文章,他确实够得上西市斩首,全家发配的份儿了。
  ※※※
  一路上沈默都在骂骂咧咧的发泄,快到酒楼时才平复下来,一脸无奈地望着徐渭道:“陛下赐我一件什么宝物?”
  徐渭也无比低落道:“金黄玉如意。”
  “现在在哪里?”沈默冷声问道。
  “在这儿……哦不。”徐渭的脑子相当好使,转眼便明白了沈默的意思,道:“那么贵重的东西,当然要送回家保存了。”
  “很好,就这么说。”沈默黑着脸看他一眼,便打开车门下去了。徐渭失魂落魄的跟着下去,两人进了酒楼、在三楼包厢中,见到了除外放南京的孙鑨外的诸位兄弟。
  此时沈默已经调整好心情,让人看不出端倪,可徐渭的脸色还是蜡黄蜡黄,就像生了场大病似的。
  众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兀自起哄笑道:“来晚了,来晚了,罚酒三杯。”
  这种情况下,沈默实在是无心磨叽,坐下连干了三杯,便开席了。
  席间推杯换盏自不必说,跟徐渭坐对桌的陶大临奇怪道:“老徐,你怎么了,吃什么不消化了么?”
  徐渭苦笑一声道:“不是,我方才和拙言做了番深谈,正深刻的检讨自己呢。”
  众人一阵起哄,好在兴趣点不在他这边,很快便转回沈默身上道:“今天面圣得到什么奖励了?”
  沈默的嘴角一阵抽动,今天本有两大收获,一是保下了王世贞的父亲,二是了获得无价之宝黄玉如意,可有人问起,他却一样都不敢说。因为前者一旦被人知道了,他就会变成严世蕃的眼中钉、肉中刺,虽然他并不怕,却也实在不想冒这个险;后者更不用说,他想把那如意吃下去的心都有了……
  “不会吧,什么都没得到?”众人难以置信道:“徐渭那天还说,有大奖等着你呢。”
  “是么……”沈默的目光飘向徐渭,徐渭收到,赶紧抖擞精神道:“有的有的,陛下把那柄黄玉如意赐给拙言了。”
  “哦……”一阵丝丝倒吸冷气的声音响起,显然在景王殿下的带动下,北京城就没有不知道这玩意儿的。


第五零四章 瓦全(上)
  听说沈默得了那传位至宝,兄弟们全都震惊了,连吃饭的心都没了,强烈要求去看看那宝贝……
  沈默和徐渭面面相觑,最后才道:“这可是个至宝,不能随随便便就看了,非得挑个吉日,摆上香案供一供才能看。”
  “还得这么麻烦?”孙铤和陶大临都撇嘴道:“看看嘛,又不会看坏了。”
  “当然了!”徐渭赶紧帮腔道:“看是看不坏的,不过咱们在京里,还是谨言慎行的好,以免给拙言添麻烦了。”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大家只好打消了念头继续喝酒,沈默看一眼徐渭,心说啥都知道,就是非得干个两样出来。
  大伙边喝边聊,话题不自觉地扯到今日的王世贞事件上,气氛马上低沉下去,每个人都面色难看,心里愤愤不平,却不愿破坏了这接风宴的喜庆气氛,所以都憋着不说。
  见大伙兴致不高。沈默苦笑一声道:“今天本该欢宴一场,结果发生了那档子事儿,知道大家心里都不舒服,强颜欢笑就没意思了。”说着举杯道:“来,喝了杯中酒,咱们就各自回去吧,等过几日我再回请大家。”
  众人心说也是,又喝了几盅,便散伙了。
  徐渭跟着沈默若无其事的回到家,把正在教儿子知书达理的若菡叫到里屋,然后关门上闩。
  “什么事儿,神神秘秘的?”若菡被他俩唬得一愣,问道。
  “咱们收拾收拾跑路吧。”沈默坐在那里,咕嘟嘟灌了一肚子凉水道。
  “跑路?”若菡吃惊道。
  “是啊,弟妹。”徐渭苦着脸道:“我把你们害惨了,为今之计,还是赶紧跑掉吧,躲得越远越好,最好能出海,去南洋那边吧。”
  “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若菡被吓得手脚冰凉,颤声追问道。
  “今天陛下赐我一柄黄玉如意。”沈默低头道。
  “然后被我失手打碎了。”徐渭也低头道:“当时我们正在车上把玩那如意,突然一个疯丫头从斜刺里杀出来,惊了拉车的马,那马一个猛窜,就把我俩给闪倒了。然后也不知怎么地,就把那如意摔成三段了。”
  若菡一下子呆住了,难以置信道:“不是开玩笑吧,你们又不是阿吉和十分,怎能干出这种……不着调的事儿呢?”
