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156章

官居一品-第156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宗宪便将赵文华送出去,走到门口时,赵侍郎不无深意的对他道:“这件事可大可小,梅林兄可要多担待啊。”
  胡宗宪愣了,赵文华赶紧笑着补充道:“放心,只要有我在一天,兄弟你就不会吃亏的。”
  胡宗宪这才点头道:“督公放心吧,下官知道分寸。”
  “很好,你办事我放心。”赵文华如释重负道:“最近换季,我浑身关节痛得很,梅林公可知何处有温泉,可以让我稍解疼痛啊?”
  ‘又想置身事外!’胡宗宪暗骂一声,面上却很热情道:“宁海县的南溪温泉很不错,戚继光在那里练兵,所以也很安全。”
  “你说的保准错不了。”赵文华大喜过望道:“就去南溪了,等身子好些就回来。”末了还假惺惺道:“这段时间便请梅林公多担待些,我会很快回来的。”
  胡宗宪恭声道:“大人身体要紧,还是多泡泡吧。”
  ※※※
  送走了赵文华,胡宗宪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了耳房之中,沈默起身相迎,他摆摆手,便紧挨着沈默坐下来,从袖里掏出个折页递给沈默,自己则垂首闭目不语,在恢复精神一般。
  沈默只见那折页上写着‘军情’二字,展开一看,原来是此次事件的始末:“九月初一,倭寇二百余人登陆海盐,突犯北新关,家居御史钱鲸不及躲避,全家被杀。浙江巡抚胡宗宪闻讯率军前去清剿,然此股倭寇已向内地逃窜,宗宪率军追击,经数次激战,至严州淳安县时,倭寇只剩半数,然此后再无其踪迹。”
  “后才知其已越界南直隶,流劫徽、宁、太平,芜湖县丞陈一道父子战死,士兵折损百人;江宁镇指挥朱襄战死,士兵死亡三百多人。最后出现在南京城下,佯作攻击外郭的大安德门后,便向秣陵关退去。又游行到溧阳、宜兴,杀伤数百驻军,最后抵达浒墅关,被应天巡抚曹邦辅率兵击溃。”
  看完了,就听胡宗宪轻声道:“根据最新的消息,俞大猷率军追至杨林桥,已经将剩下的倭寇全部歼灭了。”
  沈默默然。只听胡宗宪幽幽道:“你肯定要问,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南直隶加浙江共计十几万大军,却被百十个倭寇搅得人仰马翻,耗时四十天,死伤上千人不说,还让人家摸到陪都城下,大大羞辱了大明天子一把,你的手下都是一群猪吗?”
  沈默微微摇头道:“凡事必有起因,我是知道的……倭寇没有那么强,我们的军队也没有那么弱,但我很想知道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胡宗宪点点头,缓缓道:“这正是我要对你讲的……你知道我追击了这些倭寇七八天的时间,如果当时你在场,就会知道今天的结果并不稀奇了。”说着便回忆道:“那批倭寇狡猾善战,组织极为严密。其中大部分是手持倭刀的浪人,这些人武艺极其高强,实战经验极其丰富,乃是之前所未见。但另外一小部分更最可怕,这些倭人身形瘦小,黑衣蒙面,尤其擅长潜踪奔行,刺探暗杀,无时无刻不在暗中窥视着我的军队。正因为有这种人存在,这股倭寇才总能够占到先机,远离我们大军的围剿。”


第二七零章 皇帝不糊涂
  “而且其中还一定有换装成真倭的汉奸存在,因为这股倭寇对地形极为熟悉,就像自幼生长于斯一样。”胡宗宪沉声道:“三方面因素加起来,造就了这股神出鬼没,战力强横的倭寇。”
  “反观我大明精锐尽在沿海,内陆府县的驻军大都是腐朽不堪的卫所军队,以及一些民兵团练,肯定不是这些倭寇的对手。”胡宗宪面色铁青道:“我自然知道一旦放任这股倭寇深入腹地,便会带来一场大祸,便组织了数府兵力,布下天罗地网,力求将其留在浙江。”
  “为什么没拦住呢?”沈默也皱眉问道:“就算全是忍者神龟,也没可能逃掉吧?”
  “忍者神龟?”胡宗宪奇怪道:“那是什么东西?”
  “一种荣誉称号,只授予最厉害的倭寇。”沈默随口道。
  胡宗宪双手一摊,满是无奈道:“但几次合围,他们都从包围圈的缝隙中逃出去了。”说着狠狠的一锤大腿道:“要说没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我胡宗宪这把年纪就活到狗身上了!”