  “谁知道呢?简直是鬼使神差。”徐渭唉声叹气道:“就算重复一百遍,也不可能把它打碎了。”
  “但现在你已经把它打碎了。”沈默一想就生气道:“再没有第二件可以让你打了。”
  “我去自首吧。”徐渭起身道:“如意是我打碎的,与你无关。”
  “你想害死我啊!”沈默一把拉住他道:“这事儿本来谁都不知道,你非要弄得尽人皆知啊?东西是赐给我的,你能把责任全揽过去?”
  “哎。”徐渭一屁股坐下道:“那怎么办?咱们能一直瞒下去吗?”
  “这事儿当然不能声张。”沈默摇摇头道:“能瞒多久瞒多久吧。”
  “可要是别人要来看呢?”徐渭问道。
  “你想办法,帮我推掉。”沈默白他一眼道:“不管你用什么理由,总之要把一切看客拒之门外,还不能太过分。”
  徐渭自知理亏,闷闷点头道:“我尽力而为吧。”
  沈默又看看还在愣神的若菡,轻声道:“能不能想办法,再找跟一模一样的?”
  若菡这才回过神来,伸手道:“拿来给我看看。”
  徐渭便从怀里。掏出那三截如意,一股脑递给沈默,沈默又转给妻子,若菡拿过来仔细端详片刻,轻声道:“这玉如意的工艺虽精湛,但毕竟线条简单,却也能找到匠人打造,只是这黄玉色泽纯正,是最名贵的一种玉材,材料极其难得,又是这么大一块,恐怕是可遇不可求的。”
  “用钱砸呢?”沈默道:“豁出去了,就是上百万两,我也认了。”
  “不是说了,可遇不可求吗?”若菡叹口气道:“这种东西太罕见了,恐怕拿钱也买不到第二件了。”
  “那我们只有跑路了。”沈默叹口气道:“准备准备,见事不好就赶紧开溜吧。”
  “啊……”徐渭大张着嘴巴道:“你不是开玩笑吧?”
  “当然是开玩笑。”沈默郁闷的哼一声道:“走一步看一步吧,你帮我拦着看客,若菡让咱们的人拼命找找,不惜一切代价,能找到最好,找不到的话……咱们再另想办法。”他也确实是没咒念了,怎么来到京城就这么不顺呢?难道以往的好运气用完了乎?
  他正在懊恼,却听若菡轻声道:“其实,也可以蒙混一阵子的。”
  “怎么蒙混?”两人齐声问道。
  “你们看。”只见若菡将三截如意拼到一起道:“把三段拼起来,就是个完整的如意了。”
  “那是当然啦……”徐渭苦着脸道:“我说弟妹啊,这本就是一柄如意断成的三段啊。可咱总不能这样拼吧拼吧,就给人家看吧?”
  “为什么不能这样给人看?”若菡道:“这是什么东西,钦赐的黄玉如意,自然无比珍贵、可远观不可亵玩啦。”
  “对呀”沈默一下子恍然道:“咱们不能就这么搁着吧?得弄个宝石雕花的檀木座吧?铺上天鹅绒、系上红丝带吧?有这些东西打掩护,就算用金箔把如意接起来,也没人能看出破绽。”
  “若是他们非要凑近了看呢?”徐渭问道。
  “无妨。”若菡为丈夫帮腔道:“我们可以打造个透明的水晶匣子,再上上锁,小心保管、无可厚非吧?”
  “那倒是。”徐渭点点头道:“如此一来,谁也不好说打开瞧瞧,咱们就更好蒙混过关了。”
  “好吧,也只有先这样了。”沈默点点头,最后拍板道。
  ※※※
  京城这地方,消息传得那是相当快。不一日,陛下将那柄黄玉如意赏了司经洗马沈默的事情,便已经传遍了全城,立刻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所在。
  严府中,严嵩问严世蕃道:“你说陛下把那东西给沈默,是个什么意思?”
  严世蕃向来自信满满,这下却不由踌躇道:“不好说,实在是不好说,那东西的意义。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却将其赏给了那小子,实在是说不通。”说着对父亲道:“我看,还是先派个人,去他家看看,到底是不是那柄如意再说,可别咱们在这想破头,最后发现根本不是就成笑话了。”
  严嵩颔首道:“这话老成持重,就让胡植去吧,他面圣的次数多,定是见过那东西的。”
  “当然听父亲的。”严世蕃笑道。便让人传话给胡植,请他方便的时候过来一趟。
  而此时的徐府中,也进行着一场对话,一脸热切的张居正对徐阶道:“老师,您看到了吧,这就是陛下对拙言的认可,都把那么珍贵的玉如意赏给他了,您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说着加重语气道:“有了他的帮助,我们的倒严大业就更有把握了!”
  徐阶沉吟道:“沈默这个人,虽然对我很客气,但与严党中人同样是暧昧不清……”言外之意,都搞不清他的立场,这种人怎么用?
  张居正知道老师说的,是沈默与胡宗宪的关系……在朝中大臣看来,这两人狼狈朋比,焦不离孟,所以徐阶有这方面顾虑也是正常。但张居正不同意老师的偏见,他辩解道:“朝堂是朝堂,东南是东南,虽然都是大明的一部分,但各有各的主要任务——在朝堂上,主要矛盾就是铲除严党这颗大毒瘤,所以大家得亮明立场,白就是白、黑就是黑,泾渭分明的斗一场。但东南,主要任务是抗倭,为了抗击倭寇,不管是白是黑,都必须携起手,同心协力,若是谁还秉持着门户之见,那肯定不是真心地爱国为民。”
  徐阶闻言缓缓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不如这样,你替我去探探口风,看看他愿意跟我们一路不?”
  “遵命。”张居正面色一喜道:“我正好借着赏鉴玉如意的机会,去他家里一趟。”
  “如此甚好。”徐阶颔首道:“只是记住一点。不管他何去何从,我们都应该从容处之。”
  “学生晓得。”张居正正色道,他已经今非昔比,知道适可而止了。
  ※※※
  因为事不关己,所以严嵩与徐阶对那玉如意的兴趣,仅仅停留在探究的地步。但对于某人人说,可就是关心则乱,小鹿乱撞了。
  比如说景王,甚至是裕王……


第五零四章 瓦全(下)
  西长安街处处王侯府邸,其中规制最高的,却不是严阁老家、更不是徐阁老、甚至不是陆太保家,而是裕王府和景王府两座亲王府邸。
  裕王和景王,也是嘉靖帝在世的唯一两个儿子。因为嘉靖帝的皇位是拣来的,所以他十分渴望有个儿子,但因为身子骨比较弱,一直没捣鼓出儿子来。为此没少服仙丹、练洞玄子、祷告上天,后来在龙虎山道士邵元杰的帮助下,在嘉靖十三年八月,有了第一个儿子朱载基。
  什么叫载基?承载国家基业的意思,这个名字除了太子那是谁也承担不起的,可见嘉靖对这个皇长子的喜爱,惜乎小娃娃没有皇帝命,仅二月便夭折。
  嘉靖帝陷入巨大的悲痛,问卜苍天,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继承者……有正德老兄的前车之鉴,相信他的这种感情是强烈而真实的。
  此时,嘉靖朝的两大天师之一,邵元杰的继任者陶仲文,提出了一条臭名昭著的谶语‘二龙不相见’——皇帝是天子真龙,而太子则是潜龙……虽然潜在那。但早晚是要接真龙班的,所以皇帝与太子天生犯冲,最好不要见面,否则不是真龙克死潜龙,就是潜龙克死真龙,反正总有一个会倒霉。
  聪明绝顶的嘉靖皇帝,迷信起来却比愚昧的村妇有一拼,听到算卦一向很准的陶真人这么说,登时便害怕了,于是两年之后,他接连有了三个儿子,朱载壑、朱载垕、朱载圳时,欣喜之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