  沈默终于动容道:“这么说,这次入寇是有预谋的?”
  “肯定是!”胡宗宪斩钉截铁道:“告诉你一件咄咄怪事,这股倭寇不掠财、不奸淫、不杀平民,几乎只针对官军进行战斗,让人无法理解其动机。”
  沈默微微闭目道:“这些人的使命,应该就是出现在南京城下。”南京是大明朝的南方首都,太祖皇帝的陵寝所在,整个东南的政治中心,其重要程度仅次于北京,自成祖靖难至今,一百五十年来从未遭到任何攻击。
  现在却在十几万大军的拱卫下,遭到了倭寇的攻击,尽管只是象征性的,但其象征意义,也足以将一场捉迷藏似的游击战争,升级为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
  ※※※
  “是的。”胡宗宪缓缓点头道:“那确实是他们的目的,但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背后主使又是谁呢?”
  “动机么,无非就是让幕后黑手的敌人倒霉。”沈默双手一摊道:“但背后主使是谁,我就没处去猜了。”
  胡宗宪有些失望,但也知道沈默一向嘴巴严实,从来不说没有把握的话,便转而轻声道:“这次请拙言老弟过来,是想求你帮老哥我一把。”
  沈默心里是直翻白眼啊,这简直是张经那会的翻版啊,不用问,肯定是想让自己上折帮他分解,便抬手道:“中丞大人客气了,我是知道分寸的,定然以维护前线将士为己任……但是我人微言轻,说了也没大有用。”
  “拙言切不可妄自菲薄,你的话是有大用的!”胡宗宪呵呵笑道:“还不知道吧,陛下已经将你年前呈上的报告,刊印成册,还御笔题名‘海筹图略’下发给内阁大学士们参考,据说还好几次当着阁老们的面,夸奖于你呢。”
  沈默的第一反应是,我的版权被侵犯了,然后才赶紧惊喜莫名道:“真是荣幸之至啊。”
  “现在你还担心自己的意见不受重视吗?”胡宗宪捻须笑道:“我也不会让你为难,你只需如实上奏,稍有侧重既可。”停一下又道:“当然你是我们浙江的巡按御史,就不要管南直隶的事情了。”
  “这个我晓得。”沈默点头道:“也可以按照大人您的意思去发,这些都没问题。”胡宗宪面上刚露出放松的神情,却听他定定道:“但是下官必须告诉您,这样可能招来更大的麻烦。”
  胡宗宪表情一滞道:“什么麻烦。”
  “一群战力强大,秋毫无犯的倭寇,登陆我大明,难道只是为了出名吗?”沈默轻声道:“当今陛下聪明绝顶,乾坤独断,是不会让这件事含混过去的。”声音突然变得很低,幽幽道:“还记得朱纨吗?”
  胡宗宪呆住了。
  ※※※
  沈默的猜测没错,当八百里加急传到北京,嘉靖帝震怒了,他感到面颊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狠狠打了耳光,噼里啪啦砸碎了精舍中所有可砸的东西,又流着泪回到紫禁城,去奉先殿向太祖皇帝请罪,在老朱的画像前,足足跪了一个时辰,可见其痛心疾首的程度。
  当嘉靖从奉先殿出来,便见严嵩、徐阶、李默等一干重臣,在御阶下跪了一地,目光冷冷地扫过众人,皇帝哼一声便打道回府,他已经受够了这些废物!看都不想再看他们一眼。
  皇帝远去了好一会儿,严嵩对身边跪着的李默道:“麻烦时言老弟扶我一把。”
  李默虽然很不情愿,但也没法当众驳首辅的面子,只好起身弯腰,将颤巍巍的严阁老扶起来,却听严嵩一边起身一边轻声道:“共度艰危吧。”
  李默先是一愣,旋即微不可察的点下头,表示同意。东南总督杨宜是他信誓旦旦举荐的人选,不说同气连枝,却也是一损俱损的。
  两人便转身往外走去,徐阶默默跟在后面,他的身后是窃窃私语的李本张治二位阁员。在前后两对人的比照下,身材本就瘦小的徐阶,显得特别孤单,也特别不起眼……其实自从张经事件之后,他便不再随便议论朝政,且再也不反对严嵩的任何决定,变得如李本、张治一般,可严嵩似乎并不领情,对他仍十分冷淡。这让原本就话不多的徐阁老,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仿佛准备认命等退休了。
  内阁成员和吏部尚书回到了西苑,继续在玉熙宫外长跪,一直到晚上掌灯,黄锦才出来道:“严阁老,徐阁老,还有李部堂,陛下让你们进去。”见三人颤巍巍进去,李本张治小声问道:“公公,那我们俩呢?”
  黄锦笑呵呵道:“这个陛下没说,杂家也不知道,要不二位大人再等等,说不定待会就有谕旨下来。”说完便转身进了殿门,胖脸上显出一丝揶揄,心说:‘活该,谁让你们整天装聋作哑当摆设的?’
  ※※※
  黄锦进去时,便听到皇帝在训话,赶紧跪下听道:“仅仅二百名倭寇,历时三十余日,横行数千里,视数万官军于无物,劫掠两省九州县,甚至攻击我大明的南都,就算朕这个大明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何其壮哉的举动啊!”说着重重一捶他的紫金钵,发出‘嗡’的一声闷响,让人听了心悸胆颤,三位老臣知道皇帝要骂娘了,赶紧低下头,省的被唾沫星子砸着。
  果然听皇帝愤怒道:“再看我们呢?十数万大军屯于东南,却奈何不了这么点倭寇,以至于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连同他们麾下千余名将士,成了倭寇的刀下亡魂。这就是朕耗资千万养的大明精兵,朕还敢指望他们保家卫国吗?”
  三位重臣赶紧磕头请罪,说千错万错都是我们这些人的错,陛下您可别气坏了身子啊。
  生了一天气,嘉靖已经没那么激动了,不耐烦地甩甩道袍的袖子道:“依着气,早让你们气死八遍了,说吧,这事怎么处理。”
  “严查!”严嵩苍声道。
  “严惩不贷!”李默也道。
  “怎么个查法,查什么?”嘉靖冷声问道。
  “查是谁的责任,谁的责任便追究谁,绝不姑息!”李默咬牙切齿道。
  “首辅的意思呢?”
  “老臣也是这个意思。”严嵩缓缓道:“不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抗倭永无希望。”
  嘉靖面色稍霁道:“首辅这话说对了,朕敢打赌,这次绝不是个孤立事件,肯定背后另有蝇营狗苟。”说到这,他便想起了朱纨,心中没来由的一痛……那是他平生最大的耻辱,竟然相信了一帮闽党的挑唆,将最忠心执行自己意图的股肱之臣害死,致使东南局势这才无法收拾。聪明人不能被同一个人踢两次屁股,所以这次嘉靖没有立刻下令抓这个、抓那个,而是下定决心,要彻查此事,待将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全都抖搂出来,再抓再杀也不迟。
  “派谁去查?”这才是今天问题的关键,也关系着追踪的调查结果。
  严嵩推荐刑部右侍郎王学益,作为钦差大臣南下查案,李默也不示弱,举荐自己麾下的两员御史同去。
  皇帝瞥一眼一直不说话的徐阶道:“华亭怎么看?”
  徐阶诚惶诚恐道:“微臣没有意见,只是请陛下早做定夺,好让钦差启程,早日抵达浙江,将事情查清楚。”
  嘉靖的眉头微不可察皱一下,他实在不愿看到自己寄予厚望的次辅如此窝囊,但旋即便被徐阶话中的另一层意思占据了注意力……从北京到杭州,正常要走一个月,如果再摆开仪仗,地方上迎接欢送,腊月里能到江南就不错了,那岂不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否决了从北京派官的建议,决定从南京找一员德高望重、忠诚耿直的官员,来完成这个使命,闭目寻思半晌,幽幽问道:“如果让你们评论南京的官员,会第一个想到谁?”
  “南京兵部尚书赵贞吉。”虽然不知皇帝的意思,李默实话实说道。
  “赵孟静。”徐阶轻声道,赵贞吉字孟静。
  “回皇上,是赵贞吉。”严嵩年事已高,对于‘流放’南京的大员,他已经记不大清了,只有‘赵贞吉’这个让他恨得牙根痒痒的名字,被严阁老时刻牢记在心。
  “很好,就派赵贞吉为钦差大臣,彻查此案。”嘉靖帝狭长双目中精光闪烁道:“另外让苏松巡按与浙江巡按协查。”


第二七一章 三钦差
  谢绝了胡宗宪的留宿,沈默也没有回西溪别墅去,而是住到了人马喧腾的驿馆中。
  此时驿馆已是客满,好在驿丞与他是旧识,又仰慕解元公的大名,央着他给题了个匾额,便将住在上房的商人撵走,腾空出来给他住……彼时驿站的住客中,一般只有七成是真正的官员,其余的则是拿着上面的条子,或者干脆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